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314351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答案一、选择题10001.B10002.B10003.B10004.C10005.A10006.A10007.D10008.A10009.D10010.D10011.B10012.D10013.C10014.C10015.A10016.B10017.B10018.C10019.D10020.B10021.B10022.D10023.C10024.B10025.C10026.B10027.B10028.B10029.B10030.B10031.A10032.C10033.D10034.A10035.C10036.C10037.B10038.A10039.B10040.D二、判断题

2、10041.对10042.错10043.错10044.对10045.错10046.错10047.错10048.对10049.错10050.错10051.对10052.错10053.对10054.对10055.错10056.错10057.对10058.错10059.错10060.对10061.错10062.错10063.错10064.对10065.对10066.对10067.错10068.错10069.对10070.错10071.对10072.错10073.错10074.错10075.错10076.错10077.错10078.对10079.错10080.错10081.错10082.对10083.

3、对10084.错三、填空题10085.1、丝状体由饼状细胞堆叠而成。2、丝状体可在水中颤动。100861、诺卡氏菌属2、原放线菌属3.、分枝的菌丝体会猝然的全部断裂成为长短接近一致的杆菌或球菌,有特殊的抗酸染色性100871、小球菌属2、葡萄球菌属3、链球菌属100881、大肠杆菌属2、假单胞菌属3、亚硝酸细菌属4.、硝酸细菌属100891、阴性2.、外壁3、0-侧链4、核心多糖5、类脂A100901、两2、肽聚糖3、脂蛋白4、脂多糖5、蛋白质6、脂类100911、直径2、宽长100921、微米2、纳米100931、乳酸杆菌属2、分枝杆菌属100941、芽胞杆菌属2、梭菌属100951、蜡质芽

4、胞杆菌2、枯草杆菌3、苏云金杆菌100961、鞭毛染色2、悬滴法100971、特殊的鞭毛染色法2、悬滴法3、半固体琼脂穿刺培养100981、鞭毛蛋白2、细胞膜3、细胞壁100991、一端单鞭毛菌2、两端单鞭毛菌3、一端丛生鞭毛菌4、周生鞭毛菌5、两端丛生鞭毛菌101001、抗药性质粒2、致育因子3、大肠杆菌素质粒4、降解质粒5、共生固氮质粒101011、没有,2、有,3、N2。101021、端生.2、间生3、间生101031、光能无机2、细胞分裂3、藻殖段4、滑行101041、鞭毛2、轴丝伸缩101051、壁膜2、寄生101061、作为细胞外碳源和能源贮藏物质2、保护细胞免受干燥的影响3、能增

5、强某些病原菌的致病能力,使之抵抗宿主细胞的吞噬101071、休眠2、恶劣环境3、部分原生质浓缩失水10108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10109磷壁酸。10110水华。101111、分枝丝状2、基内菌丝3、气生菌丝4、孢子丝101121、菌丝2、孢子3、孢子101131、阳性2、鞭毛101141、不超过2、大3、鼓槌状或梭状101151、长轴2、单生或形成链状101161、八叠球2、葡萄球101171、单球菌2、双球菌3、链球菌4、四联球菌5、八叠球菌6、葡萄球菌101181、球状2、杆状3、螺旋状4、分枝丝状5、球菌6、杆菌7、螺旋菌8、放线菌101191、一2、质粒3、附加体101201、细胞

6、质膜2、细胞质3、原核101211、鞭毛2、芽胞3、荚膜4、粘液101221、荚膜2、一团胶状物3、菌胶团101231、链霉菌属2、孢子繁殖3、菌丝断裂的片断繁殖101241、分枝的丝状体2、阳性3、不能4、化能有机101251、吕文虎克2、巴斯德3、柯赫101261、连续2、中间体101271、70S2、核糖核蛋白体3、蛋白质合成101281、单细胞原核2、0.5-1.0mm3、0.4-1.0mm4、宽度的一倍或几倍101291、原核生物界2、原生生物界3、真菌界4、植物界5、动物界6、原核生物7、真菌界8、原生生物界9、病毒界101301、放线2、链霉101311、磷壁酸2、脂多糖1013

