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庭惠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wuli****0220 文档编号:14290246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刘庭惠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刘庭惠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刘庭惠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刘庭惠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庭惠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刘庭惠11、永远的白衣战士 一、教材分析: 永远的白衣战士课文主要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整篇课文按时间顺序叙事,条理清晰;重点描述人物的事迹,详略得当;语言简洁流畅,又饱含深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2、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三、教学重难点: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四、教学时间:五、教学课时: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2003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什么人做出的贡献最大?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二、自学课文1、先把

3、课后生字表中的字读两遍,读准字音。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2、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四、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3、教师重点写:“咳”、“测”、“器”。4、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听写生字、词。2、指名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一

4、)学习27自然段。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2、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47自然段。(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2)边读边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个段落后边。(3)自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句子,再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4、组织学生交流。(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内容。(2)谈谈选读有关段落的体会。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惫”、“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通过理解

5、这些词语,加深对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选择的段落,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5、指导学生说话。(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3)交流。6、学习1、8、9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3)齐读三个自然段。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三、深化课题1、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课题可不可以改为“永远的

6、白衣天使”?2、小组讨论。3、交流。四、课外延伸1、收集介绍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情况的资料,搞一次展示活动。2、收集叶欣生平事迹的资料,补充阅读。五、板书设计:11 永远的白衣战士救死扶伤身先士卒舍己为人12、“番茄太阳” 一、教材分析: “番茄太阳” 本课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明明虽然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丽可爱,聪明机灵,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关爱别人,她就是一个“番茄太阳”,挂在了我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温暖。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先交代“我”在菜市场上,看到一个盲童和父母看摊位

7、,父亲常帮她通过抚摸来认识各种蔬菜;接着讲盲童的名字叫明明,是一个聪明富爱心的小女孩。最后讲明明将去接受复明治疗时说要把自己的腿献给我,使我感到无比激动。课文对话较多,重点是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童心对我的感染,理解“番茄太阳”的含义。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番茄太阳”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的

8、童心。 四、教学时间: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你有没有想过帮助他们?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与残疾人的生活有关。(板书课题:“番茄太阳”) 3、大家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朗读有困难的段落,可以多读两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

9、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记,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写“戚”、“献”等字。 4、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想想“番茄太阳”的含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线索。 1、精读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的心情。 (1)“我”来到这座城市时的心情如何? (2)后来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3)是什么原因发生变化的?2、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出“我”的心情: 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 3、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是盲童明明的童心、童趣

10、和童真给“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这样好的心情变化。 (二)深入课文,悟形体情 1、 感受小女孩的爱笑,体会“我的心情觉得温暖起来”。 (1)谁能说说“我”为什么差不多总是中午去菜场? (2)“我”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小女孩父亲的动作和语言,以及小女孩和她妈妈的表现来想象当时的情形,体会一家人相互之间的关爱和温情。 (3)为什么“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理解作者孤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温情和关爱的渴望。 2、 感受小女孩的遭遇和美丽,体会“让人隐隐心疼”。 提问:为什么看到明明,会“让人隐隐心疼”? 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双目失明的人生遭遇,知道

11、这一家人来到城市以买卖为生,真正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同时,领会明明的漂亮和天使般的笑,体会一家人生活的艰辛和明明的不幸。 3、 感受明明的聪明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体会“番茄太阳”的情感蕴涵。 (1)提问:明明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并没有因为失明就失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她是一个非常渴望了解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小女孩,大家有没有读出这一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让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现在大家明白什么是“番茄太阳”了吗?你认为明明对太阳的这一说法好吗? 引导通过讨论体会“番茄太阳”表达出来的深刻意蕴。领会明明对认识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认识以后的欣喜。 (3)体会“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

12、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指导:明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笑的?你从这笑声中听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明明笑声的清脆悦耳,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明明认识未知事物以后的欣喜,以及这笑声的真纯和感染力。 (4)指导读这一部分,要求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人物心情。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课文 二、继续精读课文 感受小女孩善良淳朴,体会“我”内心的激动。 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然后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样几点:(1)理解: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明明问了许多奇怪的问题,给“我”带来了快乐,消除了“我”生活的寂寞,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价值,忘记了生活的

