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42952144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态公益林保护宣传前言: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的首要问题,2006 年 4 月 17 日,温家宝目理在第六 次全国环境保护会上强调,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 是造福子孙的事业,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充分认识加强环 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对国 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 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对木材的需求、森林资源的利用居高不下,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接踵而至的极端恶劣气候的形成和 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自己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损失。试想,

2、与其每年用大 量的人力物力去搞洪救灾、抗冰抗旱,不如合理经营利用环境资源,从根本上 改善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新形式下的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森林是陆地 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努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完善国家生态 公益林保护工程,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 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片,友好共存。1、什么是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及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 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发挥森林生 态和社会服务为王要经营目的

3、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包括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防风因沙林和护路护岸林等,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和国防林等。生 态公益林也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 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王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2、国家级公益林:自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定,并级力务院林业王 管部门核查认定的公益林(地)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可划分为特殊和重点 二个等级。3、地方公益林:自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规划后,并 经林业王管部门认定的公益林(地)。4、水源涵养林: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 湖泊、水库淤寒,以及保

4、护可饮水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5、水土保持林:以碱缓地表径流,碱少冲刷,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和恢复土地 肥力为王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6、护路林:以保护铁路、公路免受风、沙、水、雪侵害为王要目的的森林、林 木和灌木林。包括铁路、国道、高速公路、省道两旁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 (陡坡地段)或平地 100 米以内、币县道两旁各 50 米范围的森林、林木和灌木 林。7、国防林:以掩护军事设施和用作军事屏障为王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8、环境保护林: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改善环境为王要目的的森 林、林木和灌木林。包括城币及城郊结合部,工矿企业区内、居民区与村镇绿 化区的

5、森林、林木和灌木林。9、自然保护区林:各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内以保护和恢复典型生态系统和 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栖自地或原生地或者保存和重建自然遗产与自然景观 为王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三、公益林的区划界定范围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范围(1)江河源头重要江河干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20 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 20 公里以内的林地;流域面积在 10000 平方 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源头,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 10 公里、汇 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 10 公里以内的林地。其中,三江源区划范围为自然保护区 核心区内的林地。(2)江河两岸重要江河干流两岸界江(河)

6、国境线水路接壤段以外以 及长江以北河长在 150 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 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 两岸,长江以南(含长江)河长在 300 公里以上、且流域面积在 2000 平方公里 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 2 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 2 公 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重要江河干流包括:1. 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河流:长江(含通天河、金沙江)、 黄河、淮河、松花江(含嫩江、第二松花江)、辽河、海河(含永定河、子牙 河、漳卫南运河)、珠江(含西江、浔江、黔江、红水河)。2.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区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疏勒河、黑河(含弱 水)、石羊河、

7、塔里木河、渭河、大凌河、滦河。3. 其他重要生态区域的河流:钱塘江(含富春江、新安江)、闽江 (含金溪)、赣江、湘江、沅江、资水、沂河、沭河、泗河、南渡江、瓯江。4. 流入或流出国界的重要河流: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元江、 伊犁河、狮泉河、绥芬河。5. 界江、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额尔古纳河。(3)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列入世界自然 遗产名录的林地。(4)湿地和水库重要湿地和水库周围 2 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 地的向外延伸 2 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1. 重要湿地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湿地: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重要湿地名录和

8、湿地类型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长江以北地区面积在 8 万公顷以上、长江以南地区面积在 5 万公 顷以上的湿地。有林地面积占该重要湿地陆地面积 50%以上的湿地。流域、山体等类型除外的湿地。具体包括:兴凯湖、五大连池、松花湖、查干湖、向海、白洋淀、衡 水湖、南四湖、洪泽湖、高邮湖、太湖、巢湖、梁子湖群、洞庭湖、鄱阳湖、 滇池、抚仙湖、洱海、泸沽湖、清澜港、乌梁素海、居延海、博斯腾湖、塞里 木湖、艾比湖、喀纳斯湖、青海湖。2. 重要水库:年均降雨量在 400 毫米以下(含 400 毫米)的地区库容 0.5 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年均降雨量在 4001000 毫米(含 1000 毫米)的地 区库容

9、 3 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年均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的地区库容 6 亿立 方米以上的水库。(5)边境地区陆路、水路接壤的国境线以内 10 公里的林地。(7)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防风固沙林基干林带(含绿洲外 围的防护林基干林带);集中连片 30 公顷以上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包括:1. 八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 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柴达木沙漠周边直接接壤的县(旗、市)。2. 四大沙地:呼伦贝尔、科尔沁(含松嫩沙地)、浑善达克、毛乌素 沙地分布的县(旗、市)。3. 其他荒漠化或沙化严重地区:河北坝上地区、阴山北麓、黄河故

10、道 区。4.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乡级为单位,沟壑密度 1 公 里/平方公里以上、沟蚀面积 15%以上或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侵蚀模数 5000 吨 年?平方公里以上地区。长江上游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山体坡度 36度以上地区。四川盆地丘陵区,以乡级为单位,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流失厚度3.7 毫米年以上或土壤侵蚀强度为平均侵蚀模数 5000 吨年?平方公里以上 的地区。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基岩裸露率在 35%至 70%之间的石漠化山地。本项中涉及的水土流失各项指标,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主管 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7)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台湾海峡西岸第一

