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干保护剂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42513294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冻干保护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冻干保护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冻干保护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冻干保护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冻干保护剂(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保护剂一般为葡萄糖、甘露醇。是为了保证冻干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调节渗透压的,增溶剂一 般是根据你的具体药物去选择,这些都是在冻干前溶液中添加的,一般加泊洛沙姆之类的, 以前做过一冻干粉加的是葡甲胺冻干保护剂有很多,包括蔗糖,乳糖,甘露醇等,一般的用量都在5%,我做过比较,貌似 还是甘露醇的保护效果好,当然你也可以几个冻干保护剂连用。引言由于冻干药品呈多孔状、能长时间稳定贮存、并易重新复水而恢复活性,因此冷冻干燥技术 广泛应用于制备固体蛋白质药物、口服速溶药物及药物包埋剂脂质体等药品。从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数据库得知,目前国内已有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用重 组人干扰素a2b、冻

2、干鼠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冻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注射用重组链激酶、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用A群链球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 a2b、冻干人凝血因子VIII、冻干人纤维蛋白原、间苯三酚口服冻干片等冻干药品获准上市。 截止2000年2月,美国FDA已批准的生物技术药共计76个。冷冻干燥技术最早于1813年由英国人Wollaston发明。1909年Shsckell试验用该方法 对抗毒素、菌种、狂犬病毒及其它生物制品进行冻干保存,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对血液制品的大量需求大大刺激了冷冻干燥技术的发展,从此该技术进入了工业应 用阶段。此后,制冷和真空设备的飞速发

3、展为快速发展冷冻干燥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 件。进入上个世纪的*十年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为药品 冷冻干燥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药品冻干损伤和保护机理、药品冻干工艺、 药品冷冻干燥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药品冷冻干燥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生物 学、药学、制冷、真空和控制等知识的交叉和综合,因此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2药品冷冻干燥原理及特点药品冷冻干燥是指把药品溶液在低温下冻结,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升华干燥,除去冰晶, 待升华结束后再进行解吸干燥,除去部分结合水的干燥方法。该过程主要可分为:药品准备、 预冻、一次干燥(升华干燥)和二次干燥(解吸干燥)、密

4、封保存等五个步骤。药品按上述 方法冻干后,可在室温下避光长期贮存,需要使用时,加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制成悬浮液,即 可恢复到冻干前的状态。与其它干燥方法相比,药品冷冻干燥法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和特点:a)药液在冻结前分装,剂量准确;b)在低温下干燥,能使被干燥药品中的热敏物质保留下来;c)在低压下干燥,被干燥药品不易氧化变质,同时能因缺氧而灭菌或抑制某些细菌的 活力;d)冻结时被干燥药品可形成骨架”,干燥后能保持原形,形成多孔结构而且颜色基本 不变;e)复水性好,冻干药品可迅速吸水还原成冻干前的状态;f)脱水彻底,适合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虽然药品冷冻干燥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干燥速率低、干燥时间长、干燥

5、过程能耗高和干 燥设备投资大等仍是该技术的突出缺点。3药品冻干损伤和保护机理药品冷冻干燥是一个多步骤过程,会产生多种应力使药品变性,如低温应力、冻结应力 和干燥应力。其中冻结应力又可分为枝状冰晶的形成,离子浓度的增加,PH值的改变和相 分离等情况。因此,为了保护药品的活性,通常在药品配方中添加活性物质的保护剂。它需要具备四 个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吸水性差、结晶率低和不含还原基。常用的保护剂有如下几类物质:a)糖类/多元醇:蔗糖、海藻糖、甘露醇、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等;b)聚合物:HES、PVP、PEG、葡聚糖、白蛋白等;c)无水溶剂:乙烯乙二醇、甘油、DMSO、DMF等;d)表面活性剂:T

6、ween 80等;e)氨基酸:L-丝氨酸、谷氨酸钠、丙氨酸、甘氨酸、肌氨酸等;f)盐和胺:磷酸盐、醋酸盐、柠檬酸盐等;由于冷冻干燥过程存在多种应力损伤,因此保护剂保护药品活性的机理也是不同的,可 以分为低温保护和冻干保护。对于低温保护,目前被广为接受的液体状态下蛋白质稳定的机理之一是优先作用原理。 优先作用是指蛋白质优先与水或水溶液中的保护剂作用。在有起稳定作用的保护剂存在的条 件下,蛋白质优先与水作用(优先水合),而保护剂优先被排斥在蛋白质区域外(优先排斥)。 在这种情况下,蛋白质表面就比其内部有较多的水分子和较少的保护剂分子。优先作用原理 同样适用于冷冻-融解过程。蛋白质保护剂,在溶液中被

