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42870569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层住宅小区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层住宅小区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层住宅小区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小区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小区设计说明(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设计说明第一章 总体规划设计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其他文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版)GB50180-93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 08-55-200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六盘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住宅设计规范及有关国家其它设计规范规定。二、基地概况1、项目位置本项目地块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

2、县,盘县隶属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是贵州西大门,地 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具体位置在东经10417461045746;北纬251936 261736 之间。东邻普安,南接兴义,西连云南省富源、宣威,北邻水城。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 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方公里。有着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和大企业集中等优势, 被誉为“滇黔锁钥、“川黔要塞、“金三角及世界古银杏之乡一中国金色妥乐。该县历史文 化悠久,民族风情深厚,自古即为商贾云集之所,财富物丰之地。境内有古人类文明遗址一一 盘县大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一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 会址,有古银杏、大洞竹海、坡上草原

3、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 旅游景观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荣获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和美丽中国示范县 称号。同时是贵州省首个列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之一。本案位于红果经济开发区西部,处在主城至高铁站城市主十道的功能联系轴上,东侧紧 邻工业区物流园,西临商业中心配套、中小企业园、高新科技产业园,项目区位及周边配套 优势明显。2、项目概况地块西侧为老320国道,北侧为主城至高铁站主路,北临城市公园用地,东侧紧邻工业 区物流园。地块规划用地面积为16249.85 m2o3、地块周边相关用地地块北临城市公园用地及西北为天翊.国际用地,西临博大财富广场用地,东侧地下有油 管线路,且高于

4、本案现状用地。4、现状分析地块内高差较大,用地总体地势呈南高北低,高差约8-10米,用地南侧及东侧与周边地形高差较大,结合现状设挡土墙。三、总体规划设计理念1、设计符合当地建设大环境的要求,贴合居民需求。2、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 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 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 量作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3、强调绿化环境与居民生活活动的融合。通过建筑围合式布局,形成组团绿地为主的 居住区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

5、挥了绿地的功效,满足不同居民活动的需求,将住宅群与绿 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创造“花园城市”的小区居住环境。4、强调住区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注重住区环境、建筑群 体与城市发展风貌的协调。5、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的居住生活要求有机地结合,提高住宅功能 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现代居住空间。6、规划设计不仅仅考虑提高绿化率,控制噪声及光污染,有效利用太阳能,自然光, 通风等生态原则,同时对进一步设计中选用新材料新工艺以达到环保,节能也提出相应的要 求。从而建造一个现代的绿色环保社区。四、总体规划1、规划设计方案构思地块采用“开

6、放式街区”的设计理念,沿地块南侧及东侧设置开放道路,通过建筑沿道 路围合式布局,形成中央景观绿化体系。沿城市道路及地块内部开放道路建筑底层布置商业 建筑,小区内部景观铺装及沿街商业铺装构成小区别致的景观脉络。地块内部结合地形设置地下汽车库,并于地下一层局部设置地下超市,合理利用自然地 形高差,尽量减少土方量。2、功能分区及规划布局地块内布置4栋高层住宅,沿街底层布置3层商业,局部为4层,地块内部道路沿街底 层布置一层商业。高层住宅及商业中心环绕大面积中央景观绿化,做到每户景观面的均好性。 让每户住宅都具有良好的景观面。为了争取更多的景观绿地及满足规划日照间距要求,高层 建筑与沿街商铺结合布置,

7、创造出比较宽敞的栋距,提升地块景观价值。配套商业根据市场需求可分为小型商铺,也可合并为较大空间商业,同时设置物业管理 及服务用房等。通过可灵活分割的小型沿街商铺来推动整个小区开发过程中的良性经济运 转,同时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商业配套设施。利用地形高差于地下一层局部设置地下超市,最 大限度的利用地块。配套设施定位为服务于小区,满足小区的需求。规划将物业、居委会等办公场所,以及 变配电房,电视、电信机房等小区基础配套设施置于小区内相对隐蔽的位置。垃圾处理:小区内每栋楼单元出入口处均布置移动垃圾桶,由清洁人员从垃圾桶收集垃 圾后集中放置垃圾收集点,统一由市政从垃圾收集点拖走处理。3、交通分析小区主要出

