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第一章主要理论.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4274578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58.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主要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主要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主要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主要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第一章主要理论.ppt(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主要理论,人的心理现象和某些心理问题,并不都能被“常理”所解释。百年来形成的许多相关理论,对健康和疾病中的某些心理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解决方法。 本章将简单介绍与心身问题密切有关、且对疾病发生、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几种理论。,目 的 要 求,目的: 学习几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及其在医学领域的意义掌握: 行为和行为学习理论的概念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和类型 精神分析心理结构和人格理论的内容 认知的主要特点及认知对个体行为和情绪的影响 心理生物学研究的现状 马斯洛需要理论及罗杰斯自我论的要点,熟悉: 示范作用的意义 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 埃里斯的认知ABC理论;贝克的

2、认知理论 运用认知理论分析心理障碍的形成 心理生物学研究述评 马斯洛需要理论与奥尔德弗需要理论的不同,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 对行为学习理论的述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原理心理生物学研究简史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中医主要的医学心理学思想社会变量与社会心理变量与心身健康关系,了解:,教 学 内 容,第一节 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的概念 早期行为学派认为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只能应用客观观察的方法,“行为”是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通过大量的研究,扩大了人们对行为含义的理解。将“行为”理解为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经典

3、条件反射,食物刺激使狗的口腔产生唾液分泌反应,食物与唾液分泌无关的中性刺激铃声 总同时出现,铃声引起唾液分泌,食物作为非条件刺激所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 称为非条件反射,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反复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铃声成为食物的信号,转化为条件刺激,引起了 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二十世纪初,巴甫洛夫进行的试验研究:,经典条件反射就是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反复与非条件刺激(UCS)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CS),引起了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UCS)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CR)。 理论意义在于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的影响。任何环境刺激,都可通过经典条件作用机制影响行为。据此

4、,许多正常的行为现象或异常的行为问题,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而获得。行为治疗中的系统脱敏疗法,则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性的松弛反应,以帮助患者克服“习得性”的紧张行为反应症状。,其特点包括: 1.强化,指环境刺激对个体的行为反应产生促进过程。如果两者结合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形成就越巩固。 2.泛化,是反复强化的结果,不仅条件刺激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而且某些与之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其主要机制是大脑皮质内兴奋过程的扩散。 3.消退,是指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老鼠在饥饿的刺激(S)下会产生一系列 行为反应(如压杠杆、乱窜、乱咬),只有按压杠杆

5、动作(R)时, 会立即获得食物刺激(S),老鼠一到箱子里,就主动按压杠杆取食,操作条件反射 斯金纳(Skinner BF)等人的实验:,动物受到电击(S),就会产生一系列 的行为反应(如回避、乱窜、乱咬),只有回避动作(R)这种行为反应出现时, 才可获得取消电击的结果(S),动物学会了回避行为,如果当行为反应出现后总能获得某种刺激结果,则个体就可以逐渐学会对行为反应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作用,也称为工具操作条件作用。 重视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任何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 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各种习惯或症状,都可以是因

6、操作条件反射而形成或改变。,根据操作条件反射中个体行为之后的刺激性质以及行为变化规律的不同,可将操作条件反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正强化,是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增强。 2.负强化,是个体行为的结果导致了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增强。 3.消退,是指行为的结果导致了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4.惩罚,是指行为结果的导致了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减弱。 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米勒的内脏学习实验证实了内脏反应也可以通过操作性学习加以改变。意义在于,人类也可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各种内脏活动。 示范作用 属于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学会一种新的行为类型可通过对具体模型

7、榜样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而进行。,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他把这三个层次形象地比喻为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 。,心理结构,认为意识、潜意识及前意识是人的基本心理结构,意识保持着个体与外部现实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部分,无意识使个体的心理活动具有潜在的指向性。 因此,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各种心理、行为并非完全由个体的意志决定的,而是被潜意识的欲望,冲动等决定的,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各种欲望或观念,如果不能被允许进入到意识中,就会以各种变相的方式出现。 通过分析疏导,将这些心理冲突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就可以治疗这些疾病。,人格理论,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

8、是由本我、自我或超我三部分交互作用构成。 人格是在企图满足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努力争取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两者长期冲突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即“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使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强调个人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人格的形式要经过五个时期,每一个时期人格三部分的冲突如果解决得不好就可能产生人格障碍或成为心理疾病。,第三节 认知理论 概念 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说,“认知”是指信息为人接受之后经历的转换、简约、合成、储存、重建、再现和使用等加工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9、 以Neisser 1967年出版认知心理学一书为标志,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领域的又一个分支。,认知的主要特点 包括认知的多维性、认知的相对性、认知的联想性、认知的发展性、认知的先占性和认知的整合性。 埃里斯的ABC理论 认为在环境刺激或诱发事件和情绪后果之间关键的是信念或信念系统。非理性信念是产生各种情绪、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合理情绪疗法就是促使患者认识不合理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的不良情绪后果,通过修正这些潜在的非理性信念,最终获得理性的生活哲学。,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认为各种生活事件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时要经过个体的认知中介。情绪和行为不是由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经由个体接受、评价,赋予事件

10、以意义产生。 贝克还归纳了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的5种形式,即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和“全或无”思维 。,第四节 人本主义理论 思想渊源与时代背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奥尔德弗的需要论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种层次。,奥尔德弗需要论,简称ERG需要理论,认为: 人的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需要层次论建立在满足上