7、从蛋白质表面排斥,在冻结过程中 能够稳定蛋白质。但是优先作用机理不能完全解释用聚合物或蛋白质自身在高浓度时保护蛋 白质的现象。在冻干过程中,由于蛋白质的水合层被除去,优先作用机理不再适用。对于冻干保护机 理,仍在研究探讨之中,目前主要有两种:a)水替代假说。许多研究者认为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存在大量氢键,结合水通过氢键与 蛋白质分子联结。当蛋白质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失去水分后,保护剂的羟基能替代蛋白质表面 的水的羟基,使蛋白质表面形成一层假定的水化膜,这样可保护氢键的联结位置不直接暴露 在周围环境中,稳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防止蛋白质因冻干而变性,使其即使在低温冷冻和 干燥失水的情况下,仍保持蛋白质结构

8、与功能的完整性。b)玻璃态假说。研究者认为在含保护剂溶液的干燥过程中,当浓度足够大且保护剂的 结晶不会发生时,保护剂-水混合物就会玻璃化。研究发现在玻璃态下,物质兼有固体和流 体的行为,粘度极高,不容易形成结晶,且分子扩散系数很低,因而具有粘性的保护剂包围 在蛋白质分子的周围,形成一种在结构上与玻璃状的冰相似的碳水化合物玻璃体,使大分子物质的链锻运动受阻,阻止蛋白质的伸展和沉淀,维持蛋白质分子三维结构的稳定,从而起 到保护作用。目前大部分学者赞同”水替代假说”,因为可以通过实验检测到蛋白质和保护剂之间的氢 键,为理论提供证据。事实上,无论是水替代假说”还是”玻璃态假说”,它们的基础都是基 于药

9、液实现了部分或全部玻璃化冻结。4冻干工艺及优化由于药品冷冻干燥过程会产生多种应力,对冻干药品的药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药品 冷冻干燥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对于减少冻干损伤和提高冻干药品的质量有重大的意义。4.1冻结研究冷冻干燥过程中的冻结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在冻结中形成的冰晶形态和大小以及玻璃化 程度不仅影响后继的干燥速率,而且影响冻干药品的质量。因此在冻结过程中必须考虑配方、 冻结速率、冻结方式、以及是否退火等问题。4.1.1配方的影响配方中的固体含量会影响冻结和干燥过程。如果固体含量少于2%,那么冻干药品结构 的机械性能就会不稳定。尤其在干燥过程中,药品微粒不能粘在基质上,逸出的水蒸气会把 这些

10、微粒带到小瓶的塞子上,有时甚至会带到真空室当中。此外,为了获得均匀一致、表面光滑、稳定的蛋白质药品,配方中必须含有填充剂、赋 形剂、稳定剂等保护剂,这些保护剂对实现药品的玻璃化冻结有重大的影响。很多糖类或多 元醇经常被用于溶液冻融和冻干过程中非特定蛋白质的稳定剂,它们既是有效的低温保护剂 又是很好的冻干保护剂,它们对冻结的影响取决于种类和浓度。文献1623对不同的保护 剂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探讨了它们的冻结特性。文献4 还研究了其它保护剂的冻结特性。 但是蛋白质种类很多,而且物理化学性质各异,因此不同的蛋白质需要不同的保护剂配方, 因此它们的冻结特性就不同,一般需要实验。4.1.2冻结方式冻结方

11、式不同,产生的冰晶的形态和大小就不同,而且会影响后继的干燥速率和冻干药 品质量。根据冻结机理,可以把冻结分为全域过冷结晶和定向结晶两类。全域过冷结晶是指全部药液处于相同或相近的过冷度下进行冻结的方式。在全域过冷结 晶中,冻结速率和冰晶成核温度是重要的参数。全域过冷结晶按冻结速率的快慢可分为慢速冻结和快速冻结。快速冻结的冰晶细小,而 且没有冻结浓缩现象,但是存在不完全冻结现象。相反,慢速冷却产生较大的冰晶,并且存 在冻结浓缩的现象。Thomas W Patapoff等人发现如果把药品直接浸入液氮或干冰-乙醇溶 液槽中(快速冻结),那么晶核首先在瓶壁产生,然后冰晶向中心扩散,再垂直向上扩散。由于长