7、21、表面菌落2、埋藏菌落3、菌苔101331、直形2、波形3、螺旋形4、交替着生5、丛生6、轮生101341、营养细胞内核物质分于两端2、核物质浓缩延续成长形3、细胞内开始形成隔膜4、隔膜将具有核物质的前芽胞与营养细胞隔离开5、长出新壁包围前芽胞6、芽胞形成7、芽胞成熟101351、芽胞含水少2、芽胞酶组成型处于不活跃状态3、芽胞内含有2,6-吡啶二羧酸4、芽胞壁厚5、含硫氨基酸高101361、细胞膜局部内陷折叠2、无3、线粒体101371、链霉菌属2、小单孢菌属3、诺卡氏菌属4、放线菌(或游动放线菌属)101381、腐生2、寄生3、固氮4、弗氏放线菌101391、两2、硬壁层(内壁层)3、

8、2-3nm4、肽聚糖5、外膜(外壁层)6、8-10nm7、脂多糖101401、一2、20-80nm3、磷壁酸101411、阴性2、外壁101421、肽聚糖2、脂类101431、光合色素2、产氧光合3、原101441、蓝藻2、3-10mm3、水华101451、基内菌丝2、气生菌丝3、孢子丝4、没有或不发达5、杆状或球状101461、圆形2、干燥细致的粉末状或茸毛状3、绒毛状或棉絮状4、不及10147典型的“煎鸡蛋”状101481、肝糖粒2、淀粉粒3、异染颗粒4、聚-b-羟基丁酸101491、淀粉粒2、肝糖粒3、聚-b-羟基丁酸4、异染颗粒和硫滴101501、碳源2、能源3、多聚偏磷酸盐4、无机磷

9、101511、酿酒2、生产酶制剂3、生产有机酸4、生产医药产品101521、引起人畜疾病2、引起植物病害3、引起食物腐败4、引起多种物质的霉变腐烂101531、鞭毛丝2、鞭毛钩3、L环4、P环5、中心杆6、S环7、M环8、壁膜间隙(质周间隙)10154101551、有益微生物的充分利用2、有害微生物的防治和消灭101561、抗生素2、链霉素3、氯霉素4、井岗霉素5、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101571、绿细菌属2、Chlorobium101581、史前时期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2、微生物的形态学发展阶段3、微生物的生理学发展阶段4、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阶段10159原生质体10160

10、1、培养温度2、培养时间3、培养基的组成与浓度101611、古细菌2、真细菌3、放线菌4、蓝细菌5、酵母菌6、霉菌7、单细胞藻类8、原生动物9、微米101621、属名2、种名加词3、名词4、形容词101631、原核生物界2、真菌界3、原生生物界4、病毒界101641、双螺旋DNA链复制,新形成的两个双螺旋链分开,形成两个核区。2、在两核区间,产生新的双层细胞膜。3、在双层膜之间产生新的细胞壁,成为两个细胞。101651、种2、属3、科4、目5、纲6、门7、界101661、N-乙酰葡萄糖胺2、N-乙酰胞壁酸3、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4、肽间桥5、四肽上第三个氨基为DAP6、肽间桥为肽键10167

11、1、N-乙酰葡萄糖胺2、N-乙酰胞壁酸3、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链4、肽间桥5、四肽链上的第三个氨基酸为赖氨酸6、肽间桥为甘氨酸五肽101681、N-乙酰葡萄糖胺2、N-乙酰胞壁酸3、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链4、肽间桥101691、参与细胞壁的合成2、与核的分裂有关3、与细胞呼吸有关4、与芽胞形成有关101701、保护细胞2、维持细胞外形3、一定的抗原性4、致病性5、对噬菌体的敏感性101711、农业微生物2、工业微生物3、医学微生物4、兽医微生物5、食品微生物6、水产微生物7、环境微生物101721、分析微生物学2、化学微生物3、微生物化学分类学4、微生物数值分类学5、微生物地球化学1017

