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评价概览诗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2613984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东坡评价概览诗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东坡评价概览诗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东坡评价概览诗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东坡评价概览诗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坡评价概览诗文(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坡体评价概览-诗文诗文n黄庭坚:黄庭坚: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跋东坡 n n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黄庭坚)又专以补缀奇字,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黄庭坚)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张戒岁寒堂诗话)n 严羽:严羽:“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江西诗派),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江西诗派)

2、,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夫岂不工,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务多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其作务多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出处,读之反复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嚣怒张,殊乖忠厚之风叫嚣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殆以骂詈为诗”(诗辩诗辩)东坡体评价概览词词n 李清照:“句读不葺之诗”n 陈师道:“要非本色”、n 黄庭坚:“子瞻词如诗”n 胡寅所谓“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3、摆脱婉转绸缪之度”n n 晁无咎:“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n 陆游:“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n 东坡:“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n(“法度”,即时下流行的倚红偎翠、绮错婉媚之声;“出新意”,即“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轨”、“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而“自是一家”。)n叶燮说“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一鼓舞于笔端。”(叶燮原诗卷一)。陈洵:“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海绡说词)王国维

4、:“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n朱依真:“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n蔡嵩云:“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n王灼说“长短句虽至本朝盛,而前人自立与真情衰矣”(碧鸡漫志)n 元好问:“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元好问新轩乐府引)退之“以文为诗”,性也,子瞻“以诗为词”,亦性也。

5、n“性情”的统帅作用:元遗山祖述东坡“无意为文无意为文”的观点云:“无意于相求,无意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谓东坡翰墨游戏,乃求与前人决胜负,误矣。自今观之,东坡胜处,非有意于文字之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n 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体性与风格体体貌,风格;性情性,性情 风格风格(风格即人)(风格即人)文心雕龙体性: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诡谲师

6、成心,搦翰江山助。诡谲师成心,搦翰江山助。n“豪放派开创者”n由非到是,由排到捧。千古独标。n 以诗为词的文学破体创作,无视每种文学体裁的当行本色的规矩,是因为苏轼原本就没将这些法则规矩看得很重,诗文也好,绘画也好,都不过是我在创造中愉悦的载体而已,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达心适意,正是审美与法则之间的极好说明。”(木斋苏轼的审美人生态度 中国苏轼研究第二辑)n 张方平:“早尝识其为人,起远方孤生,遭遇盛名之世轼自谓见知名主,亦慨然有报上之心。但其性资疏率,阙于慎重,出位多言,以速尤悔。”(乐全集,苏轼资料汇编)苏轼的文艺观源于庄子的文艺观n“美”与“大”;n“心斋”与“坐忘”;n“游心”与“

7、物化”;n“道”与“技”;n“素朴”与“自然”;n“言不尽意”;n“得意忘言”n立立言言得得象象得得意意n(存言)(存言)(忘言)(忘言)(忘象)(忘象)n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刻意)n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马蹄)n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n“朴素为美朴素为美”与“法天贵真法天贵真”的艺术境界:1、创作主体表现出的本然状态;2、文学作品不假雕琢的美学风格。(本来如此,自然而然)n秋水:“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n 剔除矫饰、纯任自然、真诚率性。n渔父:“真者,精诚所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

8、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同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故圣人法天贵真法天贵真,不拘于俗不拘于俗。”一、打通后壁说话n第一第一 打通词与政治及生活的后壁打通词与政治及生活的后壁n元丰七年(1084)四月,自黄州移汝州,过润州时,以减字木兰花词为两歌妓脱籍:“容好客,我楼前堕帻。笔生风,籍声名不负公。山白早,骨球肌那解老。此南徐,夜清风月满湖。”首字连读便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字。(宋人孙宗鉴的东皋杂录和陈善的扪虱新话均有记载)n 打通与政治的界限:打通与政治的界限:n吴味道(两百匹麻纱)吴味道(两百匹麻纱)n“翰林学

