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297205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交通运输学院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 课程设计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班级运输 13 班姓名学号成绩指导老师杨专业 .专注.2016年12月23日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评语专业 .专注.成绩导师签字 :年月日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所在系: 交通运输课程名称 :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指导教师 (签名):杨 x专业班级 :交通运输 13x 班学生姓名 :学号:一、课程设计题目铁路列车运行图铺画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 ,让学生熟悉铁路列车运行图的铺画过程中相关环节等知识有专业 .专注.更清晰、全面、直观的理解和更深入的掌握 。尤其是有关列车运行图铺画过程中会车方案设计、通过能

2、力计算 、运行线铺画 、运行图质量指标的计算等重点 、难点问题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 ,完成列车运行图的铺画 。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也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 、技术参数 、设计要求 、工作量要求等)一、原始数据 、技术参数见 列车运行图编制课程作业有关内容和说明 。二、设计要求1、准备相应颜色的笔和其他绘图工具;2、认真学习 列车运行图编制课程作业有关设计资料 ,然后动手进行设计 ;3、不得照搬 、抄袭他人的设计成果 。三、工作量要求每位同学提交设计说明书及列车运行图 ,并将本文档如实填好后一起装订成册 。(按要求折叠

3、、装订)四、设计步骤1 计算区间通过能力 :(1)利用附表 1选择 B C区段的合理会车方案 ,并计算区段通过能力及通过能力利用系数 通;(2)根据客货列车行车量及资料 10计算区段的非平行运行图 ,通过能力并逐项填入附表 1。2 编制列车运行图(1)按下行方向货物列车纯运行时分划分区间;(2)铺画旅客列车运行线 ;(3)铺画沿零摘挂列车运行线;(4) 铺画其他货物列车运行线 ;(5)在B、C站勾画机车交路 (单回运转制 )列车连续线 (货物列车除80001/80002 外均在 C站终止运行 )3 计算运行图质量指标 (填附表 2)专业 .专注.4. 写一篇课程设计说明书 ,包括引言 、正文、

4、结论、参考文献等 ,详见交通运输学院课程设计管理规范 ,并严格按照该规范要求 ,装订所有材料 。四、工作进度安排课程设计时间自即日起 ,一周内完成 。五、主要参考文献列车运行图编制课程作业资料;铁路行车组织基础 ;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规则;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教材。审核批准意见专业 .专注.系主任(签字)2016 年12月23日专业 .专注. .目录第一章 绪论 .1一、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1二、列车运行的坐标表示法 .1第二章 编制列车运行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列车运行图的编图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列车运行图的编图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列车运行图的设计步骤.错误!未定义

5、书签。四、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机车交路线的绘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区段通过能力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一、会车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计算区段通过能力 .16三、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系数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区段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13第四章 运行图质量指标的计算.15一、上下行列车相关时间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机车周转时间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列车运行图的质量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24五、机车运用效率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业 .专注.

6、设计心得 .28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专业 .专注.第一章 . 绪论一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以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 )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列车运行图一方面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铁路运输工作的列车运行生产计划,它规定了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 ,以及与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铁路网的运输生产活动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严格地按照一

7、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 ,它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另一方面它又是铁路运输企业像社会提供运输供应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 ,供社会使用的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及“五定 ”班列运行计划 ,实际就是铁路运输服务目录。因此,列车运行图又是铁路组织运输生产和产品供应销售的综合计划,是铁路运输生产联结厂矿企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纽带。二 .列车运行的坐标表示法列车运行图按区段编制,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 ,用列车运行线表示列车随时间的推移在区段内位置的变化。1.时间表示方法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使列车运行的描述简捷、直观,列车运行图在时间的划分有二分格 、十分

8、格和小时格 ,我们在列车运行图的编制采用十分格。(1)十分格运行图专业 .专注.十分格运行图的横轴以十分钟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半小时用虚线表示 ,小时用较粗的竖线表示,其用于编制和发布新图,及在日常调度工作中铺画实绩图和列车运行调整的阶段计划。(2)相关专业名次的解释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会车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连发时间间隔:列车启动所需附加时分列车停止所需附加时分专业 .专注.第二章 . 编制列车运行图一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要求1 计算 B C 区段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及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填附表 1);2 编制 B C 区段列车运行图 ;3 计算 B C 区段列车运行图质量指标(填附