12、31、病毒学2、细菌学3、真菌学4、藻类学5、原生动物学101741、土壤微生物学2、海洋微生物学3、环境微生物学4、宇宙微生物学5、水体微生物学101751、普通微生物学2、微生物分类学3、微生物生理学4、微生物生物化学5、微生物生态学6、微生物遗传学101761、生理的2、生化的3、生态的101771、经典分类法2、数值分类法3、遗传分类法101781、菌丝断裂后的片断形成新的菌丝体2、液体发酵101791、粗2、1-1.4mm101801、相同2、混浊液3、沉淀4、菌膜101811、大小2、形状3、隆起形状4、边缘情况5、表面状态6、表面光泽7、颜色8、透明度101821、圆形或不规则2

13、、光滑或不整齐3、不一4、光滑或折皱5、不一6、灰白色,乳白色7、湿润粘稠101831、鞭毛丝2、鞭毛钩3、基体4、中心杆5、L环6、P环7、S环8、M环101841、20-30nm2、染色后加粗3、电子显微镜101851、核为原核2、核糖体为70S3、细胞壁中含有肽聚糖4、没有细胞器5、叶绿素6、产氧101861、念珠蓝细菌属2、鱼腥蓝细菌属3、颤蓝细菌属4、固氮101871、绝大多数2、有的生,有的不生3、都生101881、僵性蛋白质丝或细管2、不是3、菌膜4、性须(性菌毛)5、细菌接合101891、酿酒2、制酱3、种痘101901、食用菌2、微生物农药3、微生物肥料4、抗菌素5、维生素1

14、01911、滑行(蠕动)2、细胞外形的一些微变动101921、甘油磷壁酸2、核糖醇磷壁酸10193失去质粒所编码控制的遗传性状101941、502、303、23SrRNA4、5SrRNA5、346、16SrRNA7、21101951、原生质体2、一切细菌3、细胞膜4、细胞质5、原核101961、原生质2、细胞壁3、G4、有些则表现为正负不定101971、中间体2、载色体3、羧酶体4、类囊体101981、碳源(能源)2、稀碘液染色成红褐色3、碘液染成深蓝色101991、三层结构2、单位3、蛋白质4、磷脂5、70-806、20-307、8nm102001、界2、门3、纲4、目5、科6、属7、种8、

15、Kingdom9、Phylum10、Class11、Order12、Family13、Genus14、Species1020112-24102021、丝状2、衣鞘3、污泥膨胀,使污泥沉降困难102031、组成菌落的细胞结构2、生长行为102041、只生基内菌丝2、不生气生菌丝3、在基内菌丝上生出孢子梗,梗顶端着生一个球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的孢子。102051、G+2、霉菌3、芽胞4、G-5、蓝细菌102061、球形2、梨形或不定形3、成分枝或不分枝丝状4、无细胞壁可独立生活的最小细胞生物102071、能2、专性寄生3、人工培养102081、真核生物2、真细菌3、古细菌102091、352、520

16、个3、具细胞壁的G-真细菌4、具细胞壁的G+真细菌5、无细胞壁的真细菌6、古细菌102101、产甲烷菌2、嗜酸嗜热菌3、嗜盐菌102111、肽聚糖2、古细菌类102121、Gram2、18843、区别不同细菌种类102131、18842、1885102141、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2、微生物的形态结构3、分类鉴定4、生理生化5、生长繁殖6、遗传变异7、生态分布8、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9、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生产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102151、动物2、植物3、微生物4、物质组成5、新陈代谢6、遗传变异7、生长繁殖102161、杆状2、G+3、

