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230986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资源描述: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月(6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月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2 种植我们的植物3 我们先看到了根4 种子变成了幼苗5 茎越长越高6 开花了,成果了7 我们的大丰收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 蚕的生长变化3 蚕变了新模样4 蛹变成了什么5 蚕的生命周期6 其她动物的生命周期7 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1 温度和温度计2 测量水的温度3 水结冰了4 冰融化了5 水珠从哪里来6 水和水蒸气7 水的三态变化第四单元 磁铁1 我们懂得的磁铁2 磁铁有磁性3 磁铁的两极4 磁极的互相作用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6 指南针7 做一

2、种指南针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的】: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性各不相似;种子有自己特殊的构造,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过程与措施:用感官和放大镜观测种子的外部形态特性;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构造。情感态度价值观:引起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爱好。【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合适的方式将自己的结识清晰地体现出来,并能想措施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否对的。【教学难点】:观测多种植物的种子。【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多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

3、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多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教学过程】:一、 听据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4、师:植物的毕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毕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毕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2、生:在P2页“我懂得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裔,但

4、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三、观测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测植物的种子,边观测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测。2、师:观测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测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测植物的种子,要观测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5、生:观测植物的种子。6、师:通过观测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报告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报告)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同样、大小不同样、颜色不同样、种皮不同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9、师:要懂得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5、?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11、生:继续观测植物的种子。观测后报告。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似,但种子的里面是相似的,均有胚根和胚芽。四、做好准备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测它的生长变化过程。2、师:准备凤仙花的种子。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理解凤仙花的栽培措施。 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板书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植物的种子 内部:胚根、胚芽【教学反思】:2、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目的】:过程与措施: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

6、引下,设计合适的实验,观测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拟定观测、记录的内容和措施;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拟定本阶段观测的重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论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伙意识。【教学重点】:播种的措施【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测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状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教学过程】:一、学习播种措施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如何种植凤仙花呢?2、师:请人们看P4页中的“播种措施”。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措施”。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

7、播种的措施。5、师:播种凤仙花的措施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二、关注种子变化1、师:播种了凤仙花后来做什么?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3、师:播种了凤仙花后来,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人们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5、师:注意观测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状况;注意观测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状况。三、记录生长日记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测活动,要做好管理、观测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测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状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测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2、师:把你测量和观测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

8、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四、实地指引播种1、师:实地指引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测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测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记住播种措施:选种、放土、下种、浇水。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教学反思】3、我们先看到了根【教学目的】: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可以吸取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过程与措施:用合适的措施记录、交流所观测到的现象

9、;根据观测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测到的现象,作出有根据的预测;用观测、实验的措施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根吸取水分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测植物生长变化的爱好;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教学重点】:观测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取水分的实验。【教学难点】:根吸取水分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2、生:思考后回答。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出示种植在

10、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二、(观测活动)观测植物根的生长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请你们认真地观测观测,看看能发现什么?2、生:学生观测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3、师:刚刚,你们认真观测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4、生;报告自己的发现。5、师:根据学生的报告小结:通过观测,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3、师:植物的

11、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4、师:同窗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5、生:讨论后回答。(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6、师:我们来做一种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尚有什么作用?实验环节如下: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在水面上滴某些植物油,试管口塞某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观测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7、师: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阐明了什么?8、师:(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作业布置】:家庭实验

12、:参看P8页书,制作一种“植物的根有吸取水分的作用”的实验装置,并注意观测实验装置里水量的变化。【板书设计】: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固定植物植物根的作用 吸取水分【教学反思】:4、种子变成了幼苗【教学目的】: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过程与措施:根据观测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措施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苦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测凤仙花幼苗的特性,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

13、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伙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伙用的有关资料。(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活动导入: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目前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状况。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活动指引:1、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测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后来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测。2、师: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3、师:指引学生观测实物凤仙花。4、师:指引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状况。二、我们的思考1、师:

14、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并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据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植物的叶子尚有什么作用?2、生:根据自己所懂得的知识回答教师的问题。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1、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2、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3、师:科学家通过近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4、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指引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5、师:板书: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6、师:(总结)植物的光合伙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作业布

15、置】:家庭作业:回家仔细地去观测一棵植物,观测植物的叶子分布的状况,想想植物的光合伙用。【板书设计】: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教学反思】:5、茎越长越高【教学目的】: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步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过程与措施:运用记录图表整顿观测记录的成果;在教师指引下根据记录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根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想;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合适的方式描述实验的成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爱好。【教学重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教学难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

16、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伙用的课件。(学生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整顿有关茎的观测记录1、师:(活动引入)我们已经懂得: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取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2、师:(活动指引)带领学生整顿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测记录。重点整顿幼芽出土后来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运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记录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学生画好后

17、,教师讲述柱状记录图。柱状记录图是科学研究中解决数据常用的措施。指引学生分析柱状记录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记录图预测将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二、植物茎的作用1、师:(活动因入)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当这样某些功能呢?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2、师:(活动指引)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引领学生想措施验证自己的想法与否对的。引领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也许答案作出假设(运送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送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

18、息);得出结论(茎有运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3、生:观看植物光合伙用的课件。4、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三、提示学生注意1、师:提示学生继续观测凤仙花的生长变化状况,做好观测记录。2、师: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继续观测凤仙花的生长变化状况,做好观测记录。【板书设计】: 5.茎越长越高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教学反思】:6、开花了,成果了【教学目的】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通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落后成果;花涉及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过程与措施:根据观测到的现象

19、进行预测;用合适的方式整顿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度析观测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爱好。【教学重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成果的过程。【教学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及成果的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种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测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提出任务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成果了。2、师:凤仙花开花和成果有什么联系吗?二、整顿并交流我们的观测记录交流活动: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测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2、生:学生分小

20、组交流。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某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整顿观测信息的活动:1、师:指引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成果的生长过程。2、生: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成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成果的生长过程。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测的欲望。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1、师:为了观测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2、师:指引学生观测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3、师:指引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提示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避免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

21、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4、生:学生解剖花。(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观测凤仙花的果实1、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师:组织学生观测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测。3、师: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4、生:学生观测凤仙花果实。观测完了后来,学生报告。5、师:教师总结。【作业布置】:继续观测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测记录。【板书设计】: 6.开花了,成果了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果实里面有种子。【教学反思】:7 我们

22、的大丰收【教学目的】: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合适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裔;植物均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毕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成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合适的水分和温度。过程与措施:用估算、制作记录图表等数学措施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顿观测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合适的措施陈述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爱好;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伙意识;树立用证据体现观点的意识。【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毕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成果期。【教学难点】:整顿观测

23、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重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学生准备)个人的观测日记或观测登记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通过几种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均有诸多收获。今天,整顿我们观测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2、生:赞成。二、我们收获了种子1、师:记录一下,你观测的一株凤仙花大概收获了多少粒种子?2、生:(对着自己的观测登记表)报告。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措施进行记录。(通过记录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旨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因素。)三、我们

24、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1、师:引领学生把观测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度析折线图,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措施)2、师:指引学生根据观测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3、师:指引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重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成果。5、师:引领学生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师:引领学生通过观测凤仙花的生长变化状况,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合适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7、师: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

25、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结识有了哪些提高。【作业布置】:家庭作业:阅读“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文章。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理解“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板书设计】: 7.我们的大丰收植物均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毕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成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合适的水分和温度【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教材修改个人意见:北方的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时候,可以用黄粉虫替代蚕的观测。由于北方的气候不适合蚕生长,并且北方没有桑叶,虽然有柞树蚕但造价也很高,很不适合我们的教学,黄粉虫既经济又好购买,并且黄粉虫的毕生也