9、表 2);(1)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技术速度及速度系数 ;(2)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专业 .专注.二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资料BC 区段为单线区段 ,采用继电半自动闭塞 。1.B C 区段列车流图 :旅客列车2油龙 1( 84001)直通列车6(2500125011 )摘挂列车( 40001)区段列车2( 3200132003 )ABabcdeCD旅客列车2油龙 1( 84002)直通列车6( 2500225012 )摘挂列车( 40002)区段列车2( 3200232004)图 1.B-C 区段列车流图2. 列车运行图中列车运行线及符号如下 :( 1)运行线旅客快车 :红单线,以车

10、次区分旅客列车 :红单线货物列车 :细线摘挂列车:+专业 .专注.(2)列车运行整理符号 :列车始发2000120002列车终到列车由邻接区段转来列车开往邻接区段图 2.列车运行整理符号3.旅客列车时刻表表 1.旅客列车时刻表车列车运行C 站发B 站发备注次种类区段车时刻车时刻T1特快C-B23:C 站停 3 分其他站通专业 .专注.4454过1015:C 站停 3 分其他站停普快C-B02132 分T1B-C1:26B站停 6 分 C站停 14特快43分其他站通过1011:B站停 6 分 C站停 16普快B-C0135分其他站停 2 分4.B-C 区段客、货列车区间纯运行时分(客/ 货)表

11、2.B-C 区间纯运行时分站名发线数技术要求区间纯运行十分区间延长公里停站时分上行下行距离B208.9698.51314a2228.1707.4b3199.8715.51213c3上行 13209.7725.3分 下 行22141523 分24d32312.6735.0eC1416252415172712.8747.6760.4专业 .专注.142415215 车站间隔时间不=4 分,会=2 分,连=5 分,起=2 分,停=1 分6 机车交路及其在基本段 ;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B-C 区段采用单肩回机车交路, C 段为基本段 ,基=120 分;B 段为折返段 ,折=110 分。7 摘挂列

12、车区段内作业情况:(1)40001 、40002 次零摘列车在该区段内 ,除了 A 站无作业外 ,在 C 站均停 40分,在 D 站均停 30 分,在其余站停 15 分。(2)40001 由 AB 区段开来 ,13 点 46 分到达 B 站,B 站整编后开出 (整编作业需 1.5 小时)。(3)40002 次在 C 站编组始发 ,于 9 点 16 分开出 。8 直达、直通列车到达情况 :B、C 两站无改变通过列车技术作业时间标准;通=35 分。D C 区段直达列车到达编组站C 站及 A B 区段直通 、直达列车到达区段B 站的时刻表 :表 3.到达 B 站的时刻表车次到达区段到达时间开往区段8

13、4002DC17:59C B25001A B20:06BC专业 .专注. .25003A B22:13BC25005A B2:04BC25007A B7:02BC25009A B11:44BC25011A B16:28BC84001A B9:00BC9 客货运机车类型及牵引定数:表 4. 旅客列车区段机车类型旅客列车重量标准直快直客BCDF4650650表 5. 货物列车区段机车类型重量标准计长上行下行上行下行BCDF41800110045.045.010. 区间通过能力计算资料 :表 6.通过能力计算资料扣除系数加减K 使区段客车沿零摘挂列车客货客货BC1.32.012110.9三 .列车运

14、行图的设计步骤专业 .专注.1. 计算区间通过能力 :( 1)利用附表 1 选择 BC 区段的合理会车方案 ,并计算区段通过能力及通过能力利用系数 通;( 2)根据客货列车行车量及资料 10 计算区段的非平行运行图 ,通过能力并逐项填入附表 1。2. 编制列车运行图( 1)按下行方向货物列车纯运行时分划分区间 ;( 2)铺画旅客列车运行线 ;( 3)铺画沿零摘挂列车运行线 ;(4 ) 铺化其他货物列车运行线;(5)在 B、C 站勾画机车交路(单回运转制)列车连续线(货物列车除80001/80002外均在 C 站终止运行 )3.计算运行图质量指标 (填附表 2)四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1. 按

15、下行方向货物列车纯运行时分划分区间 ;2. 铺画旅客列车运行线 ;3. 铺画沿零摘挂列车运行线 ;4. 铺化其他货物列车运行线 ;在 B、C 站勾画机车交路 (单回运转制 )列车连续线 (货物列车除 80001/80002外均在 C 站终止运行 )。五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过程铺画运行图时 ,按照先铺画底图 ,再铺画旅客列车运行图 ,然后铺画货物列车运行图,最后检查无误后 ,勾画机车交路 。专业 .专注.综合协调各个路线的关系,综合优化线路的协调性和优先性。1.铺画底图首先确定车站中心线的位置 ,本运行图按照区间下行货物列车纯运行时分的比率确定 。 确定车站中心线的位置之后 ,绘制时刻表 ,运行

