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ppt.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4272814 上传时间:2020-07-15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1.2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资源描述:

《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ppt.ppt(1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主讲教师:杜正雄,一、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含义1、化学教育研究的意义,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含义2、化学教育研究的含义,化学教育研究的含义 是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化学教育中的问题的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认识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视社会和人在教育方面的需要,即十分关心教育价值观的研究。,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含义3、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含义3、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基础与应用相结合。 实证与思辨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二、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叙事研究,一、行动研究,(一)行动研究的内涵 所谓行动研究,是由

2、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研究主体:实际教育工作者 研究环境:学校环境 研究问题:学校所关心的问题,(二)行动研究的特点,(三)行动研究的过程,(四)行动研究的误区,1、在研究假设方面,缺少科学的、可操 作的假设,随意行动 2、在实施行动方面,注重行动,忽视过 程研究 3、教师追求专业研究工作者的模式,(五)行动研究的优缺点,二、个案研究,(一)个案研究的内涵 个案研究是根据对单一的、典型的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考察来了解对象的发展变化的线索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施一些积

3、极的教育措施以促进它的发展,然后把对这些条件、措施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推广到对一般的人和事上去的教育研究方法。,(二)个案研究的特点,(三)个案研究的过程,(四)个案研究的应注意的问题,1、准确把握个案法的适用范围 学习困难或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行为不良的学生;情绪不稳或情绪反常的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学生;智力超常的学生 2、收集的资料尽可能充分完整、真实可靠,(四)个案研究的应注意的问题,3、坚持谨慎、道德的研究原则 被试参与应该是自愿的; 设计应合乎伦理道德; 慎重处理所获得的资料,(五)个案研究的优缺点,优点: 1、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 2、可根据需要,结合其它方法,考

4、查学生行为的 发展过程。 3、可以采用一定的实验控制,改造学生消极行为, 形成积极行为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 中的因果关系。,缺点,1、结果缺乏代表性。 2、有些个案研究,由于对象有特殊性,往往 缺乏可供比较的个体或小组,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科学性。 3、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 4、主观偏见一直是影响客观地搜集和分析资 料的因素。,三、叙事研究,(一)叙事研究的内涵 叙事就是教师讲出自己在课堂生活中的小故事,它可以是教师讲自己经历的故事,或者是老师观察到的发生在其他教师身上的故事。 叙事研究是指任何使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它是“以教师的故事经验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教

5、师故事与教师研究的综合体,它不仅是教师探究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是教师参与自身的教学与发展研究的推动力”。,(二)叙事研究的特点,(三)叙事研究的内容,1、展示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2、记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3、记录难忘的教育教学经历 (关键事件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4、揭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四)叙事研究的过程,撰写研究报告,(五)对叙事研究的几种误解,1、叙事研究就是对自己教育故事的素描。 2、叙事研究就是不需要理论基础的研究。 3、人人都可以做叙事研究,因此人人都 在做叙事研究。(祥林嫂就不是做研究, 尽管她总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六)叙事研究的优点,1、叙事把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经

6、验组织成有价值结构的事件,串缀成有现实意义的链条,从而将看似平凡普通的活动赋予独特的体验和韵味。 2、描述与揭示了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教学活动。 3、描述了教师真实生活状况的研究,让我们有机会听到普通教师的声音,并透过他们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三、化学教育研究的过程,1、化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2、制定研究计划,3、收集材料,4、整理材料,5、材料的分析研究,6、研究报告的撰写,四、研究课题的选择(选题),1、选题的意义: “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它不仅决定了研究活动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的内容,而且也规定了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和途径,预示着研究的成果和水平。因此正确的选题是化学教育

