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程》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271942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8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析化学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分析化学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分析化学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教程》(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析化学教程绪论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内容1.任务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量各组成的含量以及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2.内容u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所含组分(例元素、离子、官能团)。u 定量分析测定物质含量(例%,mol /L)。u 结构分析鉴定物质化结构(例研究纤维的构成、剖析国外一些新的助剂)。3.作用 分析化学是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二、分析方法的分类1.按试样用量u 常量分析 0.1 gu 半微量分析 0.01 0.1 gu 微量分析 0.1 0.01 gu 超微量分析 1 %(质量分数)u 微量成分 0.01 1 %u 痕量成分 20) (n大,n与n-1接近) l 相对标准偏差

2、(变异系数)= 注意:n S的意义每一次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偏差加以平方,突出大偏差影响,反映数据分散程度。n 测定次数少,用相对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测定次数多,用标准偏差S或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表示精密度。三、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几个易错的地方u 0.0382是三位有效数字。 3600 位数不定,应写成3.600103表示四位有效数字 3.60103表示三位有效数字 3.6103表示二位有效数字u 有效数字是实际上能测到的数字,不是自然数。 例: M1V1=1/2 M2V2 这里2是自然数,非测量所得。u pH=11.20 是两位有效数字取决于小数点后的位数。 这是因为 H+=6.310

3、-12 molL-1 u 误差、偏差一般取12位。u 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l 最后一位数字4 舍去。l 最后一位数字6 进位。l 最后一位数字=53 进位后末位数为偶数,则进位。 舍去后末位数为奇数,则舍去。3 5后面还有数字,则进位。 例:75.576 2.4512.5(5后面还有数字) 83.500984(5后面还有数字) u 加减法原则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数字为依据。 例: 0.0121 0.01 25.64 25.64 +) 1.05782 +) 1.06 u 乘除法原则l 最少位有效数字为准(不必按相对误差判断)。l 其它各数先修约为最少位数,再乘除。l 最后结果仍以最少位有

4、效数字表示。l 大于9的大数,按大1位定有效数字。如:9.00(四位),9.83(四位)。u 测量误差l 分析天平称量:0.1mg,差减法:0.2mg。l 滴定管读数:0.01mL,读二次:0.02mg。l 250mL容量瓶:250.0mL。l 25mL移液管:25.00mL。l 50mL滴定管:50.00mL。l 10mL量筒:10mL(不能准确定量)。 l 400mL烧杯:400mL(不能准确定量)。四、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1. 平均值的可靠性 u 总体平均值为无限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n 即:= Lim u n,n不可能测无限次。 u , u 若无系统误差,就是真实值XT 。 讨论:l 当分

5、析结果用平均值 表示时,分析结果是否可靠?l 真值XT或总体平均值所在范围(置信区间)是什么?l XT或落于此范围的概率(置信度)为多少? (插图) 2. 三个概念 u 置信度P(置信概率)分析结果在某一范围内出现的几率。例:68.3%、95.5%、99.7%叫置信度P。u 置信区间总体平均值所在范围。例:x, 2,x3,分析结果可靠范围。u 概率系数t 某一置信度下的概率系数。 例: t,t=1、2、3,t通过查表可得。3. 置信区间: u 一般将置信度定在90%。 u =(47.600.13)%。 五、可疑数值的取舍Q检验法 可疑数值即异常值。例:某学生测得值10.00%、10.04%、1

6、0.07%、11.00%,显然11.00%与前三个值相差太远,为可疑值。1.可疑值弃舍原则 u 有过失,异常值舍去,再测一次。u 无过失,异常值按Q检法决定取舍。2.Q检法步骤 u 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确定异常值。 异常值通常为最大或最小值,排在两端。可以有一个、二个,甚至更多。u 求 。u 查Q值表。u 异常值取舍规律。Q异常值分析结果舍去再测一次,求 Q Q表 不舍Q(接近)Q表 不舍中值例:一组测定值:1.25、1.27、1.31、1.40,试问1.40是否应保留?解: Q表 Q0.90=0.76 Q0.1g(试样重量)。u 主成分分析1%(质量分数)。 滴定分析法包括 u 酸碱滴定法u

