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综述解读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4316098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综述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综述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综述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综述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综述解读(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青少年应激及其相关研究综述摘要:目前应激及应对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界研究最多的重要课题之一,青少年的应激及应对问题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通过与成人应激及应对研究的比较发现,对于青少年的相关研究是不足的。文章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发现目前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研究对象集中在学生当中虽有拓宽但还是较为狭窄 ;二,研究内容的单一。关键词:应激 应激源 心理中介因素 应对措施1 应激的概念应激(stress)直接的意思就是压力。目前有很多学者给应激下过定义。早在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著名生理学家Hans Selye最早开展对应激的研究。他认为,“应激是身体为满足需要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定性

2、反应”,所谓非特定性反应是指生活中的各种因素。这种非特定性反应构成一种综合症,即“一般适应综合症”简称GAS。除此之外其他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Lazarus认为应激是个体为了与环境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而做出的反应。我国的学者车文博认为应激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意外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家庭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引起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总结而言,众多学者都围绕着外界刺激、个体反应、平衡状态三个方面进行表述。也就是说,应激就是个体遇到无法处理应对的刺激时,做出反应以达到与所处环境平衡的行为。Coyen认为一个完整的应激过程应包括应激源、心理中介、应激反应三个部分。应激源指的是日常生活中

3、遇到的重大的或者刺激性的个体一时无法处理的事件,例如亲人离世,失恋等。所谓心理中介就是认知方式、应对方式等。应激反应包括了生理指标的变化和各种情绪反应,如突然的晕厥,无法开口说话以及伴随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应激源分为三种:灾难性事件、生活事件、慢性应激源。灾难性事件指那些突发性的、难以预料的、会对生活构成潜在威胁的经历或创伤,如地震、火灾等;生活事件也称为生活变化,是指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要求个体做出适应的情况,如离家、失恋、考试失利;而慢性应激也被看作是日常琐事,通常是指那些持续较长时间的事情;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不仅重大的生活变化,而且日常生活琐事也可以导致应激反应。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人

4、们投入行动适应新环境,但如果生活环境变化过大、过快和持续过久,超出个人的负荷和承受能力,则就会造成适应的困难,引起严重的心理应激。大量研究表明生活应激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化相关。生活应激源是造成人们心理应激并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应激源。2 应激与相关研究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对生活环境变化、生活事件与心身疾病关系的研究生活应激研究为契机,以弄清楚和应激有关的心理社会原因为目的的研究开始发展起来。由此,关于应激的研究开始转向生活应激事件方面。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危机性(critical life

5、events)或转折性生活事件与身体疾病(physical illness)两方面;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研究者开始将对应激生活事件的研究转向对日常应激事件的研究,后来由于发现日常生活事件和重大生活事件都会对适应产生影响,又开始把这两种生活事件结合在一起研究。到现在为止,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家庭应激、工作应激、环境应激以及和时间有关的应激,但一般来说,具体研究领域已经逐步转移为以职业应激为主,例如教师应激(Markham,1999),并且趋向于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进行纵向的探索,试图寻找应激产生的原因、社会根源及个体在某个特定角色中发展变化的情况。在关于应对研究的方面,对于应对的传

6、统研究主要来自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一是动物实验,一是自我分析心理学。许多研究者(Lazarus,1984)详细评价了这两个研究领域对应对研究的作用,后者主要影响了应激与应对的测量。而关于应对的测量除了这一影响外,还主要依据Holmes和Rahe的一个观点,即“由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引起的对生活方式的再适应会影响到心身的健康状况“。他们根据这一观点做出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用以测定个人的应激水平,但这一量表仍然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一量表的不足,Lszarus和Folkman引入了对环境要求的认知评价和应对这两项个人变量,提出了一个强调环境和个人交互作用的心理应激模型,并被广泛采用至今。尽管到目前为止

7、,应对方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资料,但对这些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论与批评,甚至对此领域的研究感到失望(Somerfield,2000)。3 关于青少年应激的各项研究3.1 应激源的研究有研究者以质的研究方法探讨了60位儿童的应激,归纳为5个类别,家庭问题、感受差异、学校问题、纪律问题、一般问题; Humphrey则较前者更为概括,将儿童的应激源分为来自个体的应激源、来自家庭的应激源、来自老师的应激源三个方面。我国刘贤臣(1998)等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所经历的生活应激事件通过因素分析可归为六个方面,即人际关系、学习应激、受惩罚、亲友与财产丧失、健康与适应问题及其他;楼玮群(2000)等

8、人通过自编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的应激源可归为六大类别:社会人际关系及性发展方面的应激、学习和学业方面的应激、与父母交往方面的应激、未来前途方面的应激、经济方面的应激、健康方面的应激。也有研究(王雪,2012)表明,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罚三方面构成青少年的重要应激源。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文献已经定义了影响青少年人口的主要压力源,包括日常的需要和学校环境的期望、对未来目标和事业的关注与家庭不和谐、同伴关系、经济上的困难。许红等人(2009)的研究结果得到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依次是对某些课程没有兴趣(85.02%)、学校教学设施不足(84.21%)、父母唠叨(83.27%

