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课件03事故预防语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2482652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28.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03事故预防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03事故预防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03事故预防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安全系统工程课件03事故预防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系统工程课件03事故预防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海因里希、海因里希1:29:300事故法则事故法则 无伤害轻伤害重伤害、死亡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安全金字塔法则 2、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2)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第第1块骨牌块骨牌管理失误管理失误 第第2块骨牌块骨牌工作条件和个人原因(间接原因)工作条件和个人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管理失误管理失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的重要途径。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的重要途径。(3)依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预防事故发生)依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预防事故发生 根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人的不安

2、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根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一般情况下,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一般情况下,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个方面:1)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态度不端正;2)缺乏安全生产知识)缺乏安全生产知识;3)生理或健康状况不良)生理或健康状况不良;4)不良的工作环境)不良的工作环境。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应用技术的(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应用技术的(Engineering)、教育的)、教育的(Education)和法制的()和法制的(Enforcement一强制一强制)即)即3E对对策加以预防

3、策加以预防。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961年吉布森年吉布森(Gibson)、1966年哈登年哈登(Haddon)等人提出等人提出 (1)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过量能量引起的。其导致人员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势能和动的过量能量引起的。其导致人员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2)依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预防事故发生)依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预防事故发生

4、 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出发,预防事故就是要防止能量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出发,预防事故就是要防止能量的意外释放,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接触。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有如下几种:与过量的能量接触。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有如下几种:1)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 2)限制过量能量)限制过量能量 3)预防能量蓄积)预防能量蓄积 4)缓慢释放能量)缓慢释放能量 5)设置屏蔽设施)设置屏蔽设施 6)信息形式屏蔽)信息形式屏蔽 7)设置多重屏障)设置多重屏障 4、事故综合原因理论(简称综合论)、事故综合原因理论(简称综合论)5.事故倾向性理论案例案例 竖井闸门安装事件竖井闸门安装

5、事件 1985年年10月月11日,茅村电厂工程施工现场,木工组长李某日,茅村电厂工程施工现场,木工组长李某带领赵某(临时工)上到号冷却塔安装竖井闸门。闸门沿门槽放带领赵某(临时工)上到号冷却塔安装竖井闸门。闸门沿门槽放下约下约700mm后就再也放不下去了,赵某说下去看看,就揭开一后就再也放不下去了,赵某说下去看看,就揭开一块盖板面对竖井,两手撑住主水槽两壁向下跳。只听块盖板面对竖井,两手撑住主水槽两壁向下跳。只听“啊啊”的一声,的一声,赵某就坠入中央竖井并滑进循环水管底部,落差高达赵某就坠入中央竖井并滑进循环水管底部,落差高达11.33米,米,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抢救无效死亡。-摘自安全资讯网摘

6、自安全资讯网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年英国的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伍兹和伍兹(HHWoods),对,对许多工厂里伤亡事故的发生次数按不同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工人中许多工厂里伤亡事故的发生次数按不同分布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工人中的某些人较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从这种现象出发,的某些人较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从这种现象出发,1939年法默年法默(Farmer)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问题:问题:在这起事故中,赵某表现出了哪些致使事故发生的性格特征?在这起事故中,赵某表现出了哪些致使事故发生的性格特征?总结:总结:赵某在这一起事故中,充分表现出

7、了个人的过于自信、冲动、赵某在这一起事故中,充分表现出了个人的过于自信、冲动、蛮干的事故心理。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来做,冒险往下跳,坠入竖井蛮干的事故心理。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来做,冒险往下跳,坠入竖井中身亡。类似赵某的这类人,就具有事故倾向性。作业时,一定要中身亡。类似赵某的这类人,就具有事故倾向性。作业时,一定要遵守规程制度,严禁冒险作业。另外,企业还要强化安全技术教育,遵守规程制度,严禁冒险作业。另外,企业还要强化安全技术教育,充分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充分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5.事故倾向性理论此理论认为事故在人群中并非随机地分布,某些人

8、比其他人更容易发此理论认为事故在人群中并非随机地分布,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就用某种方法将有事故倾向的职工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生事故。因此,就用某种方法将有事故倾向的职工与其他人区别开来。这种理论的缺点是过分夸大了人的性格特点在事故中的作用,而且不这种理论的缺点是过分夸大了人的性格特点在事故中的作用,而且不能解释人们暴露在同等的危险情况下,受伤害的概率并非都不相等的能解释人们暴露在同等的危险情况下,受伤害的概率并非都不相等的原因。原因。事故倾向性理论主要强调在同一个作业环境做同样的工作内容的情况事故倾向性理论主要强调在同一个作业环境做同样的工作内容的情况下,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发生事故

9、的概率比其他人大的多。这种个体就下,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发生事故的概率比其他人大的多。这种个体就被叫作事故倾向者。顾名思义,这类人在事故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被叫作事故倾向者。顾名思义,这类人在事故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往往是那些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这类人的性格可以很明作用,往往是那些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这类人的性格可以很明显的和别的人区分出来。有这类人存在的企业,事故明显增加。显的和别的人区分出来。有这类人存在的企业,事故明显增加。5.事故倾向性理论自格林伍德的研究起,迄今有无数的研究者对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科学自格林伍德的研究起,迄今有无数的研究者对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专

10、门的研究探讨,关于事故频发倾向者存在与否的问题一性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讨,关于事故频发倾向者存在与否的问题一直有争议。实际上,事故遭遇倾向就是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修正。直有争议。实际上,事故遭遇倾向就是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修正。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认为,近年来许多研究结果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存在。事实上,把并不存在。事实上,把事故发生次数多的工人调离以后,企业的事故发生率并没有降低;又如事故发生次数多的工人调离以后,企业的事故发生率并没有降低;又如某一段时间里发生事故次数多的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改善以后往某一段时间里发生事故次数多的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改善以后往往不再

11、发生多发事故。数十年的实验研究很难找出往不再发生多发事故。数十年的实验研究很难找出“事故频发者事故频发者”的稳的稳定个人特征。换言之,许多人发生事故只是由于他们行为的某种临时特定个人特征。换言之,许多人发生事故只是由于他们行为的某种临时特征引起的。征引起的。事故遭遇倾向事故遭遇倾向(Accident Liability)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的发生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工人的年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明兹件,工人的

12、年龄、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明兹(AMintz)和布和布卢姆卢姆(MLB)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取代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取代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

13、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根据轨迹交叉论的观点,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避免事故。消除根据轨迹交叉论的观点,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避免事故。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可以避免事故。为了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必须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可以避免事故。为了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同时采取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采取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在事故轨迹交叉论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因素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6、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论5、其他事故理论、其他事故理论(1)生物节律理论)生物节律理论(2)事故因果理论)事故因果理论(3)事故扰动起源论)事故扰动起源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