7、沉淀滴定法u 络合滴定法u 氧化还原滴定法(动画)2.定义将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液中,两者定量反应完成,按标准溶液用量和浓度计算出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B被测物 + T滴定剂 = BT (0.1g, 1%) (标准溶液,浓度已知)u 计量点sp标准溶液与被测物定量反应完全,二者含量相等时这一点叫化学计量点,简称计量点。u 滴定终点ep 按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断化学计量点,改变颜色的那一点叫滴定终点。u 终点误差Et终点不一定正好是计量点,两者之间的误差叫终点误差。u spep (存在Et)。3.滴定分析的必备条件 u 反应按一定反应方程式进行。u 反应定量进行反应达99.9%以上。u 反应迅速完成

8、加热或加催化剂来加速反应进行。u 能指示计量点l 有适当的指示剂指示终点。l 用仪器确定计量点。满足以上条件,可采用直接滴定法。4.滴定方式 u 直接滴定法u 返滴定法例:返滴定法测定CaCO3。步骤:l 加过量标准溶液(A)HCl。l 用标准溶液(B)NaOH返滴定剩余HCl。 CaCO3(试样)+2HCl总(过量)= CaCl2+CO2+H2O 标液A HCl(剩余部分)+ NaOH = NaCl + H2O 标液A 标液B CaCO3%= 其中: C浓度,molL-1(摩尔浓度)。 摩尔质量(分子量),gmol-1。 V体积,mL,换算成L,可除100。 MS试样重,g。u 置换滴定法例

9、:Cr2O72- + 6I- + 14H+ = 2Cr3+ + 3I2 + 7H2O (K2Cr2O7) (KI过量) (置换出I2) I2 + 2S2O32- = S4O62- + 2I- (Na2S2O3) 因为Na2S2O3不能直接滴定K2Cr2O7,但能与I2定量反应,因此K2Cr2O7先与KI反应,定量置换出I2,再用Na2S2O3滴定I2。u 间接滴定法例:Ca2+ CaC2O4 用H2SO4溶解 5C2O42-+2MnO4-+16H+ = 2Mn2+ +8H2O+10CO2 通过KmnO4标液滴定C2O42-,从而间接测定Ca2+。5.基准物质可直接配置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基准

10、物质。 u 基准物特点: l 具有一定化学式。 l 纯度 99.9%。 l 稳定性好,不吸湿,不分解。 l 摩尔质量大,减少称量误差。 l 无副反应。 u 常见基准试剂:NaCl、EDTA、Na2CO3、K2Cr2O7、邻苯二甲酸氢钾、Na2C2O4。 6.标准溶液配置方法 标准溶液配置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滴定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它是滴定分析成败的关键。 u 直接配置法配置后就知确切浓度。l 特点:3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3 配在容量瓶中。3 用基准试剂配置。3 直接算出确切浓度。l 仪器:3 分析天平。3 容量瓶。3 移液管。u 标定法(间接配置法)浓度需标定。l 特点:3 在台秤上称重。

11、3 配至细口瓶中(用量筒加水)。3 非基准试剂:HCl、NaOH、KmnO4等。3 配后不知确切浓度,需基准试剂标定。l 仪器:3 台秤。3 细口瓶。3 量筒。l 标定用另一种基准试剂来测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的过程。7.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u 量浓度(简称浓度) u 滴定度 每毫升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T被测组分/滴定剂(g/mL)。例: =0.005000 gmL-1 即:1mL K2Cr2O7滴定剂恰与0.005000g Fe反应,如滴去K2Cr2O721.50mL,则样品中含Fe量为:mFe=0.005000gmL-121.50mL=0.1075g8.滴定分析法计算 u 标准