12、成的冰晶细小,而且有水平方向的结构,导致干燥阶段的传质阻力很大,升华速率降 低。实验证明,快速冻结导致升华速率低,解吸速率快,慢速冻结导致升华速率快,解吸速 率慢。James A Searles等人认为冰晶成核温度是全域过冷结晶的重要因素,因为它是升华速 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冰晶成核温度从本质上来说是随机的、不稳定的, 不容易控制,但是受溶液中的微粒含量和是否存在冰晶成核体等影响因素。正是冰晶成核温 度的随机性导致升华干燥速率的不均匀性以及与形态相关的参数,如冻干药品表面积和解吸 干燥速率。定向结晶是指一小部分药液处于过冷状态下进行冻结的方式o Thomas W Patapof

13、f介绍 了一种垂直冻结方式。溶液用湿冰冷却,在瓶子底部用干冰冷却,形成晶核,然后放到-50C 的搁板上冻结。用这种方式冻结的样品的冰晶在垂直方向呈现烟囱状,在药品表面没有冻结 浓缩层,而且整个药品的结构均一性很好,因此在干燥时的传质阻力很小,加快了冻干速率。 Martin Kramer等人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了定向冻结。他们在真空室压力为0.1kPa,搁 板温度为+10C的条件下,让溶液开始表面冻结,形成13mm左右的冰晶薄层。然后解 除真空,降低搁板温度到结晶温度以下进行冻结。在这种条件下长成的冰晶粗大,也呈烟囱 状。同时在干燥阶段发现,升华干燥时间比采用一般冻结的时间节省了 20%。分析

14、冻干药 品时还发现,对甘露醇,采用这种方式冻结的冻干品的剩余含水量比采用一般冻结的要多; 但对蔗糖和甘氨酸,两者差别不大。H Schoof等人在冻干胶原质时也采用了定向结晶的方 式。冻结方式不同,产生的冰晶形态和大小就不同,后继的干燥速率也不同。实验证明,采 用定向结晶方式的冻结药品的干燥速率比全域过冷结晶的快。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冻结方式, 药品溶液必须部分或全部实现玻璃化冻结,以保护药品药性。4.1.3退火退火是指把冻结药品温度升到共熔温度以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降低温度到冻结温 度的过程。在升华干燥之前增加退火步骤,至少有三个原因:a)强化结晶。在冻结过程特别是快速冻结过程中,配方中结晶成

15、分往往来不及完全结 晶。但是如果该成分能为冻干药品结构提供必要的支撑或者蛋白质在该成分完全结晶后会更 稳定,那么就有必要完全结晶。此外,冻结浓缩液中也会有一部分水来不及析出,使其达不 到最大浓缩状态。实验证明,当退火的温度高于配方的最大浓缩液玻璃化转变温度Tg时, 会促进再结晶的形成使结晶成分和未冻结水结晶完全。b)提高非晶相的最大浓缩液玻璃化转变温度Tgo从非晶相中除去Tg较低的结晶成分, 能够提高非晶相的Tg。Barry J Aldous在研究非晶态碳水化合物的水合物结晶规律时发现, 经过退火之后的海藻糖干燥溶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由31C上升到79C,大大提高了稳定作 用。c)改变冰晶形态和

16、大小分布,提高干燥效率o James A Searles等人研究认为不同的成 核温度产生不同的冰晶形态和粒径大小,继而导致升华干燥的速率的不均匀。但是一个过程 中的干燥速率是由最慢的干燥药品确定的,因此不均匀的干燥速率会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生产的经济性。研究证实退火过程中的相行为和重结晶可以减小由于成核温度差异造成的冰晶尺 寸差异及干燥速率的不均匀性,提高干燥效率和药品均匀性。为了达到退火目的,在退火操作中,必须考虑加热速率、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等参数。 但是目前由于实验手段不够先进和理论知识比较缺乏,退火机理尚有疑问,退火参数的选取 仍然没有依据。4.2干燥药品冷冻干燥的干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7、一次干燥和二次干燥。在一次干燥阶段除 去自由水,在二次干燥阶段除去部分结合水。干燥过程占据了药品冷冻干燥过程的大部分能 耗,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干燥速率显得非常有意义。目前,大都采取控制搁板和药品温度、 冷阱温度和真空度的做法来实现干燥速率的提高。药品温度的控制。包括冻结层和己干层的温度控制。控制冻结层温度的原则是在保证冻 结层不发生熔化(在低共熔点以下)的前提下,温度越高越好。控制己干层温度的原则是在 不使物料变性或己干层结构崩塌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高的干燥温度。而搁板温度的控制是 以满足药品温度控制为标准。冷阱温度。冻干过程中水升华的驱动力是药品和冷阱间的温差。由于药品温度受加热方 式的限