16、图从第一天的 18:00 开始到第二天的 18:00 为止 。为铺画的精确 ,将每个小时分成六份 ,每格十分钟 。半小时用虚线铺画。表 7.区间纯运行时分下行货物列车纯运底图区间长度区间比率行时分( min )(mm )B-a22244a-b20240b-c24248c-d25250d-e27254e-C24248注: B 站中心线距上边距56mm , C 站中心线距下边距56mm2. 列车运行线铺画( 1)列车运行线表示方法为了便于区分不同种类的列车,在列车运行图上以不同线形表示不同种类列车的运行线 ,表 8 列出来我国铁路规定的列车运行线线型。表 8.表示方法列车种类表示方法说明1.旅客列

17、车 (包括行邮列车、动车组红单线检测车)专业 .专注.2.临时旅客列车 、旅游专列红单线加红双杠3.重型轨道车 、轻油动车黑单线加黑双杠4 行包专列蓝单线加红圈5.“五定 ”班列蓝单线加蓝圈6.冷藏列车黑单线加红圈7.路用列车 、试运转列车黑单线加蓝圈8.快运货物 、直达、单元重载列车蓝单线9.直通、自备车、区段、小运转列车黑单线10.组合重载列车蓝色断线11.军用列车红色断线12.超限超重货物列车黑单线加黑方框13.回送客车底列车红单线加红方框14 回送军用列车红色断线加红方框15.摘挂列车黑单线加 “+”“l16.单机黑单线加黑三角17.高级专列及先驱列车红单线加红箭头18.救援和除雪列车

18、红单线加红 “ ”( 2)列车运行的表示方法在十分格图上 ,仅填写 10min 以下分秒值 。列车时刻的分秒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秒的字号要小于分的字号 ;列车到达出发时刻填记在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相交的钝角内 ,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记在列车运行线与车站中心线相交出站一端专业 .专注.的钝角内 ,如下图所示 。1.353.054.102下行列车到达下行列车出发上行列车出发上行列车到达4.106上行列车通过下行列车通过图 3.列车运行的表示方法( 3)旅客列车的铺画由给定旅客列车运行条件 ,T143 在 b 站停 6 分钟, C 站停 14 分钟,其他各站通过,且 B 站发车时间 1:26;10

19、01 在 b 站停 6 分钟,C 站停 16 分钟,而且 B-C 区段中间各站停车 2 分,B 站发车时间 11:35 ,运行线在图上跨度大 ,应该优先铺画 ; T144 在 C 站停 3 分钟,其他站通过 , C 站发车时间 23:54 ;1002 在 C 站停 3 分钟,其他站停 2 分钟,C 站发车时间 15:13 。站间运行时间纯运行和起停时间 ,每站在站停车时间为 2 分钟 。 到达 C 站后,从 C 返回 B 站。加大整备时间为期间通行其他旅客列车提供充足时间 。铺画快速列车时 ,尽量使与相邻运行线间的距离大些 ,如此便于中间穿行货物列车 。( 4)摘挂列车的铺画40001 和 4

20、0002 次货物列车各站均需停车,限制条件较为苛刻 ,优先编制 。40001 由 A-B 区段开来 ,13:46 到达 B 站,在 B 站经 1.5 小时整编之后于15:16从 B 站发出 。 由于 40001 在 b-c 区间与 1002 次旅客列车有冲突 ,故将在 b 站停战时间增至 29 分钟,在 b 站于 16:30 发出,在 c 站停 40 分钟,在 d 站停 30 分钟,除 a站外其余站停 15 分钟,具体到发时刻见时刻表 ;40002 次在 C 站编组始发 ,于 9:16 开出,在 c 站停 40 分钟,在 d 站停 30 分钟,专业 .专注.除 a 站外其余站停15 分钟,将

21、40002 铺画好之后 ,由于在铺画 25009 次列车时 ,25009 次列车出发时间固定 ,导致 40002 与 25009 次列车的发车有冲突 ,所以使40002 在 a 站停车 7 分钟 。(5)货物列车的铺画货物列车的铺画空间比较大 ,因为此线路为单线铁路 ,在与列车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交会时应满足 不 、 会 、 连 相关的时间要求 。下行货物列车根据其到达时刻及在 B 站无改编通过技术作业时间标准 35 分钟确定下行货物列车在 B 站的发车时间,根据会车方案及各站停战时间确定下行列车在各站的到发时刻。(6)区段列车的铺画区段列车的铺画与调整方法与货物列车相同。六 .机车交路的绘