11、升的基础上; 提到了挫折倒退这一方面,即较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把欲望放在较低的需要上; 认为需要次序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而是可以越级的,有时还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需要。,罗杰斯的自我论 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开始慢慢地把“我”与非“我”区分开来。 主张以现象学的方法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通过自己身体内部的参照系统,来取得文化知识;用别人的观察来核对主观知识以取得客观知识;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取得的人际知识。 在心理治疗中提出来访者中心疗法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心理生物学研究成果 Cannon提出了紧急反应概念和机体内平衡理论。 Pavlov提出了

12、皮层内脏相关学说。 Selye创立应激学说(一般适应综合征)。 Hess提出中枢控制情绪的假设。 Wolff提出人类心理变量和生物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理因素相互作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心理生物学研究现状 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以脑为中心的心理神经内分泌学和心理神经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心理生物学的研究。 现代心理生物学的研究水平 微观方面:心身相关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宏观方面:理论上,各种心理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第六节 其它有关理论 人性主义理论 认为人性由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心理)属性所组成。这三种属性彼此相互依存和

13、制约。在心理治疗方面曾经提出悟践疗法。 中医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中医理论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形神观”、“天人观”和“人贵论”之中。,社会学研究方向 从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角度,探讨社会(环境)变量和社会心理变量(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健康的关系、社会发展对人心身健康的影响。 重视不同群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群体健康关系的调查分析的跨文化研究。社会学方向还研究社会行为因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社会生活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主要涉及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等概念;研究疾病的社会干预,如改善环境、开展社区和家庭治疗等。,重 点 难 点,关于行为概念的发展 心理学对于行为的认识

14、经过一个发展的过程。早年华生把行为的概念界定为人们外在的各种行为、动作和表情。新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则将行为的概念进一步扩大,认为还包括内在的心理活动、内脏的活动。 关于对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解 操作条件反射认为行为之后的结果对行为本身具有反馈作用。据之后给个体所造成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增加或减少,可以导致其行为进一步加强或减弱。,认识精神分析理论的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西方心理学界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虽然一些概念比较抽象,也无法进行直接的研究,但是其理论观点,对于解释心理疾病的产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假设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

15、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到复杂的;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马斯洛提出了需要的不同层次,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还详细说明了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在人身上的客观存在,但他认为,这些需要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 罗杰斯自我论的要点 他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开始慢慢地把“我”与非“我”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关于条件性积极关注

16、与无条件性积极关注 个体发展首先从父母处获得积极关注,孩子习得了服从父母意旨就能获得关注。故服从父母意旨就成了获得关注的条件,即“条件性积极关注”。 “无条件性积极关注”即对儿童各种行为都给予关注,不加批判的接受(不作“好”、“坏”的条件评价),创造一种平等、真诚、协调、理解的环境,以利于改善儿童因自我概念与周围不协调时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生物学方向与脑机制研究 近年来,脑科学的研究是利用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对脑功能或心理行为进行心理学、神经科学、精神医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通过观察与行为相关的脑活动的动态变化来研究推论脑机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使行为与心

17、理现象的脑机制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解释。一些神经、精神疾病的特定的相关基因已找到,并开始研究基因治疗的可行性。,自 测 习 题,名词解释 1.行为 2.前意识 3.潜意识 4.本我 5.自我 6.超我,7.正强化 8.负强化 9.泛化 10.消退 11.惩罚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简答题 1.简要回答狭义与广义行为概念的区别 2.简要回答述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 3.简要回答正强化与负强化的不同 4.简要回答示范作用的过程 5.简要回答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的主要内容,论述题 1.试分析行为学习理论的特点 2.试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3.比较马斯洛需要理论与奥尔德弗需要理论的不同 4.试评价心理生物学理论

18、的特点,课 外 阅 读,GAS In the first stage of GAS called alarm reaction, the body releases adrenaline and a variety of other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o combat the stress and to stay in control. This is called 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The muscles tense, the heart beats faster, the breathing and perspiratio

19、n increases, the eyes dilate, the stomach may clench. Believe it or not, this is done by nature to protect you in case something bad happens. Once the cause of the stress is removed, the body,will go back to normal.,Its second stage called resistance or adaptation. This is the bodys response to long

20、 term protection. It secretes further hormones that increase blood sugar levels to sustain energy and raise blood pressure. Overuse by the bodys defense mechanism in this phase eventually leads to disease. If this adaptation phase continues for a prolonged period of time without periods of relaxatio

21、n and rest to counterbalance the stress response, sufferers become prone to fatigue, concentration lapses, irritability and lethargy as the effort to sustain arousal slides into negative stress.,The third stage of GAS is called exhaustion. In this stage, the body has run out of its reserve of body e

22、nergy and immunity. Mental, physical and emotional resources suffer heavily. The body experiences adrenal exhaustion. The blood sugar levels decrease as the adrenals become depleted, leading to decreased stress tolerance, progressive mental and physical exhaustion, illness and collapse.,Maslows basi

23、c needs are as follows Physiological Needs:These are biological needs for oxygen, food, water, and a relatively constant body temperature. They are the strongest needs because if a person were deprived of all needs, the physiological ones would come first in the persons search for satisfaction. Safe

24、ty Needs:When all physiological needs are satisfied and are no longer controlling thoughts and behaviors, the needs for security can become active.,Needs of Love, Affection and Belongingness:When the needs for safety and for physiological well-being are satisfied, the next class of needs for love, a

25、ffection and belongingness can come forth. Needs for Esteem: Humans have a need for a stable, firmly based, high level of self-respect, and respect from others. When these needs are satisfied, the person feels self-confident and valuable as a person in the world. 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Maslow describes it as a persons need to be and do that which the person was born to do.,关 键 词 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