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281760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绝望和苍凉在张爱玲的作品里,绝望与苍凉充斥其中,很少有大团圆的结局。这是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张爱玲作为一个女性书写者,她以老辣犀利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以独有的绝望和苍凉的人生意识揭示了她们的生存困境,表现了她们面对这种困境时的异化以及抗争。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探索,张爱玲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挖掘女性不能脱离困境的原因,揭示女性在经济、精神上的难以自立,展现女性个性解放的艰难。女儿,阴影下的生存与毁灭张爱玲自小生活在一个充满遗少气氛和现代文明相交杂的环境中。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旧式文人加大家族浪荡子式的人物,而母亲和姑姑则是接受了西方文明洗礼的新代人物。面对这样一种新旧文明

2、“犯冲”的状况,她深深体味到自我在家庭中,她所属的那个没落阶层在社会中,人类在荒凉的时空背景中等诸种失落:这种失落感构成作者的情绪基调,笼罩在作品中,使人物的内心体验都呈现出宿命的虚无感,形成了她作品主题的总特色:悲观、虚无。我们知道,作家童年的性经验缺失对于作家以后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爱玲自小在豪门巨族中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旧式豪门巨族的腐朽生活在她面前上演了一幅幅鸦片烟、姨太太、争遗产、狎妓的丑剧,同时她又经历了父母离异的痛苦,16岁时在“继母”的统治下讨生活。其间曾被父亲幽禁,“他扬言要用手枪打死我。”逃离之后,进入母亲的家。虽然精神上比以前要充实一些,但每每陷入物质困境。有着

3、彻骨经验的作者,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内容也是极为深刻的。作为一个爸爸不疼妈妈不爱的女儿,张爱玲笔下的女儿几乎都是不幸的。川嫦死去的原因绝望和苍凉是张爱玲作品的底色,也是其笔下女性形象表现出的共同的生存状态。她们一直笼罩在绝望的挣扎和苍凉的人生况味之中。自私,是人性的魔障,也是血缘亲情的天敌。张爱玲尖刻地挑剔着人的生存世相后面隐藏的人性真相,她总是能够发现种种装饰性表象后面隐藏的空虚、自私、盲目。“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选择。”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那些没落世家的女孩子,选择结婚,寻找一个依靠,这无论对她们还是对长辈都是最好的选择。对长辈而言,女孩子嫁得

4、好,既光耀门楣,也免去了女孩子出去工作的耻辱。而对女孩来说,结婚是最轻松的生存选择。“女结婚员”对她们嘲讽的有些刻薄,但在嘲讽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她们无奈的同情。郑川嫦出生于一个典型的落魄世家,在家只是一个弱者的角色,在姐妹的争斗中,她的生命变得毫无华彩。父母想让她早些离开这个家庭,留学生章云藩来到了她的面前,谈不到爱,也谈不到不爱,因为爱与不爱都是同一个理由,能结婚就是川嫦最大的愿望。如果川嫦能结婚,也就有了一个好的归宿。本来是娘家往出推,婆家马上要接收的时候,不幸的是川嫦又生了严重的肺病,一病两年。爱人的手在自己的胸口上摸着,却是拿着听诊器,脸上一种宗教徒的庄重,川嫦厌恶这种感觉,她感到压抑、

5、悲伤和羞辱。两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当初说那句“我总是等着你的”人已经有了新的女朋友。这对她不能不说是致命的打击。爱情是燃烧生命的激情之火,女孩子活下去的乐趣所在,而她却因为自己的一病不起而失去了。当她知道云藩身旁有旁的女人的时候,那一连串的反映真叫人心酸。原本人生了重病,卧床不起就容易产生被世界抛弃的感觉。家庭拮据,母亲又怕暴露自己的私房钱,不愿拿钱为女儿买药治病。父亲看到女儿病得不可能好转的时候,恸哭了一场,擦干眼泪说,现在什么年月,当老子的都没钱养姨太太,生病的女儿一天还得吃两个苹果,现在的物价这么高,真是活不起了。川嫦在父母面前成了拖累。她终于死去,在她还满怀生的欲望的时候。悲伤的

6、故事有的时候可以使读者掉眼泪,但冷漠的悲剧却只能让人心寒。章云藩的移情别恋也是人之常情。爱情有时候伟大的可以刻骨铭心,有时候也可以很淡漠。而世界上唯一扭扯不断的就是亲情,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亲人们的自私。张爱玲在平静的叙述中,充满了对郑先生夫妇的讽刺,无情地揭开了郑家种种装饰性表象后面人性的自私。血缘亲情也同局外人一样,只能接受虚假的悲哀,而对至亲骨肉表现出的只有冷漠。张爱玲就是这样,她总是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讲述,不带过多的感情色彩,平淡的口吻却带着让人心酸的残酷。葛薇龙的人生转变在张爱玲的笔下,总是有很多说不尽的苍凉,道不尽的心酸。无论是哪一种的两性关系,女子的地位总是卑微的;因为心欲,

7、因为生存,女性总是难免悲哀。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就是这一类人物形象的代表。在小说的开头,葛薇龙还只是个单纯的中学生,为了学业来向姑母梁太太求助。而在小说的最后,她已俨然是一个浪荡的交际花,彻底沦落了。从客观上看,这个一开始“行得正,立得正”的少女的堕落,似是为了求得“饮食”的生存而被姑母荒淫无耻的富孀梁太太作色饵的。但是事情并不是如此的简单,导致她不堪的处境并不全是外部力量强加给她的,更已内化成她自己的一种心理欲求。即葛薇龙对于好吃好穿好玩,这些“普通女孩子所憧憬着的一切的迷恋,是止不住的欲望”。尽管她一直清醒地知道这种堕落的危险,可她还是禁不住的往下掉,难以自拔。就好像小说中所说的那

