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时1

上传人:yo****e 文档编号:14274722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9.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7.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时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7.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时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7.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时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7.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时1(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简单1、许多变化都产生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中和反应放热C生石灰与水化合放热B燃料燃烧放热D灯泡通电放热【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A、中和反应放热的过程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盐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燃料燃烧放热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生石灰与水化合放热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灯泡通电放热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2、某气体由氢气、一

2、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该气体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是甲烷B该气体可能是两种气体的混合气C该气体可能是三种气体的混合气D该气体的组成共有四种可能性【分析】根据燃烧的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气体中含有氢元素,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碳元素【解答】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反应后生成了水,原气体中含有氢元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

3、成了二氧化碳,原气体中含有碳元素,综合起来只要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即可,A、只有甲烷则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碳元素,符合题意,故A正确;B、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碳元素,符合题意,故B正确;C、三种气体都存在则混合物质中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碳元素,符合题意,故C正确;D、依据综合起来含有碳氢元素既符合要求,所以组合可以是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甲烷五种组合,说法错误故选D3、“西气东输”工程使我市部分区域用上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1)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2)为

4、了安全,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根据甲烷的性质,可知图中_(填“a”或“b”)位置的安装是正确的(3)农村利用植物秸秆、牲畜粪便等可制得沼气,其主要成分也是甲烷请说明使用沼气做燃料的优点:_(写出一项即可)【分析】(1)甲烷完全燃烧时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根据甲烷的物理性质可以判断天然气泄漏报警器的安装位置;(3)废物再利用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解答】(1)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应该安装在高处,即a处故填:a(3)使用沼气做燃料的优点有:使用沼气成本低,实现废物利用,有利

5、于保护环境等故填:实现废物再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4、(1)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的,是一种理想的燃料从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H4,你知道哪些信息?(写出两点即可):_;_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在厨房安装了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_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c、立即打开电动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2)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容易造成CO中毒伤亡事故请回答: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_你认为,在烧木炭或使用燃气热水器等时,要注意的是(写一点):_CO虽然有

6、毒,但有着重要的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还原性决定的一例用途:_【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一氧化碳有毒,同时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解答】(1)由甲烷的化学式可知,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故填: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打开电动机时有可能出现明火而发生爆炸故填:a、b(2)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故填: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

7、缺氧应该注意通风、使燃料充分燃烧等故填:确保充分燃烧或通风透气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能还原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煤气C石油D可燃冰【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还含有氢气等成分,属于混合物C、石油中含有汽油、柴油、煤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A6、煤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煤成分中有下列元素中的()

8、A碳B氢C硅D硫【分析】煤主要由碳元素组成,还含有少量的H、N、S、O等元素,硫元素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解答】煤主要由碳元素组成,还含有少量的H、N、S、O等元素,硫元素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故选D7、煤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的有毒气体是()ASO2BCO2CCODH2O【分析】可以根据煤的元素组成、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物质故选AC简单1、下列过程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利用炸药爆炸开山炸石C利用汽油燃烧驱动汽车B利用煤

9、燃烧发电D利用水力发电【分析】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是放热的,有些化学反应是吸热的;不通过化学变化也可以获得能量【解答】A、炸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B、煤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C、汽油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D、利用水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故选:D2、今年3月苏州日报报导:“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能将突破7000兆瓦”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

10、化学能D风能转化为电能【分析】太阳能光伏电池(简称光伏电池)用于把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利用此知识可解决此题【解答】太阳能光伏电池是直接利用太阳光照射直接转化为电能,因此此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选C3、对能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新能源汽车不需要任何能量C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燃烧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弄清能量转化过程前后的能量形式,结合影响各能量的因素分析能量转化情况,结合具体选项进行分析【解答】A、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B、新能源汽车也需要能源的驱动,才能运动行走C、食物在人体内消化,

11、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供人体活动之需D、燃烧发光发热,则是化学能主要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的过程故选C4、从人类生活的环境考虑,最理想的能源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燃烧时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环境的物质;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解答】化石燃料燃烧时能生成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太阳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清洁能源故选D5、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石油是“清洁燃料”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分析】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是

12、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解答】A、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储存量已越来越少,所以错误B、石油的成分复杂,含有碳、氢、氧、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不是清洁能源,错误C、石油是一种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正确D、石油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例如塑料等制品原材料都来源于石油错误故选C6、可燃冰”CH4(H2O)n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下面关于“可燃冰”叙述正确的是()ACH4(H2O)n是氧化物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D“可燃冰”可直接拿回家作为