7、研究工作者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功。 选题是一种活动过程,是问题不断聚焦的过程,2、选题的原则:,2、选题的原则: 价值性(需要性)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两者的差异反映在研究的目的上。 案例1:如果通过课题的研究能够把已有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教育情境当中,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化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则此类研究课题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它一般是面向化学教育实践的研究。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对提高化学教学的现代化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就是大有裨益的。,案例2:,如果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化学教育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8、,发现化学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而得出新的理论,发展和完善原有的理论体系,则该类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课题的理论价值保证化学教育研究能够为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改进化学教育的不合理现状提供理论支持。例如,“中学生化学学习心理机制的研究”就揭示了化学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丰富了化学教育理论体系,能够为化学课程与教材的编制、教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创造性 可行性(主观和客观条件),3、选择课题的思维方式,1、发现问题:怀疑;变式;迁移;追因。 1.获得途径(问题谁提出来的): 自己(个人的观察),他人(导师指定;课题指南),交流中(阅读文献;会议;同行交流) 2.形成途径(问题如何

9、产生): 问题:矛盾,困惑 在哪些领域中的困惑? 3、提出假说: (问题要有研究价值,根据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假说,假说就是论断,即研究课题),4、研究课题的发现A、从化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现课题,教育教学的实际情景复杂多变,使得实际的教学与教育理论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带有普遍性的,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和兴趣”;有的是属于特定领域或个人,如“如何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效果”,“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等等。 以化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选择课题,通过研究从中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规律,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化学教师选择课题的主

10、要途径。广大化学教师根植于化学教育实践当中,他们对化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感受最深刻也最敏锐,因此,他们容易发现问题,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最有利条件。,B、从社会发展对化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中发现问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发展和变革)-化学教育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从“化学与新时代”,“化学教育最优化”,“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化学在演变中”,“化学:通向未来的钥匙”到“化学一扩充边缘”,国际化学教育会议(ICCE)不断变换的主题可以从某种角度反映出社会的发展对化学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化学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化学教育就必须不断地改革。不断地解决在新

11、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这些新的问题都是化学教育科研的重要选题。 案例: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成为当前化学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C、从化学教育理论的建构和完善中发现问题,化学教育事实和现象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化学教育发展的众多外界条件的变革和发展,决定了化学教育理论是一个不断 发展、逐步完善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必然会有许多有待 建构的理论空白点,也存在着某些与实际化学教育事实相矛盾的地方,或者存在一些值得完善的问题,这一切都可以成为化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 以化学

12、实验教学为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化学实 验的教学功能,就是一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研究课题。从获得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到启迪思维、培养方法的途径,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内涵在逐渐扩大,实验教学的理论在不断地完善,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新的研究课题,如化学实验教学目的的分析、探究性化学实验的设计、化学实验与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化学实验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等等。,D、从对教育信息的分析和借鉴中发现问题,教育信息资料能比较及时地反映某些教育思想观点、教育科研成果、教育改革的发展等最新的动态。通过收集、查阅有关的理论书籍、期刊杂志等

13、文献资料,加工整理其中的某些信息,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发现和提出问题,形成研究课题。例如,“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就是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大力提倡科学探究这一信息受到启发而提出来的。 研究者从教育信息资料中还可以及时了解某些教育问题的研究动态,吸取其研究成果并发现其中的不足,在别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研究课题。例如,“问题解决”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中几乎没有对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研究。由此,可以将“化学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研究”作为化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还可参考数学、物理等学科中问题解决的研究成果。,矛盾的表现:措

14、施和效果之间的矛盾 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效果不佳?影响效果的真实原因是什么?,选题案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矛盾,问题:人们很少记得或使用在中学学过的化学知识的原因是什么?,(一)问题的分解与限定使问题聚焦,形成问题序列,1、问题的分解 围绕研究的主题,形成一些相关的问题。,传授式、探究式,旧教材、新教材,知识、方法、观念,学科知识、生活知识,进一步思考:什么是基本化学观念? 中学的基本化学观念有哪些? 如何教给学生基本化学观念?,宋心琦教授 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不是诸如分类、实验、计算等特殊的方法和技能,

