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276692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6讲免疫系统的组成及特异性免疫过程,江苏最新考纲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1.免疫系统的组成,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5年8考),淋巴结,胸腺,生成 、 成熟或集中分布,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T细胞,助学巧记,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有特异性,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细胞,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病原体,衰老或变异,抗原,如图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和分别是_细胞和_细胞。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_,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

2、为_ 。 (2)图中的是_细胞,可由_细胞和_细胞分化而来。 (3)吞噬细胞能参与第几道防线? 提示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4)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 提示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T,相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浆,B,记忆,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

3、菌的机制相同(2015全国卷,5B)( ) (2)新生儿接种疫苗后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016全国卷,31(2)( ) (3)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2013全国卷,4B)( ) (4)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不属于胞吐(2015全国卷,3A)(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三P3537,考查角度侧重免疫系统的组成、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与过程等。,2.(教材P35问题探讨1,改编)神经系统能否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人体能否靠反射对病原体作出反应? 提示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的时候,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

4、反应。,1.下列有关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 C.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D.淋巴因子可加速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的增殖分化 解析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参与体液免疫,A错误;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B正确;B细胞或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正确;淋巴因子可促进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的增殖分化,D正确。 答案A,2.(2017淮安、宿迁高三期中)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

5、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外来器官的排斥主要靠体液免疫完成 B.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是使胚胎移植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 C.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效应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 D.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免疫抑制剂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解析外来器官的排斥主要靠细胞免疫完成,A错误;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是使胚胎移植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B正确;效应T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的能力,C错误;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免疫抑制剂使人体免疫

6、系统变得不敏感,D错误。 答案B,1.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而不是淋巴细胞。 2.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属于第一道防线。,3.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4.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即学即练】,1.自2014年2月至今,西非多国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因发病快、致死率高,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警惕。该病毒侵入人体后(),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发挥作用 B.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C.刺激吞噬细胞增殖、分化为多种记忆细胞 D.相应的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迅速将其清除 解析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效应,不能与病原体直接

7、结合;吞噬细胞不能增殖分化;浆细胞通过分泌抗体与抗原结合,最后对抗原进行清除的是吞噬细胞。 答案A,2.(2017淮安、宿迁高三期中)(多选)如图表示人体中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为溶酶体,是由结构以出芽的形式形成的 B.吞噬泡与结构的融合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 C.吞噬细胞识别衰老的红细胞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D.结构中的水解酶将吞噬泡中的蛋白质、RNA、DNA等水解,解析结构为溶酶体,由高尔基体以出芽的形式形成的,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A正确;吞噬泡与的融合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性,即膜的流动性,B正确;吞噬细胞的表面具有能够识别衰老的红细胞的糖蛋白,C

8、正确;吞噬泡中是衰老的红细胞,衰老的红细胞没有RNA和DNA,D错误。 答案ABC,1.体液免疫,(1),考点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5年14考),吞噬,T,淋巴因子,记忆,抗体,(2)二次免疫反应特点:_,如下图:,更快、更高、更强,(1)发生二次免疫时,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是否由“记忆细胞”所产生? 提示记忆细胞不产生抗体。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2)依据图像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相关细胞或物质,请依次说出下列ae的名称。 提示a吞噬细胞b浆细胞c抗体d靶细胞e效应T细胞,2.细胞免疫,

9、吞噬,效应,靶细胞,3.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_。 (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_再次入侵时,_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_,快速产生大量_ 。,记忆,抗原,记忆,浆细胞,抗体,1.(2013全国卷,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解析图甲显示由RNA到RNADNA混合双链再到DNA双链整合到动物染

10、色体,可推测HIV感染过程存在逆转录现象,乙图中纵轴显示“抗HIV抗体水平”表明免疫过程存在体液免疫。丙、丁的区别在于纵轴代表的细胞或物质不同,丙是发挥特异性免疫的T细胞数量,而丁却是HIV的数量。C、D的说法相似,应选其一。C项中,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HIV被杀死,进而HIV破坏T细胞的过程减弱,T细胞数量上升。D项中,加入药物b后,HIV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故D错误。 答案D,本题源自人教版必修三P35P37,主要考查艾滋病相关的知识。,2.(教材P36及P41资料分析“讨论”改编),(1)人的免疫系统能成功抵御大多数病原体,但为何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 提示因为艾滋

11、病病毒直接杀死的是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T淋巴细胞,当T淋巴细胞被杀死之后,免疫系统就处于瘫痪状态,因而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 (2)HIV浓度升高与艾滋病患者直接死因之间有何内在关系? 提示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1.(2017常州一模)近来诺如病毒在很多校园中盛行,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诺如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相关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B.吞噬细胞可对该病毒进