13、燃料使用【分析】结合题意并根据甲烷的性质分析即可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燃冰不是甲烷【解答】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可燃冰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不是氧化物,说法错误;B、因为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污染环境,所以“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故正确;C、可燃冰可燃烧部分是甲烷,根本不会变成油,故错误;D、可燃冰能燃烧的部分是甲烷,需经处理后使用,所以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B都是可再生能源C都属于混合物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燃烧时

14、都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解答】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正确;B、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错误;C、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正确;D、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物质燃烧都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正确故选B8、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A散热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分析】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物质才能发生燃

15、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完全越剧烈【解答】可燃物架空一些,可使空气容易进入而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氧气与可燃物接触更充分;“火要虚”能使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完全才能燃烧更旺;此做法不能改变可燃物的着火点等物质固有属性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选B难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银液氧C洁净的空气蒸馏水B钢铁汽油D甲烷醋酸【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A、水银、液氧均只含有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钢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

16、物;汽油主要成分是脂肪烃和环烃类,并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蒸馏水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甲烷、醋酸均只含有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和石油的形成B天然气燃烧C分离石油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D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分析】此题是一道有关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问题,注意区别易混的概念,如煤的干馏与煤的蒸馏区别同时了解化工原料的制取原理【解答】A、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将枯枝落叶等植物的遗体埋藏到地下,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复杂的化

17、学变化形成的,故A错;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蒸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石油的组成中都含有多种成分,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等各种产品,石油的炼制是根据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加热分别蒸馏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也叫煤的焦化煤隔绝空气受强热时,有气体生成,其成分为煤焦油、焦炉气、氨水等物质反应完毕后的黑色固体物质叫焦炭因此此过程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3、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目前发现的可燃冰储量大约是化石燃料总和的2倍,“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

18、H2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D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分析】A、根据水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B、根据现有的能源种类进行分析;C、根据固态水的化学式进行分析;D、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A、可燃冰可以燃烧是因为含有甲烷,水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B、现在利用的化石燃料已经接近枯竭,可燃冰的使用将开辟新的能源种类,故B正确;C、固态水中含有氧氢元素,而可燃冰中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可燃冰不是固态的水,故C错误;D、根据可燃冰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是由碳、氢、氧三种

19、元素组成,故D错误故选B4、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利用电热器取暖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D利用蜡烛照明【分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是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了电能,也就是该过程一定有化学变化产生,既一定发生了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A、利用电热器取暖,是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合题意;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合题意;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符合题意;D、利用蜡烛照明,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故D不合题意故选C5、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开发使用新能源

20、,是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下列与新能源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研制、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能真正实现“零排放”,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B晶体硅不仅是电子和信息工业的基础材料,也是研制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C核能不属于清洁能源D风能、水能、地热能均属于清洁能源【分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解答】A、氢气燃烧后生成水无任何污染能真正实现“零排放故对B、晶体硅的特殊性能在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故对C、核能无污染既清洁又环保属于清洁能源故错D、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无任何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对故选C6、煤、石油、天然气

21、被称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写出该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分别写出一种煤、石油加工后可以用作燃料的产品:煤_;石油_【分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煤在高温下可生成煤气,并可用作燃料;石油可加工成煤油、柴油、汽油等;【解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或CH4),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式是: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甲烷(或CH4);CH42O2CO22H2O(2)煤在特殊的设备里,高温下能生成煤气,煤气是一种经济方便、清洁卫生,燃烧效率很高的燃料;石油经过分馏后可称

22、为煤油、柴油、汽油等燃料故答案为:煤气;柴油(其他合理答案也可)7、煤和石油都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人们常把煤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由于煤和石油中含有硫元素,在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污染大气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化学式为_,在实验室通常用_来吸收它,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分析】可根据煤和石油的组成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进行相关回答;煤和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可根据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来进行吸收【解答】煤和石油都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煤和石油中的硫元素经过燃烧,生成SO2气体,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以用碱性溶液来吸收,如用氢氧化钠溶液,方程式为

