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移印知识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4224068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丝印移印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丝印移印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丝印移印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丝印移印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印移印知识(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般的模版故障 故障因素故障因素图象区域网孔不通冲洗后残留水分清除不撤底底片密度不够曝光前涂好的模版寄存过久曝光前涂好的模版离热源过近模版冲洗时乳剂脱落模版曝光局限性曝光前乳剂未完全干燥丝网表面有油污印刷:套印不准丝网张力不够网距过大一套网版张力不同丝网选择不当承印材料移动丝网图象有锯齿边沿刮板太接近网框边沿印刷图象有锯齿边沿模版解决技术不当原稿阳圆底片质量差网版清洗过于频繁细微层次复制不好模版曝光过度印版与印物之间产生静电油墨干固在模版上印刷漏墨过多刮板太软刮板外形不适合浮现龟纹丝网目数选择不当加网角度不对网点尺寸相对于丝网太细刮板太硬四色版加网角度不对印刷品墨色不均匀网距或网版张力过小模版

2、厚度不均匀模幅员象尺寸相对于模版过大刮墨不均匀网版各部位的张力不一致制版:张网过程中丝网扯破张力过大张网前丝网有损坏张网时拉力不均匀丝网嵌进张网夹头不均匀拉杆的夹角处或之间应力的作用拉紧过快网框边棱锋锐或表面有锋利性凸网版张力减少张网时过快达到张力值网框过弱张力过大丝网从网框上扯破或脱落模版附着不牢丝网除脂不好曝光局限性印刷的模版未完全干燥感光性模版材料过期模版浮现针孔曝光局限性丝网上有杂质颗粒使用侵蚀性油墨或溶剂阳圆和阴圆底片质量差直接乳剂涂布时产气愤泡印刷期间印版冲洗过于频繁印刷的辨别率差模版曝光过度使用未染色的丝网原稿阳圆片密度不够乳剂层未干就曝光使用漫射光源原稿底片与模版表面接触不好感

3、光性模版材料过期曝光前涂好的模版寄存过久曝光前涂好的模版离热源过近敏化剂寄存过期印刷边沿清晰度差模版曝光局限性底片边沿质量差密度不够模板乳剂面与底片接触不好模版制作不好使用乳剂类型不对有印刷条纹刮板刃口磨损关闭窗口一、如何针对不同之承印物选择丝网:丝网的选择聚酯网布尼龙网布一般油墨光固油墨一般油墨精细印刷线条印刷光油网点到28L/cm网点从28L/cm到54L/cm90-40120-3590-40120-35120-35 150-35120-30 150-30150-35140-30 165-30150-27 165-27140-35 165-31140-35 180-30140-35 180

4、-27150-35 180-30165-30 180-27电路版光固阻焊油墨SMT焊膏阻焊油墨:双组份 导电线高度70my 抗蚀油墨抗电镀油墨标记印刷24-125 71-4531-7171-4579-4555-6343-8049-7190-48120-3590-48120-35120-35 140-3068-70120-35120-35 140-35120-35140-35 150-30薄膜开关绝层银浆胶粘剂光固防蚀刻油墨一般挥干油墨透明窗口的光油35-8171-4549-7171-4549-7179-4590-48120-35120-3577-61165-30T衫植绒覆印转移胶浆颜料/染料,

5、片状及线条印刷一般的织物胶浆直接印刷转印昇华油墨网点 31-10031-100 39-8035-8090-4839-8071-4547-5555-63120-3577-61120-3563-4871-61 织物印刷大面积家居织物印刷(如毛巾等)较软滑的印刷品(如桌布及窗帘)较软滑及轻量印刷品(如围巾)较软滑及轻量印刷品(如人造织物)特轻质织物(特幼线条效果)49-7143-8055-6355-6379-4571-45 79-45120-35 90-35 陶瓷印刷照光层/水膜印刷玻璃印刷,一般到精细打底颜色表面颜色/转移印刷网点及线条印刷金黄色和光泽的准备工作31-100 63-6343-801