26、通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就是黄粉虫的生命周期。并且可以让学生经历养黄粉虫的过程, 黄粉虫毕生形态变化的观测和描述过程;理解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我已经实验一年了,如果哪位教师感爱好也可以试一试。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科学概念1、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过程与措施1、饲养小蚕的措施,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2、观测、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测,用测量的措施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饲养、

27、观测动物的爱好。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测和记录。教学重点观测蚕卵及理解饲养、观测和记录的措施。教学难点观测蚕卵及理解饲养、观测和记录的过程。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简介养蚕措施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窗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毕生是如何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懂得哪些动物毕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窗们你们观测过蚕吗?你懂得她毕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二、学习新课1、观测蚕卵(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

28、测蚕A、学生分组观测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阐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后来不再发生变化。学生观测的应当是滞留到次年春天的卵,颜色应当是紫黑色的。)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测记录,把观测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2)仔细观测,尚有什么发现?(例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学生也也许会发既有黄色的卵,那也许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测,在空卵壳上还会发既有小孔。)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如

29、何从卵里出来的,出来后来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测的爱好。)(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一是指引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具体来说要准备一种盒子作为蚕的“房子”,还要在盒盖上扎些小孔,“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某些水”。)二是课外观测蚕卵的变化; (指引学生课后继续观测蚕卵的变化。具体来说观测小蚕是如何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规定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活动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种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三是指引学习

30、观测和记录的措施。指引学生阅读养蚕窍门教师小结:小蚕与其她动物同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板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观测蚕卵 大小形状教学后记:2、蚕的生长变化【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2、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明显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3、蚕的生长状况和环境条件密切有关。过程与措施1、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2、用测量等科学的措施观测蚕身体的变化。3、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4、在观测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测。5、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情感态度价值观1

31、、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2、结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测记录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如何区别即将吐丝的蚕、如何为它营造结茧的场合,以及指引学生协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教学难点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测,必要时应当数一数、量一量,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性、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窗们饲养是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测蚕的生长变化。二、学习新课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学生交流报告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交流时,让学生出示自己的记录

32、单、照片、图画、标本等。从体长、吃食状况、排便状况、活动状况、蜕皮状况等方面进行报告和交流。)有关蜕皮学生一定有诸多话要说,也有某些问题,但愿与同窗交流。交流活动能协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活动的目的提高对养蚕的爱好。)2、观测蚕的外形和行为(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如何爬行?蚕是如何吃桑叶的等。(2)讨论蚕的身体构造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预测蚕将会如何变化,并指引学生下一步进行观测和记录的内容及措施。(教学的要点是如何区别即将吐丝的蚕、如何为它营造结茧的场合,以及指引学生协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板

33、书设计: 2蚕的生长变化日期 体长(毫米) 吃食状况 排便状况 活动状况教学后记:3、蚕变了新模样【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种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2、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3、蚕茧是由一根丝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多种丝织品。过程与措施1、观测、猜想和描述蚕蛹和蚕茧。2、估计蚕丝的长度和抽取蚕丝。3、用画图、语言文字记录和交流观测成果。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动物研究的爱好。2、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运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3、对国内古代劳动人们的发明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

34、奉献表达敬佩和自豪。教学重点观测蚕蛹是本课的重点活动教学难点 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测,测量茧的长度的措施。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窗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 ?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来我们就来进行观测。二、学习新课1、观测蚕蛹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这是学生们非常好奇的问题。但愿学生们能作出猜想,同步能想措施证明自己的猜想。对蚕蛹的观测要提出的五个问题进行。(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2)

35、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也许是什么?(5)其她发现。(指茧里还能发现蚕吐尽丝后化蛹之前蜕下的皮等状况。)最后的推测是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但愿学生的推测能以一定的观测事实作为根据。2、观测蚕茧和蚕丝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测,测量茧的长度,记录全班同窗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这个活动的日的意义在于对蚕茧有一定的结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原则,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第二,指引学生进行拉蚕丝的活动。(“把蚕茧放在热水中

