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安置区环评报告表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43114366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安置区环评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安置区环评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某安置区环评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某安置区环评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安置区环评报告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安置区环评报告表五、施工期环境影响 5.1 废水影响分析生活污水 施工期间的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类比其他化粪池数据,其排放浓度大致为COD:350mg/L、BOD5:200mg/L、NH3-N:30mg/L、总磷4.9mg/L、动植物油6.5mg/L,则其污染物源强为:COD:4.2kg/d、BOD5:2.4kg/d、NH3-N:0.36kg/d、总磷:0.059kg/d、动植物油:0.078kg/d。考虑到项目所在区域的市政污水管网尚未铺设,建议项目施工营地可租用附近的民房,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可利用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周边旱地灌溉、施肥。 生产性废水 施工期间产生的混凝土

2、搅拌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5.2 废气影响分析施工扬尘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扬尘点周边导致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值增加,扬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释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粉尘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以下列出了不同粒径粉尘的沉降速度,如表6所示。表6 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一览表粉尘粒径(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粉尘粒径(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粉尘粒径(

3、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 由表6可知,粉尘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可认为当尘粒大于250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粒径的粉尘。一般来说,建筑工地扬尘对大气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工地围墙外100m以内。由于距离的不同,其污染影响程度亦不同。在扬尘点下风向050m为重污染带,50100m为较重污染带,100200m为轻污染带,200m以外对大气影响甚微。受到影响区域的TSP最大浓

4、度增量约为0.49mg/m3左右。如果对施工场地勤洒水(每天45次),施工粉尘可使周围空气中TSP浓度明显升高的影响范围一般为2050m内。施工扬尘具有明显的局地污染特征,并与现场施工季节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 本项目的敏感保护目标主要为用地周围居民房(各距离如表2所示),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对南侧的民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治措施,如增加围墙高度、增加洒水频率等,进一步降低粉尘对敏感目标的影响。运输车辆装车不宜过满,并应加盖封闭,在运输过程中做到不洒落尘土,使运输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施工废气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所需设备燃油

5、废气和装修阶段油漆废气。燃油废气影响 施工车辆、打桩机、挖土机等因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烃类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但这种污染源较分散且为流动性,污染物排放量不大,表现为间歇性特征,因此影响是短期和局部的。受这类废气影响的主要为现场施工人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较小。装修废气影响 项目室内装修阶段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材料主要是人造板、饰面人造板以及油漆等有机溶剂(主要有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水性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防虫剂等)。其主要污染因子为甲苯、甲醛和二甲苯等。 装修阶段向周围环境空气排放的甲苯和二甲苯排放时间和部位不能十分明确,因此,在装修期间,应加强室内的通风换

6、气,装修完成以后,也应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一至二个月并经室内环境空气监测达到适宜居住环境质量标准后才能居住。由于装修时采用的三合板和油漆中含有的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挥发时间长,所以居住后也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畅。油漆废气对大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后期,主要影响为现场施工人员,对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小。 5.3 噪声影响分析 根据噪声污染源分析可知,由于施工场地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高噪声施工机械,这些机械的单体声级一般均在80dB(A)以上,且各施工阶段均有设备交互作业,这些设备在场地内的位置,同时使用率有较大变化;且施工噪声随着不同施工阶段而改变,时间和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因

7、此很难计算其确切的施工场界噪声。本项目各施工点的昼、夜声级按经验进行估算,具体见表7。 表7 项目各施工阶段昼、夜声级估算值 单位:dB(A)施工阶段昼间施工点噪声夜间施工点噪声土方阶段75857585打桩阶段8090禁止施工结构阶段70856580装修阶段80857080 施工机械中除运输车辆外,一般可视为固定声源。将项目施工场界噪声作点源处理,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施工场界噪声预测模式如下: r2r1,r1取值4m 经预测,项目施工噪声预测结果如表8:表8 施工噪声随距离衰减预测结果 单位:dB(A)施工阶段时段距施工场界距离50m100m120m150m200m土方阶段昼间53.163

8、.147.157.145.555.543.553.541.051.0夜间53.163.147.157.145.555.543.553.541.051.0打桩阶段昼间58.168.152.162.150.560.548.558.546.056.0夜间禁止施工结构阶段昼间48.163.142.157.140.555.538.553.536.051.0夜间43.158.137.152.135.550.533.548.531.046.0装修阶段昼间58.163.152.157.150.555.548.553.546.051.0夜间48.158.142.152.140.550.538.548.536.0

9、46.0 从表8可以看出,项目施工噪声对距施工场界50m范围内影响较大,在各施工阶段,距项目施工场界50m以内区域噪声声级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项目南侧有一座居民房在噪声影响的范围内,因此施工期间要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机械配置,同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减震消声措施,将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5.4 固废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废料、土头等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这期间应根据需要增设容量足够的、有围栏和覆盖措施的堆放场地与设施,并分类存放、加强管理。 施工期间预计项目将产生约360t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绝大部分为无害物

10、,其中能回收的应尽可能回收,如废钢筋可卖给废品回收单位处理,弃土尽量在场内周转,就地用于绿化、道路等生态景观建设,不能回收的应外运用于低洼路或其他工地的填方。 施工期生活垃圾以有机类废物为主,其成分为易拉罐、矿泉水瓶、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剩余食品等。由于这些生活垃圾的污染物含量很高,如处理不当,将影响景观,且散发臭气和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要求施工生活垃圾应及时送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以免影响环境卫生。 5.5 生态影响及水土流失 项目住宅小区的建设导致土地利用现状彻底改变,从根本上破坏了土壤的功能,改变了土壤的传统价值。 项目用地原来自然地表被水泥、砖石等人工地表所代替,加之密集的人群