6、00-4079-45150-30100-40 165-30120-35 165-3062-7043-80100-4377-61150-35100-43 165-30120-35 180-30物件印刷遮盖力强油墨,大面积,网点和细线印刷100-40 120-35120-35 165-27140-35 150-30150-30 180-27100-43 150-35120-35 180-30二、感光胶工作图示指引1.配制感光胶 APLUS PLUS 6000 PLUS 7000 PLUS 8000 BAatosol Aatosol 3000PIUS IISp1200HC直接使用PLUS 1-SRX

7、LPF-28PF-28A2.涂布、干燥曝光指引(10040目/厘米白色丝网)LAMPDISTANCEPLUS 1-SRPLUS II ClassisPLUS PLUS 6000PLUS 7000PLUS 8000XLPF-28PF-28A2Kw MH120cm40-60 secs3-4 mins3-4 mins4-5 mins3-4 mins3-4 mins30-5030-5030-505Kw MH120cm10cm10-30 secs1-2 mins 1-2 mins2-3 mins1-2 mins1-2 mins15-2515-2515-25COLOUR 颜色蓝蓝紫紫蓝蓝蓝蓝蓝固体含量35

8、%34%34%44%34%38%42%42%38%粘度70-75 poise60-65 poise60-75 poise60-65 poise70-75poise 65-70poise-三、感光膜操作图示指引1.网版前解决2.贴膜、干燥3.揭膜4.曝光、显影、干燥曝光指引(10040目/厘米白色丝网)曝光灯距离CapilleX15CapilleX18CapilleX25CapilleX35CapilleX50MS-15MS-302Kw120cm1分钟2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50秒80秒5Kw120cm40秒1分钟1分钟1.5分钟2.5分钟20秒35秒四、曝光时间测定精确的曝光时间,可借助曝光时

9、间曝光片测量。这种曝光时间测算片设计用以通过五种曝光效果的比较,可以迅速和简朴地拟定 感光模版材料的最佳曝光时间。 它还协助您核对辨别率和清晰度,以及某种状况的光线作用。它由五组清晰度标板和字体构成。 第一组背面没有滤色片,曝光系数为1.0。 其他四组标板背面各有一块中性灰滤色片用来减少达到网版的光量,系数分别为0.7、0.5、0.33、0.25。因此你可同步进行五种曝光。 使用曝光时间测算片前先预测您所使用的网版感光材料厂大体的曝光时间(可根据您使用的产品随附的资料),然后以双倍计。 将曝光时间测算片与感光模版系统曝光(尺的药膜面要贴紧网版面),并以一般的方式显影。 显影后从五组标板图案中选

10、出效果最佳的一种。 例如你已拟定最佳曝光为0.5,用这个系数乘总的时间,您将得到最佳的曝光。 例如:你本来预测的大体曝光时间为2.5分钟。以双倍计,则测试时对模版曝光是为5分钟。显影后,如果最佳系数似乎是0.5,用5乘0.5等于2.5分钟。因此,你的预测曝光时间是对的的。 注意 : (1) 如果系数1.0看起来是最佳曝光,则需要以刚刚的措施重新测试,但要将刚刚的曝光时间再双倍计。 (2) 如果系数0.25是最佳的,以刚刚的曝光时间之一半重新测试。 移印工艺十分简朴,采用钢(或者铜、热塑型塑料)凹版,运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的曲面移印头,将凹版上的油墨蘸到移印头的表面,然移印,属于特种印刷方式之一。它

11、可以在不规则异性对象表面上印刷文字、图形和图象,目前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种印刷。例如,手机表面的文字和图案就是采用这种印刷方式,尚有计算机键盘、仪器、仪表等诸多电子产品的表面印刷,都以移印完毕。后往需要的对象表面压一下就可以印出文字、图案等。 在移印中常常会浮现诸多印刷故障,本文对移印工艺中的常用故障进行了概括归纳,整顿成较为全面的移印故障大全。常用故障之一:印刷品的线条和文字不清晰,浮现模糊现象。也许的因素解决措施移印头太软用一种稍微硬一点的移印头移印头的形状选择不当用此外形状的移印头试一试腐蚀凹版凹版腐蚀不精确重新制作一块凹版凹版腐蚀深度太深重新腐蚀一块深度适中的凹版凹版材料类型选择不当选用