8、入口设于西侧道路,采用人车分流设置,小区内部地面设置人行道路兼消防 车道。地下车库则设置在商业及中心景观下部,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在小区出入口附近。小区内部停车以地下停车为主,停车数量满足规划要求。商业部分设置地面沿街停车位。非机动车设置于住宅单元楼附近及部分商业地面非机动车位。消防车道主要以人行道路兼用,每栋楼均沿建筑长边设置消防登高场地,道路转弯半径 最小12米,设计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4、景观分析1)、在现代风格建筑背景下,通过硬质铺地及常绿和落叶乔木搭配低矮的灌木构成了小 区内独特的现代风情景观,乔木采用六盘水当地易成活的树种。2)、绿化景观设计体现“人文园林的特色,塑造“绿色人居环境。

9、绿化总体格局以建筑 组团式布局为核心,同时利用地形现状。人行道路及地面停车位以几何形态草坪、植草砖为 主。地块内部通过中心景观绿化及硬质铺装营造,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创造 良好的生活、游憩休闲的小区景观环境。五、无障碍设计1、设计依据和理念1)设计依据: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2)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怀。3)充分考虑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的要求。2、总体设计小区内各级道路人行道有台阶时,设轮椅坡道。小区主要入口的人行道设缘石坡道,停 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在公建配套服务用房的出入口处做无障碍设计。3、单体设计1)依据规范要求在住宅单元

10、公共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根据高差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且坡度符合要求。单元入口作1: 12的坡道,坡道口均设置提示盲块,方便残疾人自由出入。 商业设置无障碍坡道。2)单元电梯考虑做无障碍设计,轿箱尺寸不小于1600X1400mm.3)公共走道不小于1200mm。4)住宅公用部分楼地面应铺设防滑地砖,防止老人与儿童由于湿滑引发事故。5)充分考虑残疾人、老年人对居住空间的特殊要求。六、消防设计按有关的国家规范、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本项目1号2号楼为二类高层民用建筑,按 二级防火等级设计,3号、4号楼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按一级防火等级设计,地下室按一 级防火等级设计。1、总体消防设计应急(火警)状态下

11、的环道消防车道布局,转弯半径不小于12米,高层建筑均设置消 防登高场地。建筑之间的消防间距根据规范要求控制。室外消火栓布置见供排水设计。2、单体消防设计1)防火分区:高层住宅各单元均独立成为一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均符合消防规 范要求。2)消防疏散:疏散楼梯,疏散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3)消防设施:厨房的垂直排风道应采取防回流措施。3、设备消防设计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七、竖向设计地块内部根据合理利用地形,减少土方量的原则,根据现状地形设置两层错层地下车库, 其中地下一层局部设置为地下超市,顶板覆土完成后,地块北侧商业底层南侧与地下超市相 衔接并埋于地下。建筑周边景观铺装,道路及停车位场地按照约5

12、%坡度由南向北走向布置,消防登高场 地的坡度及停车位坡度满足规范要求。地块周边结合现状地形设置挡土墙。八、日照、间距、退界建筑退北侧道路红线12米,退西侧道路红线10米,南侧及东侧退距满足规定退距要求 同时根据现状地形预留现状挡土墙安全距离。建筑间距满足六盘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的建筑间距要求,同时满足防火规 范中的最小防火间距要求及日照间距要求。地块东侧有输油管道,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14中第4.1.6条1 原油、成品有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重要公共建筑的距离不应小于5m,本案地下室及地上建筑 退东侧用地红线20m,退成品油运输管线中心线30m,满足规范要求。建筑退界

13、也满足退让间 距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部分条文摘录如下:第三十一条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和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所列管道附属设施周边修 建下列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物、构筑物与管道线路和管道附属设施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 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第三十五条进行下列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向管道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 护工作的部门提出申请:(一)穿跨越管道的施工作业;(二)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至五十米和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一项所列管道附属设 施周边一百米地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公路、河渠,架设电力线路,埋设地下 电缆、光缆,设置安全接地体、避雷接地体;(一)居民小区、学校

14、、医院、娱乐场所、车站、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建筑物;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组织施工单位与管道企业协商 确定施工作业方案,并签订安全防护协议;协商不成的,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应当组织 进行安全评审,作出是否批准作业的决定。根据以上规定,建筑施工前需要确定施工作业方案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同时签订安全防 护协议后安全施工。本案经天正日照分析计算,地块内部所有住宅均满足冬至日连续1小时的日照要求。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数量单位1总用地面积16249.85m22总建筑面积75464.52m23地上总建筑面积56674m24地上计容总建巩面积56674m2其