8、样:“薇龙突然起了疑窦她生这场病,也许一半是自愿的;也许她下意识的不肯回去,有心延挨着说着容易,回去做一个新的人新的生命她可不像从前那么思想简单了”。在富有,挥霍无度的姑母梁太太家住了三个月后,原本打算洁身自好,“外头人说闲话,尽他们说去,我念我的书。”“只要我行得正,立得正,不怕她不以礼相待”的那个葛薇龙,便被金钱、时装、酒宴、舞会、郊游、青年男子浸染得飘飘然,完全失去了自我。在与姑母的争风吃醋中,她爱上了姑母爱不上的浪荡子弟乔琪,却想不到他在与自己幽会的当夜又与侍女睨儿混在一起。经过一番挣扎之后,口袋空空的她听从了姑母的劝,一边为了钱成为姑母的老情人司徒协的情妇,一方面又把自己嫁出去,成了

9、非钱不娶的乔琪的妻子,而且心甘情愿为姑母所利用,成为她钩钓男人的香饵。就如原著所说:“从此以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是卖给了梁太太与乔琪,她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薇龙的堕落离不开姑母的“栽培”,但更多的是自身的软弱与不坚定。对挥霍奢华的声色犬马的生活的留恋,对乔琪的畸形爱恋,让她一步步的走向交际花的“征程”,并且难以自拔。葛薇龙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对于人世有着深刻的洞察能力,但另一方面,她所有的清醒与精明都是建立在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的前提下。她常常在半清醒半糊涂的状态下,就像“麻雀,一步一步试探着用八字步向前走,走了一截子,似乎被这愚笨的绿色给弄糊涂了”。但却再也没有办法从

10、泥潭中抽身出来。所以说,葛薇龙是糊涂的!第一,她没意识到,自己来到姑母家,无异于送羊入虎口。甚至幻想着,姑母会为了亲情而照顾自己。第二,她明明就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而自己也有机会离开这个糜烂的城市,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可她却放不下这里的一切,并且最终决定嫁给纨绔子弟乔琪,甘心为了“养家”,为了满足乔琪的欲望,去认认真真地向姑母学习做交际花。爱错了人,进错了门,再加上自己的执迷不悟,让葛薇龙的悲剧命运,不可逆转。从姑母劝乔琪娶她的那一番话:“你要钱的目的原是玩,玩得不痛快,要钱做什么?当然过来七八年,薇龙的收入想必大为减色。等她不能赚钱养家了,你尽可以离婚。在英国的法律上,离婚是相当困难的,唯一

11、的合法的理由就是犯奸。你要抓住对方犯奸的证据,那还不容易?”“一席话说得乔琪心悦诚服”。可以看出,即使小说最后没说,葛薇龙最终也是难逃弃妇的命运。乔琪娶她是因为他知道葛薇龙爱自己,她离不了自己;而且她好说话,自己不至于受约束。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挣钱养家。而她成了弃妇最后的命运呢?也许会像梁太太一样,但更大的可能是,她连梁太太也做不了。因为梁太太当初嫁的是一个家财万贯的富翁,可以给她留下一大笔钱财。而葛薇龙嫁的乔琪却是个兄弟姐妹众多,而且自己本身还得不到父亲宠爱的浪荡子弟。所以小说最后说:“这一段香港故事,就在这儿结束薇龙的一炉香,也就快烧完了”。这就意味着薇龙的人生最后已不再属于她自己。而到年老

12、色衰时,属于自己的年华,也不会再有什么值得珍惜与牵挂的。葛薇龙不仅在那个时代悲伤的存在着,在现代社会也大行其道。那是女性对工作的逃避,对青春的挥霍,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丰富的物质生活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有的人是凭自己辛勤的工作得到的,有的人却是通过出卖自己实现的。葛薇龙就是这样一个出卖自己肉体以及灵魂的女人。长安的人生悲剧如果说葛薇龙的命运是自己掌握,一步步走向深渊的,那也没有太多值得惋惜的,而长安,仅仅是因为她是曹七巧的女儿。在母亲活着的时候不能自主,在母亲死后,又按照母亲那条堕落的道路走下去,何其悲哀啊!长安的出生就注定是一个悲剧,父亲卧病在床,母亲心理扭曲。从张爱玲对长安的描写,可以看出,

13、作者并不怎么待见她。鲁迅说过一句最刺骨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长安生来就在母亲神经质的淫威之下,世上除了和她同病相怜的哥哥,没人能了解她的苦痛。她很不幸,她也在争取,为了能被童世舫接受,她忍受着折磨去戒大烟。可戒掉了又怎样呢?还是被母亲阴险的拆散了。长安是一个逃不出母亲手心的折翼孤鸟。在长安和母亲七巧之间,因为上学,因为恋爱,产生了一系列矛盾,而最后都以长安的失败而告终。她的母亲把自己对生活的失望全都发泄到身边的人,她的亲人,她自己的子女身上。在这种重压下,她的儿女给人一种羸弱的形象,“纸糊的人儿似的”。连侄子来家里串门,她也想防贼一样防着。最后弄得那孩子一气之下立即离开她家。何其过分。

