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4239162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将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将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将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现将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将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3现将年度全国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厅(局)副处级以上干部名单市(地、州)、县(区、市)级财政局长名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厅(局)领导情况简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厅(局)内设机构及人员情况统计表等印发你们,。请各单位按照填报要求认真统计和填写。所有报表电子版文件请于全国财政系统人事教育统计报表培训班召开3个工作日之前(具体时间将在培训班通知中作进一步明确),并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厅(局)副处级以上干部名单于2016年1月25日前报送财政部人事教育司,报表纸质版其

2、他报表请在2015年度全国财政系统人事教育统计报表培训班上直接报送。年度全国财政系统人事教育统计报表汇总工作将于年3月进行,请各单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财政部人事教育司年109月 日关于填报全国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的说明一、填表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财政厅(局)填报此表。请各单位按填报要求,将该表(统一用A4纸填写)和(统一用A4纸填写)与电子版数据(统一使用干部人事管理系统(财政版2014)按时限要求分别一并报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除报送本省、区、市汇总的电子版数据外,还需将地、市级

3、单位上报省级单位的年报表电子数据一并上报)。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的数据由各省统一汇总报部,并另报一份到部。二、封面: 1“填报单位”为财政厅、局的全称,并加盖单位印章(除封面外各表“填报单位”只填写单位名称,不再加盖单位印章)。2“负责人”为财政厅、局主管人事教育工作的厅、局长签字或盖章。三二、综合表:1综合表(一)至(五)项可在表1至表5汇总后自动生成,(六)、(七)两项需手工录入后由计算机汇总,建立人员数据库的单位可自动提取数据。2“绝对增加”栏统计在该统计年度内,由于各种原因(如:调入、录用、聘任、军转干部安置到财政系统工作等)进入财政系统的职工人数;“绝对减少”栏统计在该统计年度内,由

4、于各种原因(如退休、辞去公职、辞退、开除、调出、死亡等)离开财政系统的职工人数。3综合表(七)中,“行政人员数(其中:公务员数)”栏统计公务员、在行政单位工作的聘用制人员和工人,行政编制的人员,公务员人数还要统计在“其中:公务员数”栏中。聘用制人员是指各级财政部门聘用或签订合同一年以上从事财政工作的非固定人员。4.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统计在“事业”“财政补助”项中,另在“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栏中填上数据。54综合表(六)、(七)各栏之间关系为:行政事业企业本年实有人数5. 综合表(七)中,聘用制人员是指各级财政部门聘用或签订合同一年以上从事财政工作的非固定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

5、位人员统计在“财政补助”栏中。6.乡镇财政所机构数发生变化的需在统计分析报告中说明原因。四三、全国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 表1:1统计范围:财政系统全体职工,包括各级财政部门聘用制等人员。工勤人员是指在各级财政部门工作的编制内以及其他签订聘用合同的工人。所有人员情况统计时间均截止到20175年12月31日。2“财政部”、“省(区、市)厅局”、“市(地、州)局”、“县(区、市)局”和“乡(镇)所”栏分别统计本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职工人数(含聘用制人员)。直辖市所属区、县财政局均填在“市(地、州)局”栏内,直辖市区、县所属乡(镇)财政所不论是何级别均填在“乡(镇)所”栏内。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

6、财政局填写在“省(区、市)厅局”栏内,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所属区、县财政局按其实际级别分别填写在“市(地、州)局”或“县(区、市)局”栏内,其所属乡(镇)财政所不论是何级别均填在“乡(镇)所”栏内。如出现个别领导的职务级别高于所在机关级别时,请分别填入相对应的厅(局)级及以上、局(处)级及以上、局(科)级及以上、所(股)级及以上的栏中。3“总计”栏内的“一般干部”包括股(所)级职工,个别所级干部职务级别为科级的,仍然统计在一般干部栏内。4各级财政部门以工代干人员按“代干”的级别统计在相应级别的栏内。5“学历”栏中,“研究生”指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职工。6在“年龄”栏中,“60岁及以上”栏

7、中统计的人员需在统计分析报告中对其基本情况(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加以说明。7“参加工作时间”栏中,“1970年前”栏中统计的人员需在统计分析报告中对其基本情况(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加以说明。8.“中专及以下学历”栏中,“其中35岁以下”担任处级和科级职务的需在统计分析报告中对其基本情况(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任现职级时间)加以说明。 9“专业技术人员”栏填写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职工,包括工勤人员。工勤人员职业技能等级不属于专业技术职务范畴之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工勤人员需在统计分析报告中对其基本情况(姓名、工作单位、专业技术

