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785中文资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244477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TCA785中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TCA785中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TCA785中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TCA785中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A785中文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TCA785中文资料TCA 7 8 5是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开发的第三代晶闸管单片移相触发集成电路,与其它芯片相比,TCA 7 8 5具有温度适用范围宽,对过零点的识别更加可靠,输岀脉冲的整齐度更好,移相范围更宽等优点。另外,由于它输岀脉冲的宽度可手动自由调节,所以适用范围更为广泛。TCA 7 8 5的基本弓I脚波形如图1所示。其中5脚为外接同步信号端,用于检测交流电压过零点。10脚为片内产生的同步锯齿波,其斜坡最大及最小值由9、1 0两脚的外接电阻与电容决定。通过与11脚 的控制电压相比较,在15和14脚可输岀同步的脉冲信号,因此,改变11脚的控制电压,就可以实现移 相控制,脉冲

2、的宽度则由12脚外接电容值决定1,当选择双窄脉冲的驱动方式时,12脚应接15 0pF电容。实际上,有几十个微秒的脉冲宽度即可使晶闸管正常导通。图1 TC A785的主要引脚I及相应波形中性点o图2相控整流部分电路3使用TCA 7 8 5实现相控整流实现三相桥式相控整流的一般方法是利用三相同步变压器从电源进线端引入三路同步信号,这样,将同 步信号整形后分别输到三片TCA 7 8 5(编号为A、E、C )的5脚,就能控制6只晶闸管,然后通过引 脚复用即可实现双窄脉冲方式驱动。双窄脉冲方式由于驱动脉宽窄,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小驱动用脉冲变压器 的体积,防止磁芯饱和2 。该方法的主电路及同步变压器如图2所

3、示,三片TCA 7 8 5芯片的引脚与所 控制的晶闸管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列。晶闸管通过一个A/Y型同步变压器为TCA785提供同步信号, 当进线相序(如图2所示)为正序A、E、C时,同步变压器的三个输岀端所对应的中性点的实际电压向量 为 AC、EA、CE,将AC接至 TCA785 (A),BA 接至 TCA785 (B),CB 接至 TCA7 8 5(C),即可实现正序输入时晶闸管的同步驱动。现以T5T1换流为例进行分析:T5至T1管自 然换流点滞后于A相由负到正过零点3 0,即TCA 7 8 5 (A)的15脚输岀至少应该滞后于该过零点 3 0,而电压AC由负到正过零点正好滞后于A相3 0,

4、因而用AC作为TCA 7 8 5 (A)的同步信 号就可以实现最大范围的移相控制3 。表1三片TAC785引脚及其对应的晶闸管TCA785引脚晶闸管晶闸管785(A)15脚T1T6785(C)14脚T2T1785(B)15脚T3T2785(A)14脚T4T3785(C)15脚T5T4785(B)14脚T6T5其它晶闸管的分析与此类似,即用相应的线电压代替相电压作为同步信号。图3所示是一个周期的驱动 时序。从A相的自然换流点开始,上、下桥臂晶闸管驱动顺序分别为:1t1t3t3t5t5t1和622446675 ;785785i785i785785:785(A) I(C)(B)i(A);(Oi(A)

5、丨丫脚 2脚15脚 M脚|15脚14牺15翌TlTl=TS;T315T5:T1ToT2IT2iT4iT4T&i口图3止序输入时整流桥山常丄作时序图4 TCA785使用中岀现的问题4.1电源进线电压的相序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发现,如果直接利用同步变压器的输岀作为同步信号,只能在一种输入相序(正序或者逆序)下工作,一旦输入相序接法改变,整流就不能正常进行。当输入相序为正序时,根据前述接线方法,可以使相控 整流正常工作,但是当输入相序变为逆序A、C、E时,TCA 7 8 5 (A )的同步信号变为AB,TCA7 8 5 (B )的同步信号将变为CA,TCA 7 8 5 (C )的同步信号变为BC,而芯

6、片的输岀与晶闸管的对应关系不变,于是,此时上、下桥臂晶闸管的驱动顺序将分别变为:5t5t3t3t1t1t5和442266,而正确的驱动顺序应当为:1t1t5t5t3t3t1和2664472 2。可见,实际的驱动顺序比正确的驱动顺序超前12 0,此时运行就会岀现故障。 在实验中发现,当输入接成逆序时会出现一相进线没有电流的情况,且装置启动时直流平波电抗器有振动,这在电源输出功 率过大时会损坏晶闸管。tnrLI 了阴代LonI !*785(B)LLL-r7B5(C)胡中性A0图4同步倍号获取电路的改进实际上,由于三相全控桥式整流各管可以互换,因此通过改进同步信号获取电路即可做到整流与输入相序无 关

