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4238851 上传时间:2020-07-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报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何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仅以*乡为例,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

2、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一、基本情况*乡位于*族自治县南端的大瑶山腹地,东与码市镇、蓝山县荆竹瑶族乡相接,南连蔚竹口乡,西与水口镇毗邻,北与湘江乡交界。全乡总面积210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11*人,瑶族人口占80以上,是瑶族聚居地,其中青壮劳力4*人。全乡有林地277797亩,仅有耕地面积2818亩,人平2分多的耕地,且大多数耕地是高岸田和浸水田,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林区大乡。2006年人平纯收入1030元,广大老百姓仍然生活在贫困边缘。因此,林区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也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据调查,全乡有留守儿童*人,其中在校小

3、学生中就有404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54.2%,老人监护的有*人,占95.1,寄养他人的有*人,占4.3%。独自一个生活的2人,占0.6%。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由于林区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80的留守儿童生活较差,20%的留守儿童生活一般。仅以*村一组为例,全组4名留守儿童中,就有朱治凯

4、、谢莤妮两名儿童营养严重不良,导致发育不良,已满11周岁的谢莤妮了身高却只有113厘米。二是留守儿童学习普遍较差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农活、家务活增多,尤其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老体弱,加上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低,根本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大部分留守儿童还要承担一定的家里农活、家务劳动,导致一些儿童体力的透支、精力不集中,对待学习只是应付了事,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30%,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例如中心校原五年级赵周梅同学,原来是一个成绩中上、听话的好学生,2

5、007年上期入学后,因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后,经常逃学,导致学习成绩骤然下降,到期中质量检测时,语、数、英不及格,后来干脆缀学不读了。大多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甚至逃学缀学。三是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

6、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想念父母的占90%,有32.2%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半年回来1次,30.5%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3%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60%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例如,*乡洋涓村刘荣兴同学和*村蒋兴猛同学,两人从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一次,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孤独、自卑、冷漠、少语,很少或不愿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玩耍,只与个别人来往。这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出现了偏差。据调查此类心理现象

7、的儿童占留守儿童的11.4%。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无法顾及到儿女的成长情况,监护人或代养人只管留守儿童的生活,吃得饱、穿得暖,就认为自己尽到了责任。其实不然,正是这种有缺失的教育,养成了留守儿童放任自流的习惯,缺乏道德约束,形成不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了不讲卫生、不拘小节、乱花钱、顶撞祖辈、我行我素、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等行为偏差。尤其是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据调查显示,在校园内发生偷盗、打架等违法违纪案件中,有90%以上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里。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

8、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如2006年国庆期间,*村一留守学生,在河边玩耍时不慎掉入电站引水渠中,被卷入水轮机中身亡。2006年9月洋涓村一男孩在公路边行走时被行驶的车辆撞死。2007年6月上梅村一男生中午放学时私自下河看鱼网,溺水身亡。同时,还有部分1113岁的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家,家里停放有摩托车等交通工具,背着监护人和代养人骑着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出去兜风,造成人员伤亡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三、留守儿童存在问

9、题的主要原因1、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一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二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是对留守儿

10、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2、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发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

11、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足;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四、对策及建议1

12、、加大投入,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可见劳务经济在社会进步、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要下大力气,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并禁止一切影响和限制家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在农村兴建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并通过开展“爱心妈妈”等活动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2、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措施。各级政府和学校都要积极探索对留守

13、儿童管理措施的新途径和新办法。严格责任追究,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儿童采取寄宿制管理,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寄宿的,学校实行跟踪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在双休和寒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从而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学校针对留守儿童有组织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活动,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不足。3、创新机制,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统一。对于留守儿童,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家

14、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作机制。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给予必要的家庭关爱和亲情关怀,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长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学校要肩负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动,大力开发他们的潜力,激活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保证他们与健全家庭一样健康成长。总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大多数,劳务经济成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从而促进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