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320774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火灾是井下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由于火灾的发生不仅会烧毁设备、材料、资源,造成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火灾会产生烟流和以一氧化炭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煤矿火灾包括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两种。内因火灾即煤炭自然发火,从发生氧化至完全燃烧将经历一定时间(自然发火期),在此期间均能被观察和早期发现,然后采取相应防范治理措施,因而,内因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威胁不象外因火灾那么严重。据调查,诸如电气着火之类的外因火灾事故,各种类型煤矿均有发生。因此掌握火灾事故的预防和抢救处理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迅猛,发生时间与地点出人意料。由于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常

2、会使人惊慌失措而酿成恶性事故。因此,对每场火灾的处理均应予以足够重视,不能麻痹大意。在火灾处理上要果断迅速,不能犹豫不决,坐失良机。火灾事故的处理和其它事故的处理一样,必须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规定的事故发生时的行动原则:在场人员应做到保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尽可能地了解或判断事故的性质、地点与危害程度,在情况允许时,按计划就地取材、果断处理。当放炮或电气设备等引起火灾,当火势不大,估计可能扑灭则应立即进行处理。电器火灾在处理前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砂子等进行灭火。灾情严重,现场人员难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处理时,发现火情者应立即向井口及调度室汇报,并通知组织灾区人员逆风流撤离。

3、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切断灾区电源(掘进巷道发火或爆炸,风机启闭遵循“保持原状”原则)一一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规定通知相关领导及人员一一立即向矿务局(矿)调度室汇报一一邀请矿山救护队一一成立事故抢救指挥部一一派救护队进入灾区救人、侦察灾情一一指挥部根据灾情制定救灾方案一一救护队进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抢救)指挥部成立后首先听取当班值班领导的灾情汇报以及已经下达的命令情况汇报。”据此,在指挥部成立以前,矿井值班领导有权按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规定结合井下灾情进行必要的抢险救灾调度、指挥和安排: (一)对灾区进行断电撤人。应注意,若火灾发生在掘进巷道,应严格

4、控制局部通风机的启闭,其原则是“保持原状”原则。即救护队到达局部通风机处,正在运转的风机不能停转,已停转的风机不能盲目启动,待侦察巷内情况后再决定。 (二)在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与新鲜风流交叉的新鲜风流中设立安全岗哨,阻止人员进入。救护队到达后,井下岗哨应由救护队员担任。 (三)组织施救。正如前述,在火灾初期,如果火势不大,可以带领或组织现场人员就地取材灭火,但要判断正确、确保施救人员安全。如果灾害严重,火势较大时,在灾区的救助必须由救护队进行,其它被安排入井人员只能在进风侧安全井巷内进行辅助工作。在着火初期火势不大时,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就地取材灭火,为防止烟流伤人,也只能在进风侧进行。若是电气火

5、灾,在断电之前严禁用水灭火。 应该明确,组织救灾时,抢救遇险人员是矿山救护队的首要任务,要创造条件以最快速度、最短路线,先将受伤、窒息人员运送到新鲜空气地点进行抢救。其方法有二:一是沿回风侧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侧进入灾区。从进风侧进入,有利于保持救护队员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消耗。从回风侧进入,有烟雾和有毒气体威胁,救护队员行进速度慢。可是,如果在火灾发生后,灾区回风巷道有行人时极易受害,这一带是遇险人员较集中地段,因此必须明确“救人是首要任务。”派往回风侧进入的队员宜选择身体强、素质高、心理素质好的救护队员,行进应沿巷道排成斜线分段式前进。 灾害抢救指挥部成立后,除了首先要了解灾情、判断灾害性

6、质、受灾范围外,要作好撤离人员的统计,对灾区人员尚未完全撤出井外,又不能排除火灾,回风路线有人时,必须派救护队员侦察探询,发现遇险人员及时救出。 对灾害事故的抢救,战机至关重要。从时间上讲任何事故的抢救早比晚好,灾变初期总是易于控制的,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对策与措施,决不允许犹豫、拖拉。大量案例表明,贻误战机往往造成灾害扩大,人员伤亡增加。而抓住战机,采取正确措施可以及时处理灾害,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不久前笔者参加了一起井下电缆着火事故的处理,对此深有体会。2003年2月28日,某矿井一个工作面的机巷、运巷同时进行巷道掘进。晚1l:45时,机巷20余米电缆着火,在机运巷进行掘进施工的人员即

