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评全国通用版必修3经典实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253004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7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评全国通用版必修3经典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评全国通用版必修3经典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评全国通用版必修3经典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评全国通用版必修3经典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评全国通用版必修3经典实用(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图均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和顶端的琼脂块上曾放过胚芽鞘尖端,的顶端是普通琼脂块,能直立生长和弯曲生长的分别是() A.B.C.D.答案:B2.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的顶端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中是否含有IAA,因变量为上胚轴切段的长度,因而可得出的结论是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答案:A3.用燕麦幼苗做如下两个实验,以下说

2、法不正确的是()图甲图乙A.两天后,胚芽鞘D向左(A侧)生长B.两天后,胚根E向右(B侧)生长C.两天后,放琼脂块e的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D.两天后,放琼脂块f的胚芽鞘不生长解析:从图甲可以看出,由于重力作用,数小时后琼脂块B中的生长素多于琼脂块A中的,故在胚芽鞘D中,右侧生长快于左侧,胚芽鞘D向左弯曲生长。在胚根E中,由于胚根对生长素较敏感,B侧生长素浓度高反而抑制了胚根生长,因而胚根向右弯曲生长。根据图乙,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琼脂块e能得到生长素,而琼脂块f得不到生长素,故放琼脂块e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放琼脂块f的胚芽鞘因没有生长素而不生长、不弯曲。答案:C4.农田中农作物大多数是单子叶

3、植物,杂草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果园中的果树和杂草则相反。下图表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效果。据此可知,用生长素类似物所配制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农田中还是果园中,以及其原因分别是()A.果园中,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B.果园中,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C.农田中,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D.农田中,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解析:由图中曲线可知,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单子叶植物强,因此在农田中高浓度的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4、答案:D5.导学号27064036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50 mol/LB.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C.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是促进其生根D.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解析: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10100 mol/L之间,不一定为50 mol/L;根据图中实验结果不能确定生长素和乙烯是否是同时合成的

5、;通过与ACC浓度为0时比较,ACC浓度较低时(0.11 mol/L)能促进插条生根,但在浓度较高时(520 mol/L),抑制插条生根;题图显示,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产生的激素有关。答案:D6.如右图所示,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假设生长素在琼脂块中均匀分布。下列不可能是此实验的结果的是()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B.甲、乙、丙都可以生长C.乙弯向光源生长D.丙向左弯曲生长解析:甲、乙、丙都无尖端,都不能感受光刺激,所以不会因单侧光照的影响而弯向光源生长。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甲的左侧,

6、所以甲的左侧生长快,故甲向右弯曲生长。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乙的中间,生长素在琼脂块中均匀分布,故乙直立生长。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丙的右侧,故丙的弯曲方向与甲相反,为向左弯曲生长。答案:C7.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青香蕉与成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疯长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松树宝塔状的树形A.B.C.D.解析:成熟苹果能释放乙烯,乙烯能促进青香蕉提早成熟;水稻感染了赤霉菌,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能使水稻茎叶疯长;松树宝塔状的树形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体现。萎蔫的青菜叶浸泡清水时,因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渗透吸水使青菜逐渐变得硬挺,所以与激素作用

7、无关。答案:D8.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大量油菜的正常受粉,防止减产的补救措施是()A.喷施硼肥B.追施氮肥C.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D.以上措施均不可取解析:油菜收获的是种子,未受粉则不会产生种子,A、B、C三种处理都无法补救。答案:D9.用正常的黄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实验步骤是将用于实验的黄瓜雌花在开花前套上纸袋,然后再分别做如下处理:1号花开花后在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2号花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再套袋。此种实验设计的缺陷是()A.1号花未进行人工授粉B.2号花未涂生长素C.缺少自然传粉的雌花D.缺少只套袋不处理的雌花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设计的原则及应用,此实验

8、对1号花和2号花都进行了处理,而没有设计只套袋不处理的花作对照。答案:D10.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f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C.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作用于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h的状态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大于h解析:由于光照的影响,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高,生长得快,所以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f,又由于B、D点的生长速度相同

9、,生长素浓度大于2f后促进生长的作用小于B点,所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还应小于2f,即大于f、小于2f。受重力影响,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于近地侧,促进生长的作用介于A、B点之间,因此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除草剂利用了某一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农作物生长却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特点。顶端优势的产生是高浓度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的结果,即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大于h(h之前全部是促进生长,只是程度不同)。答案:A11.某同学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或评价,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NAA溶液的小培养

10、皿必须加盖,以避免水分蒸发引起溶液浓度变化B.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C.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属于无关变量,各组要保持一致D.在探究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促进生根数目相同而NAA浓度不同的情况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溶液的浓度,因此,实验用的NAA浓度将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操作中为防止因水分蒸发引起NAA浓度升高,需要为培养皿加盖,A项正确。从图示实验结果中不能得到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B项错误。除NAA浓度以外,其他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NAA处理时间、插条上侧芽数量及饱满程度、NAA处理方法等)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为避免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应保证各组

11、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C项正确。因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故可能出现经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处理得到相同实验结果的情况。答案:B1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解析:由图分析可知,赤霉素能促进马铃薯块茎的发芽,而脱落酸能抑制其发芽,A项错误。赤霉素能促进发芽,缩短了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B项错误。

12、由图可知,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最长,C项错误。对照组在第5周时发芽率开始增加,原因是体内赤霉素含量增加,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随之增大,D项正确。答案:D13.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早上市。上市销售前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进行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加好看,如长着长尖的西红柿,个头较大切开后却有空腔的草莓或西瓜,还有一些看起来已经熟透、吃起来却没有什么味道的香蕉或菠萝等。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是()A.生长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B.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和乙烯类似物C.生长素类似物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D.赤霉素类

