备考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练知识点精讲专题11功和机械能含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324946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备考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练知识点精讲专题11功和机械能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备考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练知识点精讲专题11功和机械能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备考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练知识点精讲专题11功和机械能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备考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练知识点精讲专题11功和机械能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练知识点精讲专题11功和机械能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专题11 功和机械能考点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如一位同学推车未动;有距无力,如足球离开脚后水平移动;力距垂直,如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做功公式是WFs,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焦),符号是J。公式WFs中F和s的同体性、同向性和同时性。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考点二:功率1功率:物体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它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公式P,其单位有瓦特(W)、千瓦(kW)。还可以推导出公式PFv,由公式可知:当功率一定时,减小速度,可以增大

2、牵引力,如汽车上坡要换低速挡等。3测功率原理是:P,需测物理量有物重、上升高度、所用时间。考点三:机械能1功和能的关系(1)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可以用来做功,反过来,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可用做功的多少来衡量物体具有能量的大小。(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过程一定伴随能量转化,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3)具有能的物体只表示物体可以做功,但不一定“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2能: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它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J)。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其大小与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一切运动的物体

3、都具有动能。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其大小与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有关。5弹性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同一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6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7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若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不计各种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如考虑阻力的影响,机械能的总量减小。总机械能守恒(不计能量损失,物体质量不变考点一 功及其计算【典例】(2018长沙)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

4、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D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答案】D【点评】深入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可解答此题。【跟踪练习】1 (2018株洲)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对篮球没有做功的过程是A运球 B扣篮 C擦板 D跳投【答案】C【解析】擦板是运动员将篮球投出后,利用篮板改变篮球的运动方向;在擦板时,球已经离开了手,运动员对篮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运动员对篮球没有做功;而运球、扣篮、跳投时,运动员对篮球均有力的作用,且篮球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运动员都对篮球做了功,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18贵港)实心

5、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实心球_。大山同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用60N的力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若实心球重为20N,大山投出了96m的距离,球最高点距地面3m。则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实心球所受的力所做的功为_J(不计空气阻力)。【答案】具有惯性;60。【解析】抛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已知球最高点距地面3m,即实心球下落高度为3m,则重力做的功:W=Gh=20N3m=60J。3(2018云南)如图甲所示,张华用水平推力F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6、,木箱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1-3s木箱做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35s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_J【答案】变速;400。考点二 功率及其计算【典例】(2018淄博)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功率分别为P1、P2,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答案】A【解析】(1)不计摩擦,斜面AC倾斜角度小于BC,则ACBC,所以物体沿AB运动时拉力较小,即F1F2;(2)不计摩擦,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额外功,拉力在两斜面上做

7、功相同(等于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即W1=W2;拉力做功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相同,即P1=P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斜面的省力情况,物体做功的大小以及做功功率的大小,关键是知道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为0,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跟踪练习】1(2018德州)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 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C0-6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 D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答案】C。2 (2018徐州)一辆汽车在

8、平直公路上沿直线向前行驶,途中经过一段泥泞路面,如果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则汽车行驶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A B C D【答案】D。【解析】汽车在泥泞的路面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变大了,需要增大其牵引力,所以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由小变大再变小,即经过泥泞路面时牵引力变大,经过泥泞路面后牵引力变小;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经过泥泞路面时牵引力变大,由可知,汽车经过泥泞路面时的速度会变小,经过泥泞路面后速度会变大,且在经过泥泞路面前后速度是相同的。在s-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s与t成正比,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图线越靠近s轴(倾角越大),说明物体速度越大。A图中

9、,图线是倾斜的直线,说明汽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B图中,图线表示汽车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不符合题意;C图中,中间部分表示汽车往回行驶,不符合题意;D图中,图线表示汽车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且经过泥泞路面前后速度是相同的,符合题意。故选D。3(2018镇江)如图1所示,水平路面由三段长度相等的粗糙区域组成。在2N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块(体积忽略不计)从区域的最左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刚进入区域时撤去拉力,物块最终停在区域的最右端。图2为物块在区域和上运动的v-t图象,则A区域路面的粗糙程度比的大 B拉力在区域中做功的功率比的小C物块在区域上所受的摩擦力等于2N D物块在区域上运动的时间

10、可能为1s【答案】B。考点三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及其转化【典例】(2018济南)如图所示,小强乘坐自动扶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他的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C动能增大,重力勢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勢能减小,机械能减小【答案】A【点评】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各种形式能的变化。【跟踪练习】1(2018大连)在抗震救灾中,要空投救灾物资。物资在加速下落的过程中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答案】C【解析】物资在加速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

11、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变大;同时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变小。故选C。2(2018阜新)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静止的位置。(已知h1h2h3)(1)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过程中,小球的_能转化为小球的_能。(2)本实验是通过_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3)分析图中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的_一定时,_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通过实验结论可知,开车时要注意不能_(“超载”或“超速”)。【答案】(1)重力势;动;(2)木块滑动的距离;(3)质量;速度;超速。【解析】(1)实验中,小球从

12、高处滑下,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滑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3)由图中的三次实验可知,物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通过实验结论可知,开车时要注意不能超速。3(2018曲靖)某学校“牛顿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实验中用到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1m2=m3,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1)通过观察小球陷入细沙的深度来反映重力势能的大小,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选填“转换法“或“类比法”)。(2)分析甲、乙两种情况可知,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有关。(3)小铁球m3落入细沙后,速度不断减小直至静止,它的机械能转化为_能。(4)同学们还发现小球离地面越高,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越长,他们测出了小球自由下落高度h和下落时间的平方t2的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写出h与t2的关系式为_。实验次数123456h/米24549735981225147t2/秒2051015202530【答案】(1)转换法;(2)质量;(3)内;(4)h=49t2。【精品文档】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