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tia****g98 文档编号:14274434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 妖娆(ro) 襁褓(qng) 骈进(pin) 唐雎(j) B、 承蜩(tio) 枘凿(lu) 鸿鹄(h) 白频(png) C、 风骚(so) 休浸(jng) 扶掖(y) 乐毅(yu) D、 佝偻(gu) 舴艋(z) 亵渎(xi) 缟素(go)2、 下列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3分) A、 一代天骄 媚上欺下 狐军奋战 黎民百姓 B 、温声细语 断章取义 恼羞成怒 重蹈履辙 C 、理智易明 恪尽职守 气吞斗牛 弥留之际 D 、无与伦比

2、 涕泗横流 怒不可遏 一扌不黄土3、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顿失滔滔(立刻) 略输文采(差) 宜多应者(应当) B、 断章取义(分开) 强聒不舍(舍不得) 不辱使命(辱没) C、 以数谏故(屡次) 度德量力(估计) 化为乌有(没有) D 、谓为信然(说) 引喻失义(恰当) 本题主眼(重点)4、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 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C、 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

3、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 听到有人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了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 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习电脑充满了信心. C 、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D、 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6、口语交际。(3分)市新闻网开展“文明小博客”的活动,“学生该不该开博”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些同学赞同开博客,有些同学持反对意见。请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_ _7、下列句子按语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宇宙是一个硕大无

4、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A、 B、 C、 D、二、阅读分析。(49分)(一)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选段,完成819题。(23分)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

5、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

6、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遂许先帝以驱驰( ) 恐托付不效( )庶竭驽钝 ( ) 夙夜忧叹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10、文中所说的“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具体指是什么事?用原话回答。(2分) 11、下面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功绩,从列出的五项中任选一项,参考示例,写出其具体的内容。(1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振,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

7、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排八阵示例 三顾:三顾茅庐 : 12、出师表选段中哪一句话也表明了诸葛亮“澹泊明志”的志趣?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13、选文第一段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在原文中用横线标出相应的句子。(1分)14、从选文看,诸葛亮回顾先帝“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的目的是什么? (2分) 15、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6、下面是诸葛亮祠中的一副对联,请你从列出的四项中任选两项,写出具体所指。(2分)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 鼎足六出,威德咸孚足千秋。两表:_ _ 一对:_ _ 鼎足:_ _

8、六出:_ _ 17、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18、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用原文回答):(2分)(1) (2) 19、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023题。(12分)神奇的人体“天网”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但

9、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体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

10、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那么,人体内的“天网”是谁抛出的?它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科学家对中性粒细胞已经了解得比较透彻了,知道它们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细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毒最出色的勇士。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

11、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德国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

12、中性粒细胞内部的!竟然会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织“网”杀敌这可是长久以来有关的从未有过的重大发现!人体内由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20、读段,概括什么是人体“天网”?人体“天网”的作用如何?(4分)_21、人体“天网”是怎样形成的?(2分)_22、第段中,“比较”“大约”“勇士”这几个词好在哪里?(3分)_23、人体“天网”有哪些“神奇”之处?(3分)_ 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430题。(14分)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

13、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

14、一刀又一刀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

15、衣。“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那有什么不好呢?”“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

16、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24、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

17、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2分)_25、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2分)(1)_ _(2) 26、第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 _;其作用是:_。(2分)27、第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2分)谜:底:28、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1分)29、根据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点词“芬芳”的意思。(2分)芬芳:_ _30、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3分)_ _三、作文。(50分)31、越来越好是一种愿望,越来越好是一种状态,越来越

18、好是一种结果。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朋友多了,心相通了,大家越来越好;道路宽了,心气顺了,日子越来越好”其实,越来越好的还有风景,还有心情,还有习惯,还有来吧,拿起手中的笔,去抒写心中的越来越好。请以“ 越来越好”为题,写一篇文章。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1、D 2、D 3、B 4、A 5、C6、示例一:我赞同开博客。因为“文明小博客”的活动能引导我们健康上网,而且开博客能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增强我们的自信心。示例二:我反对开博客。因为网上的一些不良内容势必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痴迷于博客会浪费大量的

19、时间,必然耽误我们的学业。7、 B 8、奔走效劳 成效 比喻才能平庸 早晨9、略 10、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即可得分,多答扣分。)11、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东和东吴(孙权);收取东川、西川;摆设八阵图。12、不求闻达于诸侯。(如加上前句亦可。)13、略 14、表达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表达“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表达对刘禅的劝勉。(答出两个要点,意思对即可)15、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6、 两表:前、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 鼎足:三国鼎立 六出:六出祁山17、 B 18、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营中之事,悉

20、以咨之。19、要点: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为了汉室之隆20、在人体内细菌周围,由一丝丝状物质互相缠绕而构成的“网”,叫人体“天网”,它能擒拿细菌并将细菌毒杀或吞吃掉,对人体内健康细胞起架护作用。21、人体内中性粒细胞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时,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的丝状物质DNA缠绕在一起,便构成了细菌难逃的人体“天网”。22、“比较”,准确地说明了科学家对中性粒细胞了解的程度。“大约”,准确地说明了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中白血球大致的个数。“勇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性粒细胞在人体内抵御病菌过程中,发挥的追踪病菌,吞噬,杜莎病菌的作用。23、人体“天网”总在细菌进入人体后迅速出现在细菌周围;它能擒拿、毒杀、吞吃细菌;它对人体内健康细胞起保护作用;它杀敌护体后神秘消失;它的丝状物质是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24、刀之爱。25、侥幸(庆幸)。 26、成百上千把跳跃飞舞的刀;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27、迷:三月三奶奶砍枣树;底:储存养料,以利结果。 28、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9、酝酿(或酿造)。 30、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 31、参照当地中考作文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