14、 长安要上学了,并不是她的母亲出于关心,而是因为她的哥哥不喜欢上学,让七巧的脸面没有光彩,所以长安才有了上学的机会。长安上学之后,身心都有了很大发展,这又让她的母亲心理不舒服,所以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要到学校吵闹。当时的长安正是敏感的年龄,她受不了母亲的所作所为,就提出不去上学。或者长安已经感觉到,她的母亲的目的就是不想让她上学,即使她自己不提退学的事,迟早有一天,她的母亲也会逼得她不能上学。所以,长安就主动对母亲提出退学。 在长安退学之后,七巧还是到学校闹了一场,由此绝了长安再次上学的念头。出于自尊,长安无论如何不会再到学校去了。七巧也达到了她的目的。长安连摆脱母亲出门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让她怎

15、么能有心力摆脱曹七巧的魔掌。后来因为堂妹长鑫的热心,长安和童世舫恋爱。在长安和童世舫见面之前,有一段描写。说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长安还慢慢腾腾不动身。长馨认为长安是在故意搭架子,对母亲说不想管长安的事了。长馨的母亲评价说,长安和她母亲七巧一样上不得台面。这话说的让人很心酸,不由得可怜长安。但在和童世舫见面后,她的表现是:“在汽车里还是兴兴头头,谈笑风生的,到菜馆子里,突然矜持起来,跟在长馨后面,悄悄掩进了房间,怯怯地褪去了苹果绿鸵鸟毛斗篷,低头端坐,拈了一只杏仁,每隔两分钟轻轻啃去了十分之一,缓缓咀嚼着。”虽然很做作,但也算矜持稳重,让童世舫觉得长安是中国传统的大家闺秀,由此对长安产生了好感。

16、长安和童世舫的订婚,是因为七巧病了,没有精力干涉,所以得以顺利进行。但七巧在病好之后,就开始行使她的权威了。她自己的爱情不幸,所以对于长安的幸福,千方百计加以破坏。长安在母亲的干涉下,自动和童世舫提出了分手,长安的做法确实是断送了自己的幸福。但是,即使长安不提出分手,她和童世舫就能顺利结婚吗?和世舫分手的理由是因为她的母亲,这让男方很难理解。但她深知母亲的性格,七巧是无论如何不会让女儿如意的。长安是懦弱了一点,但处于那样的环境,她的行为和做法也只能那样了。童世舫是因为爱情受到创伤,所以想找一个中国传统的女子做妻子。他如果知道长安抽鸦片,他是不会和她结婚的。在童世舫来姜家做客,七巧恶毒的将女儿抽

17、鸦片的事情告诉了他,童世舫这时并没有出于爱情的力量原谅长安,而是从此决绝,再也不和长安联系了。从这一段描写中可以看出,世舫对长安的爱情,在他知道长安抽鸦片后,已经消失了。在和童世舫恋爱后,长安想摆脱母亲的阴影,做一个正常的女孩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忍着极大的痛苦,开始了戒烟。母亲的讥笑,她全不放在心上,她在全力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且也基本上戒烟成功。所以说,长安不是一个软弱的女孩子,她有一种韧性,虽受挫折而不屈服,竭力争取自己应得的幸福。只是她的这种抗争和母亲曹七巧的破坏性比起来,不堪一击。“当七巧不动声色地向30 岁女儿最佳的求婚者暗示女儿有鸦片烟瘾时,真正展示了中国妇女破碎人格中最为惨烈的

18、图景。”长安代表了那类被传统的母性权威压制下成为变态家长的牺牲品,自身追求自由和幸福却得不到出路的女性形象。文章最后说,七巧过世之后,有人看到长安和一个男子走在街上,这也绝对不可能是她的丈夫,也许只是她花钱养的小白脸。一生的悲哀,不能不说是母亲生养她,并毁灭她。(二) 妻子,为谋生而扭曲1. 陈思珍的妥协主义太太万岁是关于一个普通人的太太。上海的弄堂里,一幢房子里就可以有好几个她。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替丈夫吹嘘,替娘家撑场面,周旋于其中。她的生活充斥着无奈,使人变成狭窄,小气,庸俗,以致于社会上一般人提起“太太”两个字往往都带着点嘲笑的意味。现代中国对于太太们似乎没有多少期望,除贞操外也很少要

19、求。而有许多不称职的太太也就安然度过一生。那些尽责的太太呢,如同这出戏里的陈思珍,在一个半大不小的家庭里周旋着,处处委屈自己,顾全大局,完全沿袭了中国女性几千年走过的路。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故事,主人公陈思珍是那个时代一位三从四德,品行很好的少奶奶。她在张爱玲作品众多女主角中,算是一个最不饱满的一个了,但她却是当时中国委曲求全的主妇们的代表。她对待婆婆孝敬恭顺,对仆人温和体贴,对小姑温柔疼惜,对丈夫柔情扶助。为了丈夫的事业不惜撒谎骗父亲借钱。可是丈夫有钱也有了桃花运,把给妻子买的别针都送给了情人,还春风得意的样子。对妻子推脱冷淡。这样的男人事业怎么会成功?陈思珍发现丈夫出轨,作为淑女贤妇的她不能

20、去打闹,只能隐忍。她怕说穿了,丈夫会破罐子破摔,索性来个光明正大。在她幼年她的父亲也是那样的。她回娘家和母亲哭诉,父亲去找女婿,反而和他一样找了情人,何其可恨!情人把他们的钱榨干了,就开始下圈套了,还得思珍帮忙收拾烂摊子。陈思珍屈辱的眼泪只能独自流下,外表还得装得像一个坚强的主妇。陈思珍帮丈夫解决完情妇的事情,心灰意冷,要和丈夫离婚。她受不了丈夫无理取闹的责难,身心俱疲了。她最主要的定位是妻子,可这个妻子做起来,得不到丈夫的怜爱。作为一个女人,和一个不疼惜自己的人在一起一辈子,为他柴米油盐的精打细算,为他辛苦的生儿育女真的是很不值得。作为丈夫,“离婚是女人吃亏”,社会又给她们种种荒唐的便利,人