36、泡一下吧”“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绕在纸板上”等。这个活动使她们对国内劳动人民的发明有更多的结识。) 第三,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简介给学生。教学中还可以出示某些丝绸制品给学生欣赏。板书设计: 3、蚕变了新模样蚕茧的形状 大小颜色测量茧的长度教学后记:4、蛹变成了什么【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1、蚕蛹通过to天一15天,会变成蚕蛾。2、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裔。 过程与措施1、观测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行为。2、在观测比较中结识昆虫的外部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悟到生命的神奇。2、进一步培养观测动物的爱好。【教学重点】“观测蚕蛾的形态特性和行为”是本

37、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准备 蚕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窗们一段时间过去了你们的蚕茧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蛹变成什么了呢?下面我们就来交流的我们新发现?二、学习新课 1、交流我们的新发现(1)“茧里钻出的蛾子就是蛹变的吧?”(这只是一种推测,究竟是不是呢?需要学生通过思考来回答。)(阐明这个问题关系到蚕蛾是不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对结识蚕的毕生很重要。相信学生会做出合理的回答:茧里只有蛹,而我们又亲眼看见蚕蛾从茧里爬出来,不是蛹变的会是什么变的呢?固然这样的回答还需要从下面对蚕蛾和蚕蛹的对比观测中去发现更

38、多的证据。)(2)蚕蛾从茧里出来后,教师要提示学生,要把它从茧上面拿下来,最佳专门放到另一种比较宽敞的盒子里,以避免蚕蛾把卵产在茧上,不便于卵的保存。2、观测蚕蛾的形态特性和行为(1)先观测蚕蛾的行为,再观测蚕蛾的形态特性。(这是按照小朋友的心理特性设计的。三年级的学生肯定是先对动态的蚕蛾更感爱好。)对蚕蛾身体形态的观测,应当是一种有序的观测,先观测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构成,然后观测各部分是如何的,有什么器官。(2)如何观测蚕蛾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看看蚕蛾在干什么?”。(教师要启发学生有更多的发现,例如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不久便干燥展开;尚有不少蚕蛾在震动翅等。同步也

39、但愿学生在观测的同步提出问题。)(3)对比观测蚕蛾与蚕蛹的活动,仔细观测仍能找出蚕蛾是蚕蛹发育而成的证据。让学生结识蚕蛹、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是蛹发育而来,蚕蛾是蚕的成虫具有重要意义。(4)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这是学生很感爱好的问题。)(5)“一只雌蛾大概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和我们观测过的卵有什么相似和不同?3、画蚕蛾和蛹的图4、蚕蛾是什么是比较蚂蚁、蚕蛾、蜻蜓的身体外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设计: 4、蛹变成了什么蚕蛾和蛹的比较蚕蛾 蛹教学后记:5、蚕的生命周期【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蚕的毕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2、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

40、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3、蚕的毕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过程与措施整顿资料,归纳概括蚕的毕生。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命的珍爱之情。2、结识资料积累和整顿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整顿观测记录,结识蚕的毕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种阶段。【教学难点】结识到蚕的毕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自己的观测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和小报等资料。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毕生的图片或课件。一、导入新课同窗们这节课我们来回忆我们的养蚕过程,整顿我们的观测记录。二、学习新课1、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测记录,然后提问

41、。蚕的毕生经历了几种阶段? 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2、小结蚕的毕生小结蚕的毕生,重要环绕经历了几种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来进行。(在填表的基本上,让学生把蚕的毕生用循环图表达出来。)(阐明最后表格中“合计多少天”,指的是蚕从卵中孵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结束的时间。)教师要启发学生,蚕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的毕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种新的循环。3、蚕的生命周期这个活动要协助学生从蚕的毕生为:卵幼虫蛹成虫,上升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几种阶段,并且根据前面填写的表格把各阶段经历的时间记录出来。结识到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4、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