9、士知制诰苏某封寄京师苏侍郎收翰林学士知制诰苏某封寄京师苏侍郎收”改改n“”,n在法律还不够健全的时代里,为官者在在法律还不够健全的时代里,为官者在“法法”和和“情情”相悖的情况下的为官之道相悖的情况下的为官之道。第二,打通诗与词的后壁第二,打通诗与词的后壁n词:“以诗为词”、“自是一家”,称“聊备一体”而已。n散文:在“八大家”中也是以放笔“破体”而著称的,他的记、序、传文,更是经常别出心裁,不守常规,自由表达,打破“文”与“道”的统一。n 曾季狸称苏轼“东坡之文妙天下,然皆非本色,与其他文人之文、诗人之诗不同然皆自极其妙。”7艇斋诗话 n 苏轼的散文非本色,而“以文为诗”也非诗之本色,自言“

10、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8书柳子厚渔翁诗 n赵翼:“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抽右旋,无不如意。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9 瓯北诗话第三,打通书画与传统的后壁第三,打通书画与传统的后壁n王水照说:王水照说:“即从即从(唐代)转向(唐代)转向,也就是,也就是文人画文人画的观念在的观念在此形势下产生。苏轼正是在理论上提出此形势下产生。苏轼正是在理论上提出(即后来所谓(即后来所谓文人文人画画,宋以后成为,宋以后成为“国画国画”的主流)的第一人。的主流)的第一人。”11 苏轼评传苏轼评传 n南宋邓椿云

11、:南宋邓椿云:“所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倪,石皴亦奇怪,如胸中盘郁所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倪,石皴亦奇怪,如胸中盘郁也。作墨竹,从地一直起到顶,或问何不分节,曰:也。作墨竹,从地一直起到顶,或问何不分节,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竹生时何尝逐节生耶?生耶?是亦得从心所欲不逾矩之道也。是亦得从心所欲不逾矩之道也。”(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刻本铺刻本画继画继卷三)卷三)n“先生戏笔所作枯株竹石,虽出一时取适,而绝去古今画格,先生戏笔所作枯株竹石,虽出一时取适,而绝去古今画格,。”12 春渚纪闻春渚纪闻 更显奇想远寄更显奇想远寄n东坡书法为唐人东坡书法为唐人“法度法度”转向宋人的转向宋人的“笔

12、墨趣味笔墨趣味”的关键。他早就有的关键。他早就有“”10 石苍舒醉墨堂石苍舒醉墨堂 的自在精的自在精神,以创新为准则而不以大师抑或时俗为准则的审美追求。神,以创新为准则而不以大师抑或时俗为准则的审美追求。“”(跋山谷草书跋山谷草书)n“”(评草书评草书)。二、随物不随人n第一,为政第一,为政“非随时上下非随时上下”n 王应麟困学纪闻说:“;”n “直道谋身少,孤忠为国多”(徐积苏子瞻挽词 n “”(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n 元丰年间写给朋友的信中坦率地说:“吾侪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今圣德日新,众化大成,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若变志易守

13、,以求进取,固所不敢;若哓哓不已,则忧患愈深。”17 与滕达道八n 批评司马光“。”18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n 杭州召还乞郡状哲宗、高后坦言:“是时王安石新得政,变易法度。臣若少加附会,进用可必。自惟远人,蒙而帝非常之知,不忍欺天负心,欲具论安石所为不可施行状,以裨万一及陛下即位,起臣于贬所,不及一年,备位禁林,遭遇之异,古今无比。臣每自惟昆虫草木之微,无以仰报天地生成之德,惟有,知无不言,可以少报万一因亦与司马光异论。”20 杭州召还乞郡状 n “朔党”人物刘安世曾对学生说:“士大夫只看立朝大节如何,若大节一亏,则虽有细行,不足赎也。东坡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人欲

14、杀之;在元祐则虽与老先生议论,亦有不合处,。”(马永卿元城语录卷上)n 苏轼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为随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21 与杨元素 第二,作文第二,作文“随物赋形随物赋形”n“随物”:“”的自然艺术。随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崇尚自然,反对雕琢;主张奔放,反对束缚,提倡个性,反对一律。n“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13 与谢民师推官书 n 在考卷考卷上杜撰杜撰经典“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语,欧、梅皆不知出自何书,问苏轼,他回答说,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其子曹丕。孔融