7、刻撤离并向井口汇报。汇报人员惊慌失措,灾情汇报不详。为此,笔者和值班领导商量后,在向上级按程序汇报的同时作了以下安排:在井口人井处、井下进入灾区的所有通道人口新鲜风流巷道设置岗哨,严禁人员人井和进入灾区,通过一切通讯手段通知受灾害影响范围的人员撤离;通知切断灾区电源;笔者带领一名安全员、一名队干督促断电撤人,并进一步了解井下灾情后向井口汇报(此时矿领导、相关部门、救护队已到达),并建议由救护队对可能有人的井下回风巷进行侦察救人被采纳。然后按矿领导安排配合救护队根据侦察情况制订措施,由救护队灭火。经过三个小时奋战,在井下煤层即将被引燃时将火全部扑灭,无一个人受伤,该采区停产一个小班后正式恢复生产

8、。该次事故之所以如此迅速有效地得到处理,就在于矿领导指挥正确果断、措施得当、抓住了战机。倘若稍有拖延,煤层被引燃,必将扩大灾情,处理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对灾害事故的处理要纵观全局、抓住战机、巧妙地组织力量并运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救灾手段,力争最快地处理事故。矿井综合防尘管理制度1、公司总经理是矿井综合防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技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是矿井综合防尘工作的直接管理者。通防科是矿井综合防尘工作的职能管理科室,公司应配备足够的防尘专业人员,采掘工区设兼职防尘员。 2、矿井综合防尘实行计划管理。通防科每月要编制详细的防尘作业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新安(拆除)防尘管路;喷雾设施,隔爆设施安装、

9、煤层注水、冲刷巷道工作,测尘点布置等。月末要有计划完成情况总结,资料必须齐全、完整,并保存一年以上。 3、生产、机运、安全、通防等部门要有综合防尘部门责任制。采掘区队的兼职防尘员及有关岗位工种都要建立综合防尘岗位责任制,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和考核办法。 4、严格例会和验收制度。公司分管技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每月组织一次防尘专业例会。新水平、新采区及工作面投产验收时,必须同时验收防尘系统和防尘设施,并有记录备查,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准投产。 5、技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每月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综合防尘检查验收,并有记录备查。 6、专(兼)职测尘员要按计划定期进行井上下作业场所粉尘测定工作,并建立严格

10、的考核制度。测尘结果每旬报公司分管领导。 7、新购置的粉尘监测仪器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定期对使用中的粉尘监测仪器进行校核;不合格的仪器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报废。 8、矿(井)必须备有:防尘系统图;防尘设施牌板;打钻注水台帐;测尘台帐;防尘管路台帐;采掘工作面防尘设施、措施台帐;防尘设施、防尘管路检查记录;巷道冲刷记录;隔爆设施台帐。由通防科负责整理并保存上述资料,要求数字准确、整齐、清楚,并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9、井下作业现场,严禁干打眼。喷雾设施必须齐全、灵敏可靠,使用正常,否则不得生产。 10、凡煤层厚度在1米以上的正规推采采煤工作面、煤巷或半煤岩巷的煤层部分都必须进行煤体注水(特殊情况,经公司批准不注水的除外)。施工单位在进行煤层注水过程中必须在现场做好记录,上井后及时将记录数据填写到台帐上,不得弄虚作假。 11、采掘工作面放炮必须按规定使用炮泥和水炮泥;放炮地点20米以内放炮前后必须洒水、冲刷巷帮;放炮必须使用放炮远程喷雾装置;扒装机扒渣时必须使用扒装喷雾设施。 12、锚喷巷道必须实行潮料喷浆,喷浆工艺必须按规定执行,严禁干喷。喷浆时必须使用锚喷除尘器,并打开巷道净化风流水幕。 13、严格执行矿井巷道粉尘冲刷制度,各施工单位必须按制度对巷道煤尘进行冲刷,冲刷记录由施工单位负责认真填写,每月月底上交通防科备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