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人开题报告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4268265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隐形人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隐形人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隐形人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隐形人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形人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所在院系外语系所在班级指导教师学生学号专业方向英语开题时间2011.1.1导师职称讲 师论文题目The “Invisible Man” in China 文献综述:一、 国外对隐形人的研究现状。国外对隐形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美国。隐形人第一次出版时,被称为“划时代的小说,可以说是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一些主要的书评报刊,如纽约时报、新共和、纽约人、时代和星期六评论等,都高度赞扬了这部小说,一致认为它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1. 艾里森的种族融合思想方面。主要探究非洲美国人的语言文化生活,以及在白人社会中的融合,种族歧视,身份探寻等。如Robert JButler的Af

2、rican American Review,Kerry Mcsweeney的Invisible Man: Race and Identity2个人在荒谬的宇宙里的处境问题和寻找自我方面。对今天的西方社会里人的自我异化已达到虚无的程度,精神文明已遇到越来越深刻的危机,人沦为机器,个人已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状况进行了深刻抨击。还有在对人性的剖析、布鲁斯音乐在隐形人中的应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具体表现、存在主义,美学的角度,心理研究,象征手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Robert GOMeally的New Essays on Invisible Man. 在教学法方面对隐形人也有所研究,如Susan

3、Resneck Parr和Pancho Savory合著的Approaches to Teaching Ellisons Invisible Man。国外学者对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成长的研究还未专门涉及。二,国内对隐形人的研究现状中国学者对艾里森的研究是在80年代后开始的,1984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看不见的人,译者在出版说明中对埃里森和这部作品做了简单的介绍和评论。1998年译林出版社将这部小说重新组织翻译出版,将书名改为无形人,王家湘撰写前言。后来也可译为隐形人。1. 国内学者对看不见的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他的民族身份以及主人公的个性觉醒方面,例如唐晓钟的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

4、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也对看不见的人的找寻自我及存在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近年来对埃里森的研究逐渐多起来,代表性的论文如卢珊的多元文化社会中的身份重建-从巴金的复调理论看中的身份问题(俄罗斯文艺,2002年第二期)、许海燕的西方现代文化思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3月)2. 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1999年出版的吴富恒和王誊公主编的美国作家论中, 为“拉尔夫.埃里森”专设一章,李习俭对埃里森的生平和无形人的做了详细的介绍。3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应用方面研究。 李建仓的中的象征意蕴探寻(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7月,第12卷,第4期)谭惠娟的从到-论拉尔夫.埃里森

5、的创造艺术(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1月,第33卷,第6期)等等。还有周海燕的论看不见的人布鲁斯象征对小说中布鲁斯的象征做了研究。另外中国学者在黑人音乐在小说中的应用,通过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探讨成长问题,小说中场景设置的主题意蕴分析,种族歧视等方面也做了研究。二、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 选题依据隐形人获得了国际书项奖,这本书描写一个天真的黑人青年在受到压迫和歧视中的美国社会中追求理想、渴望自我实现过程中的苦闷、迷惘和失落感。是一部寻求自己身份和在社会中位置过程的成长小说。他在故事一开始就声称自己是个隐形人。他说他的隐身并不是生理状态,而是其他人拒绝看到他的结果。而在中国这种“隐形

6、”现象也尤为普遍。目前对隐形人的研究有许多涉及成长问题和现实问题的,但没有将隐形人与中国这个特定的国家联系起来的研究。2. 选题意义本文将对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以及他对中国社会的启示作用。丰富对这一小说的研究。论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研究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方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体会生活,体验社会。开题报告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隐形人是当代美国黑人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具有西方当代小说的许多特点:思想内容上提出了个人在荒谬的宇宙里的处境问题并探索自我本质;这部小说在1932年刚一出版,立刻受到英美评论界的普遍赞扬。在主题思想上,本书以存在主义的观点探索人的社会