15、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惊问见于何经,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欧退而大惊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26 成斋诗话 n 他用庄子齐物论“答焉似丧其耦”的语典题晁补之所藏文同画曰:“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14 书晁补之藏与可画竹 n “其神与万物变,其智与百工通”就达到了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的“与造物者游”的境界。n 罗大经评曰:“庄子之文,以无为有。战国策之文,以曲作直。东坡平生熟此二书,横说竖说,惟意所到,俊辩痛快,无复滞碍。”(鹤林玉露丙编卷三)n生活“随缘自适”第三,作词第三,作词“不随人左右不随人

16、左右”n 苏轼:“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23答陈季常书 n 苏轼:“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永)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子,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24 与鲜于子骏书 n颇可自赏颇可自赏 n 在苏轼看来,“美”与“坏”或“变”几成一体,然而创新就是“美”。作文善于翻新,论史长于翻案。n 薛瑞生:“,殆苏不以己绳墨同齐,亦不律己趋步先贤,故能独高独高一代。”25 苏门、苏学与苏体 三、拗世不拗心n第一、执拗淑世穷达如一第一、执拗淑世穷达如一n薛瑞生说:薛瑞生说:“儒家教人臣事君

17、有常,谓为达者兼济,穷则独善。即如儒家教人臣事君有常,谓为达者兼济,穷则独善。即如疾革锐进之王荆公亦不能免,其罢相居金陵,即缄口不言时事,然轼疾革锐进之王荆公亦不能免,其罢相居金陵,即缄口不言时事,然轼之事君则不拘此教之事君则不拘此教入朝则为民请命,出朝则心怀魏阙。譬诸大狱入朝则为民请命,出朝则心怀魏阙。譬诸大狱之后,人或噤若寒蝉,轼则议政如初。之后,人或噤若寒蝉,轼则议政如初。”n宋史宋史苏轼传苏轼传载:载:“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兵大狱,汉唐减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大狱,汉唐减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狱,

18、公独无一言以就之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狱,公独无一言以就之乎!乎!安石曰: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二事皆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理耳。上所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理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理乎!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理乎!安石厉安石厉声曰:声曰:安石须说。安石须说。又曰: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耳。”第二、执拗填词第二、执拗填词“有为而作有为而作”n“一饭未尝忘君一饭未尝忘君”。n王水照:“所谓出无非是为君王效忠尽力,而所谓处也就是忍受被君王误解的痛苦,等

19、待君王的翻悟。”n 熙宁四年通判杭州有云:“眼看时事力难胜,贪恋君恩退未眼看时事力难胜,贪恋君恩退未能。能。”n次年有诗云:“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n元右八年在定州,时年已五十九岁诗云:“我亦旗鼓严中军,国恩我亦旗鼓严中军,国恩未报敢不勤未报敢不勤。”n苏轼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好奇务新,乃诗乃诗之病。之病。”n “豪放”词的格局n离杭赴任密州路上有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当时共客长安,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此事何难。”n宋神宗熙

20、宁九年(1076)有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姑做心系魏阙解。可姑做心系魏阙解。n元丰五年(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有)年七月有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n 在东坡乐府中,拳拳报国之心随处可见。苏轼之性情在东坡乐府中,拳拳报国之心随处可见。苏轼之性情是既超脱,又执拗,诗、词、文乃至书、画皆见性情,可是既超脱,又执拗,诗、词、文乃至书、画皆见性情,可谓性情之外不知有谓性情之外不知有“笔墨笔墨”,而何止,而何止“文字文字”?东坡本色?东坡本色就是亦儒亦道、亦智亦愚、亦巧亦拙。就是亦儒亦道、亦智亦愚、亦巧亦拙。n王国维说:王

21、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子瞻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有也。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有也。”n赞曰:n独行逆旅求天道,耿介原成九月蜩。独行逆旅求天道,耿介原成九月蜩。n行藏不畏千夫指,俯仰闲听竖子聊。行藏不畏千夫指,俯仰闲听竖子聊。n丘壑舒眉忘萧瑟,诗书锁目享寂寥。丘壑舒眉忘萧瑟,诗书锁目享寂寥。n说难只向囚中取,孤愤合当取时消。说难只向囚中取,孤愤合当取时消。n子夜读子夜读学境学境味静安旧作味静安旧作拼飞拼飞步韵(步韵(2008年年11/27/子夜)子夜)n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