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d5-18o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143052204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9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d5-18o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d5-18o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d5-18o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d5-18o》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d5-18o(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分数与除法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例3课型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王全喜新庄镇中心小学白露联小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具准备圆 片对本主备稿的评价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口算。 3.8+1.29= 0.60.5= 12-3.6= 7.4-3.6= 2.14+0.6= 1.50.3= 2、口答 (1)2/3表示什么意思?他的分数单位是什么?他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三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你们把谁看作单位“1”?(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习教材第65页的例1。(1)投影出示例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2)请学生读题 (3)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4)指名让学生把讨论结果告诉大家。 我解答这道题列式是1/3,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3,就是把一个蛋糕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1/3来表示。2块就是2/3。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 老师:从图中可以看出1/3和1/3都表示这一块,他们之间是相等关系。2.学习例2. (1)板书例题。把三块月饼

3、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34 老师:34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什么?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3块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们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方法一:可以一个一个的分,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得到4个,三块月饼共得到12个。平均分给4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三个,合在一起是三块月饼。方法二:可以把3块月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四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得到3/4块,所以两人得到6/4块,讨论这两种分法那种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

4、二比较简单。)(3)理解。老师:3/4个饼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甲:表示三个饼平均分成四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学生已: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四份,表示这样三份得数。 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3/4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三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3.(1)学习例3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板书:710=(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710=7/10所以养鹅的只数鸭的十分之七。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观察讨论请学生观察13=1/3 34= 3

5、/4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做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 除数=老师讲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2)思考在被除数除数=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3)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老师: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老师依据学生的总结板书:ab= a/b (b不等于0)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

6、能看做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子相当于除数)四、拓展延伸、反思提升同学们,想想你们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板书设计: 1 3 =1/3 把三块月饼平均分成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3 4 = 3/4 被除数 除数 = 复习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每份数=总数量|总分数探究小结;在整数除法算式中,只要除数不为0,商可以用分数表示一个数|另一数=即比较量|标准量=,得到 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分数值相当于商教学札记:教学时先出示两道题:(1)把8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饼?(2)把4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吃,每

7、个小朋友分得几个饼?让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并得出用饼的总数除以分配的人数等于平均分人分得的个数。从而出示例1,让学生口答算式,并估计一下满不满1,学生知道不满1,是0.75个.然后让学生来分一分.如果现在让你分给班中的四个同学你将怎样分?学生讨论并交流由于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对于两种方法都能说。再出示了把3个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饼?让学生自已在小组中讨论研究。从而得出3除以4等于四分之三,三除以五等于五分之三,出示一些除法算式,学生马上能说等于几分之几。揭示规律,对于除数不能为0学生不能说出。有一个同学在课上还提出只有当被除数小于除数时A除以B才等于B分之A。对于这个

8、结论我没有作评价,而是出示了这样一题:把5个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吃,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饼?5除以4等于几分之几?让学生讨论,从而得出被除数不一定要比除数小。费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2011年2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型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新庄镇中心小学白露联小 王全喜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2.经过分类、举例、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或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能力。3.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感悟生活的能力,进

9、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教学难点:假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把分数在直线上表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对本主备稿的评价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找出下面句子中所提到的分数。 1.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1/8。 2.某研究机构对学校20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学科。(2)用分数表示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课件出示例1图)引导:把谁看作单位“1”。 把这个圆看作单位“1”。(3)观察1/3、3/4、5/6这几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然后导入新课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0、1、真分数引导1:学生从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方面进行比较并告诉学生这些分数都是真分数。问:你能归纳一下怎样的分数是真分数么?试着写一写。 结论: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引导2:从这些分数与1的大小方面进行比较。 比较一下这些分数与1的大小关系,你能发现什么? 结论: 真分数都小于1。(4)你能写出三个真分数么?写出来后读给同学听一听。2、假分数:(1)我们以前所提到的分数一般都是真分数,下面我们要来认识另外的一种分数,它叫假分数。(2)同学们猜一下,什么样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和1比较大小,会怎样?(3)用分数表示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和点A的大小。引导:把谁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

