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人教版 九年级 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复习

上传人:伴*** 文档编号:14291275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2.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 人教版 九年级 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 人教版 九年级 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 人教版 九年级 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20 人教版 九年级 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人教版 九年级 物质的化学变化专题复习(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质的化学变化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碘升华B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C风能发电D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2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既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在食品中人为添加,否则依据食品安全法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下列描述中属于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是()A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B密度为1.573克/厘米C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D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梁酿造食醋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焚烧垃圾发电D石墨制成人造金刚石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

2、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就是二氧化碳B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C原子或分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或分子D某物质经分解反应后有二氧化硫生成,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硫、氧元素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酒精挥发C石蜡熔化D菜刀生锈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单质

3、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7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8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Co+2HClCoCl2+H2;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为置换反应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C为复分解反应D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9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用二氧化碳钌-膦

4、铬合物生产甲醇燃料:CO2+3H2加压CH3OH+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该种方法为二氧化碳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C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D碳原子数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10我国研制固体无毒固体火箭推进剂二硝酰胺铵,实现首次空间应用。二硝酰胺铵的化学式为NH4N(NO2)2,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NH3BH2OCN2ODHCl1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拉面条B磨豆浆C切黄瓜D酿米酒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说法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

5、确的是()物质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X217Y1mZ166W1611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13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生成C和D的微粒个数比1:1点燃B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D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14:314下列关于S+O2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C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

6、比为1:1D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1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香蕉腐烂B铁丝生锈C蜡烛燃烧D冰块融化二、计算题16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A点之前都是氢氧化钠与_反应;(2)反应至A点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g;(3)计算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保留至0.1%)三、填空题17我国首发石墨烯锂离子电池,充电效率是普通充电产品的24倍。稀有金属锂被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图1为锂在元素周期表中

7、的信息,图2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从图1中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2)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在反应中_(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则所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3)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并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同时放出热量,此过程发生了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储氢合金属于_(填“纯净物”、“混合物”)。(4)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MnO2LiMnO2,该反应属于_反应,金属氧化物MnO2是该反应中的_(填“反应物”或“催化剂”),LiMnO2是一种电极材料,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18我国首颗碳卫星始于我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

8、范”重大项目,研制成功将为温室气体排放、碳核查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1)分析上图中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途径(只要说明一点)为_;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其不利影响为_。(2)科学家研究要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途经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6CO26H2OX6O2,则X的化学式为_。由此:光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经为_。四、实验题19小明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为

9、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化学反应前烧杯里有50g稀盐酸,试管里有2g碳酸氢钠粉末;化学反应时将碳酸氢钠粉末倒入稀盐酸,试管再放回烧杯.(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_(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置(包括烧杯、试管和仪器内药品)的质量.(2)实验步骤如下: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将碳酸氢钠粉末全部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烧杯内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烧杯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他感到困惑:为什么此实验操作不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呢?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20某兴

10、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后利用天平称量质量)。(1)A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B中,倾斜锥形瓶,当观察到_时,确认反应发生,进行第二次称量。(3)A、B、C实验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原因是_。五、综合题21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Fe粉会转变成Fe2O3而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使用过的阳光牌“脱氧剂”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Fe粉占变质前Fe粉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如下探究过程。步骤(1)取食品包装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滤

11、渣。步骤(2)取步骤(1)中的滤渣8.0g,加入足量的稀H2SO4与滤渣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2g。步骤(3)取步骤(2)中的滤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8.0gFe2O3(注:滤液中的Fe元素已全部转化为Fe2O3)。求(1)8.0g滤渣中Fe和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_。(2)该“脱氧剂”在未变质时,Fe粉和活性炭的质量之比_。(3)该“脱氧剂”的变质程度_。六、科普阅读题22阅读科普短文,依短文内容回答问题。木糖醇(化学式为C5H12O5)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味剂,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木

12、糖醇为白色晶体,极易溶于水。木糖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牙齿的清洁,但是过度食用有可能带来腹泻等副作用,这一点不可忽视。木糖醇是一种五碳糖醇,它的甜度与砂糖相同,但热量却只有砂糖的75%,木糖酵在人体内氧化后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1)木糖醇的物理性质是_(答出一点即可)。(2)木糖醇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木糖醇在人体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条件略去)。(3)木糖醇的用途是_(答出一点即可)参考答案1B2D3C4D5D6D7A8B9C10D11D12B13D14D15D16盐酸40g10.4%17锂的元素符号为Li,其原子序数为3,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1失去Li+化学混合物化合反应物+318化石能源大量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形成温室效应等C6H12O6植树造林种草等19反应前、后有气泡产生NaHCO+HCl=NaCl+HO+CO32体扩散到空气中2生成的气204P+5O2点燃2PO25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蓝变浅绿C因为装置没有密封,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逸出(或气体逸出)了锥形瓶(容器),导致第二次称量没有称量到所有产物的质量216.8g14:350%22白色或晶体或极易溶于水或有甜味有机物2C5H12O5+11O2=10CO2+12H2O清洁牙齿或做甜味剂或提供能量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