17、无4、乳酸102171、小单孢菌属2、基内菌丝3、气生菌丝4、孢子发芽102181、叶绿素a2、类胡萝卜素3、藻红素4、藻蓝素5、异藻蓝素102191、核2、叶绿体3、类囊体4、叶绿素a5、类胡萝卜素6、异藻蓝素7、藻蓝素8、藻红素102201、BergeysManualofDeterminativeBacteriology2、BergeysManualofSystematicBacteriology102211、19842、G-细菌3、19864、除放线菌外的G+菌5、19896、古细菌、蓝细菌和其它G-细菌7、19898、放线菌和有关细菌102221、阴性2、阳性3、没有细胞壁的细菌4、古

18、细菌102231、尿素微球菌2、肺炎双球菌3、乳酸链球菌4、四联微球菌5、尿素八叠球菌6、金黄色葡萄球菌102241、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环境和在什么培养条件下能够生长,繁殖。2、在一定培养环境中的群体形状,包括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群体形态。3、在一定培养条件环境中的个体形状,包括形状、大小、能否运动、有无鞭毛和鞭毛类型,革兰氏染色及其它染色特征等等。4、代谢特征,即能够或不能够利用那些能源、氮源以及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特点等。5、其它特点。四、名词解释10225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10226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

19、生物的总称。10227细胞膜是外侧紧贴于细胞壁而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10228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结构。10229被细胞膜包围着的除原核外的一切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可总称为细胞质。10230原核又称核质体、拟核、核区等,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的原始细胞核。它只有DNA,不与组蛋白结合。10231是细菌所特有的一种碳源和能源贮藏颗粒。它是D-3-羟基丁酸的直链聚合物。10232核糖核蛋白体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的大分子化合物,是多肽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10233中间体是由细胞膜局部内陷折叠形成的不规则的层状,管状或囊状

20、结构。一般位于细胞的中间。10234在细菌细胞的一端或两端生一丛鞭毛。10235在细菌细胞的周身生几根或很多根鞭毛。10236只在细菌细胞的一端生一根鞭毛,或两端各生一根鞭毛。10237生长在固体培养基内,主要功能为吸收营养物,故亦称营养菌丝。10238由基内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称为气生菌丝。10239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称为细菌菌落。许多菌落相互联接成一片称菌苔。10240一类球形或近球形的细菌。不同种的球菌大小变化很大。细胞分裂后或单个,或成对,或四联,或成链,或成簇状。10241肽聚糖是除古细菌外,凡有细胞壁

21、的原核生物细胞壁的共有组分。它是由若干个肽聚糖单体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大分子化合物。肽聚糖单体含有四种成分: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和肽间桥。10242某些细菌细胞表面伸出的细长、波曲、毛发状的丝状体结构称为鞭毛。它从细胞膜内长出,伸出细胞壁外。其结构为一中空管状蛋白质丝,是细菌的运动器官。10243当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顶端分化产生的成串的孢子称孢子丝。10244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番红复染。显微镜下菌体呈红色者为G-细菌。10245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

22、剂-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番红复染。显微镜下菌体呈紫色者为G+细菌。10246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能独立复制,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量比染色体小,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质粒,它分散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染色体上。10247附着在染色体上的质粒称附加体。10248有的细菌,它们的荚膜物质互相融合在一起成一团胶状物,其内常包含有多个菌体,称菌胶团。10249有些细菌生活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可向细胞壁外分泌出一种粘性物质,若粘滞性大,则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一定外形,称荚膜。若粘滞性较低,则成为粘液,扩散到培养液或其它环境中。10250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

23、一定阶段,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结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称芽胞。有些细菌由营养细胞缩短变成球形,表面形成一层厚的孢壁,称为孢囊。10251丹麦科学家Gram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发明的一种细菌染色法。染色方法为:在一个已固定的细菌涂片上用结晶紫染色,再加媒染剂-碘液处理,使菌体着色,然后用乙醇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显微镜下菌体呈紫色者为G+细菌,菌体呈红色者为G-细菌。10252微生物分类中比种高一级的分类单元,相近似的种归为一类,称之为属。10253它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又类似于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类群,现归属于细菌。10254它是介于立克次

