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309963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8.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游戏里的规则2.学校里的规则3社会生活中的规则4国家的规则5国际交往中的规则6怎样面对烦恼7怎样面对困难8怎样面对压力9怎样面对失败10爱惜自己的名誉11维护自己的名誉12走进购物场所13这些东西哪里买14购物的学问15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1.游戏里的规则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规则的意义。2初步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3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认识规则导人:我们来了解和学习身边的规则。学习做一个守规则的人。提问:请学生看单元导图,有哪些人遵守了规则?他们遵守了什么规则?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活动二:关于导言引导学生在学习了

2、课文以后,再来讨论导言中的含义。活动三:游戏里有哪些规则选择一两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带领学生一做。讨论:1刚刚玩的游戏里有什么规则?2我们平时还常常做什么游戏?这些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引导学生就一个熟悉的游戏及其规则填写教材第3页的表格。活动四:违背规则会怎样提问:在我们和同学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人违反了游戏的规则?讨论:1在游戏中,要是有人违反了规则,你们会怎么做?为什么?2你们会不会违反游戏规则?为什么?3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活动五:规则可以修改吗在生活中,由于时间、地点、人员等原因,我们常常觉得根据原来的游戏规则玩游戏会不太适合。你们考虑过修改游戏的规则吗?是怎么修改的?引导学生填写

3、教材第6页的表格。和学生一起玩一玩修改过规则的游戏,验证新规则是否更合理、更方便。活动六:结束语提问:通过学习,你们对规则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为什么说规则“既是为人们服务的,也是要约束大家行为的”?谁能举例说明?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就像玩游戏一样,要想公平、顺利、开心,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并且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规则的公正性。2.学校里的规则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懂得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则。2能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和学校纪律3通过参与制定班规,学习制定规则。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回忆或者观察: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同学们都要遵守哪些规则

4、,这些规则的执行情况是由谁来负责监督和检查的。活动二:调查和走访指导学生了解学校里还有哪些规则,找老师、领导调查访问,了解更多的情况。帮助学生知道,学校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时时都有规则。活动三:探究探究和思考:学校里的这样那样的规则都是由谁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呢?不妨设计如下的问题来组织学生讨论:1我们希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为什么?这样的环境靠什么来营造呢?2在学习之余,我们要进行各种活动,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能保证活安全地进行呢?老师一般会在我们活动之前提出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其实就是什么?3运动会上,有的同学参加了项目,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请他们谈一谈比赛时要遵守哪些规则

5、?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如果没有呢?4除此之外,你还感受到了规则的哪些作用?5你感到规则对自己的约束了吗?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你认为这些约束对自身的成长有什么作用?6如果学校里没有规则会有什么后果?你喜欢这种后果吗?为什么?通过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意义,从心里真正接纳规则,而不觉得规则是一种束缚。活动四: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叫、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活动五:实践。3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观察和发现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找一找身边有没有规则。

6、1谁知道教材上的四幅图上有哪些规则?2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规则的?3这些规则是以什么形式提醒大家注意遵守的?(有的以提示语的形式,如草坪上的提示标牌和动物园动物喂养的提示;有的以标志图示的形式,如银行工作台前的一米线;还有的以条款的形式,如图书借阅规则。)4除了这些,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规则?活动二:思考和辨析讨论法:人们说“生活处处有规则”,有规则就有约束,有人说,有约束不自由,规则太多不方便,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辩论法:以“规则多,究竟是方便还是不方便”为题组织一场辩论会,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充分发表意见,最终统一认识。活动三:调查和走访安排学生对身边的从事不同行业的人进行调查,根据他们的

7、了解,自己行业的主要规则是什么。再把调查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加以整理。活动四:讨论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则,你认为这些行业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你走访的人对各自行业的规则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你认为这些行业规则对从业者本人、对行业、对行业所面对的人群、对社会上其他人群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你认为制定这些行业规则有必要吗?4国家的规则教学目标1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初步养成守法意识。2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

8、一:什么是法律教师可以利用导言给出的概念讲述,帮助学生懂得法律是国家的规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相关词语。活动二:了解法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翻看准备好的法律文本,使其对法律条文有感官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什么法律法规。活动三:专门为我们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在教材第17页里,我们知道了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这些都是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专门制定的法律。活动四:与法律专家面对面可以请专家就学生中的具体问题,联系法律条文进行教育。活动五:模拟小法庭活动六:我做普法宣传员可以组织学生将所了解的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向身边的人宣传。宣传的形式可以是:

9、向家长宣传、向亲友宣传、向其他同学宣传、组织宣传队在公共场所宣传、制作宣传标语张贴、制作宣传单散发5国际交往中的规则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简单国际交往中的规则。2知道遵守国际交往规则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我国领导人出访其他国家,受到礼貌接待的图像或图片。2外国国家领导人访问我国,我国领导人接待的图像或图片。3有关礼宾部门接待的资料。4有关国际交往规则的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我所知道的国际交往中的规则播放资料片或展示资料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像(图片)里表现了哪些国际交往的规则。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国际交往规则。活动二:为什么要遵守国际交往的规则教师讲一两个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造成不同后果的

10、事例,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从中知道了什么,认识到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知道遵守国际交往规则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会获得更多的国际间的支持与合作,会促进国家的发展。6怎样面对烦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谁都会遇到烦恼。遇到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敢于面对它,解决问题。2学习消除烦恼的方法。3初步形成面对烦恼的正确心态和积极调整的意识。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勇敢面对挑战的人关于单元导图可先出示单元导图,请同学仔细观察大背景图和左上角近图,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说一说作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应具有哪些品质: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困难、压力和失败,并积极寻求

11、有效的办法,形成良好心态。活动二:烦恼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烦恼,你们平时是怎么对待它的?活动三:与李艳(张华)说说心里话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鼓励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话。对话要真诚,突出对个性的独特看法。活动四:实话实说教师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吐露真情,把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说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消除烦恼。课堂上,不妨模仿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节目,开展一次互动交流。也可以制作“实话实说”卡片,将不愿意当众说出的烦恼写下来,或者交给老师,或者交给好朋友,以寻求帮助。活动五:他们是怎么做的访问引导学生针对“烦恼”话题访问身边的老师

12、、家长,了解大人也有烦恼。了解大人们是如何面对烦恼的,他们解决烦恼有什么有效的好办法。活动六:交流怎样面对烦恼这一环节可检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烦恼的认识:7怎样面对困难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明白面对困难前进和退缩的不同结果,树立“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信心。2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谁都会遇到困难,了解冯瑶和李子萌克服困难的故事,从中受到启发。3具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学习克服困难的合适做法。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利用导言引入课前导言揭示了学习本课的认知目标:一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谁都会遇到困难”,指出了困难无处不在,我们要敢于去克服的必要性;二是指出了面对困难的两种不同态度及带来的后果,这就

13、要求我们要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活动二: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教育学生要正视这些困难,这也是对待困难的一种科学态度。可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面对困难的?”活动三:讲故事,谈体会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两则故事。还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学后的感受,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活动四:辨析根据文中的几个事例,还可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辨析讨论:面对困难,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活动五:我想这样做可以效仿鲁迅先生用“早”字自律的做法,引导学生将誓言写在文具盒、书本上或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为达成目标而努力。8怎样面对压力教学目标1懂得辩证地看待压力在一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能够正确

14、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2学会减轻和释放压力的方法,努力尝试将压力转化成前进的动力,鞭策自己不断顶着压力前进。3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谁都会有压力。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关于导言本课的导言比较简单,引导学生勇敢地、无拘无束地将心里的压力讲出来。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时,要引导学生明白:把压力说出来就走出了面对压力的第一步。然后将自己的压力写下来。活动二:我们一起来讨论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受形式和时间的约束,相互间可补充完善;可结合同学的观点和自己对压力的认识,将“观点”和“理由”写在书上指定的位置。活动三:怎样面对压力教师要从积极的一面去引导学

15、生如何面对压力。1要引导学生形成平和的心态。凡事要切合实际,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未必有好结果,没有必要给自己过重地施加压力。2有了压力不能无视压力,漠然处之。要适时、适当地释放压力,想办法给自己减压。3成长的过程中,不能一点压力没有;要积极地将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4遇到压力乐观看待,从容面对,用积极的行动转化压力。健康的心态势必会带来健康的行动,有利于乐观向上的品质形成。9怎样面对失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失败,认识失败在成功过程中的作用,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2能够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锻炼意志,不怕摔跤。3了解诺贝尔发明雷管和炸药的故事,从他失败的

16、经历中得到启示,培养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意志。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关于导言活动二:谈话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经历过怎样的失败。让学生知道,失败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如:说一次失败。你们有过失败吗?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上失败了?对于失败,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活动三:交流和谈话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把失败经历讲出来,尤其应引导学生把当时的做法、想法以及为什么会失败说清楚;然后,要请学生静下心来想一想:经历了这次失败后,你有哪些思考,甚至是收获接着就同学谈到的失败经历讨论:你从失败中明白了什么?活动四:读故事,谈感受文中的诺贝尔发明雷管和炸药的故事比较简单,教师还可进一步充实故事情