12、溶液浓度的计算 (1) :B的mmol数 :B物质的量 :B的摩尔质量(即分子量 g/mol)l 反应系数相等的反应,即: T + B=C + D 所以 CTVT=CBVB (2) T:标准溶液(滴定剂) B:被测物l 反应系数不相等的反应,即: tT + bB=cC + dD 所以 CTVT= CBVB CBVB= CTVT (3) 或 称为化学计量数比,也叫摩尔比。3 例1. 2MnO4- +5C2O42-+16H+ = 2Mn2+10CO2+8H2O 3 例2. Cr2O72- + 6I- + 14H+ = 2Cr3+ + 3I2 + 7H2O I2 + 2S2O32- = S4O62-

13、 + 2I- 因为一个Cr2O72-生成3个I2,而一个I2与2个Na2S2O7反应, 所以 Cr2O72-:S2O32- = 1:6 即: 6n(K2Cr2O7)= n(Na2S2O3)u 待测组分含量的计算l 求被测物质量。合并(1)与(3)式得: mB为被测物量,V为mL10-3化成L。l 求被测物百分含量 mS为试样质量,B为质量分数,VT为mL10-3化成L。l 滴定度的计算 (g/mL) T为1mL标准溶液,T相当于被测物B之重量。u 应用:估算样品的称取量l 估计样品称取量必须先了解滴定管的读数误差。 因为每次绝对误差为0.01mL,所以2次0.02mL,而标准溶液用量为2040

14、mL, 因此:3 至少20mL:相对误差= (刚符合定量分析要求)3 至多40mL:相对误差= l 估计样品的称取量 设:滴定剂HCl为0.2molL-1 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3 求称取Na2CO3基准物多少克?3 Na2CO3基准物至少称取量:这时VHCl=20mL 3 Na2CO3基准物应称取量:这时VHCl=2040mL VHCl=20mL 0.2g VHCl=40mL 0.4g 所以称取量0.20.4g之间。3 Na2CO3基准物最好称取量:这时 VHCl=3040mL,所以最好在0.30.4g之间。9.滴定分析法误差来源 u 容量仪器误差 分析天平

15、 0.2mg(差减法) 滴定管 0.02mL(读二次,对50.00mL而言) 移液管 25.00mL (停留15秒,视管上刻有“吹”再吹) 容量瓶 250.0mL (不能漏水) 量筒 10mL (不准确) 烧杯 400mL (不准确)u 标准溶液浓度误差常用0.050.2 mol/L标准溶液,精确至四位有效数字。u 终点误差l 指示剂适当(使终点计量点)。l 指示剂量少。l 近终点标液半滴半滴加。l 温度恒定。l 标定与测定实验条件相同消除系统误差。10.化学常识 u 分析化学手册l 第一分册:基础知识与安全知识。l 第二分册:化学分析。l 第三分册:光学分析与电化学分析。l 第四分册:色谱分

16、析。l 第五分册:质谱与核磁共振。u 市售l 浓盐酸:12molL-1。l 浓硝酸:1517 molL-1。l 浓硫酸:18 molL-1。u 化学试剂规格级别名称代号标志颜色一级品优级纯GR绿色二级品分析纯AR红色三级品化学纯CP兰色四级品实验试剂LR(LP)黄色u NaOH配制方法及标定: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第二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一、概述1、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 =riC (ri为活度系数) 离子强度 I=1/2CiZi2 Ci离子浓度;Zi离子电荷数 稀溶液中ri与I之关系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logri=0.5Zi2I稀溶液中I很小、ri1 aC二、复杂体系中多相离子平衡

17、的处理方法CaC2O4Ca2+C2O42-HC2O4-H2C2O4a. 写出体系中存在的全部化学反映式b. 写出平衡常数式c. 写出平衡关系式: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平衡d. 解方程,求未知值1、三个概念a. 总浓度C=M达平衡时,某物质各种型体浓度之和(moLL-1)b. 分析浓度C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浓质数量“总浓度”就是“分析浓度”。(moLL-1)2、物料平衡方程 特点:a. C=M(总浓度=各型体平衡浓度之和)b. 式中含中性分子例1:Cc2o42-=Ca2+=C2O42-+HC2O4-+H2C2O43、电荷平衡方程 特点: a. CA+=CB- 正电荷量(moL)=负电荷量(moL)