24、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10255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类无细胞壁,能在体外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10256梭菌属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性的,芽孢直径大多数比菌体的宽度大,呈鼓槌状或梭形。多数种类G+,多数生鞭毛,为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10257为好氧性或微好氧性芽胞杆菌,多数G+,多数生鞭毛,芽胞的直径绝大多数不超过菌体的宽度,为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10258在丝状蓝细菌中,有少数细胞和其它细胞不同,称为异形胞。异形胞缺乏光合系统,光合作用不产氧,细胞透明,细胞壁加厚,细胞两端有极节,是蓝细菌进行固氮作用的场所。10259丝状蓝细菌两个死细胞

25、或两个异形胞之间一段藻丝,它具有繁殖功能。10260细菌细胞质中有许多贮藏成分,有些贮藏成分是光学显微镜下看得见的颗粒,通常称为内含物。10261异染粒是以多聚偏磷酸盐为主要成分的一种无机磷贮藏物。10262它是介于细菌与原生动物之间的单细胞原核生物。螺旋体的主要特点是:它的运动靠细胞两端向细胞中央伸出的缠绕原生质柱的轴丝伸缩运动。10263粘细菌不生鞭毛,但能“滑行”运动,因其细胞壁很薄,不完全限制原生质形状变动所致。特征性的产生胞外多糖粘液,细胞包埋在粘液中或滑行后留下粘液痕迹。有些粘细菌还可以形成特殊形态的子实体。10264是以某个“标准菌株”为代表的,十分类似的菌株的总和。10265指

26、能代表某个种的各典型性状的一个被指定的菌株。10266是种的具体存在形式,主要是指同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培养。10267用人工方法除去细菌细胞壁后剩下的完全缺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10268用人工方法部分除去细菌细胞壁后剩下的细菌细胞称球状体。一般由G-细菌形成。10269是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组分,以磷酸二酯键同肽聚糖的N-乙酰胞壁酸相结合。细菌的磷壁酸有甘油磷壁酸和核糖醇磷壁酸两种。10270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它由三部分组成,即O-侧链、核心多糖和类脂A。10271在许多光能营养型无鞭毛运动的水生细菌的细胞内常含有为数众多的充满气体的小泡囊,称为气泡。10272古细

27、菌的菌体虽具有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但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与真细菌有很大的差异。其一,细胞壁组分独特,有的具蛋白质性质,有的具杂多糖性质,有的类似于肽聚糖,但都不含胞壁酸,D型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其二,细胞膜中所含的类脂是不可皂化的,其中中性类脂以类异戊二烯类的碳氢化合物为主,极性类脂以植烷甘油醚为主。其三,细胞内16SrRNA中核苷酸顺序也是独特的,既不同于真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10273在若干化能自养细菌中含有的多角形细胞内含物称为羧酶体。大小与噬菌体相仿,约10nm,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自养细菌的CO2固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0274是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发生突变形成的细

28、胞壁缺陷菌株。许多G+和G-细菌都可形成。当诱发突变的因素去除后这些缺壁细菌又可回复到正常细胞状态。五、问答题10275微生物可分为非细胞生物和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亚病毒等。细胞生物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古细菌,真细菌。真核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古细菌,真细菌属原核生物界。酵母菌,霉菌属真菌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属原生生物界。病毒和亚病毒属病毒界。10276细菌芽胞的形成过程:1.营养细胞内核物质分于两端2.核物质浓缩成长形3.细胞内开始形成隔膜4.隔膜将具有核物质的前芽胞与营养细胞隔离开5.长出新壁包围前芽胞6.皮层形成7.芽胞成熟8.芽胞释放

29、102771.核为原核2.核糖体为70S3.细胞壁中含有肽聚糖4.无单位膜包围的细胞器102781、通过特殊的鞭毛染色法,使鞭毛加粗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2、在暗视野中观察悬滴标本中细菌运动情况3、在固体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某一细菌,如果在其穿刺线周围有混浊的扩散区,说明该菌具有扩散能力,即可推测其存在着鞭毛,反之则无鞭毛10279细菌细胞构造的模式图和各部位的名称如下:10280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细菌细胞的基本构造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胞、孢囊。10281细菌运动的方式有:生鞭毛运动滑行运