13、痛苦等等。 (2)明明临走时跟“我”说的一段话是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回答? (3)为什么“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这句话用“番茄太阳”来喻指小女孩的笑脸,并且一个“挂”字,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给作者留下的美好印象和温暖的感受。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1、让学生说写祝福明明的话。 2、“我”今后的心情还会像开始时那样灰暗吗? 四、板书设计:12、“番茄太阳”“我”灰暗温暖快乐感动13、 第一次抱母亲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亲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

14、,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二、教学要求: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3、 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4、 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5、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三、教学重难点:1、 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2、 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四、教学时间: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一、导入课文 1、播放歌曲心中的故事,同

15、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 2、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3、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出生字新词,根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涉机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 三、理清层次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课文的意思。 2、交流: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

16、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楚。 四、学习字词 1、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 2、理解: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小助手带领朗读准备好的诗句。 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

17、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二、导入教学 1、出示歌德的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自己读,个别读。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同学们,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3、读课题。 一、学习第一

18、段 1、指名读。 2、注意到“赶紧”这个词语了吗?读出它的意思来。 * 我为什么要“赶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 是啊,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体贴。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 * “妈”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刻意注意地用声音表达它的意思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3、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责怪起我来了,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责怪的意思?再读一读。 4、母亲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 5、读书

19、要思考读书的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6、个别分角色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2: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意思?(出乎意料,责怪自己对母亲太不关心了,难过) 3、你还可以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出来?出示3: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个别读 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C、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

20、啊!) D、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 E、出示4: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1、”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 F、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 “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许许多多的风雨之中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G、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课文的背后! H、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当我们理解翻山越岭的时

22、候,我相信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谊。指导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4、所以我愧疚啊,难过啊,再来读这两句话:出示5: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5、接读:护士动情的说: 母亲笑了笑说: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咐我: 6、出示6: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A、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

23、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着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抱我一般,我抱着母亲入睡。2、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 3、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

24、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字一起,(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对自己对母亲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4、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5、出示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 6、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 五、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亲无畏、

25、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一节课,我们要继续投入我们的感情,把课文读得更好,并要写一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六、板书设计:13 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无数次抱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4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教材分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

26、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二、教学要求: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 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3、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三、教学重难点: 、会认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四、教学时间: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通课文,讲述故事。 1、检查预习 (1)昨天要求大家读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读熟了吗?有不

27、认得的字词需要帮助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2、讲述故事 谁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愿意来讲一讲。 (稍准备后请两位学生讲述并简评)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1、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词句比较欣赏。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引导体会花的美:多,娇嫩,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朗读。 老师读句子,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图,再有感情朗读。 (2)“大雨如注” 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

28、朗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2、 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沙是最弱小的。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四、细读第一段。1、 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 讨论:时间:假日 地点:森林 天气:闷热 人物:一家人3、 小结。 五、指导写字“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附、聊、滂、沱、娇、纤”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垂”的笔顺。六、作业1、 钢笔描红。2、 抄写词语。3、 正确、流

29、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读题),这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课文。先来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词语。闷热弱小旷地掀起低垂附近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几滴雨点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野蔷薇娇嫩纤弱萨沙托利亚()导入:这是发生在一个外国家庭的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人物。(指名说)二、精读课文第二小节、过渡:在一个假日里,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郊外度假。引读,第二小节的前两句话,读着这么美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森林的美好)、萨沙一家人分别在做些什么呢?、多么祥和的画面啊,拿好书一起来读第小节的前句话。、突然(放音乐)描述:雷声大作,先是,接着,

30、什么叫大雨如注,你还知道哪些词是形容雨大的?(倾盆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过渡:一场大雨打乱了一家人的度假计划,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可贵。大雨中,一家人的表现是怎样的?(相机板书)、雨下得这么大,爸爸、妈妈却把雨衣给了萨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三、学习第小节。、导入:萨沙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样问妈妈的?他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学习第一次对话(小节)()引读:萨沙问道(2)理解重点句子(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3)读读、想想、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在大雨到来时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5)指导朗读。(肯定的语气)、学习第二次对话(小节