18、 b. 不含中性分子 c. nAn+ 多价离子*电荷倍数 d. 同种离子只写一次 e. 含水NH3等 H2O写成H+及OH-例2:AgBr在0.1moLL-1 NH3溶液中解:先写出全部平衡关系式AgBrAg+Br-Ag(NH3)+Ag(NH3)2+NH3H2ONH4+OH-H2OH+OH-电荷平衡Ag+Ag(NH3)+Ag(NH3)2+H+NH4+=Br-=OH-物料平衡CAg+=Br-=Ag+Ag(NH3+)+Ag(NH3)2+例3:Na2S水溶液物料平衡:Cs2-=1/2Na+=S2-+HS-+H2S电荷平衡:Na+H+=2S2-+HS-+OH-4、质子平衡方程 酸碱反映达平衡时,酸失去

19、的质子数=碱得列的质子数,这种质子转移的等衡关系,称为质子平衡(质子条件)。 质子平衡方程简单体系:质子平衡方程=电荷平衡方程 复杂体系:质子平衡方程=物料、电荷:联立而得例1:HAC 质子平衡:H+总=OH-+AC-例2:Na2S2Na+S2-解:物料CS2-=1/2Na+=S2-+HS-+H2S 电荷Na+H+=2S2-+HS-+OH- *代入2S2-+2HS-+2H2S+H+=2S2-+HS-+OH-质子平衡式:H+=OH-2H2S-HS-三、分布分数根号的计算 酸效应系数A.一元弱酸列反映式 HAH+A- 写平衡常数式 KaH+A-/HA 写平衡关系式 CA-=A-+HA 、式代入A-

20、=CA-/A-=A-+HA/A-=1+HA/A- 代入A-=1+H+/KaB.二元弱酸 A2-=1+H+/Ka2+H+2/Ka2Ka1C.n元弱酸 An-=1+H+/Kan+H+2/KanKan-1+H+n/KanKa1 分布分数根号A.一元弱酸的分布分数 A=1/A-=A-/CA-=Ka/H+Ka HA=HA/CHA=H+/H+Ka A-+HA=1B.一元弱碱的分布分数 B+=Kb/Kb+OH- BOH=OH-/Kb+OH- B+BOH=1C.多元酸的根号分布分数 见P3637四、PH的计算酸度H+的浓度(活度)用PH表示浓度酸的分析浓度(总浓度)用moLL-1表示1、强酸、强碱溶液(设浓度

21、为C) 强酸、强碱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 C10-6moLL-1 H+=C PH=-logH+=-logC 10-6C10-8moLL-1 要考虑水中离解出来的H+orOH- 设:强酸HAH+A-质子平衡式H+=A-+OH-=C+Kw/H+H+=C+C2+4Kw/2 C10-8moL-1 例1:求1.00*10-7moLL-1HCEO4的PH值解:10-6C10-8moLL-1 H+=C+C2+4Kw/2=1.00*10-7+(1.00*10-7)2+4*10-14/2=1.00*10-7+2.24*10-7/2=1.67*10-7moLL-1 PH=6.777例2:求0.10moLL-1H2SO

22、4的PH值解:C=0.10 moLL-1 Ka1一级电离充会Ka2=1.0*10-2设HSO5-电离出H+为XHSO4-H+SO42-0.10X X+0.10 XKa2=X(X+0.10)/0.10-X=1.0*10-2X=8.5*10-3moLL-1H+=0.10+8.5*10-3=0.11 moLL-1PH=0.963、盐溶液 思路 A.盐强酸弱减盐:已知Kb 求Ka;强碱弱酸盐:已知Ka 求Kb B.判断是否能用最简公式KaC20Kw C/Ka500KbC20Kw C/Kb500 C.代公式例1:计算0.10 moLL-1 NH4ce溶液的PH值(KNH3=1.8*10-5)解:A.NH