30、动从菌体两端各生一束轴丝缠绕菌体,依靠这两束轴丝的伸缩而运动。并非所有的细菌都能运动例如:枯草芽胞杆菌长周生鞭毛运动。10282区别:细菌的荚膜粘滞性大,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有一定外形,通过液体震荡培养或离心可将荚膜从细胞表面除去。粘液的粘滞性较低,扩散在培养液中,无法离心使其沉降而除去,但能增加培养液粘度成分:荚膜的成分主要由多糖组成,有的也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类及由它们组成的复合物(脂多糖,脂蛋白),也有少数细菌的荚膜成分是多肽荚膜的作用:1保护细胞免受干燥的影响;2贮藏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利用;3对一些致病菌来说,则可保护它们免受宿主白细胞的吞噬10283定义: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

31、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类群:微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生物病毒,亚病毒等;细胞生物中包括原核生物中的古细菌,真细菌等;真核生物中包括酵母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10284芽胞: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由营养细胞中部分原生质浓缩失水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抗性的休眠细胞形态。孢囊:由整个营养细胞缩短成球形或卵圆形的具有一厚层的孢壁的休眠细胞形态。10285生物六界系统分:1原核生物界:古细菌、真细菌2原生生物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3真菌界:酵母菌、霉菌4植物界:5动物界:6病毒界:病毒、亚病毒10286主要用微米(mm)或

32、纳米(nm)来表示,一般细菌、放线菌、真菌用mm表示,病毒用nm表示枯草杆菌的大小:0.8-1.21.2-3.0mm(宽长表示)10287荷兰科学家吕文虎克在十七世纪下半叶,用自己制造的可放大160倍的显微镜,首次对微生物的形态和个体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这一时期人们对微生物的研究仅停留在形态描述的低级阶段,因此这个时期也可称为微生物学的初创时期,吕文虎克是微生物形态学发展的先驱者。10288夏天饭菜变馊低浓度黄酒变酸湖泊的富营养化10289芽胞的含水量低,特别是自由水远低于营养细胞,使核酸和蛋白质不易变性。芽胞的酶组成型与细胞的酶组成型有差别,芽胞只含有少量酶,并处于不活跃状态。含有2,6-吡啶

33、二羧酸。芽胞壁厚。芽胞中含硫氨基酸高。10290细胞膜是外侧紧贴于细胞壁,而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层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功能:1.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送、交换。2.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起屏障作用。3.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LPS、肽聚糖、磷壁酸和荚膜等大分子的场所。4.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5.鞭毛着生点并为其运动提供能量。10291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以及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各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

34、作用,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生产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等。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10292以研究微生物本身的基本问题的基础学科有: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等。按研究对象分有: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藻类学、原生动物学等。应用方面根据所从事的工作范围可分为:农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乳品微生物学、抗生素学、石油微生物学、水产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沼气微生物学等。10293蓝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或杆状的单细胞生物,或由多个

35、细胞连成一串的丝状体,菌体外常具胶质外套,使多个菌体或丝状体集成一团。蓝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分裂繁殖,或形成藻殖段进行繁殖。10294链霉菌的细胞呈分枝丝状,菌丝宽度与细菌相似,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为多核无隔菌丝。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伸入到基质内的菌丝称基内菌丝,较细,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的功能,同时在基内菌丝上不断向空间分化出较粗的分枝菌丝,称为气生菌丝,当菌丝逐步成熟时,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孢子丝又有不同的形状,孢子丝上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合适的基质上又可萌发成新的菌丝。可通过菌丝断裂片断和孢子进行繁殖。10295芽胞的有无在细菌鉴定中是一项重要的形态指

