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七年级语文上册 5郑人买履学案 苏教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231546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 七年级语文上册 5郑人买履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 七年级语文上册 5郑人买履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 七年级语文上册 5郑人买履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最新 七年级语文上册 5郑人买履学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七年级语文上册 5郑人买履学案 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郑人买履班级 姓名 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2、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师“个备”栏【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自度其足( ) 遂不得履( ) ( ) 吾忘持度( ) 宁信度 ( ) 2、文学常识郑人买履选自_,作者_, _末期 , _的主要代表人物。3、自读课文,当堂成诵。4、写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句。_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作者及文体简介:1、走进作家作品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2、寓言:是一种

2、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重音、语调)。 2、学生自读(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郑人/有欲买履者。 而/置之其坐。 何不/试之以足?3、学生齐读(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三)合作翻译1、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给予解答。重点语句(1)

3、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2)宁信度,无自信也。 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四)质疑交流,把握内容1、构建画面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2、结合郑人买履中能反映那个买鞋的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说一说你认为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示例: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

4、3、理解文章寓意:讽刺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五)自主小结(六)学生质疑【当堂训练】(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郑人有欲( )买履( )者,先自度( )其足,而( )置( )之( )其坐( )。至( )之( )市( ),而( )忘操( )之( )。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 )度( )!”反( )归( )取( )之( )。及( )反,市罢( ),遂( )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 )以( )足?”曰:“宁( )信度( ),无( )自( )信也。”(二)翻译句子。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 2至之市,而忘操之

5、。_ 3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 4何不试之以足?_ 5宁信度,无自信也。_ 【课后提升】(一)简答:1.请你给这则寓言故事分层,并写明层意。_ 2.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 3.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_ (二)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 (三)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_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6、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北人:北方人 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啖:吃。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加点的词语。仕于南方( ) 席上啖菱( )或曰:“啖菱须去壳。”( )欲以清热(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 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_ 【收获反思】 答案1做官;宴会,宴席,酒宴;有人(有的人);用来(用)2那个人偏要掩盖自己的无知(那人故意遮掩自己的弱点。)3这个故事中讲的那个北方人,明明不识菱角,偏要不懂装懂,结果闹出笑话。故事告诉我们,世上的知识无穷无尽,谁也不可能全部掌握。要真正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懂就不要装懂,应老老实实地向别人学习,正像孔子说的那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学生只要求作如下之一概括: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将闹出笑话;学习(求知)要有诚实的态度;人不能故意遮掩自己的无知(弱点)。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