23、4ce强酸弱碱盐已知Kb求KaKa=Kw/Kb=1.0*10-14/1.8*10-5=5.6*10-10B.判断能否用最简公式CKa=0.10*5.6*10-1020KwC/Ka=0.10/5.6*10-10500C代最简公式H+=KaC=5.6*10-10*0.10=7.5*10-6 moLL-1 PH=5.124、多元酸或多元碱溶液只考虑第一级解5、弱酸混合溶液:(两种酸都较弱) 设:一元弱酸HA和HB(离解常数为KHA及KHB) 最简公式:H+=KHA*CHA+KHB*CHB6、两性物质溶液 酸式盐 设:NaH2PO4浓度为C 作为酸:H2PO4-+H2OHPO42-+H3O+ 作为酸:

24、H2PO4-+H2OH3PO4+OH- A.近似公式:H+=Ka1(Ka1(Ka2*C+Kw)/Ka1+C B.当Ka2C20Kw,忽略水解H+=Ka1Ka2*C/Ka1+C C.最简公式:当Ka*C20Kw且C/Ka120 H+=Ka1*Ka2同理:NaH2PO4 H+=Ka1*Ka2 NaH2PO4 H+=Ka2*Ka3 弱酸弱碱盐(只讨论酸碱组成比为1:1)注:1、对于酸碱组成比不为1:1的弱酸碱盐,本课程不作要求。 2、2.4节对数图解法也不作要求。五、酸碱缓冲液 1、缓冲溶液PH值计算 在酸性中用弱酸及其共轮碱组成 在碱性中用弱碱及其共轮酸组成 强酸、强碱做冲溶液 PH2强酸;PH强

25、碱; 高浓度加少量酸碱不会使酸碱性变化太大但不抗稀释。 标准缓冲溶液由两性物质组成2、缓冲溶液选择原则 无干扰 PHPka,POHPKb 缓冲容量足够大a.当外加酸碱较少时,PH(变化)0.4时,用近似公式:=b/PH=-a/PH式中:a减少1个PH单位,加入强酸的摩尔浓度 b增加1个PH单位,加入强碱的摩尔浓度b.缓冲容量大,缓冲效果好,通常:C,缓冲组分比=1:1 最大,比时PH=Pka;POH=PKb总之缓冲液不能随意稀释,不能加太大量的酸碱,加缓冲液的量要足够,否则失去缓冲作用,书上“缓冲指数”不作要求。六、酸碱指示剂:1、指示剂变色原理酸碱指示剂本身是弱的“有机酸”或弱的“有机碱”,

26、PH改变,它的结构随之改变,从而引起颜色改变。2、变色点与变色范围 变色点In-/HI2=1,PH=Pka为变色点,即酸色=碱色,显示中间颜色的点。 变色范围原则上PH=PK1,但人眼辨色有局限,须按实际观察而定。3、指示剂使用注意事项 适量酸碱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弱碱,会消耗标准溶液,使结果偏差。且用量过多,颜色太深,不利观察。 标定与测定用量一致减少系统误差 减少误差变色范围浅深,易于观察。 采用混合指示剂颜色互补,使变色敏锐。实质:变色范围减小,过渡色消失,变色明显。七、一元酸碱的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强碱滴定弱酸1、滴定曲线滴定前:溶液是HPC(弱酸)化学计量点前:设加入NaoH19.