22、制机车在自段和外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是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办理必要的作业需要停留的最少时间。这些作业包括到达时分和摘头、入段走行 、在段内整备 、出段走行和在机待线等待挂头、与出发车列连挂和试风、列车出发等 。 采用不同的机车运转制,机车在机务段所在站的作业过程不同,所以该项时间标准主要取决于实行的机车运转制,即机车交路 。机车交路是机车固定担当运输任务的周转区段,在机车日常运用中也指机车到达基本段或折返段以后牵引返程列车的具体安排。机车交路按用途分为客运机车交路和货运机车交路;按牵引区段长度不同分为一般机车交路和长交路;按机车运转制分为肩回运转制 、半循环运转制 、循环运转制和环形运

23、转制交路等。肩回运转交路肩回运转交路是指机车担当与基本段相邻区段的列车牵引任务,每次到达折返段和基本段所在站都要摘头进段整备的机车运用方式,如图 4 所示。ABC图 4. 肩回运转交路只担当与基本段邻接的一个牵引区段的列车牵引任务的机车交路称为单肩回交路,如图 5 所示。专业 .专注.BC图 5. 单肩回交路B-C 区段采用单肩回机车交路,C 段为基本段 , 基 =120分; B 段为折返段 ,折 =110 分。第三章 . 区段通过能力的计算一 .回车方案的确定1.确定限制区间的列车运行线铺画方式计算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通过能力时,困难区间应选取周期最小的铺画方式。经过计算 b c 和 c d

24、区间为该区段通过能力的限制区间,因此在这两个区间采用如下方式铺画 :T周T周专业 .专注.图6.会车方案( 1)t1方案( 2)方案( 1)方案( 2)图 7.会车如图 6 和如图 7,由于列车的交汇方式不同 ,在 b 站产生的车站间隔时间和起停附加时分为 :方案()1起会224min方案( 2) 停不145min在 d 站产生的车站间隔时间和起停附加时分为:可知,上行列车通过 b 站,下行列车通过 d 站的列车交会方案较优 。所以 ,限制区间的交会方案为图 (8):bcd方案(1)停不145 min方案(2)起会224 min图 8.最优交会方案专业 .专注.设下行列车与通过的上行列车到达

25、c 站的时间间隔为 t1 ,如图(8),当停车作业站相邻区间的运行周期相等时 ,列车的技术停站对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最小 。T周b c起t下b ct 停t站上t1起t 上b c会224113t1215259t1Tc d起tc dt停t下- t1起tb c会周上站下225123t1216271 t1令 T周b -c T周c-dt16 min2.计算本区T周b-cT周c-d65 min 段各区间运行图周期铺画其余区间的运行图周期见附表一 ,并最终确定 B C 区段的会车方案 。二.计算区段通过能力从达到最大通过能力时的 BC 区段列车交会方案图可以看出b c 和 cd 区间为限制区间 ,其周期为 6

26、5min 。已知铁路区段平行成对运行图通过能力公式为:n最平大行1440 - T空隙式(1)T周式中: T空隙 运行图天窗 ,即每昼夜在运行图中留出的用于线路、接触网等固定设备检修因而不能运行列车的天窗时间, min ;专业 .专注.T周 区段内限制区间的运行图周期,min 。据此计算 B-C 区段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为:n平最行大20.(8对)三 .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系数的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系数 , 由于当前在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 , 造成同一区间计算结果各不相同 , 在铁路总公司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办法中规定既有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系数通 (或利用率K)计算公式为 :n换算通N式(2)

27、式中: N 平行运行图区段通过能力;n换算 换算货物列车对数n换算n图货客 n客 ( 快货 -1)n快货( 摘 -1)n 摘 ( 零摘 -1)n零摘式(3)其中, n客 、 n快货 、 n摘 、 n零摘 -分别为旅客列车 、快运、摘挂、沿零摘挂列车的对数 ;客 、 快货 、 摘 、 零摘 - 分别为旅客列车 、快运、摘挂、沿零摘挂列车的扣除系数;n图货 - 图定货物列车对数因此,换算货物列车对数为 :n换算n图货客 n 客 ( 快货 -1)n快货 ( 摘 -1)n摘 ( 零摘 - 1)n零摘 10 1.32 (2-1) 1 13.6所以,通过能力利用系数 通 为:n换算 13.6通0.65N

