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微专题2 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276857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微专题2 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微专题2 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微专题2 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微专题2 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微专题2 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微专题2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考点一 水平传送带模型,考点二 倾斜传送带模型,考点突破,考点三 木板滑块模型分析,考点一水平传送带模型,1.水平传送带模型,2.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流程,例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x=8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6,工件滑上A端时速度vA=10 m/s,设工件到达B端时的速度为vB。(取g=10 m/s2) (1)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vB;,(2)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工件还能到达B端吗?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求到达B点的速度vB; (3)若传送带以v=13 m/s逆时针匀速转动,求vB及工件由A到B所用的时间。,答案(1)2 m/s(2)能2

2、 m/s (3)13 m/s0.67 s,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ma,则a=g=6 m/s2,且-=2ax, 故vB=2 m/s。 (2)能。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工件受力不变,其加速度不发生变化,仍然始终减速,故工件到达B端的速度vB=2 m/s。 (3)工件速度达到13 m/s时所用时间为t1=0.5 s,运动的位移为x1=vAt 1+a=5.75 m8 m,则工件在到达B端前速度就达到了13 m/s,此后工件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因此工件先加速后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位移x2=x-,x1=2.25 m,t2=0.17 s,t=t1+t2=0.67 s。,考点二倾斜传送带模型,倾

3、斜传送带模型,例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夹角=37,从A到B长度为L=10.25 m,传送带以v0=10 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痕迹。已知 sin 37=0.6,g=10 m/s2,求:,(1)煤块从A到B的时间; (2)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痕迹的长度。,答案(1)1.5 s(2)5 m,解析(1)煤块刚放上时,受到向下的摩擦力,如图甲,其加速度为a1=g(sin + cos )=10 m/s2 t1=1 s,x1=a1=5 mL,即下滑5 m与传送带

4、速度相等 达到v0后,受到向上的摩擦力,由于tan 37,煤块仍将加速下滑,如图乙,a2=g(sin - cos )=2 m/s2 x2=L-x1=5.25 m,x2=v0t2+a2,得t2=0.5 s 则煤块从A到B的时间为t=t1+t2=1.5 s,(2)第一过程痕迹长x1=v0t1-a1=5 m,第二过程痕迹长x2=x2-v0t2=0.25 m x2与x1的一部分重合 故痕迹总长为5 m,方法技巧 解答传送带问题应注意的事项 (1)比较物体和传送带的初速度情况,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主要目的是得到物体的加速度。 (2)关注速度相等这个特殊时刻,水平传送带中两者一块匀速运动,而

5、倾斜传送带需判断与tan 的关系才能决定物体以后的运动。 (3)得出运动过程中两者相对位移情况,以后在求解摩擦力做功时有很大作用。,考点三木板滑块模型分析,1.模型特征 木板滑块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相互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故频现于高考试卷中。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木板滑块模型类似。,2.思维模板,例3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

6、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的最小拉力; (3)本实验中,m1=0.5 kg,m2=0.1 kg,=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 m,取g=10 m/s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 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答案(1)(2m1+m2)g(2)2(m1+m2)g(3)22.4 N,解析(1)砝码对纸板的摩擦力f1=m1g 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f2=(m1+m2)g f=f1+f2 解得f=(2m1+m2)g (2)设砝码的加

7、速度为a1,纸板的加速度为a2,则 f1=m1a1 F-f1-f2=m2a2 若发生相对运动,则a2a1 解得F2(m1+m2)g,(3)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x1=a1 纸板运动的距离为d+x1=a2 纸板抽出后,砝码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x2=a3 l=x1+x2 由题意知a1=a3,a1t1=a3t2,解得F=2m1+(1+)m2g 代入数据得F=22.4 N,方法技巧 分析木板滑块类模型应注意的“一个转折”“两个关联”。,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中的临界问题,加油小站,例4一个弹簧放在水平地面上,Q为与轻弹簧上端连在一起的秤盘,P为一重物,已知P的质量M=10.5 kg,Q的质量m=1.5

8、 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800 N/m,系统处于静止。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 在前0.2 s内,F为变力,0.2 s以后,F为恒力。求力F的最大 值与最小值。(取g=10 m/s2),解析设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1,t=0.2 s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2,物体P的加速度为a,则有 kx1=(M+m)g kx2-mg=ma x1-x2=at2 得x1=0.15 m 得a=6 m/s2,F小=(M+m)a=72 N,F大=M(g+a)=168 N,答案168 N72 N,例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叠放在竖直弹簧上并保持静止

9、,用大小等于mg的恒力F向上拉B,运动距离h时,B与A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B和A刚分离时,弹簧长度等于原长 B.B和A刚分离时,它们的加速度为g C.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 D.在B与A分离之前,它们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A、B分离前,A、B共同做加速运动,由于F是恒力,而弹力是变力,故A、B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当两物体要分离时,FAB=0,对B有F-mg=ma,对A有kx-mg=ma,即F=kx时,A、B分离,此时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由F=mg,设用恒力F拉B前弹簧压缩量为x0,则2mg=kx0,h=x0-x,解得k=,综上 所述,只有C项正确。,方法技巧 (1)两接触的物体分离

10、之前的速度和加速度均相同。 (2)两物体分离瞬间的速度和加速度仍相同,但物体间的作用力为零。,随堂巩固,1.(2019泰兴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一个人在玩滑板车,她一只脚蹬地后,车与人获得一起向前运动的速度。已知人的质量为M,滑板车的质量为m,人蹬地时获得向前的动力为F0,滑板车向前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f,则 ( ),A.F0一定等于f B.人与滑板车之间的摩擦力等于F0 C.人与滑板车之间的摩擦力等于 D.人与滑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只能小于,答案C脚蹬地时,人和滑板车一起向前加速,对整体分析,则一定有F0f,故A项错误;对人分析,则F0大于滑板车对人的摩擦力f1,故B项错误;对车分析,人与滑板车

11、之间的摩擦力f1大于f,再对人分析可知,动摩擦因数等于人与滑板车之间的摩擦力除以Mg,故人与滑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于,D项错误;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0-f=(M+m)a,对 滑板车分析有f1-f=ma,联立解得f1=,故C项正确。,2.(多选)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 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A、B间的距离为2 m,g取10 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 m/s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处取行李,则( ),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处 B.乘客提前0.5 s到达B处 C.行李提前0.5 s到达B处 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 s才能到达B处,答案BD行李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g=1 m/s2,历时t1=1 s达到共同速度,位移x1=t1=0.5 m,此后行李匀速运动t2=1.5 s到达B,共用2.5 s;乘客到达B,历时t= =2 s,A、C项错误,B项正确;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一直加速运 动,最短运动时间tmin= s=2 s,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