11、成几份,取了几份,写成分数是?(4)观察3/3、8/4、11/5这几个分数 ,你有什么发现?引导1: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怎样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结论:分子比分母大的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引导2:根据假分数的实际意义,结合上面的图形来理解。比较假分数和1的大小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5)相信你能写出三个不同的假分数!写出来和同学读一读。3.新知归纳: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分数都包括哪些分数? -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我们一起回忆,什么是真分数,真分数的特征是什么,什么是假分数,假分数的特征是什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基础练习:(1)考考你:下面的分数,哪些是

12、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把他们分别填入相应的位置。1/3、3/3、5/3、1/6、6/6、7/6、13/6。 真分数 假分数(2)有点难度:把上题中的分数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来。把谁看作单位“1”?(0至1间的线段)引导:真分数在直线上的那个部分?假分数呢?真分数和假分数在直线上的分界线是?1呢? 结论: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2.扩展练习:(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么?1.昨天妈妈买了一个西瓜,我一口气吃了9/8个。2.爷爷把菜地的1/5种了西红柿,3/5种了茄子,1/5种了辣椒。3.这块蛋糕,我吃了5/9,表哥吃了5/9。(2)填空:分母是7的最大的真分数是( );分母是7的最小的假分数

13、是( )。(3)根据句子说出分数,再判断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1.老虎半信半疑的跟在狐狸身后。 ( )2.打乒乓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开发智力,真是一举两得。 ( )3.小红说“这次跑步我进入决赛是十拿九稳”。( )4.小明拍着胸口说“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有百分百的把握”。(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说说你这结课的收获?2.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 这些分数比1大还是比1小?每个圆都是单位“1”01之间的点表示的是小于1的数,12之间的点表示的是大于1而小于2的数,以此类推教学札记:真分数与假分数)是一节概念课,一般来说,数学概念课都比抽象而且较枯燥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

14、解掌握真分数与假分数、假分数这些抽象的概念,为了打破枯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课在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创设故事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理解数学新课标提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设更多从事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理解数学。基于上述认识,课前我让学生自行准备学具(12圆纸片)并作充分的预习。考虑到3张饼平均分给4人,9张饼平均分给4人等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用圆纸片代表饼,实际操作分一分,然后进行汇报交流,让学生上讲台边操作边口述怎样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初步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 加强估算

15、,培养数感加强估算培养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在学生两次实际操作分饼前,我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人能不能分得超过一张饼,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另外一个目的,估算第一次分得不超过1张饼(实际是 张),第二次超过1张饼(实际是 张),实际上蕴含着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1,是为后面教学真假分数做铺垫。 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乐中学考虑到练习比较枯燥,而学生对猜谜语比较感兴趣,在针对本节课一个重点真假分数的特点(分类),设计,根据词句猜分数的猜谜语游戏(七上八下 - ,百发百中 - ,九九归一- 等等),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类(真假分数)。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巩固掌握。不足之处:难点-假分

16、数的意义,还没有很好地突破。从练习“用假分数表示阴影部分”中得以反馈,学生往往找不准整体一而用真分数来表示。跟“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而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不够用,整节课教师好像导游似的牵着学生走马观花一样,学生操作时间过长,思考的时间偏少”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学生平时动作比较拖拉、基础也偏弱。另外,类似这种类型练习,还是有争议的地方,学生有真假分数表示阴影部分都是可以的,关键是以什么作为整体1来看,只要学生说得有理,未尝不可。但我们的笔试评价往往只认可“用假分数表示”而且并不会给学生说理的机会。我认为用这种类型题考查学生应该三思,不用为妙。费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2011年2月五年级下册第

17、四单元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二)课型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新庄镇中心小学 李保元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带分数,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对本主备稿的评价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上课之前,老师洗了两个苹果,吃了一个半就上课了,你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老师吃了多少苹果吗?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然后交流汇报 老师随着学生的叙述,出示例3图。 学生可能会用3/2来表示,师再问: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学生进行回