15、 中1+16F高层住宅18534.2m23+25F/S+26F高层住宅28988.92m2商业8750.88m2物业、社区用房400m25地卜不计容建筑面积18790.52m2其 中地下人防车库面积2631.40m2地下超市面积2791.03m2地下机动车库面积13368.09m26容积率3.507建筑密度31.37%8绿地率30%9机动车停车位416辆其 中住宅机动车停车位356辆商业机动车停车位60辆其 中地上停车位96辆地下停车位320辆10住宅总户数356户其 中A(115 m2)76户B(130 m2)152户C(143 m2)128户户型比例:住宅总户数356户其 中A(115 m

16、2)76户21%B(130 m2)152户43%C(143 m2)128户36%十、投资估算序号项目名称工程量单位单价(人民币: 元)造价(人民币: 万元)-建安工程费1住宅冏业工程1.1住宅建筑47523.12M217008078.931.2商业建筑9150.88M213001189.611.3地下室建筑18790.52M220003758.101.4小计13026.642室外工程2.1绿化工程费16249.85M2100162.502.2道路、管道工程费16249.85M280130.002.3技防、路灯各专业管线费16249.85M280130.002.4小计422.5建安费合计1344

17、9.14工程其他费600预备费600四投资估算合计14649.14平方米综合造价0.19注:投资估算总计:14649.14万元,平方米综合造价:0.19万元第二章建筑设计_、住宅平面设计本案根据要求精心安排了各套房型的面积以及房型的比例。并且根据各房型的特点精心 布局,根据中央景观绿化及地块北侧城市公园有针对性的设置景观阳台,对于主要的居住空 间,设计中提出了统一协调的尺度。适宜的空间尺度是人们现代家居生活的基本条件。以创 造出具有大众性、示范性、科学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室内外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 境为设计指导思想,力争在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及材料设备的使用上有所突破,达到先进性 及新颖性

18、,增加高科技与新技术含量,起到示范作用,满足城市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发展要 求。在房型平面布置上,将客厅及主卧室布置在南侧,实现明厅、明室、明厨、明卫。通过 采用房间全明布置及南北开窗,达到居住要求与生活品质。由于采用房间全明布置及南北开 窗,室内可以达到天然采光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南向的直射太阳能,增加室内温度, 并在夏季能有效地组织室内穿堂风,降低室内温度。住宅各出入口及通道以及楼梯电梯间均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电梯满足能进入担架的 要求。住宅底层入户大厅设信报箱。二、住宅立面设计单体建筑设计风格以现代、简洁为主题,强调单体建筑与整体环境的关系。建筑色彩采 用清新自然的暖色与白色相搭配而

19、成,在绿化环境的掩映下更体现出园林式社区的特征,创 造具有舒适性,耐久性,经济性的住宅。以生态建设为原则,使用节能措施,创造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环境。以注重建筑韵律表达的手法对建筑进行立面设计,造型设计力求整体,简 洁,稳重,营造更有标识感和归属感的小区。住宅立面风格采用现代风格,以横竖线条、线脚元素等硬朗的材质体现建筑的现代及典 雅感,通过颜色体块的变化与穿插的处理,形成合理的外立面比例关系几美观构图,通过色 彩,肌理和造型的不同手法表达住宅的建筑韵律和特点。同时以实用为原则避免过多的造型 装饰构筑物,减少造价、避免局部造型对住宅套型的影响。住宅上部采用仿石涂料,整个建 筑风格以暖色为基调,

20、体现了稳重高雅。充满人情味的细部处理,典雅宜人的建筑形象,使单体形象成为小区规划总体的有机组 成部分,注意立面造型与环境空间关系,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单体设计中应考虑建筑尺度,建筑色彩,建筑材料与标识符号的 整体统一,通过建筑形象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建筑高度的控制与变化,形成丰富的、有节奏 的城市天际轮廓线,营造城市整体空间秩序。沿街建筑招牌,广告牌设置应遵循安全美观原则,尺度,材质,位置应整体协调统一。 住宅建筑上不得设置广告牌等设施。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对建筑的采光、通风、日照、噪声、环保、消防及其他专业进 行综合考虑,做到功能合理先进。住宅层高3米,达到舒适、节能的居