8、职务名称、取得年份以及证书号码)加以说明。“初级职务”包括员级和助理级职务。“特贴专家”是指历年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仍在财政部门的职工(不含离退休职工),在统计分析报告中应说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姓名、工作单位、评选年份以及特殊津贴证书号码。10“劳模(先进工作者)”栏是指历年来被评为“省(部)级”和“全国”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享受省(部)级或全国劳模待遇)的职工(不含离退休职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省(部)级单位联合授予的劳动模范为“省(部)级劳动模范”;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劳动模范为“全国劳动模范”。“省(部)级”、“全国”分别填写,获得多个级别称号者分别统计,如:既获得“省

9、(部)级”又获得“全国”荣誉称号者分别在“省(部)级”和“全国”栏中各统计一次。获得劳模(先进工作者)称号的要在统计分析报告中说明姓名、工作单位、荣誉称号、评选年份等相关内容。五四、全国财政系统女职工基本情况表 表2:全国财政系统女职工基本情况表中的各项内容要求与表1的要求一致。六五、全国财政系统少数民族职工基本情况表 表3:全国财政系统少数民族职工基本情况表中的各项内容要求与表1的要求一致。七六、全国财政系统国家公务员基本情况年报表 表4:1统计范围财政系统的公务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各单位统计数字以上报当

10、地人事部门及编制部门的数字为准。2各级别栏均包括副职在内。3行表头“办事员级及其他人员” 栏中的“其他人员”指因各种原因未定职级的公务员。八七、全国财政系统职工培训教育情况年报表 表5:1. 培训教育情况年报表的统计范围与表1要求一致。2.“培训部门”栏中“财政系统”填写本地区财政系统职工参加财政部门自行组织的有关培训的人次,“其它部门”填写本地区财政系统职工参加财政系统以外其它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的人次。3表5-1各项均按人次统计。4“初任培训”栏中有厅级、处级的需在统计分析报告中对情况(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培训班名称)加以说明。5表5-1工勤人员栏中“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项为

11、不可填项。九八、全国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特殊情况表1特殊情况表是全国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各分表特殊情况的汇总。其中,总计 “上年数”栏和“厅(局)级及以上、局(处)级及以上高配人员”栏需要手工填写,其他由系统自动生成。2表中所有特殊情况均需在统计分析报告中进行说明。十九、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分析报告是在对职工情况进行科学统计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性意见。要,紧贴当前本省市、本地区及本单位人事管理与改革实际,为推进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为有关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的书面材料。各统计单位要对职工结构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做到有理有据、定性准确。报告主要内

12、容包括:1职工数量情况(包括变化情况)及分析;2职工质量情况及分析;3人事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及经验,要做到客观合理,实事求是;4.专题(如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基层财政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编制情况、干部选拔交流等)分析(内容不限,如遴选公务员情况分析、机构编制、干部选拔、轮岗交流、考核监督、表彰奖励等)。专题分析是综合考评工作的重要内容,请一定重视;5问题及建议;6对全国财政系统职工基本情况年报表特别是特殊情况表中要求说明的情况进行说明;7对内设机构及人员情况统计表与其他表格不一致的进行说明。关于填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 市财政厅(局)副处级以上干部名单和副处级以上干部人员库

13、的说明一、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厅(局)副处级以上干部名单1报送方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厅(局)副处级以上干部名单书面报表统一用A4纸填写。副处级以上干部人员库电子版数据统一使用干部人事管理系统(财政版2014)。 2填写和录入范围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财政厅(局)的各处室和所属单位的副处级以上干部。 3“单位”栏中处室按各厅、局的行政序列填写,如:办公室、综合处、预算处等。 4“主管领导及电话”栏中“财政厅(局)”项填写主管财政工作的省市政府领导姓名、

14、职务,各处室填写分管该处室的厅(局)领导姓名。 5“副职及电话”栏中人员顺序按组织任免决定的排序填写,并在姓名后用符号注明职务,纪检组长注“”,总经济师注“*”,总会计师注“”,巡视员注“X”,副巡视员注“”,调研员注“”,副调研员注“F”,局长助理注“”,顾问注“”,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另注明。6“电话”填本人办公室的直拨电话和分机号码,写在本人姓名后。7“负责人”为人事教育处负责人签字;“填报单位(盖章)”加盖人事教育处印章。二、关于副处级以上干部人员库 1处级(含副处级)干部必须录入下列内容:姓名、照片、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婚姻状况、政治面貌、入党团时间、文化程度、所学专业、工作时