15、而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具有化学特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第一目标。,我的研究题目 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问题的限定 从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来限定,从研究对象来限定:年级;性别、种族文化背景、成绩、地域 从研究的内容来限定:应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顺序来分解和限定。 从研究的方法来限定:应明确使用何种方法来研究,如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等。,问题限定到何种程度受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制约,(二)问题的陈述:你能明白我想说什么吗?,1、明确问题的性质 问题有

16、两类: 1)是什么的问题或称描述性问题、事实问题,询问对象的性质、行为特征和态度。 2)为什么的问题或称规律性问题,通常涉及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变量,询问对象变化的原因、根据。,什么是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 观念建构为本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影响如何?,界定核心概念含义的方式: 采用经典定义 在多种不同定义中选择适用定义 自创定义,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界定核心概念和变量,1.没有指出关键变量,如“概念转变理论在科学概念形成教学中的应用” 2.关键概念缺乏明确的含义 如“巧妙设疑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仅仅指出了研究的领域,没有指出研究的具体问题 如“化学概念图教学研究

17、”,不好的陈述的表现:,1.问题必须是真问题,有现实针对性,可解性 (1)来源于客观事实和调查,有的放矢 (2)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3)能够收集资料来检验理论假说,好的选题的标准,2.问题有价值 理论价值:为原因的解释提供了知识 实践价值:为教育实践的改进提供了知识。,3.问题明确,大小适度 (1)明确:指题目中核心概念有明确并为研究群体接受的含义。 (2)大小适度 指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探讨的变量关系不宜太多。,4.选题要新颖 从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来体现创新。 新意如何产生? 在把握已有研究基础上,从时间、空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5.可行性:考虑主客观的条件

18、 时间 经费 资料收集的可能性:研究是否得到研究对象的同意和支持,收集资料的工具是否有效? 兴趣与能力:能否设计本项研究、能否收集处理解释资料。,6.伦理性 研究对象是否自愿,对研究对象有无伤害。,五、文献的查阅与综述,(一)查阅文献的目的 1、明确前人已做了哪些工作 2、告诉自己继续研究什么,自己的研究是否有价值 3、已有的研究会提供给自己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二)查阅文献的过程,确定与课题相关的关键内容(关键词或词组),确定文献来源、查阅文献,资料加工,批判性阅读,资料的筛选,对包含相关的信息材料做摘要或总结,书目登记,文献综述,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典型案例,1、确

19、定关键词,2、确定文献来源,参考、借鉴价值高,但贮存分散,不系统,(一)相关的著作。为研究提供全面的背景和理论。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如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 通过图书馆查阅。,文献的来源,我阅读过的重要书目,(二)相关论文。通过网络查询 (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 各大学均有购买使用。 阅读的重要期刊:化学教育化学教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开放教育研究各师范大学教育学报,外文文献 (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准确地翻译很重要 例如:观念/概念 观念/概念 为本 Idea/concept concept-based Effects of concept-

20、based instruction on an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 in a rural school Effects of concept-based instruction on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and procedural knowledge of Calculus,我阅读过的重要书目,1(美)H.Lynn Erickon 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 2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 3毕华林,亓英丽化学教育新视角 4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5王磊等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 6奥苏伯尔,

21、佘星南等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 7(美)美里尔哈明 教学的革命 8李晓文教学策略 9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3、资料的加工,(1)分类筛选 选择最相关的、最新的、最有权威的文献 (2)书目登记 包含下列信息: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出版的情况(包括地点、出版日期,或者一篇文章所在期刊的卷数及日期)。 目的:避免出现信息的混乱。 (3)摘要 1、问题 2、对象 3、方法 4、结果和结论 电子数据管理软件:endnote (4)批判性阅读,4、写文献综述(1)与你的研究最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2)你的评述,21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与分析 211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 212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的设计

22、流程 213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动态 214对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相关研究的评述 22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与分析 221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理论 2211观念建构为本教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2212观念建构为本教学的模型 222观念建构为本教学的实践研究 223国内有关观念教育的其他研究 224对我国观念为本教学的评述,典型案例,六、理论构思与形成假设,明确提出与界定你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你对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答案的猜想假设。,1、理论构想的内容,研究问题 假设 假设提出的理论与事实的依据 自变量 因变量 假设中涉及的变量 中间变量 控制的变量,变量性质 操作定义,假设,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