42、和变化蚕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自己是怎么满足它的;(目的是通过谋求同窗们养蚕的成功和失败的因素进行验证。让学生结识到生命和环境因素息息有关。)5展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登记表、制作的小报、标本、拍的照片、专项研究报告等资料都展示出来,人们互相参观、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就养蚕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写成一篇心得体会。板书设计:5 蚕的生命周期 幼虫卵 蛹 成虫教学后记:6、其她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动物均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2、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似,寿命的长短也不相似。过程与措施1、查阅和交流资料,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2、从多种

43、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3、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达动物的生命周期。4、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均有自己的规律。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爱好。【教学重点】观测理解其她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难点】不同的生命周期。教学准备分组观测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某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教师演示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一、导入新课蚕的毕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她动物的毕生也要经历这样一种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如何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二、学习新课

44、1、让学生观测书中的图,理解其她动物的生命周期 分小组选择其中一种动物,讨论这种动物毕生中必须要经历哪些生命阶段,用流程图表达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理解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获得的数据。)2、不同的生命周期(1)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似和不同。(让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似的地方)(2)指引学生给动物分类。分类的原则就是与否通过变态,以及卵生还是胎生。 3、观测理解其她动物的生命周期。(1)课前规定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活动

45、方式重要以小组查阅资料和大组报告交流的方式进行。)(2)布置任务并提出规定:每组从上述动物中选择两种,理解其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并把它们的生命周期用流程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3)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资料,并用流程图或循环图表达它们的生命周期。为节省时间,流程图或循环图都用文字和箭头表达。(鼓励学生能查找出某种动物的每个生命阶段的形态、行为、食物和生活环境。) (4)小组报告交流。在某个小组报告的时候,查阅相似资料的组,可以补充和提出不批准见。(学生报告时,教师要把人们承认的成果,填写在班级大表上。)4、教师小结:虽然动物个体最后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

46、以不断延续。板书设计: 6 其她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名称 生命周期(流程图)生命周期的时间 鸡 卵。雏鸡。成鸡 约 蝴蝶 卵。幼虫。蛹。成虫约 蜻蜓 卵。幼虫。成虫 约1年 山羊 小羊。成羊 约 熊猫 幼仔。成年熊猫 约 鱼(鱼里鱼)卵。幼鱼。成年鱼 约50年 教学后记:7、我们的生命周期【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1、从出生到目前,我们的身体发生了诸多的变化,此后还将发生变化。2、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似。3、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毕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4、人的寿命长短和与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过程与措施1、收集并整顿自己从出生到目前身体生长变化的资料。2、预测此

47、后的身体还将发生什么变化。3、调查不同年龄段人身体的特点。4、分析研究人毕生中身体变化的规律,以及影响寿命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十分重要的。2、结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指引学生结识人的生命周期,懂得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教学难点】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指引学生理解人毕生的身体变化特点。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从出生到目前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以及能力发展的变化。2、教师演示器材:o岁一9岁我们的生长变化”班级大表,“各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班级大表,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小朋友、青年人、中年

48、人、老年人身体特点、活动能力的影像资料。一、导入新课同窗们所有的动物均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周期是如何的呢?二、学习新课1、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1)我们是从哪里来的;(2)我们刚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3)从出生到目前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阐明以上这些都是学生所能收集到的数据和事实,在对数据和事实收集、整顿时可以按下表的格式。因人的个体差别较大,表格中的内容是大体状况,不作为原则,仅供教师教学参照,教学时按学生报告的状况填写。)2、我们的毕生(1)调查身边最熟悉的人,把握不同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活动分为四步:(一)、找出身边最熟悉的人;(二)、弄清她们的年龄段;(三)、把她们归到不同