18、答1又1/2。学生回答不上来,老师就直接告诉同学们。 2 出示课本练习十三第4题,这两个图怎样用分数表示?学生试着说一说,2又1/2、1又5/9,老师指出:像这样的分数,叫带分数。 3观察这些带分数都是怎样组成的?你会读出这几个带分数吗? 4 .请学生独立举出一两个带分数,让学生读一读。 5 老师小结:带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不包括0)和真分数部分组成的,带分数都比1 大。 6 出示例4两个图,如何用分数来表示。 (1)学生可能会用2或8/4来表示第一幅图。 (2)学生可能会用7/3或2又1/3来表示第二幅图。师:有时根据需要,要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那假分数怎样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呢?根据这两

19、幅图,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 (1)一个就是4/4,那么8/4也就是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84=2。 (2)7/3中有2个3/3还余1/3,2个3/3就是2,加上1/3就是2又1/3。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73=21,2表示7份中的6份化成整数2,还余1表示还有1份,是1/3,所以结果是2又1/3。7/3中有7个1/3,6个1/3可以化成整数2,还有1个1/3,合起来是2又1/3。 师:你发现什么样的假分数能化成整数,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带分数? 生:分子是分母倍数的能化成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能化成带分数。 想一想:6/5该如何化成带分数? 7、总结假分

20、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学生进行总结补充,老师加以调控。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倍数时,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8明确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方式。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做7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注意让学生说清 过程和方法。 2、快速判断,下面的假分数哪些能化成整数,哪些能化成带分数? 4/2、9/2、55/5、45/7、23/15、91/7 3、小测试:课本练习十三7、8、9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课外延伸: 用3、5、7三个数组成真分数

21、、假分数、一个最小的带分数和一个最大的带分数。 板书设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1又1/2、2又1/2、1又5/98/8=27/3=2又1/2明确带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让学生仔细观察两组分数的特点明确解题思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计算教学札记:本节课要通过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分数的概念。所以教学中我紧紧扣住直观图形和直线上的点表示的分数,使学生从直观上清晰地认识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这样学生概括真、假分数的概念和特征即为水到渠成。在学生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后,再通过设问,让学生讨论出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及算理。新课教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学习真分数,假分

22、数概念。分三层。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认识分子和分母大小关系的三种情况,了解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引导学生比较分数值与1的大小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利用数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关系,掌握它们的分界点是1。第二部分学习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分为两层。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这些假分数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理解和掌握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费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2011年2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型新授 主备单位、教师新庄镇中心小学 李保元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 (一)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

23、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一)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运用性质转化分数。教具准备教具:(投影片)或实物,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一面为白色,另一面分别给学具:每位同学准备三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片。对本主备稿的评价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口答:(投影片)根据 12030=4,不用计算直接说出结果:(1203)(303)=( );(12010)(3010)=( )。2说一说依据什么可以不用计算直接得出商的?3说出商不变的性质。教师: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与

24、除法又有关系,分数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下面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分数基本性质。(1)教师取出一张长方形白纸,说明这为单位“1”,再取出同样的两张白纸,重叠放在一起请学生观察,问:三张纸重叠后完全重合,说明什么?(三个单位“ 1”同样大)教师把三张纸分贴在黑板上。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三张长方形纸,并比一比是不是同样大。教师:请分别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4份,6份(折出来),并分别给其中的1份,2份和3份涂上颜色或画上阴影。然后把涂了颜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学生口答后,老师把黑板上的纸片翻面,露出涂了色的一面,板书:教师:请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你根据什么说这三个分数相

25、等?学生口答后老师用等号连结上面三个分数。(2)教师: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下面我们来研究在保持分数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分子分母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请同学观察,思考和讨论。投影出思考题:如何?结果如何?变,那么分子,分母同时乘以4,乘以5,乘以6呢?规律是什么?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留出“或者除以”的空位。)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教师:试说一说这时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学生口答后老师小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板书补出“除以”。教师:想一想,分数的分

26、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不行。)(3)请根据上面的研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概括地说一说。学生口述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老师把板书补充完整。教师: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出课题:分数基本性质。请学生打开书读两遍。教师:想一想,如何用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基本性质?(举例说明)用学生自己的例题说明后,用投影片再说明:口答填空:(投影片)2把一个分数化成大小相等,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分子应怎样变化?谁随着谁变?化?谁随着谁变?教师:上面两个分数的变化依据是什么?(2)口答练习:(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教师:利用分数基本性质,可以把分数化成大