23、系的推测。 例如:开设智力训练课程有助于提高中学生智力水平。 例如:实施观念为本的化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化学观念水平。,变量,(1)自变量: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2)因变量: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 (3)中间变量:处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既是自变量的结果,又是因变量的原因。 (4)控制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因变量有影响,但是可以控制的变量。,变量的性质,(1)类别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如:性别(男、女);班次(1班,2班)。 (2)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如: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等。 (3)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

24、的一个名称 如:学习成绩;能力;智商;年龄等,变量的性质与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关。,类别变量:百分比,相关,百分数检验,X2检验 顺序变量:中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秩次分析。 数值变量:平均数、标准差、T检验、Z检验、F检验、方差分析等。,变量的操作定义,描述: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变量。 如:“开设思维训练课对中学生智能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思维训练课:英国刘易斯和美国格林的训练材料 智能水平:瑞文智力测验得到的分数,典型案例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41 概念界定 42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模型 43 观念建构为本的设计与常规教学设教学 计的区别,七、研究设计和研究计划,(

25、一)研究设计 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研究的具体途径、策略和操作程序。 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教育研究的目的、选择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确定研究的变量、 选择研究的工具与材料、制定研究的程序、 考虑资料整理的方法、预见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研究对象的选取(取样),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样本量:相关研究不少于30,比较和实验研究每组不少于15,调查研究不少于100。 取样方法:随机取样(5种)调查研究 非随机取样实验研究,(二)研究计划开题报告,1、课题名称(选题) 2、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选题) 3、国内外同类课题研

26、究的现状(文献综述) 4、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突破点对研究目的的具体分解和细化 5、本课题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方法可以包括:研究的材料,被试的选择,实验设计的方法,数据收集的方法,需要运用的仪器和量表等。 6、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7、本课题时间安排 8、本课题的人员分工 9、本课题的经费预算 10、本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与最终成果,八、实验法与调查法,教育实验方法是在教育实践中,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合理的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索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一)实验法的基本要素,1.自变量与因变量 在一个实验研究中,自变

27、量不止一个,每一个自变量有多种水平。 如:一项教学实验 单因素双水平 单因素多水平 双因素双水平 双因素多水平 多因素双水平 多因素多水平,2.前测与后测在实验刺激前的测试称为前测,实验刺激后的测试称之为后测。教育实验的效果通过前测和后测的差异来作出解释。,3.实验组与控制组 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称之为实验组,未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组称之为控制组。,(二)教育实验的一般程序,三个阶段 1、以理论设想为主的准备阶段 2、以实证验证为主的实施阶段 3、以理论概括为主的总结阶段,典型案例: 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1、以理论设想为主的准备阶段,研究目的:探索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对

28、学生的影响。 研究问题: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研究假设: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不会影响学生掌握具体化学知识、能帮助学生建构基本化学观念、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明确教育实验研究的目的与问题,形成假设。,探索;验证与应用;决策与推广,(2)界定自变量,确定实验处理,自变量: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 操作性定义: A.怎么实行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理论构想) B.选定要实行教学实验的内容,进行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设计。人教版第二册第三章电离平衡作为案例,把“微粒观”和“平衡观”作为基本化学观念,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3)界定取样范围及方法,根据学校教学情况,

29、自然取样。 选择1名教师(或自己)所带的2个平行班,随机选定1个做控制组(67人)、另一个做实验组(67人)。 如果有可能控制组和实验组可以是更多的班。,(4)界定因变量,设计数据测试办法,因变量: 学生对具体化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学生的基本化学观念 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测试方法: 考试或测试题 开放性试题 (量表),(5)控制无关变量,只能考虑影响较大的因素 学生性别: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生男女生比例相当。 教师水平:实验组和控制组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基本相当。 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整体教学进度相同,教学深度相同,作业量相当。 单盲控制:实验组学生不知道本班正在进行实验研究。 双盲控制:控