27、98ml(不是-0.1%)NaoH+HACNaoH+H2OHACNaAC缓冲液化学计量点:生成NaAC是强碱弱酸盐已知Ka,求KbKb=Kw/Ka=1.0*10-14/1.8*10-5=5.6*10-10C=0.1000/2=0.05000moLL-1体积增大一倍,40.00ml 浓度减小一半C*Kb20KwC/Kb=0.05000/5.6*10-10=8.9*107500用最简公式OH-=Kb*C=0.05000*5.6*10-10=5.3*10-6moLL-1POH=5.28 PH=8.72化学计量点后:设加NaoH20.02mL(+0.1%)总之:NaoH加入量从19.98mL20.02

28、mL(0.04mL)PH变化7.749.70,这一实变值叫“PH实沃”即该滴定曲线的实沃范围。2、PH值“实沃范围”化学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范围内,溶液PH值的变化。 选择指示剂原则指示剂变色点PH=PKHIn在实沃范围内。 酸碱滴定可行性:C*Ka10-8 强碱能用指示剂准确滴定弱酸C*Kb10-8 强碱能用指示剂准确滴定弱碱八、多元酸的滴定1、多元酸分步滴定原则:(以二元酸为例)C*Ka10-8(判断有无实沃,能否准确滴定)Ka1/Ka2105(判断能否分步滴定)分三种情况: C*Ka110-8;Ka1/Ka2105;第一级有一个实沃,且能准确滴定。 C*Ka210-8 第二级也有一

29、个实沃,且能准确滴定 C*Ka110-8;Ka1/Ka2105;第一级能准确滴定。 C*Ka210-8 第二级不能准确滴定 C*Ka110-8;C*Ka210-8 ;Ka1/Ka2105两个实沃混在一起,不能分步滴定,只能准确滴出总量。2、多元酸化学计量点PH值计算 多元酸滴定曲线计算较复杂,不作要求,只要求会算化学计量点PH值,以便选指示剂。九、多元碱的滴定1、分步滴定原则:C*Kb10-8;Kb1/Kb21052、化学计量点时PH值计算十、混合碱分析双指示剂法(加入二种指示剂指示终点)1、第一种Na2CO3+NaOH 第一化计点:NaOH+HCL=NaCL+H2O;Na2CL3+HCL=N

30、aCL 第二化计点: Na2CL3+HCL=NaCL+H2CO32、第二种NaCL3+H2CO3 第一化计点:Na2CL3+HCL= Na2CL3 + NaCL 第二化计点:Na2CL3+HCL=NaCL+H2CO3 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 一、概述1、 EDTA的分析特性(1) 络合滴定法:M阳离子+螯合剂-螯合物(2) EDTA的性质:A:EDTA是四元弱酸,用H4Y表示羧酸上的两个H+会转移到N上,形成“双极离子”,两边各带一个负号“-”当酸度较高时,两个羧酸可以再接受H+,形成H6Y2+, EDTA相当于六元酸,但不是六元酸。B:只有Y4-能与阳离子(金属离子)络合pH1 11.6 1.6

31、2 2.02.7 2.76.2 6.210.2 10.2 当pH12时,几乎完全是Y4- pH愈大,EDTA络合能力愈大,见p91图3-1C:EDTA与金属离子都形成11络合物不存在分步络合问题,直接计算方便(没有系数)D: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形成常数)M + Y = MY绝对稳定常数注:(1)、Y=Y4-,不包括EDTA其他存在形式 (2)、KMY愈大,络合物愈稳定 (3)、K不稳=1/K稳E:影响络合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u 酸度H+,稳定性u 其他络合剂存在,稳定性u 其他还有溶液离子强度、电荷数、滴定温度(30最佳)等影响因素2、 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1) 累积稳定常数M + L = M

32、L副反应系数(形式同酸效应系数) (1)叫累积稳定常数。P324表8查lg值。(2) 分布分数物料平衡 (2)(2)M说明:p90形成反应与质子化常数与离解常数互为倒数与K稳,K不稳关系一样二、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1、 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左移,络合物分解,稳定性下降随H+上升,Y4-下降,MY2-分解络合物稳定性下降 注:(1)、pH1,有酸效应; pH12, =1,无酸效应,EDTA络合能力最强; (2)、共存离子效应 ,不作要求。 (3)、n元酸2、 络合效应与络合效应系数3、 络合物MY的副反应(1)、混合络合效应:pH较小时,生成酸式络合物MHY lg混pH较大时,生成碱式络合物M