17、节,这样更容易使学生体会诺贝尔面对一次次失败后的勇敢精神和坚强毅力(详见参考资料);还应引导学生了解成功人士、运动员面对失败,敢于挑战,走向成功的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众多由失败最后走向成功的故事中,归纳出其中的秘诀:首先要敢于面对失败,不要怕失败;然后积极地调整心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出失败的教训后,要敢于向现实挑战,大胆地迈出失败后的第一步;在行动中,既要摆脱失败的阴影,又要时刻记住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敢于探索,坚持不懈,大胆地向成功迈进。10爱惜自己的名誉教学目标1敬佩爱惜自己尊严的人。2让学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

18、。3有自尊心,能够明辨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铰。能够结合实际例子区分自尊与不自尊的行为。4知道一些自尊自爱的人物的事迹和格言。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引入新课引入导言时可结合其中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好名声”一词,问一问学生是怎样做来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活动二:讲故事,知名誉教师可以借助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名誉”,为什么要爱惜自己的名誉?活动三:讨论借助仪表与名誉的三幅图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评价:1谁的仪表美?为什么?2为什么仪表美是自尊自爱的体现?仪表和名誉之间有什么关系?3自己的仪表美不美?就讨论的结果来填写表格。活动四:讨论和评价借助教材41页

19、的四幅图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评价:他们的这些行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为什么?2在你的同学之间,还有哪些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你怎么看这些行为?3心理换位想一想:被别人不尊重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做法?4反思自己是否有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谈谈现在的感受。就讨论的结果来填写表格。活动五:组织辨析在课文提供范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扩展。引导学生辨这样做好不好,他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小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知羞耻的人,决不会有美德。活动六:选一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场景进行行为的选择练习。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1跟着那名六年级的大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

20、2站在旁边看热闹。()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4走上前去制止。()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活动七:读一读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名人名言,帮助学生提高认识。11维护自己的名誉教学目标1敬佩敢于维护自己尊严的人。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2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允许别人歧视、嘲笑和侮辱自己。3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彬彬有礼、热情帮助、不卑不亢。4知道一些懂得维护自己名誉的人物的事迹。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谈话结合教材第47页图画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1你赞同谁的做法?理由是什么?2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将小组的意见和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失尊严的人和事?4

21、怎样的人才是“堂堂正正的人”?5为什么要时时维护自己的尊严?活动二:阅读阅读古人自尊的故事,还可以拓展阅读朱自清拒领救济粮。1谈一谈你对故事中人物的做法有什么看法?2你还知道哪些自尊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活动三:辨析选择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当时那名小同学兜里正好有平时积攒下来的10元钱(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调整金额)零花钱,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威胁说:“不给我钱,我就揍你!”说着抬起手臂挥了挥拳头。假设你是那名四年级的小同学,你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1立刻掏出所有的钱给他,免得找麻烦。2谎称自己没钱,

22、痛哭流涕地央求大哥哥放过自己。3先给他钱,记住他的长相,回头告诉老师。4诚恳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兜里有钱,但不能给他,因为这是自己辛苦攒下的钱。如果他有困难自己可以帮助他。5不知所措地号啕大哭,希望能够引来路人帮助自己。6拒绝给他钱,并义正辞言地指责他。学生要在选择后说出自己的理由,大家共同讨论哪种选择最好。活动四:说一说,演一演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一谈你的感受:演一演上面的“故事”。说一说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伤害你尊严的事情。、12走进购物场所教学目标1调查当地有哪些购物场所,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购物场所。2比较不同购物场所在商品种类、商品摆放、商品价格、营业形式、购物方式和付款方式

23、等方面的区别,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和体会。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调查认识各类购物场所教师在上本单元课前,提前布置让学生调查、了解本地或家庭附近的购物场所活动。给学生制作学习卡片,指导调查活动,让学生对调查情况进行记录。调查内容包括:1购物场所的位置和数量。2购物场所的名称及规模。3出售商品的方式、商品的类型和种类、商品的价格、营业的时间等问题。4针对同样的问题对不同购物场所进行比较。5调查形式可灵活多样:访问、谈话、文字纪录、上网调查活动的记录和呈现: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纪录和呈现调查的结果。活动二:汇报和交流购物场所之我见1让各组学生将小组调查的购物场所的名称、地点、规模、商品等基本情况做成简介贴