21、生是短促的,摘个把“野花”玩玩才不算辜负良辰美景。而对于妻子呢,贞洁是她们的本分。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必须从一而终。在我们谈论女人作为女儿的时候,无论她们多悲惨,都还不至于去忍受男人给的屈辱。我们必须承认,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男人都比女人占优势。男人不用每个月来月经,不用生孩子。在陈思珍那个年代,她做专职太太是父母社会都认为很好的选择。丈夫尽管有外遇,但迟早都会回来的。她是明媒正娶的正牌太太。虽然屈辱,却不至于丢了太太的饭碗。陈思珍虽然可怜,却有一个最后能回到她身边的丈夫。比起接下来的两位女性要安稳很多。2、为“饭票”而追爱的白流苏白流苏是一个很让人心疼的女性形象,她是张爱玲对女性命运

22、的思考。 白流苏出生于一个靠遗产生活的清朝遗老家庭中。离婚后回到娘家,哥嫂花完了她的积蓄后,想把赶出家门。而白流苏也对这个家庭的一切感到无法忍受的压抑和愤恨。她知道这个家不能再住了,但是现实状况也随之而来。“我又没念过两句书,肩又不能挑,手又不能提,我能做什么呢?”白流苏无法养活自己,那么找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男人成为了她最好的选择。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也因为自己的无依无靠必须聪明。否则她就不会去勾引别人给妹妹介绍的对象,正如飘中郝思嘉的行为。但郝思嘉的那种大无畏精神是她所不具备的。白流苏瞻前顾后,但那也是她的生活环境所致。哥嫂用光她的钱,便想把离婚回家的她赶出家门。母亲无权无势,只能假装糊涂。

23、她在白公馆的日子可以用“熬”来形容。那么尽快找个男人嫁掉则是她最好的选择。可是以她的年龄和离婚经历来说,想找一个特别理想的对象是不可能的。而以她书香门第大家闺秀的身份嫁的太差也有损尊严。这是范柳元出现了。他无论在相貌年龄身材家世上都是与她相配的。可是最大的悲哀是范柳元和白瑞德一样只是想找情妇。世上有一见钟情,而他们绝对不是。白流苏跟随范是因为范可以给她物质上的满足,使她免收家里人的白眼。脱离那个让她心寒的家。范柳原在经济上的优势,使他在心理上也产生一定的优势。他可以游戏人生、可以吟风弄月、可以欲擒故纵、可以漫不经心。他想让白流苏成为自己的情人却又不明说,只是恼恨白流苏不懂自己,恼恨她不放下大家

24、淑女的架子,甚至故意与萨黑夷妮公主厮混在一起,让白流苏吃醋。而白流苏在这场爱情搏羿中胜算并不大。她已经迈出家门,再也回不去了。她必须处心积虑去赢得这场婚姻以改变自己的人生窘况。范柳原是她唯一的机会。她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范柳原喜欢的那种中国女性含蓄、温婉、矜持的“美色”了。可以说,白流苏是在进行一场赌博。显然,在这场金钱与美色的搏羿中,白流苏注定了要失败。因为她已经快三十岁了,已经没有多少美色资本可以挥霍了。白流苏不得不抓住这仅有的机会,委身于做范柳原的情人。一个星期后,范柳原就把白流苏抛弃在一所空房子里。这似乎也是白流苏意料中的结果。她知道自己不可能长期抓住范柳原的心,但她用暂时的经济保障来自

25、我安慰。“总之,没有婚姻保障而要长期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啊,管它呢?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这点她知道她可以放心!”女人最悲哀的事情就是给男人做情妇,她也许是被他爱着,也许只是他的性爱工具。经济上的安全并没有给白流苏带来幸福感因为在没有爱情的性爱关系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无尽的黑暗。“她怎样消磨这以后的岁月?找徐太太打牌去?看戏?然后胼戏子、抽鸦片,往姨太太们的路上走?她突然站住了,挺着胸,两足平在背后紧紧互扭着。那倒不至于!她不是那种下流的人,她管得住自己。但是她管得住自己不发疯么?楼上品字式的三间房,楼下品字式的三间房,全是堂堂地点着灯,新打了蜡的

26、地板,照得雪亮,没有人影,一间又一间,呼喊着空虚”小说中的这段话是如此细腻而深刻地写出了白流苏在得到经济保障之后无尽的空虚和恐惧。“流苏躺在床上,又想下去关灯,又动弹不得”。白流苏把身体交给了男人,却丢掉了灵魂。这样的结局必然是痛苦、悲剧性的。这反映了张爱玲对女性悲剧性命运独特的思考。我不想谈论他们的最后,因为意外的战争而结婚。白流苏得到了她想要的安全感。我想说的是白流苏这一路走来的心酸和不确定。相信没有几个女人会希望和自己在一起的是个感情高手,因为如果是,很可能你也是他众多玩伴中的一个。白流苏离开家到香港就是和自己赌了一场,如果能结婚,自己有了依靠,不能,回家被大家接着嘲笑白眼。可怜的女人,