12、合适的凹版类型(例如用钢版取代聚酯版)网屏选用不当选用此外的网屏试一试油墨油墨过于粘稠往油墨中加某些稀释剂油墨过稀减少油墨中稀释剂的用量油墨干燥速度太慢换一种干燥速度更快的稀释剂承印材料对象表面不干净预先将印刷对象的表面清洗干净表面坚硬且呈颗粒状假若也许,重新换一种材料。或者试用一种硬度较大的移印头表面凹凸限度厉害采用特殊形状的移印头和移印头底座装置印到物体边沿上夹具必须能避免移印头滑动其他也许因素工件夹具没有达到足够稳定换一种新的工件夹具高速印刷导致移印头浮现变形减少印刷速度。如有必要,在油墨准备转移之前稍微停止一会,目的是让移印头变形得到恢复常用故障之二:油墨的粘着性达不到规定这个故障在移

13、印中十分常用,由于你对油墨的配方不理解,也也许是选用的油墨类型不对的。也许的因素解决措施移印头移印头表面的硅橡胶过多使用新移印头前,用醇类溶剂清洗新移印头腐蚀凹版凹版腐蚀限度过深重新制作一块深度适中的凹版油墨油墨类型选择不合适根据承印材料的具体状况选用合适的油墨选用了双份油墨若选用了双份油墨,应当采用硬度更大的移印头印刷油墨和坚膜剂(硬化剂)的配比不对的按比率称油墨和硬化剂数量,再重新混配墨承印材料表面不干净在印刷前用醇类溶剂清洗对象表面其他因素预先的解决工作不充足或没有进行预先解决检查预先解决的程序。如果也许,反复预先解决工作没有达到固着时间的规定在预试油墨的结合牢固限度之前,让印刷品可以充

14、足干燥固着后解决工作不充足使用热管道,有时还需要火焰干燥装置常用故障之三:印刷品上浮现明显的针孔状假若小针孔较大,并且出目前印刷品上的同一位置,那么要检查移印头和凹版上的图象。如果需要,更换移印头和凹版。也许的因素解决措施移印头移印头表面受到损害更换移印头,或者调节移印头的位置,让受到损害的部位不会影响移印图象移印头表面过于平整换一种形状稍微尖一点的移印头移印头硬度不够换一种硬度较硬的移印头腐蚀凹版曝光时操作不当或灰尘影响,使凹版腐蚀效果不抱负重新制版油墨油墨太粘稠往油墨中添加某些稀释剂承印材料油墨受到硅橡胶或油脂污染换新油墨 丝印网版制作基本知识一、丝网的分类1、聚脂丝网 (涤纶) PET1

15、000 ( SL/S/T/HD ) - 以 120/305 目为例,共分为三个规格: 120-31 ( S 极超薄型) PW 120-34 ( T 原则型) PW 120-40PW ( HD 厚型)特性: - 抗拉伸强度高(张力)- 耐磨性能好、对气候不敏感- 耐酸(硫酸、盐酸、硝酸)性能好能耐一般溶剂 2、尼龙丝网 PA1000 ( S/T )以 120/305 目为例:共分为二个规格:120-30 ( S 极) 120-35 ( T 极原则)特性: - 较好的耐磨性(对粗糙面或弧度面的耐磨性能好)- 表面张力好回弹性高 - 耐溶剂性能好 - 较好的耐碱性二、 如何选择丝网:1、丝网构造与目

