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创新导学】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4181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316328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创新导学】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4181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创新导学】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4181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创新导学】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4181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新】【创新导学】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4181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创新导学】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4181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4-18-1(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淮南模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据此回答13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形分布的是()2下列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符合我国实际的是()3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解析】 第1题,A选项秦岭南部不是云贵高原而是四川盆地,C选项横断山脉的西部不是四川盆地而是青藏高原,D选项太行山的西侧不是内蒙古高原而是黄土高原。第2题,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

2、二。第3题,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不符合;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内沙漠广布,而盆地的边缘受高山冰川融水补给形成绿洲,不符合。而四川盆地既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部丘陵广布,且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为湿润地区,不可能有绿洲。【答案】 1.B2.D3.C(2017保定模拟)下图示意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划。据此完成45题。4图中数字是2013年该省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A面积 B人口C城市化水平 DGDP总量5黄河干流甲河段()A河道弯曲,沉积作用明显B流量季节变化大,春汛为主C峡谷幽深,水能丰富D内力作用显著,形成雄奇峡谷【解析】 第4题,山东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

3、高,GDP总量居全国前列;青海面积广大,不可能排全国第30;河南人口高于山东;四川城市化水平较低,不可能全国第8。第5题,甲河段位于我国第一、二阶梯交界处,峡弯水急,水能丰富;以夏季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夏汛明显;峡谷为流水侵蚀的外力作用形成。【答案】 4.D5.C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下列铁路干线,纵向与沪昆高铁干线交会的是()A陇海线 B湘黔线C京九线 D浙赣线7沪昆高铁干线()A途经昆明、武汉等省级行政中心B横跨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C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沿线地区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解析

4、】 第6题,读图可知,沪昆高铁大致是东西向铁路,纵向与之相交的干线是南北向的。陇海线、湘黔线、浙赣线都是东西向的干线,A、B、D错。京九线是南北向的铁路线,且与沪昆线相交,C对。第7题,根据省区轮廓可以判断,沪昆高铁干线位于长江以南,不经过武汉,A错。没有到达青藏高原,只是跨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没有第一级阶梯,B错。没有跨热带地区,C错。所经地区降水多,山地丘陵地形分布广,多泥石流、洪涝等灾害,D对。【答案】 6.C7.D(2017赣州模拟)“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读图,回答89题。8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A BC D9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

5、件是()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D劳动力不足【解析】 第8题,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第9题,图中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该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不利条件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答案】 8.B9.C(2017太原模拟)下图是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比重对比图,读图完成1011题。10造成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河网密度 B距海远近C雨季长短 D太阳辐射11据图可知,我国()A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B北方地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C南方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D北方人

6、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南方【解析】 第10题,我国南方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长,雨季长,水资源丰富;我国北方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时间短,雨季短,水资源短缺。第11题,据图可知我国北方地区耕地多而水资源不足,因而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以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根据图示内容,无法比较南北方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答案】 10.C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24分)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南郊区,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自古以产盐著名。盐湖所处的位置是盆地内最低处,南东北三面是巍峨的中条山和吕梁山,西面是黄土台源丘陵。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2)从地形、水文、气候方面分析运城盐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3)指出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解析】 第(1)题,地形特征包括地形起伏状况以及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两方面。图中等高线数值较大且较为稀疏,说明主要地形类型为高原;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黄土地貌是该地区的典型地貌类型,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判断出该地地势总体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第(2)题,湖泊盐度主要受蒸发和淡水补给两个因素的影响。盐湖所处的位置是盆地内最低处,南东北三面是巍峨的中条山和吕梁山,西面是黄土台源丘

8、陵,四周地势高,径流以及其中溶解的盐分由四周汇集到此处,且无法外泄;该地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导致湖中盐度不断上升。第(3)题,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其形成的自然原因和该地气候、黄土土质、地形、植被覆盖率等有关。【答案】 (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由北向南)倾斜;黄土地貌广布,地表破碎,千沟万壑。(2)四周地势高,径流由四周汇集到盆地最低的盐湖处,且无法外泄;径流溶解各种地层中的盐分,向湖泊输送;该地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长期盐类积累,湖水盐度升高。(3)水土流失。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地表破碎,

9、坡度大,地表径流侵蚀力强;植被覆盖率低。13(3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夏天人体感到炎热,主要是由高温引起的,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人就会有热感,气温越高,维持时间越长,人的热感越明显,风力小、湿度大、最低气温高则会加剧人们的热感。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等高线地形图。(1)绘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2)武汉是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试简述每年78月武汉市民感到非常闷热的原因。(3)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加快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向湖北地区的产业转移。试分析产业转移对湖北地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有利影响。(4)简述图中南部地区综合利用农业资源、调

10、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5)武汉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简要分析钢铁工业的发展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解析】 第(1)题,绘图略(只要起点、终点、重要点的高度正确即可)。第(2)题,武汉夏季的闷热与大气环流、地形地貌、城市热岛效应等密切相关。第(3)题,产业转移可以改变人口迁移的方向,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可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扩大城镇规模,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第(4)题,图中南部地区为低山丘陵,调整农业结构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洪涝等自然灾害,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等。第(5)题,从土地、环境、交通三方面作答即可。【答案】 (1)绘图略,只要起点、终点、重要点的高度正

11、确即可。(2)每年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气压牢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天气晴朗,持续高温;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域辽阔,水田与沟渠遍布,水分蒸发旺盛,使得空气湿度加大;武汉地势平坦,海拔低,散热困难,使得昼夜温差小,最低气温偏高;随着武汉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效应更为明显,增加了城市夏季的炎热程度。(3)人口迁移方面:产业转移增加了湖北地区的就业机会,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加快了区域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城市化进程方面:产业转移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4)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吸纳劳动力,增加收入。(5)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