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五)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4309629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五)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五)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五)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五)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五)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五)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五)(含答案和解析) 一、2021年江苏宿迁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16分) 文天祥,字宋瑞,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以家赀为军费。”后,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

2、:“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注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赀:同“资”,钱财。上:指元世祖。 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意思。(4分)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天祥在燕凡三年 安事二姓南乡拜而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世道之责

3、,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10.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名与字是不同的,古人一出生就起名,成年后才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B.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其中一甲三名依次是状元、探花、榜眼。 C.“咸淳九年”是年号纪年法,核舟记中的“天启壬戌“是年号干支兼用法。 D.勤王,为王事尽力,指起兵救援王朝。“诏天下勤王”意为下诏书要天下起兵救援。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具有哪些高贵的品质。(3分) 二、(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文言文阅读(14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

4、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乙)士尹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经其宫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

5、。”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注释):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拥:遮蔽。潦:积水。宫:院子。鞔(mn):鞋子。折冲:制敌取胜。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女有归(2)盗窃乱贼而不作 (3)潦之经吾宫也利(4)已食三世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10.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3分) 11.儒家“仁”的主张,

6、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3分) 三、(2021年山东滨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2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7、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节选自管子.牧民.四顺) 【注释】政:政令。佚乐:使安乐。危坠:危亡。生育:使生养繁息。欲:欲望,亲:亲近。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腰白玉之环 B.池非不深也南冥者,天池也 C.委而去之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夫环而攻之子子孙

8、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钱覆其口 C.民恶贫贱,我富贵之前人之述备矣 D.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不效,则治臣之罪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16.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1)“_”(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2)“_”(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 17.“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甲文中的什么主张与“

9、执政为民”思想是相通的?(4分) 四、(2021年山东东营市)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乙)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

10、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袁宏道满井游记 注:冷光,清亮的光。娟然,美好的样子。靧(hu)面,洗脸。鬣(li),泛指动物头颈上的毛。罍(li),盛酒的器皿。蹇,跛脚,这里指驽钝的马或驴。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临溪而渔于时冰皮始解 山峦为晴雪所洗泉而茗者 11.概括两文反映的一种共同心境并分别说明其由来。(3分) 12.简要说明

11、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3分) 五、(2021山东德州市)(7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节选自出师表)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

12、求闻达于诸侯。 11.刘备将重任托付于诸葛亮,有哪三个方面的原因?(3分) 或上言秦府(秦王李世民官府)旧兵,宜尽除武职,追入宿卫。上谓之曰:“联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广联德于天下也。” 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讟(d,怨言)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已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以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朴,衣无锦绣,公私富给。(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12.下列与“则危亡立至”中“则”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山不在高,有仙

13、则名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欲速则不达 13.“除”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主要有:台阶;任命;清除;算法的一种。请结合本段内容,选出“尽除武职”中“除”的义项并说明理由。(3分) 14.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4分) 15.从选文看,唐太宗有哪两个可贵之处?(4分) 六、(2021年上海市)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节选) 【乙】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

14、,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节选) 【丙】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节选) 1.卖油翁作者是_代的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3.甲文形象地表达出_的道理;乙文细致地说明了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丙文则生动地表现出宾客深信“火起”而_的样子。我们可以用乙文中的一句话“_”来赞叹卖油翁、核舟雕刻者、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七、(2021年上海市)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成化丁酉,王端毅公恕来巡抚云南,不挈僮仆,惟行灶一,竹食箩一,服无纱罗,日给惟猪肉一斤,乳豆二块,菜

15、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其告示云“欲携家僮随行,恐致子民嗟怨,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更无所供()(2)其告示云() 6.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未成家就前来。 B.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独自一人前来。 C.因此不照顾年老体衰的家人,独自一人前来。 D.因此不照顾年老体衰的家人,未成家就前来。 7.从文中看,王恕不带家僮随行的原因是_(用自己的话回答)。文章体现了王恕“_”的品质。 八、(2021年四川成都)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35题。 淘渠记宋席益 唐白敏中尹成都,始疏环街大渠。其余小渠,本起无所考,枝分根连,同赴大渠。岁久,遂懈而壅。 大观丁玄冬,益之先人镇蜀,城中积水满道。戊子春,始讲沟洫之政,居人欣然具畚锸待其行。俗子之无识者谤于里:“只论开浚,积泥通逵”,可若何?”先人闻之,不为衰止。既污泥出渠,农氓争取以粪田,道无著留。至秋雨连日,民不告病,士夫交口称叹,多向之议而谤者也。 后三十年,益忝世官,以春末视事。夏暴雨,城中渠湮,无所钟泄。城外堤防亦久废,江水夜泛西门,入城中。两水合,汹涌成涛濑,居人趋高阜地。又春夏之交大疫,居人多死,众谓污秽熏蒸之咎。嗣岁春首,修戊子之令,邦人知畴昔便利,无异辞。且补筑大西门