49、的年龄组;(四)、观测她们的身体特点。(2)人可以按年龄划分不同的阶段,例如:小朋友、青年、中年、老年。如何划分呢? 理解和比较她们的不同。(例如小朋友组和青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然后再通过交流,对人毕生的身体特点有较全面的把握。)在小组比较的基本上,最后全班报告、交流、汇总。(3)教科书第37页大表中的内容要在各组比较的基本上填写,通过综合、概括得出各年龄段的特性。3、指引学生总结出人的生命周期和植物、动物同样,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样共同的四个阶段。(在讨论的基本上得出人也有生命周期。)4、教师小结:人的健康是建立在平时健康生活的基本上的,特别是小朋友少年时期正是

50、长身体的时候,其健康状况会影响到人的毕生,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适加强体育锻炼,关爱生命,爱惜健康。板书设计: 7 我们的生命周期15岁此前都叫小朋友(其中不满1岁的为婴儿,12岁一15岁的为少年)16岁一35岁为青年35岁一60岁为中年60岁后来为老年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目的】科学概念: 1、温度表达物体的冷热限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运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过程与措施:1、观测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重要构造。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

51、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乐意遵守这些规定。【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教学准备】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畴-20110)(2)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畴在-20110)【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同窗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引: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限度的。板书:温度 讲述:温度的单位一般用摄氏度()来表达,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状况。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

52、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人们一起安静的来完毕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步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立即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步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4、报告。(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规定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步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立即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步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她们的冷热。(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

53、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措施可以精确地懂得物体的冷热限度呢?板书:温度计二、观测温度计 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对的使用温度计,一方面必须要结识这个温度计,理解它有哪几种部分构成? 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测温度计,然后仔细观测。观测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如果温度计的管子劈裂,请立即告诉教师。 3、学生观测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教师巡视。4、报告交流。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晰的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这三个问题你们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测一次。5、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与否都解决了。再观测。(根据学生报告时的状况,教

54、师合适补充讲完整:温度计重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构成;量程;刻度)6、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测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测。报告交流。(预设: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开后一会,液面下降。)三、摄氏温度的读和写1、师: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 学生试读2、师: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如何预报天气的?例:“28摄氏度”怎么写?“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 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师:我们再来试一下,出示:0 37 5 10 (此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状况合适调节。)3、出示自制模型温度计,然后教师设立温度,请同窗读或者写,巩固。同步强调:零下温度自0往下,

55、数字越大,表达温度越低。四、读出温度计批示的温度1、目前请每个同窗观测自己温度计上的液面,并记录。2、交流:成果与否同样?如果不同样,那什么会不同呢?(参照P44图)(预设:也许浮现这种状况的因素有这样几种:俯视、仰望;从嘴里呼出的热气。)师生讨论,并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量消除多种影响测定温度精确性的不利因素。五、拓展1、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课后考虑一下如何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板书设计:教学后记:2、测量水的温度【教学目的】科学概念:1、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

56、度计。2、对一种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种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懂得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过程与措施: 1、观测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2、间隔相似时间持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环节、措施。【教学难点】间隔相似时间持续测量水的温度【教学准备】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畴在-20110),水温测量登记表(参照书P46)全班: 其

57、她多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措施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结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书P45展示了某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懂得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因此,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畴的温度计。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人们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

58、措施。(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措施。教师边解说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遇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简介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规定操作,会浮现什么状况?(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导致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2)(5)如果遇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望会导致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期测出的温度不准。)二、测量水的温度1、师:清晰了测量的措施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

59、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教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 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我们来比一下哪个小组测量的温度既快又措施精确,及时记录在P46的表格中,同步要小心热水烫手。开始吧。水温的测量记录自来水的温度温水的温度烫手的热水的温度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2、学生测量后报告。 (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别。) 讨论:这些差别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如果是由于测量措施错误引起的,教师再做合适解说。) 3、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下,目前规定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成果记录在P47,在等的过程中思考:这些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估计会如何变化?4、小组测量,教师指引。持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登记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