27、可怜的流苏孤军奋战,没有人帮她,没有人爱惜她。她所追求的“爱人”一直在和她耍手段。在异乡和一个自己不了解也摸不透的男人暧昧调情,这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张爱玲的文字里充满了苍凉,她总是把最丑陋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流苏就是这样一种符号无所谓有没有爱,只要能够给她经济上的安全,即使是做情妇,即使屈辱的接受现实,她也愿意。3、 精神扭曲的顾曼璐“她身穿一件苹果绿软缎长旗袍,倒有八成新,只是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那是跳舞的时候人家手汗印上去的。衣裳上忽然现出这样一只淡黑色的手印,看上去却有一些恐怖的意味。头发乱蓬蓬的还没有梳过,脸上却已经是全部舞台化妆,红的鲜红,黑的墨黑,眼圈上抹着蓝色的油膏,远看固

28、然是美丽,近看便觉得面目狰狞。” 她正在笑着打电话,她是最近方才采用这种笑声的。笑声并不怎样富于挑拨性相反的倒有一些苍老的意味。 寥寥几笔便把这个以貌悦人但并不悦已长期沦落失去自我的风尘女子形象表现出来了。曼璐出身贫寒。十几岁便出来做舞女。在风月场上,寻欢卖笑,为了应酬舞客。她学会喝酒、抽烟、献媚,久染风尘的曼璐也曾跟过男人两次,然总是有始无终。被人玩弄,遭人遗弃。曼璐最终选择了浪荡子祝鸿才。曼璐明知道这祝鸿才并非正人君子,不过是个做投机交易并无正经职业的闲人,且比她大许多年龄。然而由于她自己的舞女身份,她的贫寒的家境,她无奈地跟随了这个还肯娶风尘女为妻的浪荡子祝鸿才,而且还是作姨太太。可见她

29、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将就凑和、无爱无奈的。因为,在封建社会,“贞节”的女人是上品。那么不贞节的女人即是下品,而妓女自然已无贞节可言,即使是做个“良家妇女”都还需要好运气,因此是“下下品”。可以被随便什么人唾骂,在社会中根本没有位置。她们把嫁人称为“从良”,这个归宿几乎是妓女的梦想。 所以,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曼璐能嫁出去已经不错了。她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曼桢在谈到姐姐的婚恋时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姐姐现在要嫁人也难。 所以对曼璐而言以其自身的年轻漂亮聪慧竟嫁给这样一个四十来岁的长的“像猫又像老鼠 、无貌无才又无镰的无聊之人曼璐觉得自己的婚姻实在是一种委屈。而又无可奈何。 世君说:我想,只要是一

30、个有一点思想的人总不会否认我们这社会是畸形的,不合理的。”是的,是这个畸形不合理的社会逼迫着曼璐走上这条堕落的人性扭曲之路的。作为一个舞女及暗娼。她不过是男人观赏或泄欲的玩物她根本没有人格意识可言。顾家一家三代的生活来源是靠她出卖自身换来的那纯粹是一种交易,一种男女问的钱色买卖。 女性文化一个明显的角色就是被商品化,所谓女性自然体商品化就是指将女性肉体当成商品去做交易。用女性美好的血肉之躯换取金钱。娼妓制正是这种交易的产物 。在此我们深深地感到了女性的容貌和身体已成为了女性的全部价值所在的深切悲哀。 曼璐还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她以前的男友慕瑾在上海读书。曼璐一直和他通信,并常常见面,相处的很好。

31、可是她一出去做舞女,她觉得配不上人家。她于是提出了解除婚约。而且,由于作暗娼的经历,她先后多次流产,年纪轻轻便日渐憔悴,并导致她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这始终是曼璐的一块心病。所以世钧对曼桢说:“你姐姐是为家庭牺牲了,根本是没办法的事情。”由此人们看到,曼璐在人生的艰难跋涉中体味着许多的辛酸和凄凉。青春本是美的,然而,曼璐的青春却是在逢场作戏、出卖色相中逝去,在邻里路人的鄙薄轻视、冷嘲热讽中黯淡,在压抑自我、人性扭曲中一点点耗尽。在此,人被异化扭曲为一个玩物,这是曼璐的悲哀,也是作者笔下众多女性共同的悲哀。 这也是最后曼璐荒唐的帮助牲畜般的丈夫迫害妹妹的直接原因。曼璐手段之卑鄙残忍,灵魂之扭陆裂变

32、,人性丑恶面的展示,让人们看到人世间曾经温情的血缘亲情被撕去了温柔的面纱而露出了赤裸裸的自私和冷酷。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张爱玲时血缘亲情的体验浸透了苦涩,她感到血缘亲情并不等于无私的爱。在曼璐这一人物身上,我们曾经看到亲情的无私。然而张爱玲最终还是让我们又体味到她剖析人性之丑的锋利之笔又集中于血缘亲情这一人类最原始、最自然的情感关系上进行着撕裂。作者之所以要以此坚决的态度将此轰毁,因为她乃在说明人与人的关系的本质是自私、虚伪、冷酷的。(三) 、母亲,奴化、冷漠1. 扭曲的母亲曹七巧 在谈完女儿与妻子之后,我想谈谈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在中国文学史中,母亲的形象与意义是有别于女性的。对母亲心怀尊崇与仰慕

