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怎样做好阅读理解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4278238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考试时怎样做好阅读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试时怎样做好阅读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试时怎样做好阅读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考试时怎样做好阅读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时怎样做好阅读理解(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试时,怎样做好阅读理解 兴仁县大山中学 黄国超两基普九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可是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各位老师都在用考试这一法宝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一次不用对学生的统一测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的。俗语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检测真理。每每考试,大多数同学们都会对语文科的各个考点或多或少存在不同担心,有些同学不擅长写作文,有些同学不善于古文言和古诗词的背诵,又有些同学担心阅读理解题做不好,影响最后的得分,因为阅读题和作文一样,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是相当大的。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考试难题,结合我二

2、十多年语文教学中慢慢摸索到的一点见解,写出来供同学们参考。一、审题 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一般篇幅都较长,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快阅览,一是要把握文章体裁,找出中心句、主旨句。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切忌还没完整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提笔匆匆忙忙地写答案。二是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这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的一中考察。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

3、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 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 是带着问题阅读, 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而且一边读一遍思考,更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密切相关的点点滴滴的信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完成表层理解的题目,如: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二、答题1、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背景来完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

4、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作者的情感一般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2、 某一段或某一句在文章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 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 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3、文中某句运

5、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或妙处? 常用的有八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考题中最容易出现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如果是比喻句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助读者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读者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如果考拟人句的作用,是使某物具备人的思想感情,动作行为,就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如杜甫春望一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夸张句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夸大或夸小

6、的形象渲染,可以巧妙地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 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4、 概括文章主旨。 这类考题,要快而准地细读文章,找出富有哲理性的中心句、主旨句,然后可以用“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这样的句式来加以回答。因为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之所在。5、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出现这类考题,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

7、情(大家切莫讲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混为一谈),特别是描写,它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又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如鲁迅社戏中对百草园的描写中插入了对美女蛇的叙述,这就给古老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三、学生的应考经验: 阅读理解的困难之一,能否正确理解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部分意义明显的,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解释;部分是意义隐晦的

8、词语,虽然在语言环境中有具体的内容,但作者并没有把它用文字明确地概括出来,这就需要大家充分调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来归纳和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解答这类考题时,要把握三个方面:1、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一个词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其确切含义,只有依照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把词义理解准确、透彻。“字不离词,词不离句”。2、用代入法找语感。 将个选项中所给的词语,带入相应的句子中快速的默读一遍,寻找语感。这样通过上面对语文注重对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答题技巧的知识讲解学习、掌握,并灵活运用在考试中,相信能取得可喜成绩。3、 原文中的某个词或短语能不能删掉或者换成其他次或短语,为什么?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不能删掉、不能换,关键是要回答好后面的为什么,这是这类考题的得分点。这给为什么,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出正确的解答。4、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1)、首先应对整篇文章有完整、准确的理解,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2)、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或关键词:(3)、要对文章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和深加工; (4)、从选项与原文在意思上是否一致入手。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肤浅认识,仅供大家参考,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总结。找出更适合于自己应考的经验和方法,使自己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