36、标。芽胞的有无有利于这类菌种的筛选和保藏。由于芽胞有很强的耐热性和其他抗性,因此是否能杀灭一些代表菌的芽胞就成了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措施的主要指标。10296有利的一面,可从荚膜中提取胞外多糖,用于石油开采,印染,食品等工业中;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可利用产生菌胶团的细菌分解和吸附有害物质。不利的一面,常使糖厂的糖液、牛乳、酒类、饮料、面包等食品发粘变质。10297生物固氮作用。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抗菌素和杀虫微生物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10298土壤的形成及其肥力的提高有赖于微生物的作用。土壤中含氮物质的根本来源是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土壤中含氮物质的积累、转化和损失,土壤中有机质尤其是腐殖质的

37、形成与转化,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土壤中岩石矿物质变为可溶性的植物可吸收态无机化合物等过程都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关。从而使得土壤具有生物性能,推动着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为植物源源不断地供应碳、氮、硫、磷等矿质营养,并改善着土壤的持水、透气、供肥、保肥和冷热的调节能力,有助于农业生产。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杂草。有机肥料的积制要依赖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以菌当饲料、当药物、当蔬菜。用于农产品的加工,贮藏。制作生物制品。10299一、脂多糖的组成1.类脂A:是以脂化的葡萄糖胺二糖为单位,通过焦磷酸组成的一种独特的糖脂化合物,是脂多糖的主要毒性成分。2.核心多糖:由庚糖、半乳糖、2-酮基-3-脱氧辛酸等组

38、成。3.O-侧链:由若干个低聚糖的重复单位组成,由于具抗原性,故又称O-抗原或菌体抗原。二、脂多糖的功能:1是G-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2有吸附Mg2+,Ca2+等阳离子以提高这些离子表面浓度的作用。3LPS结构的变化,决定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10300革兰氏染色是原生质染色,染色后细胞内形成了深紫色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而脱色与否则决定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由于G+=+细菌细胞壁较厚,尤其是肽聚糖含量较高,网格结构紧密,含脂量又低,当它被酒精脱色时,引起细胞壁肽聚糖层网状结构的孔径缩小以至关闭,从而阻止了不溶性结晶紫-碘复体物的逸出,故菌体呈紫色。而革兰氏

39、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含量较少,而脂类含量高,当酒精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也随之被抽提出来,故G-菌体呈复染液的红色。10301微生物的学名采取双名法,是国际上通用的名称,即属名和种名并用,属名是以大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名词,种名是以小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形容词。由于不同研究者的不同见解,或者互不相知,而将同一个种定为两个不同的学名,在上述双名法的基础上,可以注明定名者的姓氏,有时还可以附定名的年代。例如:大肠杆菌的学名为:EscherichiacoliCastellanietChalmers,1919属名种名命名者命名者年代10302属:将相近似的

40、种归为一类称之为属种:是以某个“标准菌株”为代表的十分类似的菌株的总和菌株:是种的具体存在形式,主要是指同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培养模式菌株(标准菌株):指能代表某个种的各典型性状的一个被指定的菌株10303菌落: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内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成千上万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即为菌落。菌苔: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菌落相互联接成一片,即为菌苔。由于菌落是微生物的巨大群体,因此,个体细胞形态的种种差别,必然会密切地反映在菌落的形态上。例如对长有鞭毛的细菌来说,其菌落就大而扁平、形状不规则和边缘多缺刻,运动能力强的细菌还

41、会出现树根状的菌落;又如有荚膜的细菌,其菌落往往十分光滑,透明,形状较大;又如对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尤其是各种球菌来说,形成的菌落较小,较厚,边缘为圆形。10304史前时期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与利用微生物形态学发展阶段,荷兰学者吕文虎克微生物生理学发展阶段,法国的巴斯德,德国的柯赫现进入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华特生和克里克等。10305微生物的共同特性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代谢活跃,方式多样;繁殖快,易变异;抗性强,能休眠;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分类界级宽。例如,微生物繁殖快,代谢活跃,在发酵工业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效率高,发酵周期短上。同时可利用微生物易变异特性,