12、行识别、吞噬和处理 C.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与该病毒结合,解析初次免疫时,体内还没有产生记忆细胞,A错误;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对该病毒进行识别、吞噬和处理,B正确;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如作用于受刺激的B细胞,则可使其迅速增殖分化而作用于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不是淋巴因子,C错误;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该细胞不能增殖分化,D错误。 答案B,2.下列关于人体对流感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经流感病毒刺激后,B细胞增殖、

13、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 C.该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中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 D.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B细胞和T细胞均具特异性识别功能,解析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由吞噬细胞呈递给T淋巴细胞,后者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与流感病毒结合形成沉淀物,最终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消灭流感病毒,A、B错误;该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会刺激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错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但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D正确。 答案D,1.“三看”法判定体液免疫和

14、细胞免疫,2.巧认“抗体”作为切入点,快速推断体液免疫的细胞,3.并非所有的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和T细胞的呈递,小部分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方法体验】,1.甲型流感病毒(HlN1)是一种RNA病毒,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的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 B.T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C.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将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病原体 D.H1N1入侵人体后被彻底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图中显示了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A正确;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成记忆细胞

15、和效应T细胞,B错误;效应T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错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先由非特异性免疫清除,再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把其消灭,故D错误。 答案A,2.(2017镇江一模)(多选)如图是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作用示意图,图中编号表示相关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细胞对病毒的作用,与该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 B.图中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物质能够彻底清除病毒 C.图中细胞、与接种疫苗后获得免疫能力有关 D.HIV攻击细胞和导致艾滋病人丧失部分免疫能力 解析图中细胞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对病毒的作用,与该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A正确;图中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

16、结合,最终由吞噬细胞将抗原吞噬、消化,抗体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B错误;图中细胞、均为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与接种疫苗后获得免疫能力有关,C正确;艾滋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导致艾滋病人基本丧失特异性免疫能力,D错误。 答案BD,1.抗原和抗体的比较和判断,2.免疫活性物质的来源与功能,1.免疫失调疾病(连线),考点三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5年9考),知识延伸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1)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2)区别:发生时间不同:过敏反应在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才会发生,而体液免疫则在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时就发生。抗体分布不同:体液免疫中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而过敏反应中抗体则分

17、布在某些细胞表面。,2.艾滋病,(1)发病机理,T细胞,T细胞,严重感染或者恶性肿瘤,T淋巴细胞的核糖体,3.免疫学应用,(1)疫苗免疫过程中相当于_,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人工标记_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_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抗原,抗体,抑制剂,如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请思考判断:,(1)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图中的)哪种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 提示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方法进行免疫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故用方法较好。 (2)方法与方法哪种方法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 提示方法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

18、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会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 (3)方法往往要多次注射抗原类物质,为什么? 提示通过多次注射抗原类物质(疫苗)可以增加体内记忆细胞数量,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1.(2017常州一模)有研究显示,HIV可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则HIV大量入侵这些红细胞,这样的红细胞可能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既可入侵T细胞也可入侵红细胞,因此HIV对宿主细胞没有选择性 B.CD4修饰过的红细胞能够成为HIV的“陷阱细胞”可能是因为HIV在红细胞中不能增

19、殖 C.如果通过修饰造血干细胞,将只需要注射少量修饰细胞即可起相同效果 D.HIV入侵到红细胞后即死亡,因为免疫系统能够识别CD4修饰过的细胞,解析HIV病毒能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从而实现入侵T细胞,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人成熟红细胞,红细胞才会被HIV识别而入侵(HIV不能入侵普通的红细胞),所以HIV对宿主细胞具有选择性,A错误;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不能满足病毒复制的条件,使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所以红细胞可成为HIV的“陷阱细胞”,B正确;造血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如果通过用CD4修饰造血干细胞,则需要注射更多量的修饰细胞才能起相同效果,C

20、错误;已知被修饰过的红细胞会被HIV识别、入侵,HIV入侵到红细胞后即死亡是因为HIV不会在红细胞内增殖,随着红细胞凋亡HIV失去“容身之所”而被免疫系统清除,D错误。 答案B,2.(2017徐州、盐城二模)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人体接种卡介苗将获得相应免疫力。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入侵后,浆细胞会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B.结核杆菌再次入侵时,吞噬细胞会吞噬处理结核杆菌 C.注射卡介苗的作用是刺激人体内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D.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会被效应T细胞裂解,解析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A错误;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吞噬细胞吞