27、小相等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口答:(投影片)或(小黑板)2在括号里填上“=”或“”。(投影)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投影)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分数基本性质。2把分数化成大小相同而分子或分母是指定数的分数的方法。3作业:课本108页练习二十三,1,2,4,5。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因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0作为除数无意义,即0作分母也无意义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

28、于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而分数值相当于除法里的商。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里,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必须保证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分母应同时发生变化教学札记:本节我想结合我校课堂结构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以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谈几点反思。探索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针对这点认识,这节课在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备课下,作了这样的设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

29、学习的乐趣,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一)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费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2011年2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P77课型练习课 主备单位、教师新庄镇中心小学 李保元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层面的练习思考,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涵,能够灵活地应用性质参与问题的解决。 2组织多层面,不同要求的练习,并在练习中议、思、辨,使学生既有兴趣,又深化了对分数基本性质的

30、认识。 教学重难点1.对分数基本性质的深化与理解,并能熟练地应用解题2.能够灵活地应用性质参与问题的解决。教具准备小黑板对本主备稿的评价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由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西游记的故事中,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引入本课练习。1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1)先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2)找一找正确的答案。 A.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2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乘以2 缩小2倍 增加1倍 不变 B.把4/5的分子与分母都乘4,那么( ) 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单位都不变。 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单位都变了 。分数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变了 。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单位都无

31、法确定 。C.把2/7的分母加上14,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 ) 也加上14 扩大2倍 扩大3倍 加上4 以上各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作出选择,再进行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评讲。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相互间的对应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除数0) 练一练: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35 43 812 97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注意对错解生的个别指导。 (2)关系的延伸 用分数来表达两数之间的商的关系 例:五二班男生23人,女生25人,你能表述出所有的商的关系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进行交流) (3)拓展 师引:从上面的问题与对应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议

32、一议,感知并体会到: 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如3/4吨;还可以表示两种数量间的关系,如男生是女生的23/25,女生是全班的25/48等。 当用分数来表述两种数量间的关系时,数量关系是: 一个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把5/14的分母乘2,分子应该( ),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根据( )。如果分子变成2、5,那么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是( )2.不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分别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你的根据是什么?3.判断(正确举“”,错误举“”)(1) ( )(2) ( )(3)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3、)4.选择恰当的分数填空。 ()() () 5.把下列各分数卡片按要求放入圈内。、(1) 等于的分数 (2)等于的分数当学生将、放入与相等分数的圈里时,要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同时提问:与相等的分数,除了卡片上的,还有别的吗?有多少个?6.完成P77第1题第5题。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1、每生一份检测题卡片,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互批。2、评价完善。 集体订正时一生汇报答案,其余自我核对,相互补充,互动评价。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1、你学会了什么?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2、完成P78第6题第10题。 板书设计: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除数0) 一个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通

34、过各种层面的练习思考,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涵,能够灵活地应用性质参与问题的解决组织多层面,不同要求的练习,并在练习中议、思、辨,使学生既有兴趣,又深化了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 教学札记:通过各种层面的练习思考,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涵,能够灵活地应用性质参与问题的解决。 2组织多层面,不同要求的练习,并在练习中议、思、辨,使学生既有兴趣,又深化了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 创设故事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创设西游记的故事问题情境一(活动一),并利用学生乐于助人的特点,(话说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一天他们来到一个村庄,师父派一个徒弟去化缘,猪八戒自告奋勇。上午他只化得4张饼,八戒嘴

35、馋,先偷偷的吃了1张。回来了,师父认为八戒没用功化缘,分饼的工作就交给了八戒, “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张呢?” 八戒急得直冒汗,不知如何解决。大家愿意帮他个忙吗?)从而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的调动起来。接着创设西游记的故事问题情境二(活动二)(大家帮八戒解决了问题,由于心情好,下午化缘的时候,猪八戒更卖力气了,化得了9张饼, “9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又分到多少张饼呢?”)使故事贯穿于教学中,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费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2011年2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最大公因数(一)课型新授课 主备单位、教师探沂小学 张