42、来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另外对生物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也带来极大的优越性,因微生物繁殖快,科研周期大大缩短,经费减少,效率提高。微生物也给人类带来不利的一面,如微生物繁殖快致使物品容易霉腐。微生物还可引起动植物和人的病害。又因微生物易变异,给菌种保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10306鞭毛须(菌毛)成分:鞭毛蛋白菌毛蛋白大小:较粗而长较细而短结构:一般由三股鞭毛蛋白链绕成由一股菌毛蛋白亚一根中空的螺旋链。基链绕成中空螺旋。数目:少多着生处:通过钩形鞘与细胞壁内的鞭细胞膜内侧的基粒。毛基体连接。功能:运动附着、接合菌种:许多杆菌和少数球菌许多G-杆菌和球菌10307芽胞杆菌属:如枯草杆菌、苏云金杆菌梭菌属:

43、如奥氏梭菌G-的芽胞杆菌很少,如脱硫肠状菌属球菌中只有极个别的种产芽胞,如生胞尿素八叠球菌10308鞭毛着生方式有:单生,可分一端单鞭毛菌,如霍乱弧菌,二端单鞭毛菌,如鼠咬热螺旋体。丛生,可分一端丛生鞭毛菌,如荧光假单胞菌,二端丛生鞭毛菌,如红色螺菌。周生,周生鞭毛,如大肠杆菌、枯草杆菌。10309原生质体: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的脆弱细胞,一般由G+菌形成。球状体:用人工方法去壁不完全所留下的部分,一般由G-所形成。L型:在某些环境条件下自发突变形成无细胞壁的缺壁细菌。枝原体: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无细胞壁的细菌。10310定义

44、:肽聚糖是由若干个肽聚糖单体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大分子化合物。化学结构:肽聚糖单体含有四种组分:N-乙酰葡萄糖胺(NAG),N-乙酰胞壁酸(NAM),四肽链及肽间桥。区别:NAG与NAM通过-1,4糖苷键连接成聚糖链骨架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四肽的氨基酸顺序为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G-菌(以大肠杆菌为例)四肽上的第三个氨基酸为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eso-DAP)。四肽链与N-乙酰胞壁酸以乳酰基结合。G+菌肽聚糖主链间两个相邻的四肽以甘氨酸五肽连接,即甘氨酸五肽的氨基端与其中一个四肽的第四个氨基酸即D-丙氨酸的羧基相连接,甘氨酸五肽的羧基端与相邻的四肽上的第三

45、个氨基酸即L-赖氨酸的氨基相连接。G-菌没有特殊的肽间桥,其前后两个单体间的联系由一个四肽的第四个氨基酸-D-丙氨酸的羧基与相邻四肽的第三个氨基酸-meso-二氨基庚二酸的氨基直接连接而成。10311巴斯德否定了起源的“自然发生说”,认为只有活的微生物才是传染病(蚕病、牛羊炭疽病、鸡霍乱和人的狂犬病)的起因,建立了消毒灭菌等一系列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柯赫的重要贡献有:建立了研究微生物的一系列重要方法,尤其在分离微生物纯种方面,改进了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采用琼脂平板培养技术,还创造了许多显微技术,包括细菌细胞的染色技术、悬滴培养法以及显微摄影技术,寻找并确证了炭

46、疽病,结核病和霍乱病等一系列严重传染病的病原菌等。所以他们是微生物学的真正奠基人.10312菌株的名称都放在学名(即只有属名和种名加词者)的后面,可随意地用字母符号、编号或字母加编号等自行决定。例如枯草(芽胞)杆菌的两个菌株,BacillussubtilisAS1398(可产生蛋白酶),BacillussubtilisBF7658(可产生淀粉酶)10313菌株又称品系,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因此,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个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根据菌株的定义,菌株实际上是某一微生物达到“遗传性纯”的标志,一旦菌株发生变异,均应标上新的菌株名称。当进行菌种保藏、筛选或科学研究时,在进行学术交流或发表论文时,在利用菌种进行生产时,都必须同时标明该菌种及菌株名称。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