23、:SO22NaOHNa2SO3H2O故答案为:混合物;SO2;碱液(或氢氧化钠溶液)8、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市提供了能源保障(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填序号)A煤B天然气C乙醇D石油(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_,因此它是最清洁的能源【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氢气是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能源【解答】(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乙醇可以通过粮食、植物秸秆等物质发酵制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填:C(

24、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因此它是最清洁的能源故填:水9、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石油和_是常见的化石燃料(2)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正在开发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_(填1种即可)等(3)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可以提高其利用率,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甲烷和水反应也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d若有24g的A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9g

25、【分析】(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2)潮汐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都属于新能源(3)根据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4)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是分子个数是2,反应后是4,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改变【解答】(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2)潮汐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都属于新能源(3)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COO22CO2(4)由分析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

26、从微观示意图看出,反应物是CH4和HO2,生成3H2和CO,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故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反应前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反应后是0,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根据反应方程式可计算出若有24g的A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9g过程如下:CH4H2O16624gXCO3H21624g6XX9g故答案为:1)天然气2)风能3)2COO22CO24)CH4H2OCO所正确的是bd(3H2bd(难题1、(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计分)A、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广大居民用上天然气(主要

27、成分甲烷)作燃料已知1kg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约为5.87107J试填空(1)参加上述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O2):v(CO2)_;(2)若1kg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则放出的热量_5.57107J(选填“”或“”“”);(3)16kg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至少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kgB、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乙醇的燃烧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C2H6O3O22CO23H2OaC2H6O5O22CO22CO6H2O试填空(1)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a_;(2)反应_(选填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属于完全燃烧,产物无毒性(3)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

28、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g【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等含有碳、氢或含有碳、氢、氧的化合物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等物质【解答】A(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O2):v(CO2)2:1故填:2:1(2)因为气态水液化时放出热量故填:(3)16kg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至少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CH42O2CO22H2O166416kgX1616kg64XX64kg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64kgB(1)由aC2H6O5O

29、22CO22CO6H2O可知,a2故填:2(2)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完全燃烧故填:(3)设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2C2H6O5O22CO22CO6H2O92569.2gX9292g56XX5.6g答: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5.6g2、下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压强为101KPa时间的沸点请你回答:可燃物沸点/CH4164X88.6C3H842.1C4H100.5C5H1236.1(1)“祥云”火炬中的燃料含有C3H8,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2)X_;(3)打火机的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打开开关

30、)液体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上表中可做打火机燃料的是_;(4)请你从表中找出一条规律_【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可燃物的化学式可知,可燃物的化学式的通式为:CnH2n,n表示碳原子的个数;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液体又容易气化,说明该燃料的沸点不很高,也不是很低;由表中数据可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个数的增加而升高【解答】(1)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2)由表中物质的化学式的规律可知,X是C2H6;故填:C2H6;(3)丁烷的沸点是0.5,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故填:C4H10;(4)由表中数

31、据可知,多数情况下,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物质的沸点越高故填:多数情况下,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物质的沸点越高3、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心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探究:【收集气体】他们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_【查阅资料】收集的气体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CH4、CO是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实验探究】如图二(1),将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二

32、(2)中的_(填序号)(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含有_气体(3)装置C作用是_(4)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_,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_(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在D处倒扣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再在D处倒扣干冷的烧杯,若杯壁有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_,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_(6)经过进一步探究得知,收集的气体是CH4、CO2、CO的混合物,这几位同学拟用如图三装置,粗略测定取样气体中CO2的含量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若取样气体为100mL,装置G读数为65.

33、0mL,则取样气体中CO2体积含量约为_%【分析】【收集气体】根据图示收集气体的操作特点,判断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不换瓶的要求对收集气体的装置进行改装,使收集的口部面积变大分析设计即可;【实验探究】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本题可用逆推法,了解现象与本质的联系(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二(2)中的有控制开关的装置,以防气体逸出,所以选(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利用这一变化检验气体为二氧化碳;(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以防干扰试验;(4)B中无现象说明原气体中无二氧化碳,D处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是由于甲烷燃烧的可生成水;因为收集的气体中本身或在过程中带入的原因使其含有水蒸汽,所以在点燃的尖嘴管前加装一个干燥装置,排除干扰;(5)分析所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判断气体组成;(6)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装置G读数为65.0mL,即不溶于水的气体CH4、CO的体积【解答】【收集气体】根据图示,采取排出瓶内的水收集气体的操作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