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s**** 文档编号:14304769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点总结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考知识点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商鞅变法,国力强大。2.统一: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思考: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什么意思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全国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控制。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秦之后的措施措施: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

2、中央官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一)皇帝制度请一位同学当秦始皇,说说他怎么样确立皇帝的称号学生:古人都以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但朕觉得寡人完成了统一大业,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功高盖世,如果还以王来作为称呼,不足以显示朕的权势以及地位。朕曾让群臣商议过,但他们上的泰皇朕也不满意,所以朕决定去掉泰字,加上皇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听他介绍完后请同学们看书上第9页的历史纵横,猜猜刚刚那位同学的意图,他为什么要把三皇五帝的合称作为自己的称号秦始皇之所以把皇和帝两字结合起来,说明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他还要将他的权威赋予神的力量,神化自己的君权,巩固统治。秦始皇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

3、时,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1)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这是皇帝制度的核心。(3)皇位世袭。总结: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秦始皇为了巩固他的封建专制统治,除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外,还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官僚机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一部分内容。(二)中央官制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

4、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讲解:皇帝将大权交与丞相,丞相事事得请示天子,丞相是由皇帝任命的。秦始皇为了能将大权紧握,设置的三公之间互相牵制。另外,他还在丞相下设了诸卿,我们通常称为九卿,分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职能部门。当然,秦朝庞大的官僚机构,除了中央一级政权组织外,还包括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当时地方官僚机构的具体情况。(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

5、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比较第分封制是与宗法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第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任,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第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成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从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的分析中,我们更深地了解了郡县制。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

6、构,郡守和县令分别是郡和县的最高地方长官,他们都由朝廷任命。我们如果把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结合起来,就会发现这套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挂。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和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 扩大了疆域,秦朝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 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3) 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但是,也秦朝最后还是很快灭亡了,当然它的

7、灭亡不在于它的这个制度,而是由于秦的暴政,激发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揭竿而起,秦王朝土崩瓦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重要知识点一、建立背景: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重点)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内容:(1)皇帝制度: 皇权独尊(朕、诏、玺等规定)大权独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家天下皇位继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同步试题一、选择题: 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的使用铁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2、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8、。主要表现在( )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攻伐征战由皇帝亲自带兵A、 B、 C、 D、3、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御史大夫的是( )负责管理军务 负责国家监察事务 执掌群臣奏章 帮助皇帝处理政事A、 B、 C、 D、4、秦朝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5、下列关于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B、郡守有考察县令长工作之

9、责C、县令长负责一县民众治理和财政、兵役管理、司法、狱讼D、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也是秦朝的基层行政机构6、秦朝之所以能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大发展 B、国家实现统一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D、秦朝推行法治7、秦朝统一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 )A、结束了封建诸侯割据称雄的混战局面B、使车同轨、书同文,全国有了统一的制度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D、拓展了疆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8、秦始皇确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符合当时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 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对华夏族文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符合中国

10、历史发展的规律A、 B、 C、 D、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10、秦朝为拓展疆域而采取的措施有( )统一文字 北击匈奴 南平越族 移民实边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请回答:(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根据材料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3)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4)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