13、似物和乙烯类似物解析:乙烯类似物具有同乙烯一样的功能,即催熟作用,可做催熟剂;膨大剂能使果实膨大,主要原因是细胞数目的增多,这是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功能。答案:B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解析: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故A项正确。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故B项正确。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故C项正确。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而

14、生长素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故D项错误。答案:D1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浓度的2,4-D一定可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C.水果、蔬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会损害人体健康D.若儿童食用乙烯利催熟的水果则会导致性早熟答案:B16.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下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下图乙中的位置是()A.aB.bC.cD.d解析:植物横放时,生长素受重力刺激集中于近地侧,d侧与b侧的生长素浓度升高,但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

15、于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素对根的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即生长1 cm所需时间逐渐增加。答案:D17.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如下图a所示);另一个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如下图b所示)。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变化分别是()A.接受块甲含有生长素,接受块乙不含有生长素B.接受块乙含有生长素,接受块甲不含有生长素C.接受块甲、乙都含有生长素D.接受块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解析:在图中,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过一段时间,生长素就运输到下面的接受块甲中。但若把这

16、一段胚芽鞘倒过来,形态学的下端向上,做同样的实验,则生长素就不向下运输,即接受块乙不含生长素。答案:A18.导学号27064037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B.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解析:赤霉素具有促进茎秆伸长的作用,结合图示可知,赤霉素应该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促进生长。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因此c过

17、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但没有赤霉素,生长素的合成也可以进行。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无明显效果,说明赤霉素可以调节玉米茎秆的高度,而植物的生长发育从根本上是受基因控制的,激素的合成也是,由此可推断出D项正确。答案:C19.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过处理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

18、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解析:将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弯曲生长;而放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该物质可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答案:B2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解析: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A项正确。

19、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项正确。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敏感,C项错误。豌豆幼苗切段中,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导学号27064038(9分)(2021全国理综)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

20、的作用是。(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答出两点即可)。(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由题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体幼苗(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茎叶的生长受到抑制,根的生长被促进。(2)施加ABA后,突变体植株茎叶的生长减慢,蒸腾速率会减慢,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3)ABA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4)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是根细胞的重要组

21、成成分、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形成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维持细胞渗透压等。答案:(1)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2)降低(3)根冠、萎蔫叶片(4)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22.(10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1)农业生产中,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可选用图中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一定

22、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点。(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丙所示。根据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继而将组结果与组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4)科研人员利用某些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体内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列举部分结果如下。生长阶段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种子发芽+-+花芽形成+果实生长+器官脱落-+衰老-+(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由表可以看出,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要受。而从本质上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基因组表达的调控。解析:(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

23、原理是根据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不同,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抑制甚至杀死杂草。我们选择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应该是对双子叶植物有抑制作用,而对单子叶植物最好有促进作用,曲线表示单子叶植物,所以选择的浓度为D点所对应的浓度。(2)由图乙可以看出,加入CaCl2溶液后胚轴的生长速率下降,所以CaCl2溶液对胚轴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它的加入会使胚轴生长加速,所以加入点为B点。(3)的不同点在于是否保留顶芽,结果的不同(侧芽是否生长)是由顶芽的有无引起的,所以结论是顶芽会抑制侧芽生长;的不同点在于是否加入了细胞分裂素,加入细胞分裂素后侧芽生长了,所以组结果与组进行比较,得出的结

24、论是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4)从表格中可看出,每一阶段都要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调控。答案:(1)D(2)抑制B(3)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4)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程序性23.(9分)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

25、丙,每组10枝;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经过相同时间后取出,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枝条甲组乙组丙组溶液510-5 g/mL的IBA溶液510-1 g/mL的IBA溶液清水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的坐标图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2)在他们设计的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每组取10枝枝条的原因是。(3)实验结果:甲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乙组枝条几乎不生根,原因是;丙组枝条生根比甲组少但比乙组多,其原因是。解析:本题考查研究性课题的子课题确定方法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26、。因实验设计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溶液,处理的材料是植物的扦插枝条,所以实验设计的子课题是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设置清水组是作为对照组。答案:(1)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2)起对照作用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IBA溶液浓度适宜,促使枝条大量生根在高浓度IBA溶液中,枝条生根被抑制枝条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24.导学号27064039(12分)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下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图乙根、

27、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图甲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图乙点浓度可表示图甲处生长素浓度,点浓度表示处生长素浓度。处结构较小的原因是,解决的办法是,此后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mol/L。(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图乙点浓度可表示侧生长素浓度;点表示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侧生长素浓度的是图乙中点浓度,表示侧生长素浓度的是图乙中点浓度,因此根将生长。表示侧浓度的是点浓度,表示侧浓度的是点浓度,所以侧生长快,茎将生长。解析:据题干可知,表示顶芽,表示侧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顶芽处,生长素浓度处

28、于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B、D点处于该浓度范围内;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芽的生长,F点浓度处于抑制生长范围内,所以导致植物具有顶端优势,打破顶端优势的方法是去掉顶芽。在单侧光照射条件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故侧生长素浓度高于侧的生长素浓度,并且促进程度大,即侧的生长素浓度可处于C点,侧的生长素浓度可处于G点或K点。将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而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但促进程度小,同时促进根的生长。侧可用E点表示,侧用A点表示,侧用G点或K点表示,侧用C点表示。答案:(1)B(D)F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处(侧芽)抑制的生长去掉顶芽10-6(2)G(K)C向右(向光)弯曲(3)EA向地弯曲G(K)C向上(背地)弯曲【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和修改,关注我 每天更新】23 / 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