33、,则是一般作者的共同态度。而在张爱玲的笔下,罪恶的母亲无所不在,理想的母亲则是缺席的。曹七巧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她原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出身寒微。天真而有姿色,向往纯真的爱,但还没有等到爱情的降临,便面临着爱情与金钱的选择。她被自己的亲哥哥卖给了高门大户姜家的二少爷作偏房。她虽有苦闷,但抵不住金钱的诱惑而顺从了。因姜老太太的一念之仁,成了正室。自嫁给姜二爷后,她的正常的情欲难以得到满足,并且压抑得厉害,越是压抑得厉害,越是要通过反常的方式寻求发泄。于是她开始了对金钱的追求,以求得到生的权力。为了黄金,她十年后甘心把最后一个满足爱情的希望吹肥皂泡似地吹破了。当季泽站在她面前,小声叫道:“二嫂七巧”

34、接着终于诉说了隐藏十年的爱。七巧内心先是有细细的喜悦,紧接着便产生了疑念:他难道是哄她吗?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念便使她暴怒起来了这一转念赛如一个闷雷,一片浓重的乌云,立刻掩盖了一霎那的光辉。完了,永久的完了,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悔恨。留恋的对象消灭了,只有留恋往日的痛苦。年轻的时候,妯娌小姑可以无视她,瞧不起她。就连丫鬟都背地里瞧不起她。那么多的委屈,多年以来,她无理取闹,到处发泄。如今愤怒换了方向,从心头沉到心底,越来越无名。愤懑变成尖刻的怨毒,莫名其妙地只想发泄,不择对象。她眯缝着眼望着儿子,“这些年来她的生命里只有这一个男人。只有他,她不怕他想她的钱横竖钱都是他的。

35、可是,因为他是她的儿子,他这一个人还抵不了半个”多怆痛的呼声!“现在,就连这半个人都也保不住了他娶了亲。”于是儿子的幸福,媳妇的幸福,在她眼里全变成恶毒的嘲笑。在她的生命中儿子是她唯一不设防的人,可是她要时时刻刻将他牢牢抓在手中,当儿子娶上媳妇过上了一段幸福生活时,她却又感到儿子已“保留不住”了,她立刻心理失衡。于是,她以疯子的审慎与机智,百般嘲笑挖苦新媳妇的外表、软弱的个性,甚至正常的夫妻生活都成了七巧攻击的把柄,她用最恶毒的言语一寸一寸地摧毁的儿媳的自尊,又放纵儿子逛窑子、抽鸦片,折磨妻妾。最终儿子长白的一妻一妾先后被七巧的肆意摧残活活窒息。在七巧长期精神虐待中媳妇被凌迟了。“这是个疯狂的

36、世界,丈夫不像个丈夫,婆婆不像个婆婆”。七巧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但又施虐于人。这悲剧是双重的,也是惨重的。金钱的罪恶不仅仅是毁灭了七巧的青春,泯灭了她作为母亲的情感,更可怕的是蚀空了她的灵魂,她的人性被永远的戴上了无形的桎梏。她对女儿长安的迫害,上文已经详述。“儿子女儿恨毒了她”,至亲骨肉都给她“沉重的黄金枷角劈杀了”。到此为止,其精神可以说被异化到了极致。人类最神圣的母爱、亲子之情在她身上已泯灭殆尽,没有良知,没有内疚,没有羞耻,恣意破坏他人幸福。曹七巧将人生的荒诞与荒凉诠释到极致。 2.冷漠的母亲白母、郑夫人、顾太太的人物分析 .白母在倾城之恋里,当白流苏在婆家受尽欺侮,离婚后跑回娘家,又

37、受到兄嫂们冷言冷语的刺激,满肚子委屈的流苏跑到母亲白老太太房里,跪在母亲床前哭诉;但是,母亲尽管知道女儿的委屈,却一味地避重就轻,抛下一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跟着我, 总不是长久之计。倒是回去是正经”然后翻身朝里睡了。流苏在她母亲的床前凄凄凉凉地跪着,四奶奶在外间屋里更加有恃无恐地指桑骂槐,说她拖累娘家,流苏知道这个家是呆不下去了,恍惚中她向前一扑“自己以为是枕住了母亲的膝盖”可是哭了半天,才惊觉母亲并没在床上听,已不知什么时候出去了,白流苏彻底绝望了,那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让她想起小的时候看戏,与家人走散,在倾盆大雨中,她独自惶恐地站在人行道上,看着人来车往,觉得“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

38、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现在十多年后,她依然无法撞进去,即使是自己母亲的世界,此时她已经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她所祈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母亲是白流苏命运的导向,也是白流苏决心拿一生去赌范柳原的动力。从一个女性的角度讲,一次彻底的、失败的婚姻给女人的打击是巨大的,是短时期内无法克服和逾越的伤痛。因此,要白流苏在对婚姻已经非常失望的状态下,走出来去追求另外一次婚姻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动力的。而在这里,白母就成了白流苏行动的直接作用力。没有这样一个不顾女儿死活的母亲,白流苏不会那么渴望抓住范柳原这根救命稻草,也不会那么的孤注一掷!母亲的行为断绝了白流苏对家的向往和留恋,击碎了白

39、流苏对母亲的幻想。人生最悲凉的事情就是没有母亲,流苏有母不如没有。白母之所以让我们看起来变态、扭曲、冷酷、自私,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这样的,在她形成这种性格的背后,也有促成她性格形成的原因。透过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知道,白母年轻时的丈夫也是一个不让她省心的人,而守寡维持白家,得到掌家大权也是她苦熬的结果。书中的白家是世代书香之家、名门望族,白家的媳妇也就应该是受过很好教育的,或者说严格的封建礼教教育的女子,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忠贞等观念在她的思想里根深蒂固,虽然时代已经变迁,虽然白母也看到了这种变化,但白母沉浸在自己的梦中却不愿醒来,甚至想让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女儿也恪守她的道德观念和生活准则,希望用自