21、住空间要求。三、消防设计整个小区严格按照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并严格按贵州省的要求进行消 防组织。总体消防设计小区内部由环形人行道路兼消防车道,预留道路宽度4m,结合景观铺装设置,地块内 部道路转弯半径12m,满足消防车道道路转弯半径的要求,沿住宅长边设置消防登高场地, 场地坡度不大于3%,高层住宅均设有足够登高面宽,各楼栋间距满足规定的消防间距。建筑单体消防设计住宅楼梯为消防楼梯均有直接的对外采光及通风。设有消防电梯,防火门等各部分建筑 材料及厚度按规定的耐火极限要求设计及选用。四、房型设计小区规划设计中始终贯彻均好性原则,避免形成十分不利的户型出现,每户设有景观阳 台,厅堂开敞

22、,视野开阔,使每户都有良好景观。房型设计考虑经济适用原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总体的房型比例与面积均满足要求, 不同房型满足不同需求的定位,各套型平面布局紧凑高效,功能齐备,有较高的得房率。沿街商业部分通过分割面积控制每个店铺的销售总价,商业业态根据市场需求考虑可灵 活分割为小型商业,或合并为较大商业空间,每个店铺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卫生间等设施。沿 街商业在立面设计中设置空调机位和店招牌的位置,避免室外空调机和店招牌对立面的影 响。第三章结构设计工程概况本项目地块总用地面积16249.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464.52平方米,工程包括:2 栋1+16F高层住宅、1栋3+25F高层住宅、1栋-1

23、+2+26F高层住宅,2层地下车库、配套商 业用房等组成的建筑群体。二、设计依据及计算程序L现行结构设计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建筑行业标准,贵州省地方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巩结构荷载规池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贵州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 跑5-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50017-2008国家、贵州省各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技术规程。本工程各单体建筑

24、物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三、自然条件1. 基本风压值:0.35kN/m22. 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3. 基本雪压值:0.20KN/m24. 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5. 结构的环境类别:地基基础为二(a)类,其余为一类四、设计条件及抗震设防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和结构的安全等级均为一级;高层住宅及地下车库的地基基础设计和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配套用房的地基基础设计 等级为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 土为软弱土,场地类别IV类。高层住宅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配

25、套用房框架结构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车库抗震等级:三级。五、结构选型及技术措施1. 本工程高层住宅,拟采用剪力墙结构。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结构单 元长度(温度缝间距)控制在45m左右。2. 商业及配套用房为低层建筑,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 凝土梁板体系。结构单元长度(温度缝间距)控制在55m左右。3. 地下车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 局层住宅的厨房、卫生间、阳台板厚米用100,般房间板厚米用120,屋面板厚米 用130,(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其余较大跨度的板或异形板板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六、地基基础基础形式的具体方案待勘探报告完成后确定。七、

26、荷载1. 静载标准值楼面、屋面和墙体根据厚度及覆面材料容重按实取用,有设备的楼(屋)面按实际设备 重量取用。2.活荷载标准值A.楼面住宅:2.0kN/m2厨房:2.0KN/m2卫生间(带浴缸):2.5 (4.0) KN/m2阳台:2.5KN/m2其他建筑的盥洗室:2.5KN/m2电梯厅、疏散楼梯:3.5KN/m2停车库:4.0KN/m2B屋面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八、主要结构材料1.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 (用于地下室、地下车库及水箱),垫层C15。2. 钢筋:HRB235, HRB335, HRB400。3. 墙体:0.000以下MU15封底

27、多排孔混凝土小砌块,Cb25混凝土灌孔,MblO水泥砂 浆;0.000以上MU10砌块,Mbl0/Mb7.5混合砂浆。随着建筑设计的不断深化细化,上述结构方案设计将会有所变化,并不断充实优化,使 之更趋完善。第四章给水排水设计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015-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GJ08-94-200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28、GB50140-2010)建筑工种所提供的各建筑平、立、剖面图国家及贵州省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中有关章节二、设计范围建筑物室内给水、排水、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等系统设计。室外总体排水、消火栓给水等系统设计。三、给水部分水源地块从市政道路给水管口上分别引两路DN150给水管,在小区内成环管,供消防和建 筑生活用水。管材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建设方及当地自来水公司的要求具体确定,经水表 及防污隔断器后,进入地块的常压生活管网及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给水系统设置地块在地下车库内部设置水泵房。泵房内设混凝土蓄水池内衬不锈钢板,生活泵分别提 供每幢住宅的生活用水。高层住宅供水采用上行下接式,每单元设消