9、)、考试成绩不理想(82.05%)、学校教学质量不理想(79.08%)。在上述众多压力源的具体研究中,中国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多集中于某一特定方面应激,如高考应激方面,包括高三学生的高考应激与人格现状的研究(王亚南,2011)、大学生考期应激的特征及原因分析(张智君,霍燕,2001)以及地震火灾等重大灾难中应激相关的研究等等,其他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3.2 应对策略的研究随着应对分类维度的细化,应对策略也被进一步分类。有研究者对Lazarus和Folkman提出的应对方法调查表(Ways of Coping,WOC)进行因素分析,发现了8个因素,分别为正面应对、接受责任、远离、寻

10、求社会支持、正向再评价、自我控制、逃避和计划问题解决,从而将应对分类的维度扩展到了多维。Carver和Scheier等进一步扩展了分类的数量,在COPE量表的编制中,他们将应87对分为13个维度,用于评估广泛的应对活动。这13个维度分别为:直接行动、计划、抑制无关活动、克制忍耐、寻求工具性社会支持、寻求情感性社会支持、乐观性解释、接受、求助宗教、情绪专注与疏泄、否认、行为解脱及心理解脱、烟酒解脱。目前,该量表在中国研究中使用较多。在研究青少年应对策略中常用的量表是“青少年压力和应对测量表(ASCM)”,该量表除了测量应用的应对策略外,还对特定应对策略的使用频率、效力等进行了考察。以前运用该量表

11、对高校、中学和怀孕、抚养孩子及物质滥用的青少年进行的研究中,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对自己应对策略的效力评价较低,最高是中等的;尽管如此,这些青少年在努力应付压力时,却都经常更多更明显地选择使用积极、适应的应对策略(放松,娱乐,寻求帮助,认知控制和感情宣泄),而非不良的应对策略(否定,逃避,面对,侵犯行为和物质滥用)。中国的韦有华和汤盛钦(1996)在上海地区对COPE量表进行了修订,将直接行动和计划合为一个因素,并事先删除了求助宗教的因素,将13个维度减少为11个维度。并进一步应用COPE量表对大学生的应付活动进行研究31,对测验结果进行因素分析之后,得出了我国大学生应付活动的4种主要方式:

12、针对问题积极主动应付,寻求社会支持(伴情绪反应),逃避,忍受(听之任之)。几乎与此同时,黄希庭等采用自编量表对中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对结果的因素分析认为,中学生应对的方式主要是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这和以前的一些研究大体相似。3.3 心理中介因素的研究影响青少年应激的因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人变量方面,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人格、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婚姻状况、个人所经历的应激生活事件等方面;二是关于环境方面,包括社会文化、环境污染、社会变化等方面。影响青少年应激应对方式的因素,除了应对资源以外,年龄、性别因素是最常考虑的因素。大部分研究认为,应

13、激与身心健康水平相关水平并不高,多在0.13-0.41之间,这说明应激同心理健康间的联系不直接,已有研究也发现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杨元花,段水莲,郭子贤(2010)以公安专业新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刘俊松,唐艳超,徐利平,张舜,徐宏伟(2012)对潜水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潜水员的心理健康受应对方式的影响,应对方式在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彭运石等人(2011)研究得到社会支持对自我评价、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通过人格、自我评价与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其他方面,凌宇等人(2012)研究发现述情障碍

14、在青少年日常应激和抑郁躯体症状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更多还原国外的研究一般认为,学习、人际关系、经济方面的原因以及就业等是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4 小结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对青少年应激相关的研究日益增加。研究深度也在逐步加深。而且中心多集中在重大自然灾害与疾病意外方面,这和近年来发生的汶川地震、非典流行、长江沉船等重大意外事件相关。也说明了研究正在逐步贴近生活,服务生活。而且研究对象也慢慢从单一的学生中扩展到了各行各业,使得研究更具代表性。但是研究对象的狭隘性还是存在的,并没有做到对各个类型的对象的系统研究。其次是研究内容方面多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方面,如文中前面提到的考试应激研究,多重复研究,取样

15、范围也较小,缺乏普遍性、系统性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应该调整研究结构。参考文献Markham Paul L.Stress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ESLteach-ers.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99, 26(4), 268- 279.Lazarus R S, Flokman.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York: Springer, 1984, 117- 126.Holmes TH, Rahe RH.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

16、e.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67, 11, 213- 218.Somerfield M R, McCrae R R. Stress and coping research: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theoretical advanc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 620- 625.刘贤臣等.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12(1), 46- 47.楼玮群等.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心理科学, 20

17、00, 23(2), 156- 159.王雪.青少年生活寧件的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89-190.许红.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现况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9(18),89-95.王亚南.高三学生的高考压力与人格现状的研究.心理科学, 2001, 24(1), 104- 105.张智君,霍燕.大学生考期应激的特征及原因分析.心理学报, 2001, 33(2), 155- 159.韦有华,汤盛钦. COPE量表的初步修订.心理学报, 1996, 28(4), 380- 387.杨元花,段水莲,郭子贤.公安专业新生心理应激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长春理

18、工大学学报,2010,5,009.刘俊松,唐艳超,徐利平,张舜,徐宏伟.潜水员应对方式,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695-697.彭运石,冯永辉,莫文. 青少年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探新,2011,3,178-180.凌宇,钟明天,蚁金瑶,杨娟,姚树桥. 述情障碍特征对青少年应激与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2012,02,67-69. 读书的好处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