30、制组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本班正在进行对 照实验。,(6)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计模式,制订实验方案。,准实验设计:在真实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用随机的方法分配被试。 不等控制组设计 O1 X O2 O3 C O4,不等控制组设计O1 X O2O3 C O4,基本特征 通过非随机安排形成两个不完全等值组,实验组接受实验方案X,控制组不接受方案X,同时,控制组可以完全不接受任何方案,或接受另一种方案C。用两组前后测结果的差异来说明实验处理的效应。 适用范围 当不能随机安排学生接受方案,又必须在保持班级原状情况下实施方案时,可采取这种设计。 需要对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因素进行

31、比较,保证等值性。,特点 (1)有两个组(实验组与控制组),一般在原有环境下自然教学班、年级或学校进行,不是随机取样分组,因此控制组与实验组不等,但实验处理可随机指派。 由于不能以随机等组或配对方法去分配被试,只能试图去寻找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控制组,如年龄、性别、标准化学科测验分数、上课时的表现以及身体情况等方面,尽可能使组间平衡,两个组等价。 (2)都有前后测。,实验方案(复杂),3因素、2水平 12 34 24 13 15 26 37 48,(1)实验的前测 前测的种类:学科成绩测量;智力测量;特殊能力测量;人格测量 注意的问题:保证测出要测出的内容。尽量用标准化的量具,避免测量中的偏向。

32、(2)实验的分组 分组的方式:随机法。 (3)实验情境的控制 实验人员的培训、课堂的观察与指导 (4)实验的后测 注意后测的时间和工具 (5)实验的记录 数据材料的记录、事实材料的记录 测量; 观察记录;访谈;实验日记;录像,2、教育实验的观察实施阶段,(1)数据的分析整理 统计检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实验的结果是由自变量引起的还是有随机误差引起的。 在SPSS统计软件中操作 衷克定:SPSS for Windows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应用教程,3、总结阶段,实验报告的撰写,统计检验的手段,t检验。比较两个平均数之间的差异的显著性。 F检验。主要用于两个以上变量的平均数的差异检验。目的在于分析实验数据

33、中不同来源的变异对总变异的贡献大小,从而确定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有重要影响。 卡方X2检验,是比较观察次数与理论次数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 p0.05,接受零假设,差异不显著。 P0.05,拒绝零假设,差异显著;,前测及数据统计与分析,1测试卷的说明 本套测试卷测查学生3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有关水的组成、强弱电解质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等具体知识方面的水平;学生应用微粒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用平衡观的能力。,前测结果,结论:在水的组成、强弱电解质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等具体知识方面实验班和控制班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用微粒解释溶液的导电性和酸碱性方面,实验班和控制班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在用平衡原

34、理来解释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方面,实验班比 控制班略差,但不显著。,1第一学期期中化学成绩统计及分析 200611月进行了期中考试,两个班都有66人参加。化学试卷中涉及第三章“电离平衡”的为3、6、9、11、15、16、18、21、25,共9到题,总分值为28分(试卷满分100)。,后测及数据统计与分析,2、电离平衡部分实验班成绩明显好于控制班 ( P= 0047 ),分析: 1、实验班和控制班在考试总均分上没有显著差异。,1第一学期期中化学成绩统计及分析,结论: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不会减弱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而且对于学生提高成绩是有帮助的。,3道题总分7分,实验班均分4.0,控制班均分2.7,实

35、验班超过控制班1.3分( 18.6%)。 P= 0000001,有显著差异。 学生在电离平衡部分成绩的差异是由这3到题的差异引起的。,分析: 这3道题的难度明显要大于其它题,问题情境更复杂,需要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到的有关微粒和平衡的知识,需要学生有更高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结论: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对于学生应用具体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提高,即对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提高。,2、自编试题测试结果统计及分析,测试问卷:试题全部是主观题,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从微粒观和平衡观两方面测试学生,看学生是否建立应用微粒观分析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应用平衡观解释溶液中可逆问题能力。,因