36、涛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具准备投影仪,方格纸(每人一张)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 提问:什么是因数?2 写出16 和12 的所有因数。提问: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出示例1 。( 1 )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在储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每组4 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

37、方形的方格纸上,每人选择方砖的一种边长,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 3 )投影仪出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 4 )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 的因数,又是12 的因数。2 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根据复习题中写出的16 的因数、12 的因数中找出公有因数,得出问题的答案,地砖的边长可以是1cm 、2Cm 、4Cm ,最大的是4cm 。老师用投影仪出示集合图。16的因数 12的因数3612816124 16和12公因数 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指出:1 、2 、4 是16 和12 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38、。其中,4 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完成教材第80 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下面写一写,再说一说哪几个数写在左边,哪几个数写在右边,哪几个数写在中间。2 完成教材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1 题。请学生填在教材上,说一说是怎样找的。1. 有两根小棒,分别长12 厘米, 24 厘米。要把它们都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2.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初步了解了它的应用价值。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16的因数 12的因

39、数3612816124 16和12公因数 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 复习因数教学求最大公因数的 方法教学札记: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一、课前思考1、引发问题冲突,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哪些因数是两个自然数公有的,从而去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而在新教材的主题图中出现的是一副铺地砖的画面,从而去创设给贮藏室地面铺地砖的情境。在学生正确解读铺地砖要求后,学生思考讨论“边长可以是几分米?”发现可以选择边长是1、2、4分米的地砖。而后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

40、边长1、2、4与16和12之间的内在关系,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2、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提倡思考方法的多样化。原来老教材的题目都是求两个数的公因数,而现在一般都是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我想将“求”改为“找”,这不仅仅是语言表述上的变化,更是教学目标要求上变化。课标之所以作这样的改变,可能是“求”更多关注的是“算”,而“找”则更多关注的是“对意义的理解、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把重点放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上来,鼓励学生找最大公因数方法的多样化。如教学“找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时,学生运用最普遍的方法

41、是分别列举出18和27的因数,再在因数中圈出它们的公因数;这时适时引导你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去发现可以在18的因数中直接圈出27的因数,也可以直接运用口算法去发现。再在学生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方法的优化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理解。二、课堂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我由情境图入手。例1创设了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通过求方砖的边长及其最大值,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用方砖铺地的情境,但小学生一般很少参与这类劳动,所以并无直接的体验。为此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小组讨论找出方案,但有的学生还是不理解,然后再让学生用已准备好的纸片铺一铺并给学生充足

42、的时间去铺,看能铺多少个正方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正方形的边长以厘米为单位,可以取哪些整数。进而发现,这些整数原来既是地面长16的因数,又是地面宽12的因数。最后学生终于理解了用边长几分米的地砖和边长最大的几分米的地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感悟,就能为抽象出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基础。这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的非常好。三、课后反思这节数学课我的感受很深:第一、新教材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例1的引入概念与原教材不同例题前创设了铺地砖的问题情境,由实际生活抽象出概念而不是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引入概念。这样处理的好处是便于揭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

43、念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第二、相信学生是最棒的!第三、小组学习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与研究的时间。第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精心设计情境和问题,使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活动空间,在问题的发现过程,方法的总结过程发展思维能力。费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2011年2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最大公因数(二)课型新授课 主备单位、教师 探沂中心小学 张涛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

44、体验。教学重难点 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对本主备稿的评价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创设情景,生成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做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谁来解释一下。好,这节课我们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出示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汇报:分别写出18和27的各自的公因数,从中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1、2、3、6、9、18 27的因数:1、3、9、27 18和27的公因数是:1、3、9 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你还有其它方法吗?和同学讨论一下。2、 探讨其它

45、方法师生共同得出:写出18的因数,1、2、3、6、9、18。从大到小看18的因数是不是27的因数。18不是27的因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3、 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因数和他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汇报,师出示:两个数的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的倍数。一、 巩固运用,内化提高1、 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做完后你发现什么?4和8 16和32 1和7 8和9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总结一下求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1) 当两组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 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