7、,从而防止了相序接错损坏晶闸管的问题,同时还可提高调试效率。通过分析发现,当输入为逆序时,接 到TCA 7 8 5 (A)上的同步信号应该是EC,而接到TCA 7 8 5 (B)上的同步信号应该是AB,T CA 7 8 5 (C)上的同步信号应该是CA,这正好比实际超前了 120,因此,如果将同步变压器副方 与TCA 7 8 5连接改为图4所示电路,并通过6个常开节点的直流继电器将同步变压器与3个TCA785的同步输入端相连接,3个标为J1的继电器为一组,3个标为J2的继电器为一组,每组继电器同时打 开或者同时闭合。那么,实现任何输入相序下整流控制电路触发脉冲的正确顺序就只需要使J1与J2组中

8、 相位滞后12 0的那一组导通来提供同步信号即可。利用单稳态触发器7 4 12 1和D触发器可以构成相位鉴别与驱动电路4,其电路连接方法如图5所示,图中,接到TCA 7 8 5 (A)上的两个继电器J1和J2的输入端在经过削波、整形后可得到同步信 号V1和V2,这可以通过运算放大器实现。该检测电路各电压波形如图6所示。可以看岀,如果用D触 发器的Q端驱动J1组继电器,而用Q非端驱动J2组继电器,就可以使TCA785得到正确的同步信号。应当注意的是:设计时要适当选择7 4 12 1芯片的Rext和Cext外接电阻电容的参数,以使741 21Q1非引脚低电平状态持续时间小于D触发器的D输入引脚的持

9、续时间,同时应小于同步信号周期的1/6。由此可见,通过使用继电器选择正确的同步信号,可以实现整流相序的无关性。图予相位鉴别及驱动信号产工电路订二10VJ殍 T1|Ln n討LIL)Qi Q1超前V2 120度Yl滞后V2 120度图6相位鉴別及駆动信乃点生电路波形图4 . 2T C A 7 8 5的过零点振动问题及解决方法三相全控桥式整流进线电流是一种不连续的兔耳状尖峰电流。当电源阻性负载较重(阻性电流大于1 50 A)时,由于需要大量的有功功率,因此该尖峰电流峰值较大(如本装置尖峰电流峰值达到1 2 0 A) o尖峰电流在电源进线电阻上会产生一定的压降。该电流产生的压降与输入正弦波叠加后送到

10、同步变压器输入 端,可作为同步信号提供给TCA 7 8 5芯片。实验发现,该叠加电压在过零点附近存在抖动现象。由于TCA 7 8 5对过零点检测极为灵敏,从而导致芯片第1 0脚锯齿波斜边也发生抖动,这样,由输出反馈到11脚的控制电压即使没有改变,T C A 7 8 5输岀的驱动脉冲也会存在移相,引起的结果是进线电流峰值变化很大,进而在直流平波电抗器上引起强烈的振动,甚至对电网造成冲击。解决的办法是在进线处加上3个电感滤波,以平滑进线电流,滤除谐波。本装置取7 5卩H左右的电感,而同步信号依然从电网侧获取。实验证明:该装置会使电流振动现象消失。4. 3同步信号的整形从同步变压器过来的信号都是正弦

11、信号,由于TCA 7 8 5是利用检测过零点的原理来实现同步的,因 此,如果正弦波的幅值过小,那么,就不能提供清晰的过零点,同时,电磁干扰也可能导致过零点检测错误,但是,正弦波的幅值过大又会超过芯片的同步电压输入范围,所以应当将同步信号整形成方波,具体的整形 电路如图7所示。图7电路主要是通过6 8 k Q电阻实现限流分压的,并利用D 1、D 2反并限幅(管压降为1 V左右) 将以正弦波变为方波。本电源中,同步变压器的变比为5 . 1/1 ,副边电压为7 5 V,副边电压之所以选 得较高,是因为正弦波幅值越高,过零点处的斜率越大,二极管导通越迅速,输岀越接近理想方波。但滤波电容C1不可过大,否则会引起同步信号相位的偏移。-7?VC11)1TCA785图7同步信号幣形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