36、为测试题为主观题且有一定的开放性,为了更有效的分析学生的答卷情况,按答案要点制定了详细的得分原则。得分原则更倾向于从能否用微粒观和平衡观解释问题的角度来给学生打分。,两班均发出测试卷67份,都收回67份,有效试卷各67份。,2、自编试题测试结果统计及分析,分析: P (全卷)=0005 001, P (1题)=0415 005, P (2题)=0228 005, P (3题)=0000 001。,实验班成绩明显好于控制班,而这个差异主要是由第3题产生的,在1、2题上,实验班和控制班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分析:第3题情境复杂,需要学生有高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需要学生从微粒和平衡的角度去

37、思考、分析信息,提出合理的解释。 在这道题上实验班的得分高于控制班,可以证明实验班的学生在应用微粒和平衡的观点来解释问题的能力比控制班高,也可以证明实验班学生比控制班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要高。,结论: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发展“微粒观”, 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7 研究结论与展望,研究结论,(1)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并发展基本化学观念; (2)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不会影响学生掌握具体化学知识; (3)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比常规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由于作者本身理论水平较低,没有对观念本身做系统的分析。 (2)对于

38、中学化学中大量存在的无机元素化合物内容,没有提供相应的具体案例。所提供案例中以“微粒观、平衡观、官能团与性质”为基本观念,这些观念分属于第一、第二类观念,但对于第三类观念化学与技术、社会、生活的关系,没有提供具体的案例。,7 研究结论与展望,不足之处,(3)在实验研究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作者自身经验不足,没有对学生每节课后的情况做跟踪记录,所以无法更细致地分析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过程性变化。 (4)实验班的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实行了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但是在课后的练习和作业中没有相应的措施,这使观念建构为本教学对学生基本观念建构的效果有了影响。 (5)在研究样本的选择中,选择了太原市一所重点中学

39、高中二年级的两个教学班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比较狭窄,因此得出的相关结论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研究样本扩大可能会出现其他情况,是否可以将本研究的结果推广到初始水平更高的或更低的学生中还需进一步论证。,九、化学教育经验总结法1、经验总结的类型,操作型经验总结 通过列举典型事例,总结自己或别人的教学特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等,使读者能体会到教学的最佳路线和模仿操作的可能性。如化学专题复习课的教学经验总结等。 例如:摩尔(现教材已经改物质的量)为教学的几点做法。(原载于化学教育1998年第10期)。全文有以下四点做法: 注重联系学生感性按,增强对引入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必要性认识 建立“基准量”概念,

40、实行教学的模式化,提高接受效果。 结合有关化学量换算,强调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加深各化学量的联系。 配合教学跟踪练习,以误辨正,保证学生准确运用。,综合归类型经验总结:,将具体的教学经验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类,说明其优越性和迁移的可能性。如化学特级教师治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的总结等。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 抓直观形成概念: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学生通过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分析、概括形成的概念,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所以在概念教学中,我总是千方百计从实验着手。 抓要点领会概念: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弄清是怎样叙述概念的,概念分几个层次,有哪些要点和关键词,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剖析每个概念,

41、深刻领会每个概念的含义。,综合归类型经验总结,抓特征区分概念:在化学教学中,有些概念既有本质的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教学中如果只注意某一概念的本身,忽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那么就会使学生对概念学习混淆不清,且遗忘率也极高,直接降低教学质量。因此我常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进行对比,使学生弄清概念的异同,防止模糊概念。 举反例理解概念:一般说来课本上都是从正面阐述概念,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有意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分析,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每一个概念。 抓训练掌握概念: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概念