24、在黑板上或展板上。2每个小组组员共同介绍、展示本组调查的内容。3比较不同购物场所的特点。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各购物场所的特点,最后由学生独立或通过小组商定来填写书上的表格。4总结活动情况。活动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扬,存在问题的要揭示纠正和鼓励。13这些东西哪里买教学目标1体会家长挣钱的辛苦,体会家庭责任感。培养学生家庭理财能力,做父母的小帮手。2能够综合考虑各购物场所的特点,选择方便、合理的购物场所,并根据需要购买商品。3知道花钱应该有计划,深入了解不同购物场所的特点。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引入新课交流家庭购物计划。启发谈话: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购物的需求,你会制定购物计划吗?你知道怎样选择合

25、理的购物场所吗?活动二:学习制定购物计划访问家长,近期家庭需要购买什么东西?了解每个人都有购物的需求。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份购物计划。教材留空让学生把自己家近期的购物计划写下来,活动三:你会选择购物场所吗1全班讨论:根据购物计划上要买的商品说一说要到哪里购买商品,教师可组织全班学生讨论。2教师与学生综合考虑购物需求和购物场所的基本情况,一起总结买什么样的商品选择哪个购物场所最合理。教师要从大家的讨论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道理。从而完成教材第59页表格的填写。3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填写书上提供的表格,这个表格可以活学活用。这一内容教师可以灵活掌握,补充一些内容。教师可根据教材已有的表格再

26、制作一个空白的表格,商品名称留空,以便学生把需要买的商品写在纸板上,随意粘贴在空格上,并组织其他学生填上购物场所和理由。由全班同学判断合理与否。14购物的学问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勇于实践,增强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2通过观察活动,了解、认识商品的各项信息,懂得它们的重要性。初步具备合理购物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了解什么是商品以及商品交易的过程。掌握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学习购物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活动二:你了解商品价格的变化吗1组织学生分组

27、讨论自己所知道的商品价格变化的事例(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讨论)。(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总结商品价格变化的趋势。可以让学生记录一段时间内一周或一个月),同一种蔬菜在同一地点购买价格有什么变化。活动三:分析1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绘制商品价格变化的曲线图,组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发布自己的见解。2引导学生根据商品价格变化曲线图,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最后进行小组内总结,以供全班进行交流。3学生在小组内达成共识,教师总结各组讨论结果,指导学生填写在书中的指定位置。活动四:讨论还有哪些情况会影响价格的变化活动五:角色扮演,感受体验1组织学生自行扮演不同角色(商贩和顾客),设

28、计购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体验购物时的注意事项。2学生汇报交流感受。3师生共同总结活动情况。活动六:调查和了解1组织学生课前深入不同经营类型的购物场所,搜集同一商品在不同经营类型购物场所中的价格异同。可以先组织小组讨论,讨论时,教师可以在各小组内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最后进行小组内总结,以供全班进行交流。2,组织学生了解认识我国现行的价格制度。3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商品的买卖过程,要求学生注意记录买卖双方在购物过程中的交流过程。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5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15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教学目标1当消费遇到问题时,具有一定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2会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能够用消费者权益保

29、护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了解消费中会遇到的问题,知道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教学活动及过程活动一:关于导语的设计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当我们遇到了假冒伪劣或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时怎么办?你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吗?”活动二:讨论你受过欺诈吗1学生谈自己的经历、体会。学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欺诈行为,然后把获取的信息在全班里交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的传播,人们能更多地了解来自外界各个地方的信息。了解同桌、小组成员、全班、家庭、邻居、社会上人们遇到的消费欺诈现象,并引以为戒。2把搜集到的关于消费欺诈的信息和资料整理出来,贴在墙报上或学习展板

30、上面。活动三:交流体会遇到问题怎么办1学生列举当人们遇到欺诈或质量问题时的种种态度。2教师引导学生把得来的信息编成情景剧表演,揣摩各种角色和形象的心理,学生观众讨论谁对谁错,并交流体会。3学生在小组内达成共识,把遇到问题时应该持的观点,填写在书上。教师总结各组讨论结果,并给予学生肯定的答案:遇到消费问题时,应该讨个说法。教师教育学生明白:只有人人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消费秩序。活动四: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1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逐条联系实际理解和掌握。2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思考、讨论不同的消费问题通过怎样的途径解决。3引导学生了解当地消费者协会的地点,可以组织学生到消费者协会了解消费案例、消费知识。4模拟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