11、活动所散发的大量热量及污染物,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了局地小气候,可能造成包括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云雾和降水量变化、风速降低、太阳光照减少等影响。 施工期进行地下室及楼房基础的开挖等活动将会使地表土松散,在大雨或暴雨天气下受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而发生水土流失,施工产生的弃土处置不当也可能发生水土流失。 建议项目做好防护措施,如在建设用地周边开挖截洪沟和排水沟,在填方区边缘竖面建筑挡土墙,设雨水沉淀池等,以防止土壤冲刷流失,土方施工应采取边挖、边运、边填、边压的方式,避免大量松散土存在而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流失。避开雨季进行土方施工的情况下,水土流失影响可以接受。随着施工期的进展,加强绿化建

12、设,绿化率达31.0%,恢复生态景观,水土流失现象也将大大减少,其影响也逐渐减弱。六、运营期环境影响该项目属于普通住宅建设项目,不设立餐饮、娱乐店面。因此,该项目运营期间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废气、噪声及生活垃圾。 6.1 废水排放的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中关于该项目给排水的预测估算,项目日用水量为24.14m3/d,废水排放量为16.46m3/d。项目产生的污水为生活污水,所含主要污染物表现为SS、CODcr、BOD5、NH3-N等有机污染物,其中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cr 421mg/L、BOD177mg/L、NH3-N25mg/L左右,生活废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

13、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即COD500mg/L,BOD5300mg/L,SS400mg/L)和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B级标准要求(氨氮45mg/L),经污水管线排入壶公山路市政污水干管由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对纳污水体水质产生太大影响。 6.2 废气排放的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间,废气主要来自各住宅单元的炊事油烟废气以及垃圾收集点恶臭。油烟废气住户烹饪油烟主要污染物为挥发性油脂、有机质及其加热分解或裂解产物。由于家庭住户的油烟量较少而且各住宅厨房均安装油烟分离装置,通过管道井、烟道等排烟通道有组织排放,油烟的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

14、mg/m3。因此,油烟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垃圾收集点恶臭气体项目安置区内不设置垃圾转运站,在小区东北角和西南角各设置1个垃圾收集点,与邻近的安置房相距约4m,建议调整至10m,并布置在绿化带中。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较多,易腐烂散发出NH3、H2S等恶臭气体,滋生纹虫、传播疾病。通常居民生活垃圾采取袋装化分类投放,收集点和保洁容器恶应由专人负责、每天应及时清运,应经常清洗和杀菌消毒,可有效防止恶臭气体产生,因此生活垃圾收集点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6.3 噪声的影响分析项目建成后,项目安置区均为3层底层建筑,不设电梯房和泵房。小区内的噪声主要是人声喧哗、家用电器噪声等,声级大多不

15、超过80dB(A),通过楼板、墙壁的阻隔基本上可消除其影响。但是,随着项目投入运营,进出小区的人员及车辆迅速增加,因此,为防止发生噪声扰民,建设单位或将来的物业管理者应加强对进出车辆的管理,有效降低噪声,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6.4 固废的影响分析项目营运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常住人口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是居民日常生活遗弃的废物和餐桌上剩余的污染物及各家产生的食物残渣、果皮等。根据项目规划性质和规模,项目建成后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5.8t/a。由于垃圾中有机成分较多,易腐烂散发出NH3、H2S等恶臭气体,滋生纹虫、传播疾病。项目生活垃圾采用垃圾袋、垃圾桶统一收集后,每天定时清理外运。则该项目运营

16、期间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6.5 生态景观分析项目安置区建成后绿地率为31.0%,有利于改善局部生态环境。项目原有地块内植被覆盖率较低,且土地利用率差,通过实施项目后,绿化率和土地利用率均有所提高,且城市景观大大改善。结合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在安置区主干道两旁密植高杆乔木,如小叶桉仁、大叶桉、凤尾葵等,形成优美的道路线性绿地景观;点状绿化是公共绿地与活动空间的结合体,主要布置在住宅楼间支路两侧;在场地布置带状绿地,通过多种形式的绿化配置,与景观建筑小品形成优美的公共绿地。绿化总体形成点、带、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6.6 外环境对本项目影响分析项目所在区域附近无其它工业污染源,项目

17、北侧初步规划为壶公山路,其用地现状为村道、池塘、民房。据悉,目前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尚未明确道路的规划情况,届时公路经合理布局规划后,需将本项目作为敏感建筑物进行保护,并在有关规划文件中明确与本项目之间间隔的距离,避免其受到地面交通噪声的显著干扰。若本项目位于4类声环境功能区内,交通管理部门宜采取噪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噪声削减等有效的主动控制噪声措施对其进行保护,有条件的可进行搬迁或置换。如通过技术经济论证,认为不宜对交通噪声实施主动控制的,建设单位、运营单位应对本项目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如在临近规划路一侧住宅楼安装双层隔音玻璃、吸声材料,保证室内合理的声环境质量。对于本项目自身,目前设计过程已在临近规划路预留绿化防护控制区,项目用地红线距离规划路路肩约36m,避免日后北侧规划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本评价建议项目可增设如下措施: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在临近规划路一侧,宜合理安排房间的使用功能(如居民住宅在面向道路或轨道一侧设计作为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用房);在争得相关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在项目所在规划路段两头竖立禁鸣喇叭等警示牌等。综合上述分析,项目在采取相关措施后,北侧规划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对居民居住影响可以接受。更多详情请点击:嘉宏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