42、,不会正确地用概念解决问题。针对这一矛盾,我经常设计一些概念性较强的练习题。,发展型经验总结,明确自己或别人的经验,将其作为新的研究的起点,从中提炼出理论命题,继而通过实证研究重现、修正、优化命题,以形成一定的理论或揭示某种规律。如对某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时,发现其讲评试卷的方式颇具特色:教师主持、学生质疑、学生解疑。由此提出一个命题:“学生自主讲评有助于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围绕这一命题可以作一系列的研究,最终证实“学生自评”的效果优于“教师讲评”。 化学“单元实验程序”教学方法的构建(载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师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评价丛书.化学卷)阐述了王老师几十年的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

43、总结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即达到四个转变:一是变“教学”为“学教”,二是变“教学”为“教思”,三是变“教学”,发展型经验总结,为“教育”,四是变“教学”为“教法”。其根本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学会”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总结报告也详细地阐述了“单元实验程序”的实施方案,可分为五个程序,第一程序:直觉与启示-知觉感知阶段(启发实验);第二程序:读书与思考-思索探求阶段(准备实验);第三程序:讨论与实验-动手操作阶段(演示实验);第四程序:总结与练习-巩固落实阶段(串联实验);第五程序:考核与创新-创造设计阶段(创造实验)。另外经验总结报

44、告中,对于“单元实验程序”教学方法的构建,还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二)、撰写化学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要求,(1)新颖。报告中提炼的主题应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创新性也体现了化学教育经验的先进性。(2)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报告论点鲜明,论据可靠,论证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突出主要的和有创见的内容,整个报告内容和次序的安排应当服从经验总结的中心思想,使整个报告结构严谨,层次分明。(3)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报告中的观点要出自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是对大量的事实材料的正确、深刻、集中的分析、归纳和综合,最终提炼、概括出结论,观点和材料应具有一致性。 (4)语言表达精练简洁,

45、准确完整。报告中的文字要简练。通顺,表达要准确完整,忠实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事实。,十、化学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一)、化学教育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1题目: a醒目。使人一看就能获得深刻的印象。 b确切。反映题目的词要准确,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把题目当作“口号”。而是明确地表达出研究报告报所解决的问题和范围。 c简洁。题目要用简短的词语组合而成,切忌冗长和一般化。一般说来,题目的字数宜在个字以内。如果有必要,还可加副题,以便表达更加明白、准确。,2、署名 研究报告的署名是表明研究者对该项成果承担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它也是社会对研究者工作的肯定。署名的方式可以是集体署名,又可以个体署名。如

46、果署名涉及到几个人,则须按个体对该项研究工作贡献的大小来排序;而不应该以某人的职务、职称或学术地位来排序。,3、摘要 在当代的研究报告中,为了让读者迅速了解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方法和结果等,通常需要在文前撰写摘要。摘要是对研究报告的简要概括。也是研究课题的创新所在的集中描述。因此,摘要的表述应该准确、简明、完整,其长短可以视报告的内容而定,一般宜100字200字。,4、关键词 关键词是研究报告中最能代表报告主题,表达其信息要素的词或短语。它能帮助读者理解研究报告的重点和关键,又有利于信息贮存和检索。所以,它是现代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通常,每篇研究报告以个个关键词较为适宜。它主要来源于题

47、目和摘要,它在研究报告中出现的机率较大。,5、前言 前言是研究者对研究题目的说明。一是说明准备解决什么问题;二是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因此,研究报告的前言应该主要集中在研究目的和意义上。 研究的目的。它可采用叙述式,直截了当地阐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可采用提问式,先揭示矛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积极的思考,然后提出报告的中心论点;还可采用回顾式,先对相关研究的概况作一简介,再针对存在的问题引出课题的主导思想。 研究的意义。它主要揭示研究课题的价值。说明研究成果为某一领域提供了新的知识、方法和理论体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状况及运动规律;同时,也说明研究成果对指导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6、正文 正文