46、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2、 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9 15和12 42和54 18和72 30和45 34和17 5和9 15和163、 小巧匠 有3根小棒,分别长12厘米,16厘米,44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能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1、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最大公因数(二) 18的因数:1、2、3、6、9、18 27的因数:1、3、9、27 18和27的公因数是:1、3、9 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教学札记:从教学内容上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如何去找最大公因数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对于“最大公因数”

47、这个概念,通过引导学生先认识公因数,然后顺势而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相对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大,在找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个人的预习理解的知识,成功的说出正确的策略。在课堂上,学生之间能够做到认真倾听、质疑、反问、解答等交流互动,共同学习,进一步理解了知识,掌握了方法。这节课,我认为自己在执教过程中最大的优势是在于对教材内容的重、难点有了清晰的认识,学生在讲述自己的方法和想法时,我能够分清哪些是与本节课重难点内容相关的,哪些是可以淡化的。所以,在整个探究知识环节,相对减少了无效的言语,突出了内容的重点。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学了知识就要巩固方法,

48、应用知识。在练习过程中由于还是会担心学生忘记找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时让他们在回答中重复说方法,耽误了一定的练习时间,导致练习未处理完。还有,在课前小研究中有一个题是说说你(找最大公因数)喜欢的方法,个人认为在汇报交流中学生已经把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已经说出,总结提升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分辨出方法,所以,课堂上根据时间的需要也省去谈想法。课堂中还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还需要日后加以改善。费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2011年2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题约 分课型新授课 主备单位、教师探沂小学 张涛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2、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

49、约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教具准备投影仪或小黑板对本主备稿的评价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2、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4、 回答下列问题。(1) 说一说2、3、5的倍数的特征。(2) 说出下面每组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数。18和24 12和30 9和72 11和75、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理由。 3、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二、 最简分数。三、 引导学生观看教材84页情境图。师:小红说小明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小青说小明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你能猜到吗?生1:小红说小明游了全程的;生2:小青说小明游

50、了全程的。四、 提出问题。师:和是一回事儿吗?为什么?五、 分析,讨论。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他们不难发现和是一回事。让学生说出理由,教师板书分析过程。=;师:和的分数大小是相等的,但是,它们的分子、分母之间的数字有什么不同?生:的分子、分母含有公因数含有1、5、25等,而的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六、 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七、 师:像这样,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不是最简分数。板书: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八、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84页的“做一做”。 第1题,让学生判断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明理由。自己说几个最简分数,看看对不

51、对。 第2题,学生自己连一连,并和同学交流。提问说一说思维的过程。三、 约分。(1) 出示教材第85页例4。把化成最简分数?师:是不是最简分数?什么叫最简分数?(2) 学生化简。由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可以如何化简,教师巡视课堂,注意提醒学生化简的最后结果要最简分数。(3) 情况反馈。4、 提问学生说说化简的方法。生: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除分子、分母。师:那太好了,我用公因数1去除。这时,学生会一致反应,不对,1要除外,应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5、 说一说,怎么除。方法一: 。方法二:。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第二种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说“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用什么样的公因

52、数,能一次除尽?”(4) 揭示约分的概念。师: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的,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让学生指出这一句话中的两个重要词语。“和它相等的”,即与原分数相等;“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数字要变小。(5) 约分的方法 。(6) 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掌握约分的方法。(7) 师:约分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除。也可以这样写:121554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也尝试约一约。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约分后的数位是否对齐,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同时,要引导学生用最大公因数“6”去除分子、分母,然后板书约分结果。九、 即时练习。完成课文第85页“做一做”。练习要求: 先

53、判断是否为最简分数,并说明原因; 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检查最后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4、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课内作业。完成教材86而练习十六第1-4题。5、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约分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的,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教学札记:1、本课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较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2、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数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本课无需在此处多费时间,合理的知识迁移,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

54、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教师始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相信学生的潜能,通过第一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几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同;借助第二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约分的含义;创设第三组活动,为学(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生搭建了实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约分方法,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究、讨论中解决,课堂处处闪动着学生智慧的光芒。4、教师关键处的点拨和发人深省的提问充分体现了教学主导的作用,既引导学生的发现,又不限制学生的思路;既能放开手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在发散思维之后,求同存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