28、20.8四 .区段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的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为:n货非n客n客( 快运1) n快运( 摘挂1) n摘挂式(4)式中: n非货 区段的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通过能力,对数或列数 ;n 以货物列车为主型列车的区段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对数或列数 ;n客、 n快运 、 n摘挂 分别为在运行图上指定铺画的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和专业 .专注.摘挂列车的对数或列数 ;n非 区段的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对数或列数n非 n货非n 客式(5)由区间通过能力计算资料可知客1.3 , 零摘2.0 ;由 B C 区段列车流图可得n 客,1 ,所以,B-C区段非平行运行图货物列车的

29、通过能力为:2 n 摘挂n货非17.(2对)区段的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为:n非(对)19.2专业 .专注.第四章 . 运行图质量指标的计算一.上下行列车相关时间的计算1. 上行列车相关时间的计算专业 .专注.32002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17:58,到达 B 站的时刻为21:24 ,起停附加时分为12min( 起停 4 次),停站时分为 104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间差可得该列车的在途时间为206min ,所以 ,该列车的纯运行时分为206-12-104=90 (min )。25002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21:05,到达 B 站的时刻为

30、23:31 ,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44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46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46-44-12=90 ( min )。25004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23:04,到达 B 站的时刻为1:10,起停附加时分为 9min( 起停三次 ),停站时分为 27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26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26-27-9=90 (min )。T144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23

31、:54 ,到达 B 站的时刻为1:18,起停附加时分为 2min( 起停 1 次),停站时分为 0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间差可得该列车的在途时间为 84min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时分为 84-2-0=82( min )。25006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0:28,到达 B 站的时刻3:22,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72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74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74-12-72=90 ( min )。25008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

32、2:20,到达 B 站的时刻为5:10,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68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70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70-12-68=90 ( min )。32004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4:08,到达 B 站的时刻为6:58,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68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70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70-12-68=90 ( min )。84002 车次: 查

33、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 6:50,到达 B 站的时刻为9;03,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31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33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33-12-31=90 ( min )。专业 .专注.25010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8:01,到达 B 站的时刻为10:18 ,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35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37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137-12

34、-35=90 ( min )。40002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9:16,到达 B 站的时刻为13:02 ,起停附加时分为18min( 起停 6 次),停站时分为 118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间差可得该列车的在途时间为226min ,所以 ,该列车的纯运行时分为226-18-118=90 (min )。25012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11:58,到达 B 站的时刻为14:50 ,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70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72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

35、运行 时分为 172-12-70=90 ( min )。1002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C 站出发的时刻为15;13 ,到达 B 站的时刻为16:57 ,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6 次 ),停站时分为 10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04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04-12-10=82 ( min )。2. 下行列车相关时间的计算25005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B 站出发的时刻为2:39,到达 C 站的时刻为5:48,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35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

36、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89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89-12-35=142 (min )。32003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B 站出发的时刻为4:27,到达 C 站的时刻为7:36,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35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89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89-12-35=142 (min )。84001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B 站出发的时刻为9:35,到达 C 站的时刻为12:44 ,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35

37、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89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89-12-35=142 (min )。1001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B 站出发的时刻为11:35 ,到达 C 站的时刻为14:10 ,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6 次 ),停站时分为 14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55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专业 .专注.155-14-12=129 (min )。40001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B 站出发的时刻为15:16 ,到达 C 站的时刻为19:47 ,起停附

38、加时分为15min( 起停 5 次),停站时分为 114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间差可得该列车的在途时间为271min ,所以 ,该列车的纯运行时分为271-15-114=142 (min )。25007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B 站出发的时刻为7:37,到达 C 站的时刻为11:14 ,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63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217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217-12-63=142 (min )。32001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B 站出发的时刻为18:42 ,到达 C 站的时刻为21:51 ,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 ),停站时分为 35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 间差 可得该列车的在途 时间 为 189min ,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 时分为 189-12-35=142 (min )。25003 车次:查时刻表得 :由 B 站出发的时刻为22:48 ,到达 C 站的时刻为2:08,起停附加时分为 12min( 起停 4 次),停站时分为 46min 。由到达时刻与出发时刻时间差可得该列车的在途时间为 200min ,所以,该列车的纯运行时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