40、己的秩序去约束女儿的一生,甚至希望女儿死去也比离婚强。这样把女儿往绝路上逼的母亲完全展示了人性的自私。2.郑太太在花凋中,冷漠自私的母亲形象更是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郑川嫦生了病,“郑夫人忖度着,若是自己拿钱给买,那是证实了自己有私房钱存着”,所以她照顾郑川嫦只是出于女性的本能或者是心中那一丝愧疚,全然没有了爱的成分。郑太太对川嫦的情分显然不外乎“兽性的善”,不然她不会因为“丈夫是哄钱用的一等高手”,害怕丈夫知道自己有私房钱存着,而眼睁睁地看者女儿“一寸一寸地死去”却无动于衷。说到底,这是出于人性的自私。 转贴于花凋中的郑夫人花凋中的郑夫人,她原本是一个感情丰富而又美丽的妇人,却只能用她的一生演绎

41、“一出冗长单调的悲剧”。她的丈夫一天到晚只知道酗酒、玩女人、吸鸦片,感情上根本无法让她得到满足。她恨她的丈夫,向往着罗曼蒂克的爱,但“同时因为是一个好妇人,既没有这胆子,又没有机会在其他方面取得满足”。于是,她特别热衷于选女婿,“那是她死灰的生命中的一星微红的炭火”,“她知道这美丽而忧伤的岳母在女婿们的感情上是占点地位的”这个在情感上极度匮乏的苍白、绝望的妇人,唯有通过选女婿而找男人,少许释放着深藏内心的浪漫情怀,获得一点虚幻的精神满足。郑夫人这样的母亲最可恨,白老太太是没有能力帮助女儿,而郑太太完全有能力。她竟能对自己的女儿那般冷漠,为了不让丈夫知道自己有私房钱,宁可眼睁睁的看着女儿死去,也

42、不拿钱出来治病。真是让人后背都冒冷汗。恶意缺席的母亲顾太太在女儿需要倾诉沟通、寻求保护的时候,流苏的母亲是缺席的;在女儿身陷囹圄呼救的时候十八春中的曼桢的母亲更是恶意缺席。曼桢被软禁在大姐曼璐家中,受到姐夫的摧残和凌辱达一年之久,最盼望的是得到母亲的帮助,但她知道母亲害怕家丑外扬,又是个没主意的人,指望母亲的搭救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希望是母亲肯把这件事情的真相告诉她的男朋友世钧。但是母亲在这里又一次扮演了一个令女儿深感痛心和失望的角色。顾太太不但没有挺身而出,设法救出女儿,相反当曼桢的男朋友世钧到她家寻找曼桢时,她想告诉他真相,手却不经意碰到了曼璐给她的钱。让她意识到大女儿才是她一家的经济来源,

43、该说的没说,从而丧失了救出曼桢的最后机会,也彻底葬送了女儿的爱情和幸福。这些母亲与儿女们所期待的、有一对天使翅膀的理想母亲的形象相去甚远,人们心目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有着高尚品德的母亲在这里似乎从来不曾出现过。也许这更接近现实母亲的真实面目,在生存的压力之下,在惘惘的威胁当中,一切神圣绝对的观念都淹没在世俗功利的算计之中,母亲也不能免俗,她们对金钱的追逐,对得失的权衡,对自我生存的看重等等,正是张爱玲所要呈现给我们的人生的真相:母亲不是天使,她只不过是一个以自我生存为最高目标的凡夫俗子而已。 二、反思与抗争( 一)、对命运的思考谁能说张爱玲笔下的这些女性做出选择时没有进行思考?所谓集体无意识

44、是在大的趋势下女性共同的弱点。流苏的出走就是对命运做了充分的思考。像哈姆雷塔所言“生存抑或是死亡”,流苏选择逃出冷漠阴森的白家,即使风险在大,即使是赌博,流苏也要与命运抗争。前行的路铺满荆棘,每走一步双脚都滴着鲜血,流苏还是走下去了。曼帧是一个接受过教育的新女性,是一个最典型的对人生做过反思的女性。姐姐鲜活的实例摆在面前,她是姐姐牺牲身体、牺牲尊严培养出来的人,是帮助顾家夺回颜面的人。她的姐姐都说希望她能有一份好工作,找一个好婆家。可是又是因为有她姐姐这样一个不体面的人存在,世均才迟迟没有和她结婚。曼璐难道没有对命运进行思考吗?反思一下,曼璐能怎样。她能看这一家子弟弟妹妹饿死,自己嫁人了事吗?

45、当初她是善良的,怎么会没想过那是一条不归路。可是后来她疯狂了,自己深陷泥潭,还要搭上妹妹的幸福。最后自己死得悲悲惨惨。这是想得太累,所以想毁灭自己,毁灭别人。张爱玲笔下众多的女性没有一个是蠢笨如猪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对命运进行分析。但是在大的社会背景下,这些女性只能以悲哀的状态生存。(二)、对人生的反抗 对人生进行反抗,才能有希望活得像个人。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当然对人生进行过反抗。郑川嫦背着家里让女仆把她背到外面坐黄包车出去,作品中说道她是想买些毒药自杀,其实是她想看看那外面的世界。想反抗病魔,结果是路人想看怪物一样的眼神看着她。把她吓得赶快回家。在家人的互相推诿下死去。白流苏