11、重山脊临海山 体的林地。(8)除前七款区划范围外,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禁伐区为主 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1. 未开发利用的原始林。2. 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3. 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树种为优势树种,以小班为单元 集中分布、连片面积 30公顷以上的天然林。本款所称禁伐区是指按照全国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林 分类区划技术规则(林资发1999218 号)区划的重点生态保护区。第八条 凡符合多条区划界定标准的地块,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顺序区 划界定,不得重复交叉。第九条 按照本办法第七条标准和区划界定程序认定的国家级公益林, 保护等级分为三级。属于下列范围的,划为

12、一级1. 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 公园、江河源头的林地。2. 山体坡度长江以北 36 度、长江以南 46 度以上江河两岸的有林地、 灌木林地。3. 在重要水库周边和山体坡度长江以北 36 度、长江以南 46 度以下江 河两岸,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 )标准确定)内的有林地、灌木林地。4. 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山体坡度 46 度以上地区的有林地、灌木 林地。5.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均降雨量 400 毫米以下地区的有林地 以及覆盖度 60%以上的灌木林地。6. 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

13、,热带雨林。7. 边境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8.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未开发利用的原始林以及森林与陆生野 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属于下列范围的,划为二级。1. 山体坡度长江以北 36 度、长江以南 46 度以上江河两岸的疏林地、 未成林地。2. 在重要水库和山体坡度长江以北 36 度、长江以南 46 度以下江河两 岸,属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疏林地、未成林地,不属于饮用水水源一 级保护区内的有林地、灌木林地。3. 国家重要湿地的有林地、灌木林地。4. 台湾海峡西岸的有林地、灌木林地。5. 边境地区的疏林地、未成林地。6. 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山体坡度 46 度以下地区的有林地、灌

14、木 林地,以及山体坡度 46 度以上地区的疏林地。7. 除西南高山峡谷和云贵高原区外,其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年均降雨量 400 毫米以上地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以及年均降雨量 400 毫米 以下地区的疏林地、覆盖度 60%以下的灌木林地。8.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树 种为优势树种、连片面积 30 公顷以上的天然林。一级、二级以外的划为三级。四、公益林保护管理(1)公益林管护公约1、严禁在公益林内从事野外用火、严禁森林火灾发生。2、禁止在公益林内毁林开荒、取土采矿等破坏公益林行为3、禁止和限止采伐公益林。禁止和限止征用公益林地。4、积极预防森林病虫害

15、,做好测报工作。5、做好公益林的补植补造工作。6、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进行补偿,年终验收后兑付。(二)保护管理具体规定1、国家级公益林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必须按照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 定办法的规定执行地。2、公益林划定后,林权权利人应履行管护责任,与林业王管部门管护合同,专 职护林员与林业王管部门签订护林合同,公益林村集体或国有林场委托林业王 管部门进行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资源监测合同及林业王管部门与村 集体、国有林鉴订的公益林管护合同。3、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进行抚 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严禁主伐,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的林 木、自然

16、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4、县级以上地方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国家级公益林所在区域设立公益林宣传牌 和标示牌。标明地点、管护公约及管护人等内容,所在地林业站及专职护林员 有保护宣传标志不被破坏的责任。5、禁止在公益林地开垦、采石、采沙、取土,严格控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工程 建设占用征用公益林地。除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重大建设项目外,不得占用 征用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地。6、各级人民政府就当切实加强公益林的森林防火工作。科学编制防火规划,区 划森林火陛等级,制定森林防火布控与应急预案,加强森林扑火队伍、装备和 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安排资金营造防火林带,使全县构建个网格式责任区的防 火体系。7、县级以上林业王

17、管部门应当做好公益林的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按照预防为王 综合治理的方针,科学编制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规划,制定林业有害生物和疫源 疫病防控预案,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蔓延。五、经营管理(一)公益林应当编制经营规划,并纳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森林经营规划, 编制经营方案,确定经营目标、经营原则、经营管护措施等,并将经营措施分 年度落实到山头地块。(二)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原则上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困保护、管理、教学、 科研及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开展相关活动的,应当自省级林业王管部门批准后 实施。(三)二级、三级国家组公益林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可依法合理利用 林地资源,开展适度的森林经营活动和非木质森林

18、资源培育与利用。(四)生态公益林地应充分利用自然力进行生态修复,对宜林地、疏林地,其 经营主体应当结合实际,科学采取人工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者封山育林 等措施增加森林植被,提升生态功能。要严格保护原生植被,严禁采用炼山, 城改梯等全面整地的作业方式。(五)因自然灾害肥损严重的重点公益林,经省级以上林业王管部门批准,可 依法清理死亡、受损森林,并于当年或次年完成补植、补造。并可享受公益林 保险陪偿。(六)公益林资金管理国有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 4.75 元,集体和个人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 9.75 元。用于集体和个人补偿资金中发人给林农个人用于公益林营造、补植和 抚育部分不得低于 8.5 元,用于统护林补助费不得高于 0.8 元,用于公益林资 源监测,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等项目建设的每亩不高于 0.45 元。 国有林业单位和村集体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补偿基金进行核算、专款专用, 将资金的收支使用情况每年在村集体范围内公示。对困故或生大过失示履行管 护义务,扣减或不予支付其劳务费或补偿费,对扣除或示支付的劳务费、补偿 费、自林业部门组织实施,专项用于公益林的补植、抚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和森林防火等管护性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