7、异化和自我异化问题,通过主人公在荒诞,敌对的环境里失去和寻找自我的故事,描写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看不见的人”,这个人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被西方评论家们奉为“当代人的典型”。 尽管主人公是黑人,书中也描绘了黑人生活和当时社会上的种族歧视,组织者并不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主活中的种族问题提出批评或抗议,而是用抽象人性的概念来描绘和反映人的共同命运以及现代社会黑人与人之间不正常的、无理性的关系。采用象征手法以黑人为例,通过“看不见的人”的经历及他的思想演变,以抒写整个人类的命运和处境。用寓言的形式,写一个无名无姓的普通黑人在敌对的、异己的环境压迫下完全失去自我存在的意

8、义,终于成了一个“看不见的人”,借以说明人的自我异化已达到虚无的程度。在今天的西方社会里,精神文明已遇到越来越深刻的危机。人沦为机器,个人已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西方作家们觉得今天的世界已无法理解,也无意去理解,于是把描写重点转向人物内心世界,着意抒写个人的沉沦和精神空虚,用一种超现实的、某些评论家称之为“黑色幽默”的夸张笔法来曲折地反映和讽刺现实。用一种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新方法,用扑朔迷离的笔法把现实世界抽象化或漫画化。用象征手法揭示美国社会的混乱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隐形人是典型的以身份危机作为主题的一部小说。它描绘了非裔美国人在白人主宰的美国社会中如何寻求真正的自由,如何进行自我身

9、份的寻找。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日益对物质精神的需求增强,当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再加上社会经济转型,腐败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4-2-1”型家庭的逐渐增多,使得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焦点,倍受溺爱。因而这些独生子女身上存在许多难以适应当今社会中严酷的现实生活的缺点。这都使得“隐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因隐形人这部小说而引发对中国“隐形人”的思考,通过分析隐形人这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成长历程来提出中国人该如何走出“隐形”现象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二、研究的目标和任务目标:揭示中国社会中一些普遍的“隐形”或“看不见”问题,从隐形人中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任务:对小说主人公成长历程

10、和生活环境进行分析。关注、调查中国社会各领域人生活状况,听取各领域底层人民心声,揭示中国社会中出现大量“隐形人”这一现象现象和形成原因,将小说主人公生活和中国现实社会中“隐形人”生活对比,他们最终选择的生活方式和路对比,提出解决这一现象的几种方法并呼吁人们极力去解决。三、分析或调研报告本研究是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得出结论的。四、 拟定的方案或路线第一,根据现在所具备的课题条件和所学相关专业知识阅读,查找,收集大量资料,确定研究对象和课题。第二,针对所选课题,查阅各种相关资料,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数据,信息,从而进一步理清其理论渊源,相关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第三,采用对比研究的一

11、些手段对课题进行分析。第四,运用归纳,分类,逻辑推理等手段对信息进行处理,得出结论。五、 提纲1.对小说隐形人内容概述1.1概括小说主人公成长经历。1.2分析小说主人公所处的困境并如何在困境中自我追寻。2.中国当今社会中同样有许多人与主人公一样过着“隐形”生活2.1学校中、企业中、普通百姓阶层、整个大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像主人公这样的“隐形人”。这些人分别是如何变成“隐形人”的。2.2这些“隐形人”生活环境与小说主人公对比,他们生活与主人公的大有相似之处但容易的多。3.从小说主人公成长经历寻求减少中国“隐形人”现象的方法。4.总结本文揭示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主人公这样的“隐形人”,这些“隐形人”也

12、可以像主人公一样寻找到自我,社会也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并帮助减少这一影响社会进步的极大障碍。六、 实施计划1、 收集与阅读整理资料阶段 2010.9.28-2010.03.232、 拟写开题报告阶段 2010.03.24-2011.03.313、 撰写成文阶段 2011.04.1-2011.04.4、 论文修改定稿阶段 5、论文答辩阶段 指导教师意见:签名: 年 月 日开题指导小组意见:指导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说明1学生应在开题报告前,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2开题报告分两部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正文。文献综述要有6篇以上相关文章阅读量,开题报告正文(2500-3000字)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与任务、分析或调研报告、拟定的方案或路线、撰写提纲及实施计划等。 3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院系装入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袋,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自存。4开题报告需经各系或论文指导小组讨论、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下一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