46、的出走是对命运最大的反抗。当初她离婚已经是一次反抗,结果被自己的亲人骗的一无所有。不得不冒险出走。她的反抗是以失去尊严为代价的,也是悲哀的。葛薇龙的父母回上海,而她选择留下。这难道不是一种抗挣吗?但是是她自己放弃了光明的道路,自己选择跳下深渊的。白长安戒掉鸦片烟,努力把自己的塑造成一个大家闺秀也是对命运的抗争。曼帧的独立当然是对悲惨命运的抗争。她坚持着对世均的爱,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三、探索和贡献 (一)、透视女性周而复始的命运悲剧1透视士性用而复始的悲剧命运张爱玲从女性个性解放的期度,发现了贵族女性千百年来被迫从女儿到主妇再到母豪的不断重复不可移易的怪圈。没落贵族之女川嫦、长安、潆珠等为门第

47、所限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出路。她们经济上不能独立,而且由于父母的择婿标准和交际圈的狭窄,她们的对象只能是门当户对的有产阶级,只能从不满转为逐渐适应。川嫦起初觉得男朋友章云藩不够高,不够黑,谈话不够爽利,措词过份谨慎,但几次见面后,却为同样的理由爱上了他。长安和男朋友童世舫在一起并不互相理解,但她心理感到愉快。离婚后回娘家居住的流苏感到自己肩不能担,手不能提。什么事都不能做,棘太太却明确告诉她:拽事,都是假的,找个人才是真的。迁警告她:“你就是剃了头当姑子去,化个缘罂,也还是尘缘离不了人!”贵族女性一旦结了婚,她们就要进入相夫教子的角色。伺候公婆要礼数周到,照顾丈夫

48、孩子要耐心细致,管理家务要有条有理,来往应酬得体周全。至于其它生活小节,如过了三十岁刘海要往上梳,午睡不能睡过了头,都要步步小心,时时留意。在年复一年的复杂琐碎的操劳中,她们渐渐完成了从主妇到母亲的转变。出身相府的紫薇身不由己的嫁到镇江匡家后,在公公去世孩子出生后接理了家务:她看管不成器的丈夫,经手买田买房子,买卖股票外汇,过日子情形同亲戚人家比起来还不至于太差,不知不觉生活就过去了。童太太年轻时要恃候公婆,公婆去世后,她为童家老少一大群人操心,不知不觉“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且张爱玲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是周而复始的。梁太太年轻时为了金钱嫁给年老体衰的寓商梁季腾,现在她的侄女葛薇龙义在重复她

49、走过的道路。(二) 、揭示男权社会下女性无法改变的命运悲剧 在母系社会过后,直到现在,一直是男权社会。不可否认,男强女弱是正常的家庭组成模式。在中国社会里,从古至今孩子的姓氏一般都是跟随父亲的。这就足以说明男性社会地位之高贵。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始终无法改变其命运悲剧,这实在令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悲哀。多年苦读,毕业就业,招聘单位明显的偏向男性。为什么?第一,男性员工不用给产假,可以随时出差。半夜加班也没问题。第二,男性不用为家里琐碎的事情分心,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而这些却是女人做不到的。在日本,一般的家庭模式都是男人在外面赚钱,女人在家当全职太太。也就是我们中国所说的家庭主妇。但是

50、在中国,女人连想当一个全职太太都很难,因为单靠男人的收入不足以养一个家。中国的女性是责任很重的,一方面要努力工作,避免被淘汰,和男人一样赚钱养家。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家庭,做繁重的家务,照顾孩子,父母和公婆。还要考虑不让老公厌烦自己,提防第三者的出现。这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虽然女性累一些,但是如果爱人理解,男女双方能够为共同的家庭奋斗,也不失为一种幸福。但是在性方面却是女性无法启齿的。从不可忆及的年代起,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人们都是允许男人在性方面可以恣意妄为。无论在婚前或婚后男子都不必保持贞操。这也许是中国一条不成文的人们默认的事情。我觉得这才是中国女性的最大悲哀。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女大

51、学生,我对此甚是担忧。现在的未婚女性一般认为将来的丈夫可以婚前有过性行为,但婚后不可以出轨。这是中国的现状,也是女性的悲哀。伤不起、小三儿等网络歌曲的出现,体现了现代人对婚姻的恐惧。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却必须始终如一。男性出轨,人们说是风流,女性出轨,人们说是淫荡。多么悲哀!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是悲哀的,而这种悲哀一直延续到现在,延续在当代女性的身上。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想法,就是因为男权社会下男性的强大和女性的依附心理。(三)、现代女性的抗争与解放不可否认现代女性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解放,这与多年来女性的抗争是离不开的。妇女解放就是通过男女劳动者共同奋斗,反对歧视妇女,使妇女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52、,实现男女权利完全平等的一项社会目标或社会运动。经过多年的妇女的努力,现代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妇女已经很受尊敬。拥有同样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女性拥有了与男性拥有平等地位的前提。现代社会,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妇女都拥有了和男人同样的权利。多年来妇女们的不断抗争与努力,使我们女性拥有了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张爱玲笔下那些苍凉的女性人物在现在尽管还存在,但已经不是社会的主流。中国的女人大多是自强自立的,是聪明的。研读过张爱玲的作品之后,感到一种压抑的同时,也有一种庆幸我们生活在现代。每一个女人都希望有一个自己爱着而又深爱着自己的男人,有着这样一个人与你相互守望,一起慢慢变老。现代的女性虽然生存压力很大,但是大多还是不会放弃生儿育女的责任与义务。虽然现代女性既外出工作,又照顾家庭,但是毕竟女人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女人可以参政,并且做的不比男人差。各行各业已经离不开女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