31、)()听了妈妈的话,萨沙的表现怎样?()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比较句子(知道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更能表明妈妈的意思)(4)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指导朗读出反问的语气。、学习小节、听了妈妈的第二次答话:萨沙是怎么做的?、看图想像:萨沙会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和姐姐会说些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要求:用笔画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用曲线画出表示蔷薇花弱小的词语;联系上文说说萨沙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这小节读好)、讨论交流10、给蔷薇花盖好雨衣的萨沙,会说些什么呢?(出示: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1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应该不是最弱小

32、的了)12、指导读好反问句(自豪的语气)1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小节。14、讨论反馈四、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大雨来临时,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最后萨沙将雨衣盖在了蔷薇花的上面,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指板书)学了课文,作为萨沙的同龄人,你有什么体会呢?、指名说说、小结: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自觉保护弱小者,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之间更应和睦相处,对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是小动物以及花草树木应该爱护、关心,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五、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处写下来。 2、抄摘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二个词语。 3

3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六、板书设计: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说做想) 妈妈 每个人都要保护 爸爸 比自己弱小的人。 托利亚习作四 记一次班级讨论会一、教材分析: 记一次班级讨论会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戴老师”有一次习作前,组织班上的同学围绕“非典”这个社会热点发表看法的情况。这是一次习作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习作的内容是把大家讨论的情况写下来,“让人们了解我们的心声”。二、教学要求: 1 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三

34、、教学重难点: 1 学会详略得当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 2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四、教学时间: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记录或剪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2 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师老帮学生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二、讨论积累资料 1 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 各抒己见,补充。 3 可以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 三、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 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一七自然

35、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2 指名读习作例文。 3 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4 小结:先用 4个 “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 4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有理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5 那么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四、练习习作 1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2 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3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五、板书设计:习作 4 记叙一次讨论会 有详有略 内容具体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练习四一、教材分析: 练习四安排了如下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五项内容。处处留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用的一些中药;读读背背,安排学生积累与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内容有关的成语,积累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正确、美观的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口语交际,要求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安排了书字“歌”、“领”。二、教学要求:1 .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读懂、读好一份中成药的说明书。 2 .学会八个成语及 三字经 中的

37、一个片段。 3 .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 .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 5 .学写毛笔字。 三、教学重难点: 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四、教学时间:五、教学课时: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部分 1 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 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 2 你们对中药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 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 4 本草纲目 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5 今天,书上也出现 7 种中药药名,读一读,读准它们的音。指名读,齐读。 6

38、出示图片:让我们来认识这 7 种中药。 7 你知道这 7 种中药有什么功效吗? 二、教学第二部分 1 阅读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话。 2 自己读这份中成药的说明书,边读边想:从这份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3 现在你能代小芳来回答奶奶的问题吗? 4 好,我们下面来演一演这个场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 指名上台表演。评比。 6 老师这几天有感冒,到医院开了一盒 小柴胡冲剂 ,你能帮老师看看说明书,然后告诉我该怎么吃?注意什么? 7 指名说。 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第一部分。 1 自己读读这8个成语,读准字音。 2 你会其中哪个成语的意思?在

39、学生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回忆曾学过的 永远的白衣战士 ,来理解成语的意思。 3 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4 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 5 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二部分。 1 读一读 三字经的片段。 2 互相讨论、交流三字经 这个片段的意思。 3 指名说 三字经的意思。 4 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 5 指导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器”。 2、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对,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怎样才能写美观呢? 4、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师总结: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5 .师范写“羽”。 6 .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7 .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再展示写得不好的字,师生共同评析。 第三课时一、审题 1 自读课文中的讨论要求 2 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 班级公约的制定从哪些方面作思考呢? 2 互相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可以做一些补充。 3 师总结,学生干部在一旁记录。 三、把班级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