33、(OH)Y(2)、水解效应M(OH) , M(OH)2但上述两类影响小,可忽略。4、 条件稳定常数KMY 是针对反应校正后的实际稳定常数,它考虑了酸效应,络合效应这些副反应的影响,真实的反映了溶液中的实际情况,常用对数表示:三、络合滴定的计算及金属离子缓冲溶液1、 络合滴定结果计算2、 金属离子缓冲液金属络合物ML+过量络合剂L=1:1(1)、缓冲原理当M,ML离解M+L,使M PM恒定 当M ,M过量 +LML,使M (2)、计算公式四、金属离子指示剂In一种显色剂(有机络合剂)1、 作用原理一开始: 颜色甲 颜色乙达化计点: 不稳定 稳定 颜色甲指示点要求:KMInKMY,EDTA不能置换

34、MIn中的M,无终点。(2)、指示剂的僵化现象MIn成胶体或沉淀与EDTA置换作用慢,终点拖长(有终点)4、 常用金属指示剂(1)、络黑T红色 兰色 橙色cpH 12一般MIn为红色In指示剂本身不能红色MIn色In色 用氨缓冲液调pH=10,终点红兰。(2)、钙指示剂适合pH=813用,终点红兰。五、水硬测定方法 水中含Ca盐和Mg盐u 钙硬Ca盐所形成水硬度u 镁硬Mg盐所形成水硬度u 总硬钙硬与镁硬总和1、 测定步骤(1)、配制EDTA标准溶液直接法配制准确称取1.0g(准确至小数点后四位)EDTA于2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稀至250ml容量瓶中。(2)、未知溶液另交一只250ml容

35、量瓶,贴上标签,写上自己学号,老师发20ml左右未知液,稀至刻度(小心!用滴管加水至刻度线)(3)、测总硬吸25.00ml试样,用氨缓冲液调pH=10,此时溶液中Ca2+,Mg2+共存,铬黑T指示剂酒红 (EDTA) 兰色为终点(4)、测钙硬另吸25.00ml试样,用NaOH调pH=1213酒红 兰为终点注:a、准确讲终点应是CaY2-与HIn3-颜色之混合色b、lgKCaIn2-=5.58,lgKCaY2-=10.69lgKMYKMIn,能准确指示终点 化计点后:没EDTA过量0.020ml(+0.1%)2、 影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1)、KMY ,突跃范围大(2)、M,突跃范围大3、 准确

36、滴定判别式酸碱滴定:cKa10-8络合滴定: 当 =0.010mol/LlgKMY8 4、 分别滴定的判别式设 被测离子M:KMY 干扰离子N:KNY规定:(1)、 (1)(2)、经验公式 (2)(3)、 5、 单一离子络合滴定酸度控制(1)、酸效应曲线(p98图3-5)此曲线也叫林邦曲线第一行横坐标pHlgKMY曲线第二行横坐标pHlgYH曲线上下数值差8个单位应用:A、 查出滴定的最低pH:例:测Fe3+:pH1.2B、 控制酸度,分别滴定混合离子中各组分含量(2)、计算滴定的最低PH准确滴定判别式 A、无其他副反应,且B、有副反应时,或 6、 多种离子共存,滴定酸度控制的方法设被测离子为M,干扰离子为N, 六、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1、 控制酸度,分别滴定共存离子 2、 利用掩蔽剂消除干扰可选择合适掩蔽剂,掩蔽干扰离子(1)、络合掩蔽法(2)、沉淀掩蔽法(3)、氧化还原掩蔽法3、 利用解蔽的方法解蔽掩蔽某一离子,进行滴定后,使用解蔽剂,再释放出被掩蔽的离子,对它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