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导学案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4283938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定风波-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定风波-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定风波-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定风波-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风波-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一语文导学案课题定风波 课时:1 总课时:2 制作人:黄晓慧 制作时间:2018/5/11【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文学常识】1、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

2、并称为“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方面,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旷达的。2、 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

3、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预习检测】1、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是三父子分别是: ; ; 。2、 解释下列词语已而: 吟啸: 芒鞋: 萧瑟: 也无风雨也无晴: 向来:3、 解读小序,填空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感觉 4、 本词的主旨句是: 5、 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6、 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答:【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 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呢?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分别有什么深刻含义吗?2、 思考:“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

4、烟雨?“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和“晴”,分别比喻什么?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二、 合作探究讨论:“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三句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答:三、 教师小结四、 课后作业1.阅读有关写苏轼的作品。 推荐篇目: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林语堂苏东坡传 2、2.学习作者借助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抒发人生哲理的方法。 完成一篇随笔,题目为雨后。五、 拓展阅读 贬谪黄州,都是写诗惹的祸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一直都处在政治的漩涡里。他屡遭贬谪,一贬再贬,一生多半时光都是在放逐中度过的。然而,面对逆境和

5、挫折,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纵观他的一生,成也因诗,败也因诗。诗给了他人生巨大的成就文坛宗主、唐宋八大家;诗也给了他的政敌一个把柄,一个陷害的由头。诗差点要了他的命,诗让他饱受流放之苦。当他外调杭州启程时,八十三岁的老臣文彦博为他送行,劝他不要再写诗了。苏东坡在马上哈哈大笑,说:“我知道,我若写诗,会有好多人准备注疏呢。” 明知再这样下去的结果,却还是要写。他称自己是“无可救药”了。1、“乌台诗案”,一个绕不开的话题1079年,42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例行公事,给皇上写了一封感谢信湖州谢表。里面说:“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让新党看很不

6、爽。于是,他们便四处收集苏轼诗作,挑出一些他们认为隐含讥讽的句子,然后上书皇上:“苏轼诽谤皇上,抨击新法”随后新党们纷纷上书,要求处死苏轼。神宗也十分恼怒:苏轼原来这么坏啊!便派人将苏轼从湖州抓捕回京,下了大狱。负责审理此案的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挖空心思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证据”。他的罪名很重,是大逆不道的诽谤朝廷罪。认为他写的诗词文章中有很多是批评朝政的,矛头甚至直接针对皇帝。在被关押的四个月又十二天里,被御史台御史提审十一次之多,且惨遭凌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当听说皇帝要杀苏轼时,苏粉们急了。当朝许多大臣都在皇帝面前求情。王安石也说了公道话,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

7、从轻发落,贬其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副处级调研员。公文上还标明“不得签书公事”,没有了“一支笔”签字权,只是一个空头官衔。2、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来到黄州,是他最落魄的日子。生活穷困潦倒,但却保持着旷达的心胸,淡然处之。正如他在黄州写的定风波那样:“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离开了政治漩涡的中心,而得以在文学、思想上突飞猛进。开始著书立说,潜心创作,写成前后两篇赤壁赋和赤壁怀古等经典之作。在逆境中,创作了大量的名震文坛的盖世华章。从一个正部级干部被贬到副处级干部,到黄州当了团练,还创作出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名句,然后游山玩水,派对去了,在黄州的时候,苏轼

8、的游玩都是大派对。3、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带着一家20多口来到黄州。可副处级干部,工资实在太低了。“我没法养活一大家子人啊。”于是他就去求见黄州太守徐君猷,“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徐君猷也是苏轼的粉丝。当下表态:“那我把东门土坡50亩荒地给你吧!”苏轼一家人,开始了垦荒种粮大生产。这片坡地虽然贫瘠,但足够大,种上粮蔬,倒也勉强可解决一家温饱。苏轼万分感激这片城东门外的土坡,于是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东坡居士。一日,苏轼与友人刘倩叔共游南山。友以蓼菜、新笋等野菜相待,苏轼品尝后,举箸慨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他盖起了房子,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平民生活。还学会了酿酒,做得一手好菜。他发明了“东坡肉”:“慢

9、著火,少著水,火侯足时它自美。”这句话后来也成了做红烧肉的最高理论指导。他一生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等60多道著名菜肴。4、人生失意也尽欢苏东坡喜欢喝酒,有一次酒瘾犯了。当时政府是不允许私人酿酒的。“但苏东坡酒虫蠢动,就偷偷酿了酒。”不料酿酒之事很快就被衙门知道了。官员责怪:“你怎么不听话啊?”苏东坡回答:“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我脑子已经决定听话了,但我的嘴不听啊。私自酿酒且不说,他还嫌没有菜下酒。听说一小青年家的耕牛生了重病,便鼓动说:“死了只能贱卖,不如早杀贵卖。”小青年真把牛给宰了,给他送了一大块来。老苏就邀约一大帮朋友,在东坡上搞起了一个大party,点篝火,烤牛肉,喝私酒,不亦快哉。最后把禁酒官员都吸引来了,大醉而归。苏东坡活得好潇洒呵! 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乡野村夫的生活。他的心已平,气已和。他打算在这里定居下来,可是,朝廷又一次向他伸出橄榄枝。这一次,他登上了权力的高峰翰林学士、经筵侍读。他不追求政治,而为政治所追求,最终还是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