29、防水箱,水箱内有生活用水和初期消防用水。 生活供水系统给水竖向减压压力控制在0.35Mpa以内,并设可调式减压阀组。屋顶生活水箱 出水口距最不利点的给水口垂直距离小于10米,采用变频恒压仅供顶层用户生活用水。每 户设水表计量。四、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地块住宅,地下车库室内消火栓给水水量住宅室内消火栓水量:10L/S车库室内消火栓水量:10L/S每根立管最小流量:10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5L/S车库室内喷淋水量:30L/S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地块住宅楼底层、标准层设置单阀单栓消防箱,并配备磷酸铉盐灭火器。消防系统为临 时高压制。初期消防用水由屋顶水箱内的6m3消防储水供水。消防管在屋面横向连成环

30、网。 屋顶水箱消防出水管距最不利点消火栓出口的垂直距离N8米。栓口动压0.50Mpa采用减压 孔板。消防泵设置在埋地式水泵房内一用一备。型号: XBD8.3/10-65 Q=10L/S H=75m N=15KWO消防泵直接从基地内DN2150的环管上取水。泵房外设地上式水泵结合器。住宅 和车库消火栓系统为一个系统。住宅楼公共部位设简易喷淋装置,从消火栓立管上接出,喷 头不大于4个。喷头形式为直立式上喷,距顶板150mm。根据要求地下车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系统为稳高压制,危险等级为中危险二 级。喷头形式为直立式上喷,距车库顶板150mm。喷淋泵设置在埋地式水泵房内主泵一用 一备。型号:X

31、BD4.VS0-100 Q=30L/S H=41m N=22KWO 稳压泵一用一备。型号:XBD;5-50 Q=5L/S H=50m N=5.5KW。消防泵直接从基地内DN150的环管上取水。泵房外设地上式水 泵结合器。并设磷酸铉盐十粉灭火器。五、排水系统室内采用污、废分流,设专用透气立管,室外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卫生间设专用 透气立管,厨房排水仅设伸顶通气管。污水经过格栅井后排入污水管网。地块设一个格栅井。污水属一般污水雨水排放根据地区暴雨强度,地块雨水量490L/S,地块雨水以一个De500排入市政雨水 管网。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水量:20L/S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三出口,间距

32、120米,保护范围150米,消火栓直接从室外DN150 环管上接出。六、管材室内给水管:住户小水表后给水管采用给水用UPVC管,粘接连接,生活水泵出水管和 给水主立管均采用镀锌衬塑钢管丝扣连接。室内消防管:小于等于DN100采用热镀锌钢管,沟槽连接。大于DN100采用无缝钢管, 沟槽连接。室内污、废水管、透气管、雨水管均采用排水用UPVC管粘接连接。七、天然气天然气管道由市政天然气总管上引入基地。第五章电气设计有关的规范规程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

33、0)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93-2002J10166-2002 )(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业主提出的要求及其它工种如给排水提供的各种资料。二、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物内供配电系统、住宅内的照明、插座、防雷接地及通信、电 话、电视、访客对讲安保系统的埋管部分。三、变电所确定地块设置变配电房,最终位置的大小与供电部门协商确定。四、负荷等级确定消防设

34、施、高层电梯、生活水泵电源、住宅公共用电负荷为二级,其它为三级负荷。消 防负荷两路供电末端自切,二级负荷两路供电。五、供电与设备1. 住宅电源由小区内变电所电业低压电网(220V/380V)供给,以电缆进户方式供给。三室户按大 套每户8KW,单相进户。大于150平方米,按70w/平方米每套住宅设户内配电箱,设电源总断路器,照明、一般插座、空调插座、厨房与卫生间 插座单独设置回路,每分支回路设置断路器,插座、空调回路设漏电保护装置。每套住宅各部位设置的电源插座数量按以下原则考虑:单人卧室、书房组合插座2组,空调插座1只。起居室、主卧室、双人卧室组合插座各3组,空调插座各1只。厨房组合插座2组,单

35、相三极带开关插座3只。卫生间组合插座2组,单相三极带开关插座1只。(有洗衣机)卫生间内的插座、开关均采用防溅型。除注明外,末端配电回路均采用BV-750A50型塑料绝缘线穿阻燃型塑料管暗敷。住户内,只设灯头,灯具用户自理。2, 公建及其它电源由小区内变电所电业低压电网(220V/380V)以电缆进户方式供给。每一商业单元按 O.lkw/每平方米,其它公建按小于等于O.lkw/每平方米的原则供电,量电设电业计量电表箱。 设PML1柜供电计量。六、防雷接地及安全措施本工程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屋面设避雷带(25*4镀锌扁钢)作为防雷接闪器,屋面上各种金属物均应和避雷带焊 接连通。(2)引下线利用柱子主