18、制,同时不能高于共熔温度,因此冷阱温度越低越好。为了提高经济性,在升华干燥 过程中应至少低于药品温度20C;在解吸干燥过程中,对于那些要求很低残余水分的配方, 冷阱温度要求更低。真空度。一般认为,压力对冻干过程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a)在药品共熔点温度和崩塌温度以下,升华界面温度越高,升华水汽越多,所需热量 越大。压力越高,相应提高了己干层导热系数,表面对流作用也越大,因此升华水汽也越快, 即冻干速率越大。b)升华界面通过己干层到外部的水汽逸出速度与界面和表面之间的压力差,即界面温 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与干燥室的真空度之差相关。这个压差大,有助于水汽逸出。这个压差 越小,逸出越慢,干燥速率也越小。

19、如果冷冻干燥是传热控制过程,则干燥速率随着干燥室 压力升高而提高;如果冷冻干燥是传质控制过程,干燥速率随着干燥室压力升高而降低。经验证明升华阶段的真空度在1030Pa时,既有利于热量的传递,又利于升华的进行。 若压强过低,则对传热不利,药品不易获得热量,升华速率反而降低,而且对设备的要求也 更高,增加了成本。而当压强过高时,药品内冰的升华速度减慢,药品吸收热量将减少,于 是药品自身的温度上升,当高于共熔点温度时,药品将发生熔化导致冻干失败。根据真空度 对冻干速率的影响,文献40采用了循环压力法,得到了不错的效果。药品冷冻干燥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操作,不同的药品配方,有不同的冻结特性,而且冻干 曲线

20、也不同,因此应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个体研究,优化冻干曲线,提高干燥速率, 降低能耗。5药品冷冻干燥机药品冷冻干燥机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其搁板面积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通常冻干 面积小于1.5m2为小型,介于1.5m2至50m2之间为中型,大于50m2为大型;按其目的 和用途可分为实验型冻干机、中试型冻干机和工业生产型冻干机。药品冷冻干燥机主要由干燥箱、真空系统、制冷系统、冷阱系统、加热系统、加盖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此外,大中型冷冻干燥机还常有蒸气灭菌系统SIP)、在位 清洗系统(CIP)。制冷系统分别为冷冻干燥箱和冷阱系统提供冷源。目前采用的单级制冷压缩循环的板层 制冷

21、温度约在-35C-40C之间,冷阱温度在-50C左右;双级制冷压缩循环的板层制冷温 度在-45C-50C之间,冷阱温度在-65C左右;复叠式制冷循环的板层制冷温度在-55C -60 C之间,冷阱温度在-75C左右。冷冻干燥机的控制主要是对制冷机、真空机组、加热功率的起停及温度的控制,对真空 度、温度的测定、监控、以及自动保护、报警装置等。采用全自动控制或微电脑控制的冻干 机都能显示各主要部件的工作状态,显示干燥箱内搁板和药品的温度、真空度、捕水器温度, 都能进行参数设定、修改和实时显示。药品冷冻干燥机必须执行GMP规范标准,实现高度无菌化、无尘化,达到高度可靠、 安全、维护简便。为此药品冷冻干

22、燥机往往采用蒸气灭菌系统(SIP)以保证灭菌彻底、无 死角。同时辅以在位清洗系统(CIP),对干燥室、冷凝器、主阀及管道进行就地清洗预设排 液坡度,保证无液体滞留。同时具有应对停电、停水、误操作的保护措施,一旦出现故障, 可以对药品实行保护;实现冻干机操作运行的计算机控制,具有停电停水三对策系统,可以 多路联锁自动报警。由于药品冷冻干燥机必须执行GMP规范标准,因此今后药品冷冻干燥机的研究仍将朝 着无菌化和高度可靠性的方向进行,如自动进料方式、真空控制方式等的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多肽蛋白质类药物不断涌现,可应用于临床的多肽、蛋白酶、 激素、疫苗、细胞生长因子及单克隆抗体等成为开发重点。为防止药品变性,目前广泛采用 冷冻干燥法制备称固态药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药品冷冻干燥技术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解决。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冻结和干燥应力,使药品发 生不同程度的变性,而且冻干法本身也存在干燥速率低、干燥时间长、干燥过程能耗高和干 燥设备投资大等缺点。因此为了提高药品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必须对药品在冻干过程中的损 伤和保护机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利用先进的制冷和真空设备及控制手段开发价格低、 性能好的冷冻干燥机,继续完善低温低压下的传热传质理论,优化冻干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