15、间、个人身份、职务名称、技术职务。 2厅(局)领导班子成员除录入上述项目外,还需录入以下子库内容:学位及学历、毕业院校及专业、现任职务、简历、奖惩情况、年度考核结果、家庭主要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是否领导班子成员系等。(年度考核结果栏为必填项)附件3:市(地、州)、县(区、市)级财政局长名单填报单位(盖章):联系人:联系电话:XX省XX市 (地、州)XXX XX县(区、市)XXX XX县(区、市)XXXXX市 (地、州)XXX XX县(区、市)XXX XX县(区、市)XXXXX市 (地、州)XXX XX县(区、市)XXX XX县(区、市)XXXXX市 (地、州)XXX XX县(区、市)XXX X

16、X县(区、市)XXXXX市 (地、州)XXX XX县(区、市)XXX XX县(区、市)XXXXX市 (地、州)XXX XX县(区、市)XXX XX县(区、市)XXX关于填报市(地、州)、县(区、市)级财政局长名单的说明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填报此表,请各单位将该名单(一式两份)和电子版数据(统一用Microsoft excel模板)按照如下格式填报: 市(地、州)、县(区、市)栏只填市(地、州)、县(区、市)的名称,不填“财政局”字样。即:“xx市(地、州)xxx”注:“xx”市(地、州)为市名称,“xxx”为该市(地、州)财政局局长姓名。“xx县(区、市)xxx”注:“xx县(区、

17、市)”为县(区、市)名称,“xxx”为该县(区、市)财政局局长姓名。2. 格式要求:统一使用宋体、10.5号字,县(区、市)名称左端空2个字符填写。3地区顺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规定排列。 4填写范围,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县(自治县、旗)、县级市和市辖区(计划单列市所属区县由各省统一汇总报部,同时计划单列市另报部一份)。5材料统计截止日期为20156年12月31日。 6名单只列局长1人,如没有局长,列主持全局工作的副局长,并用括号加上“副”字。如高一级职务兼任财政局长的,用括号加上“兼”字。7字迹清楚、整洁,统一用A4纸打印,并加盖单位印章。8如市(地、州)、县(区、市)增

18、加、减少或名称变更请加以说明。例表:市(地、州)、县(区、市)级财政局长名单填报单位(盖章):河北省财政厅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X河北省石家庄市XXX 长安区XXX 桥东区XXX唐山市XXX 丰南区XXX 丰润区XXX张家口市XXX 桥东区XXX 桥西区XXX(以下略)关于填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厅(局)领导情况简表的说明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财政厅(局)填报此表,请各单位按要求将该表一式两份报送人事教育司。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领导,包括:厅(

19、局)长、副厅(局)长、巡视员、副巡视员、纪检组长、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等领导班子成员和非领导班子成员。3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局领导,包括:局长、副局长、巡视员、副巡视员、纪检组长、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等领导班子成员和非领导班子成员。4. 表格各项信息参照中组部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写说明进行填写。45在表格备注栏“是否领导班子成员”中注明是否为财政厅(局)领导班子成员。56此表统一用A4纸打印,可从干部人事管理系统(财政版2014)中生成或在该软件表样中手工录入。67.“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盖章)”处加盖单位公章。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财政厅(局)内设机构及人员情况统计

20、表的填报说明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财政厅(局)填写此表。2.报送方式:书面报表统一用A4纸填报,电子版数据统一使用Microsoft excel模板。首页部分“项”的名称有变化,请使用新表。3.“机构”栏中处室按各厅、局的行政序列填写,如:办公室、综合处、预算处等。4.所有统计指标均统计在职人员。5.纪检机构及人员情况须需填写。56.如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填报时与本表中部分栏目不能对应的,请按实际情况填写并加以说明。67.内设机构及人员情况统计表与其他表格不一致的需在统计分析报告中进行说明。78.有关指标解释

21、:机关其他编制数:指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的除行政编制数以外的编制数。机构类别: 指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的单位的类型,包括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党委机构、纪检监察机构、离退休服务机构、派出机构、附属机构、其他机构,填写代码分别为N、D、J、L、P、F、Q)和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财政补贴事业单位、经费自理事业单位,填写代码分别为A、B、C)。机构级别:指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的单位的级别,包括:正、副厅级,正、副处级,正、副科级,其他和不定级。编制数: 指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核定下达的人员编制数额。批准的领导职数: 指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的单位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包括正职和副职的领导职数,不含非领导职数。实有领导人数:指单位内设机构实有的领导人数,不含非领导职务人数。若领导级别与对应内设机构正职或副职级别不匹配,请在人数后用括号注释。如:内设机构为正处级,该机构正职领导高配或副职领导为正处级,请在人数后用括号注明,例:1(高配副厅级)、2(其中1人为正处级)。”副处级及以上非领导职务实有人数:指单位实有的副处级及以上非领导职务人数,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和副调研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