36、钢筋二根(不小于4)16),上部和屋面避雷带焊接连通,下部和桩 基钢筋焊接连通成一整体的接地装置。本工程保护接地型式采用H系统,所有金属电管、配电设备金属外壳、安全插座接地极 等均需和PE线可靠连接。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各类接地系统共用一组接地极,接地极借用大楼基础钢筋网, 接地点处预埋100*6钢板,再钢筋焊接连通至基础钢筋网,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本工程做总等电位联结,接地母排将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通:进线配电箱的PE母排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大楼基础钢筋避雷引下线4, 防雷:控制箱(控制箱)设置防雷保护器七、访客对讲系统(或可视对讲系统)1. 设访客对讲系统,每单元主机设于底层进门处。2.

37、 住宅,每户设对讲分机一个,3. 接线盒至各对讲分机穿阻燃型塑料管暗敷。八、电缆电视系统住宅每户进有线电视1路,分别进家庭信息箱,内设电视分配器。电视终端设置在各需要的房间。三室一厅每户设置四个有线电视终端(厅、主卧室及两 个卧室各一个)。大于三室一厅每个空间设1个电视终端九、电iSifi信系统小区设电信机房一处(与电信部门协商),每户电话进线两对,通信宽带一路,分别进家 庭信息箱,分配后,电话终端的设置为主卧室、卧室、起居室、书房。宽带终端为起居室、书 房、主卧室。室内穿线采用(HYA-2*0.6),与一根五类线。十、安保住宅设置紧急呼叫求助装置,煤气泄漏报警装置,信号送至小区安保中心。住宅

38、的底层、二层、顶层住户设置防盗报警:在阳台、窗部位设置入侵探测器报警信号 送至小区安保中心。电梯机房设置紧急呼叫按钮或报警电话,紧急呼叫按钮信号引至底层电梯厅警铃,报警 电话接至值班室或安保中心。住宅楼各单元设置电信间,该电信间有电源插座和接地端子。居住区域设置安保中心控制室,接收控制信号采取措施。居住区域设置周界防范报警系统,在居住区域周边、大门出入口处主要通道、汽车库和车辆出入口安装电视监控系统。设电子巡更系统。十一、火灾警报系统住宅公共部位设手动报警按钮、警铃、消防广播。十二、节能开敞式灯具效率不小于75%光源显色指数Ra不小于80,荧光灯具光源采用T5 (T8), 整流器采用节能电感型

39、(或电子型)功率因素大于0.9有两列以上灯具,照明控制按主采光窗平行方式,尽量利用自然光。每个房间的照明开关不少于2个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场所合理采取分区、分组、集中、和分散等控制措施,可按需开 关灯具,降低照度。靠近窗的灯具采用独立的照明开关,以节约用电。照明配电十线的三相负荷的平衡:最大相负荷不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 荷不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十三、消防车库、住宅及公建的应急、疏散照明、消防电梯、消活栓、泵喷淋泵、火灾报警等电源 负荷为二级,两路供电末端自切。第六章暖通设计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009版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及要求其它相关设计专业所提供的资料二、设计范围对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进行通风、排烟设计;对各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进行防烟 设计;各住宅采用分体空调,由电气专业预留用电电源。三、设计参数室外设计参数夏季 Tw = 30 C, Vw = 3.2m/s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3 C冬季 Tw = -3 C, Vw = 3.1m/s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8%室内设计参数详相关专业数据。四、通风及消防、排烟地下车库根据防烟分区划分设置机械

41、排风兼排烟系统,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各排烟口 离最远点间距小于30m,通风量按6次/时计算;车库的补风通过车道自然进入,无车道的 防火分区设置机械补风,补风量为排烟量的50%。变电所、水泵房等按6次/时换气次数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各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均优先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无条件时采用机械 正压送风方式。五、消声与隔震:各风机均考虑采用低噪声节能产品。平时用排风机等设备基础上设置减振台座,风机出 入口设减振软接头。六、节能措施所有通风设备均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选用的平时用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小于0.32W/(mA3/h)o七、环保:地下室排风经竖井排至室外,排风口距室外地面不小于2