17、外堤,引江水入城,而作三斗门以节之。旧有汙池,积水日深大,行人不戒,误蹈犯,岁有死者。凿此池,挹池之盈,以汇入大渠,筑短垣以护池岸,兹患遂弭。是岁,疫疡不作,夏秋雨过,道无涂潦,邦人滋喜。 通达沟渎,毋有障塞,此长民之所当务也。邑之有沟渠,犹人之有脉络也,一缕不通,举体皆病。按图而治之,则纤毫无敢郁滞者矣。益刊图以示后之君子,如有志于民意,诚欲令信,于斯图也,将有考焉。(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文满阁四库全书本,有删节) 【注】尹:治理。通逵:通畅的道路。世官:家族内世代担任同样的官职。畴昔:往日。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疏环街大渠疏:疏导 B.俗子之无识者谤于里谤:

18、批评 C.居人趋高阜地趋:离开 D.行人不戒戒:谨慎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既污泥出渠,农氓争取以粪田,道无著留。(3分) (2)按图而治之,则纤毫无敢郁滞者矣。(3分) 5.同为“淘渠”,相较文中前两位官员,席益的突出之处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分析作答。(4分) 九、(2021年四川成都)(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58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命,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19、,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念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含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廉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借 B.久而乃和和:暖 C.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着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快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策之不以其道 B.不敢出一言以复全石以为底 C.学而不思则罔濯清涟而不妖 D.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1、()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会多次吃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B.(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C.(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他)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D.(我)处在逆境中,店主人每天会多次吃饭,(我)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8.用甲文的内容来印证乙文的观点,搭配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思而不学则殆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

22、艳意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十、(2021四川乐山)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甲】与朱元思书(节选)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

23、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有删减) 【注】偃蹇(ynji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嵚(qn):形容山石突出。瀯瀯(yng):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24、 A.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C.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殆:几乎。 B.余怜而售之怜:怜惜,喜爱。 C.以效兹丘之下效:效仿。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负:依仗。 9.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 B.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

25、C.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 D.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 10.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上文)(3分)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3分) 十一、(2021年四川眉山市)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孝景三年,吴楚反。周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

26、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后吴奔壁东南陬,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弘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国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 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

27、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著。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注吴楚反:以吴王濞为首的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剽:强悍,勇猛。深壁:加高营垒。弓高侯:指名将韩颓当。食道:即粮道。陬:角落。侯:封侯。禁中:宫中。条侯:指周亚夫。大胾(zi):大块的肉。怏怏:不高兴的样子。少主:刘彻,后来的汉武帝。 7.下面是某同学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词意义推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8、.东击吴楚回顾课文“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可以推知“东”的意义为“向东”。 B.愿以梁委之查字典,“委”的义项有“顺从”“舍弃”“托付”等,应选择“顺从”。 C.绝吴楚兵后食道联系文中“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可推知“绝”意义为“断绝”。 D.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联系词语“流亡”“亡命天涯”,可推知“亡”的意为“逃跑”。 8.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B.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C.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D.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

29、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亚夫善于审时度势。他避敌锋芒,采用固守追击的战术,仅三月就平定叛乱。 B.周亚夫性格刚直耿介。他不愿恭顺景帝,为栗太子被废而极力争辩,景帝疏之。 C.周亚夫尽力劝止封侯。他认为降者如被封侯就难以责罚那些不谨守节操的人臣。 D.周亚夫为人胸无城府。景帝赐肉无筷,他不懂景帝用意,内心不悦,忿然离席。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帮帮你:便:有利,适宜;有利的时机;熟悉,擅长。 宜:合适;应该;当然。一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0、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 十二、(2021年四川泸州市)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 【甲】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

31、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丙】登泰山记(节选)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

32、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去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中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毕皓驳色,而皆若偻。 8.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C.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D.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9.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快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C.泰山之阳,水西流西:向西 D.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限:限制 10.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