21、噬结核杆菌,暴露出结核杆菌特定的抗原,记忆细胞会识别抗原并迅速增殖分化,B正确;卡介苗相当于抗原,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C错误;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牛型结核杆菌疫苗,结核杆菌是胞内寄生菌,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被结核秆菌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错误。 答案B,1.界定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2.探究胸腺的免疫功能的方法归纳,【即学即练】,1.(2017苏北四市一模)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胃酸杀死部分NV属于特异性免疫 B.吞噬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 C.感染NV的人体内环境中可能

22、存在多种抗NV的抗体 D.虽然NV极易变异,但人类很容易获得相应的疫苗,解析胃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NV入侵的靶细胞,并使之裂解死亡,B错误;由于“NV极易变异”,抗体具有特异性,所以感染NV的人体内环境中可能存在多种抗NV的抗体,C正确;NV极易变异,根据特异性免疫原理,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D错误。 答案C,2.(2017南通一模)(多选)据报道,一种寨卡病毒疫苗已经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试验使用的是一种DNA疫苗,科学家将寨卡病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注入人的肌肉细胞,以期被试验者获得对寨卡病毒特异性免疫的能力。下列有关

23、叙述正确的是(),A.疫苗在肌肉细胞中表达出的病毒蛋白,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 B.病毒蛋白从肌肉细胞中分泌到内环境,才能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 C.试验者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标志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等 D.试验疫苗能够整合到人的肌肉细胞染色体DNA中,并遗传给后代,解析据题意,寨卡病毒疫苗是一种DNA疫苗,是一种能表达出病毒蛋白的DNA片段,A正确;寨卡病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注入人的肌肉细胞,在肌肉细胞内表达出病毒蛋白,并分泌到内环境,才能被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识别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正确;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是由B细胞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作用,而细胞免疫是

24、由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C正确;疫苗注入人的肌肉细胞,生殖细胞中并不含该疫苗,所以不会遗传给后代,D错误。所以选ABC。 答案ABC,易错防范清零,易错清零,易错点1对识别抗原和特异性识别抗原及不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分辨不清,点拨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只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因而没有特异性的识别能力。不识别抗原的细胞浆细胞。,易错点2混淆外毒素、抗毒素、类毒素、凝集原、凝集素,点拨类毒素、外毒素、凝集原均属“抗原”,抗毒素、凝集素均属“抗体”。,易错点3对过敏反应与体液免

25、疫两个生理过程界定不清,点拨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区别:,易错点4不明确疫苗与“抗原”的关系及疫苗的功能,点拨(1)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的自动免疫制剂。 (2)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起抗原作用,进入体内主要是诱导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存留时间短,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发挥免疫作用,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保留了对相应抗原的长期免疫能力。,易错点5不能正确区分过敏原与抗原,点拨抗原一定是大分子,不一定是外源物质,并且不存在个体差异;而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一定是外源物质,存在个体差异

26、。,1.人体感染消化道线虫后,线虫侵入肠黏膜,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杀死线虫,并通过腹泻将线虫排出体外。图为该免疫过程示意图,图中的甲、乙代表不同种类的淋巴细胞,IgE、IgG为不同的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纠错小练,A.甲细胞为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 B.乙为T淋巴细胞,IgE和IgG可能由同一个甲细胞产生 C.IgE参与炎症反应,对于IgG进入肠腔杀死线虫不利 D.淋巴因子刺激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发生腹泻将线虫排出 解析甲细胞能产生抗体,所以甲细胞为浆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增殖,A错误;每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所以IgE和IgG不可能由同一个甲细胞产生,B错误

27、;IgE参与炎症反应,增大肠壁的通透性,有利于IgG进入肠腔杀死线虫,C错误;细胞因子诱发腹泻的机理是淋巴因子刺激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发生腹泻,从而排出线虫,D正确。 答案D,2.麻风病是因麻风杆菌侵染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使其不断破裂引起的,此病很是顽固难以治愈,原因是人体对其不能发生体液免疫。下面是感染麻风杆菌致病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麻风杆菌侵染人体皮肤表皮细胞的过程不经过体液,不能诱导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即不能分化产生细胞以分泌特异性。 (2)机体细胞受侵染后会诱导特异性免疫中的过程,即细胞接受刺激后增殖分化为具有免疫效应的淋巴细胞,并通过与密切接触,使其,释放出其中的病菌。 (3)能不能发明出预防麻风病的疫苗?,理由是_ 。疫苗一般是灭活的。,解析(1)体液免疫是依赖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作用的。(2)细胞免疫是效应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3)麻风杆菌侵染人体表皮细胞的过程不经过体液,不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就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不能制造出预防该病菌的疫苗。 答案(1)浆抗体(2)细胞免疫T靶细胞裂解(3)不能人体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病菌不会失去活性抗原,课堂小结,衰老、被 破坏的细 胞,非特异 性,自身免疫病,过敏,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