42、.5m;设计选用低噪声的通风 设备以避免对环境的影响。第七章燃气设计设计依据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居住小区技术规范(GB15-11-94)3、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4494-2009)4、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95)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 33-2005)6、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94-2003)7、城市煤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081092)二、设计内容1、住宅内煤气管道设计。2、煤气调压系统及室外管网由燃气公司专业设计机构完成设计。三、气源及设计参数从市政管网引入天然气作为气源。各栋采用楼栋调压后引至

43、屋顶成环后下行至各户。为 了便于安全监控,采用集中自动抄表及泄漏报警系统。相关设计参数如下:天然气运行压力:0.15Mpa(1.5kg/cm2)(表)管道设计压力:0.3MPa(3.0kg/cm2)(表)天然气低热值:4.0X104kJ/Nm3燃气炉灶的耗热量:2.1X104kJ/h燃气热水器的耗热量:3.57X104kJ/h燃气炉具的额定压力:2.0kPa四、煤气计算流量每户住宅安装一只煤气四眼灶和热水器,计算流量为5mh。煤气表采用J-5型Q=5m3/h 膜式每户住宅设置一个进户管,管径为DN32。进户管直接明装进入底层厨房。室内煤气管 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螺纹接口填料应采用聚四氯乙

44、烯塑料带。第八章环保设计一、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因素1、废气排放因素本工程废气排放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和油箱蒸发废气在地下 室中统一考虑,另外则是厨房与卫生间产生的废气。2、污水排放因素本工程排放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主要来自餐饮中的厨房及住宅厨卫内的污水。另有 部分为汽车库清洁产生含油废水。3、固体废弃物因素本工程为住宅楼,兼有部分商店和餐饮,排放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4、噪声污染因素本工程噪声污染因素有空调室外机噪声、风机、泵等动力设备噪声以及施工噪声。二、建筑环境保护设防措施1、废气防治(1)本工程厨房油烟废气采用强制通风,经灶具、吸风口过滤后,废气由竖井高空排

45、放。卫生间设自然通风,部分暗卫设专用排风道,加设风机排风向高空。(2)地下汽车库的汽车尾气经排风竖井高空排放,减少对周边空气的污染,为居民提 供一个清洁十净的生活环境。2、污水防治(1)室内排水污废分流,厨卫分流,为扩流降噪,污废水立管采用硬聚乙烯螺旋管。(2)阳台排水及空调冷凝水有组织收集排放。(3)汽车库含油废水在室外经隔油沉砂池隔油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4)空调凝结水采用有组织收集排放。3、固体废弃物影响防治本工程生活垃圾处理采用袋装化收集。处理方式由小区统一管理与环卫部分另议。4、噪声污染防治本工程大部分设备机房设于地下室,对外环境影响不大。设计中动力设备选用低噪声设 备,按规定采取隔

46、振降噪措施。三、卫生防疫(日照)1、通风系统所有住宅单元均为全明设计可直接采光通风。住宅单元内窗地比例均达到:卧室、起居室大于1: 7厨房、卫生间大于1: 102、新风量满足规范规定要求。3、日照经日照分析,本工程住宅满足冬至日一小时的日照要求;同时,本项目兴建后对周围建 筑物无日照遮挡。第九章 节能设计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二、节能措施1、总体规划方面(1) 趣味的朝向 住宅结合南北向和东西向布局,富有节奏变化,部分住宅采取遮阳、 导风措施。(2) 紧凑的间距一一建筑主立面在南北向尽量错开设置,经日照分析,符合日照标准要 求。(3

47、) 良好的自然通风一一采用点式布局,主立面和开口迎向夏季主导风向,避开冬季主 导风向,并且通过户型的通透设置,组织了良好的穿堂风,整个小区自然通风顺畅, 无“风影区。(4) 雨水收集利用及中水系统一一利用收集的雨水及处理后的生活用水用于绿化的灌溉 及道路的冲洗等工作,节约水资源。2、单体设计方面(1) 电气采用节能光源或高效灯具,并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采光。(2) 组织良好的穿堂风一一每户每室均有两对侧开窗,形成良好的穿堂风,有利于夏季 降温,降低空调能耗。(3) 合适的窗墙比符合节能标准规定的要求。(4) 围护结构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利用新型保温节能材料使其热工性能符合节能标准要 求。(5) 部