48、是研究报告的核心和主体,占报告的大部分篇幅,是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它包括观察、调查、测试、搜集、实验的材料,以及由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一篇研究报告的质量优劣,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这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和论证性。,7、结论 结论是对全文处于更高层次的概括,以及由结果引出的思考,它是研究报告的精华。结论都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对主题的深化。,8、参考文献与附录 (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引用或参考别人的著作、论文、资料等文献资料的说明或注释。为了反映作者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体现出研究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49、。所以,必须在研究报告的末尾注释。 (2)附录 附录是对研究报告的附加说明,或者补充材料。如调查问卷、实验的量表以及其它重要的文献资料。 许多学术论文就是在教育调查、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甚至经验总结报告(尽管经验总结报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是写成。而许多写得很好、有创见的调查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本身可以认为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二)、化学教育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1、力求创新没有创造,科学就不能发展。化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创造性体现在研究者提出新的理论观点、解决新的问题、使用新的研究方法上。作为成果报告形式之一的论文应该将科研的这种创新精神呈现给读者,使其能领略到一些新的东西,

50、如从新的理论高度去探索、引申和扩展前人的理论,提出新的方案,深化前人的研究课题,作出新的预测等“补别人所不足”;或是发现别人未曾涉足的新问题,提出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新观点和新结论等,“道前人所未道,发前人所未发”。总之,创新是衡量化学教育科研论文基本价值和水平的主要标准。,2、强化理论,揭示化学教育现象本质的层次和高度,不是化学教育现象的描述、说明或解释。强化理论是加强化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研究色彩。化学教育科研论文和教学经验总结,虽然不是毫无联系的,但起码是有明确不同的。经验总结只是对于经验、材料的一般阐述与概括,事后总结心得体会,反映的多是个性、个别现象,事前无目的,依靠的是自然的

51、、自发的积累,比较具体。而科研论文是对有意识得来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经过“论”和“证”的过程得到的理性认识,虽然比较抽象,但却能很好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普通规律。强化理论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化学教育科研是一种学科教育科研,属教育科学范畴,其论文的理论色彩只能来自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与化学教育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对于前者只是应用,但对于后者却极具价值,其生存和发展有赖于有机结合的深人。其实,在化学教育科研及论文中单纯强化化学学科色彩,不仅是不正确的,也是没有出路的。中学教育教学中所涉及的多是化学学科经典部分,即使你挖掘到大学在基础化学(如现今奥赛那样)的深度,对化学学科仍无新意可言。,3

52、、注重实证,学科教育科研属于应用研究,这是由于它的研究课题多来自学科教育教学实践,其研究结果或直接或间接地为学科教育服务。因此,作为化学教育科研的表述形式的论文要注意不能局限于表述自己观点,不能用表面上深奥难懂的新名词和专业术语代替科学的论证。论据要充分、典型、新颖。要高度重视事实材料的论证作用,只有将在课堂和课外教育教学活动中经观察、调查、访谈、测验、实验等手段获得的事实材料如原始数据资料、文献参考材料相结合,再通过分析、归纳和综合、推理和判断得出的见解和结论,才具有作为科学研究结果的那种说服力和更高层次上的指导意义。注重实证还需要注意化学教育科研论文的观点和作为证据的实际材料的一致性,要求

53、注意选择事实材料。不加选择鉴别,集纳式铺陈举例,写不出好论文。选材要注意围绕主要问题选取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的,又尽可能新颖生动的材料或精确可靠的实验观察数据作为论据来说明问题证实结论。,(三)、写作“十戒”:,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 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 缺乏学术性和理论性; 结构不合理,层次不分明; 标题空、大、旧、长; 观点不鲜明,重点不突出; 论证不得力,缺少逻辑性; 绪论、结论写作不当; 语言不精练,文字不流畅; 图表不合要求。,(四)、论文稿件“六”忌:,1、没有理论色彩;2、标点混乱; 3、规格不统一;4、生造汉字; 5、外文草写;6、半成品发稿。 注意问题: 1、投稿需要寻找产销对路的期刊杂志; 2、不能一稿多投; 3、按出版单位所要求的投稿方式投寄文稿; 4、在接受到退稿信后,要冷静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