48、分小区内的庭院灯、草地灯采用太阳能源。(6) 水泵选型尽可能使工况点位于水泵一扬程曲线的最高效区段内。(7) 选用轻质隔墙,减少建筑重量及用料,减少建筑荷载。(8) 屋面及外墙采用保温隔热处理,厚度按照计算满足屋面传热系数kWl.Ow/ltf.k(DN 3.0),住宅建筑外墙面传热系数为kW1.5w/itf.k(DN3.0),分户墙及楼板传热系数为kW2.0w/ m2.ko3、其他方面(1) 选用建设部指定节水型卫生洁具进行节水。(2) 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作为住宅热水水源,降低燃气消耗量。(3) 所有通风设备均宜采用低噪高效,节能型产品。(4) 采用节能灯降低能耗。第十章综合管网设计1、本小区内

49、设有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高压线、电力线、弱电线、。2、各类管线相互间的水平与垂直净距,宜符合城市规划设计手册表10.0.2-1和表 10.0.2-2的规定。3、各种管线离建筑的水平埋设顺序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给水管、雨水管、污水 管。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电信管线、电力管线、高压管线、给水管、雨水管、 污水管。4、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小管线避让大 管线、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5、一般规定:南北方向的路,电力电缆在道路的东侧或东西方向的路,电力电缆在道 路的南侧。第十一章绿色设计专项说明一、项目名称:盘州

50、市两河新区“高铁时代”项目二、项目概况所在位置: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气候分区:温和地区绿色星级目标:一星级建筑节能类别:被动系列节能水平:65%利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热水系统三、设计依据1贵州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贵州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52-49-20086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批文7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和规定四、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总用地面积:16249.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7911.14平方

51、米(其中:地下建筑 面积21037.14平方米,地上计容建筑面积56874平方米,建筑密度30.61%,容积率 3.50,绿化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平方米。2)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37%。3)机动车停车数356辆(地上停车数75辆,地下停车数量351辆),停车方式包括 地上停车位和地下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数2852辆,停车方式为地上停车位。2、本项目场地内无超标排放的污染源。3、场地内无障碍停车位9辆,占总停车位比例的2%,无障碍停车位位于地上/地面。4、场地内道路系统便捷顺畅,满足消防、救护及减灾救灾等要求。5、景观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停车场、人行通道和广场应种植高

52、大乔木提供遮阳,机动停车场遮阳率不应小于20%:; 室内非机动车停车场应设置遮阳避雨措施。2)场地内应结合绿化景观设计完善步行道系统,提供配套的休憩设施,并综合考虑遮阴, 排水要求。3)人行通道应安全、舒适,满足无障碍要求,且与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4)室外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率不应小于50%,透水铺装垫层应采用透水构造做法; 室外机动车停车场采用植草砖做做透水地面时,镂空面积不应小于40%。5)景观绿地设计应以乡土植物开发利用为主,兼顾引种,丰富城市绿地系统树种多样性, 本地植物种数不宜低于70%。6)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多种植物的合理配植;种植应当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 植物,采

53、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绿化用地内绿化覆盖率应大于70%。居住建 筑绿地每百平方米配植乔木数量不应少于3株。五、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1,卧室、起居室(厅X厨房的窗地比(采光系数)、通风面积比,指标详见住宅平面图(户型大样图)(详最终施工图纸)2,住宅建筑中的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噪声级,应符合下表规定: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dB)昼间夜间卧室W4SW37起居室(厅)M453, 住宅当中的分户墙、分户楼板及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空间楼板、外窗(包括未封闭阳台的门)的空气隔声性能指标:构件名称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频谱修三量(JB)分户瑙、分户楼板计权隔声量+粉噪声频谱修正量 Rw+CA45分隔住宅和非居住 用途空间的楼板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 Rw+Gr51枸件名称撞击声隔声单值评价量 SB)卧室、起居室(厅)的 分户楼板汁权规范化撞山声压级 应实验定测星3。其他窗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254、产生较大噪声和振动的设备机房,管道等噪声源集中布置,并符合下列规定:1)泵房、配电间等噪声源不应与住宅等对噪声敏感的建筑贴邻。2)电梯机房及电梯井道不应与住宅卧室紧邻,不宜与有安静要求的房间毗邻。3)对产生振动的设备基础采用减震措施。5、有声环境要求的房间的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中卧室、起居室(厅)的分户楼板的撞击声应满足下表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