16、数 线网的 几何构造 指的是丝网的所有二维和三维的外观,其几何构造的基本要素是丝网的目数和网丝的直径。 例如: 120-34 表达每一厘米内 120 根网丝,每要网丝标定的直径为 34um 。 * 丝网的目数是指每一种公分内有多少条丝线, * 网丝的直径指的是未编织的网丝直径的标定值。 * 丝网的几何构造分为:平结丝网( 1 : 1 )斜结丝网( 2 : 1 , 2 : 2 ,或 3 : 3 ) 不同的编织措施的网孔大小不一致,从而决定网板的透墨量(透墨量是决定印刷效果的重要因素) 2 、丝网开孔决定:( W ) * 丝网印刷油墨中颗粒的最大尺寸(印刷中油墨的平均颗粒尺寸必须不不小于网孔的 1

17、/3 )。 * 线条和网点印刷层次的精细限度(太大的开孔漏墨过多,得不到精细的线条) * 油墨的剥离性能(如油墨的颗粒大导致堵网从而影响到下一次印刷时油墨的穿透性) * 印刷墨层的厚度(开孔太小透墨量也少,得不到较厚的墨层) 一般来说,丝网的开孔不小于网丝直径的丝网比网孔不不小于网丝直径的丝网可以复制出更高的分辩率。(固然,油墨的流动性、粘性和其她因素也会影响) 三、对的绷网: 1、原则的绷网环节: 丝网可在 1-3 分钟内绷到所但愿的张力值,但在丝网固定到网框之前,必须要等待 15 分钟以上,然后再将张力增长到最后所要的张力值,如果将此过程反复几次,会减少将来的张力损失。 * 如果在张好网后

18、停留 5 分钟粘网,张力损失 28% 以上。 * 如果在张好网后停留 15 分钟粘网,张力损失 15%-20% 。 * 如果在张好网后停留 30 分钟粘网,张力损失 10% 。 以上的张力损失是指粘网时与刚拉好时的张力损失,而非粘好网后放置 24 小时后的张力损失值。一般套印的网版最低限度规定拉好网后过 24 小时再晒版,否则会浮现套印不精确或线条变形等现状。 绷网之后,印刷丝网要固定到网框上,所承受的张力由丝网的抗拉伸性(即能承受最大的张力)所决定。丝网的张力是 保证精确套印 和拟定 合适网距 的一种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目数越高的网丝就越细,网丝较粗的丝网比细丝网拉得更紧某些。 对的地按照

19、绷网程序绷网,原则丝网的张力损失为 15*20% , PET1000 丝网的张力损失 10-12.5% . 2、如果张力损失比较严重,则应当理解与否如下因素导致: * 网框的采用的铝材很单薄,不能承受较大张力,致张力反复 * 丝网置入来头的措施不当,四边所承受的拉力不一致。 * 缘网夹头拉力不均匀,网框放置不平整。 * 粘网前等待的时间局限性。 3、 张力不稳定会浮现的问题: * 定位套准不可控制。(对不准位,线条或图表拉长或缩小) * 印刷物上面墨层有网纹,墨层厚薄不一致 * 增大胶刮对丝网的机械磨损,网板使用寿命缩短 4、对的选择 加网 的角度 * 当底片上面的线条与丝网的线径浮现平行或重

20、叠时,在晒版时光穿过感光涂层后遇到丝线的阻碍便会浮现光松散(光线折射)从而引起锯齿。因此选择丝网的加网角度便很必要。 * 加网的角度一般有 45 、 22.5 、 12.5 、 7.5 等。我们可根据线条的粗细选择所需要的角度。加网的角度很难有一种原则, 45 或 22.5 并非最佳角度。 一般的作法是: 准备几种不同目数已拉好 90 直角的网版,在拉网前先将底片与网版对着光源来对比,从而选择最佳的加网角度。 * 晒版时感光浆如果上得太薄也会导致锯齿,而加网角度只是其中一种因素。 5、对的粘网 * 在涂粘网胶之前,印刷网框必须彻底清理干净,不能有任何灰尘和油脂等物。 * 粘网后网纱必须和网框表

21、面紧密接触,如仍有空隙应当用重物压住,而不应使用 502 胶水作为粘网的介质。由于 502 胶水干后太硬致丝网失去弹性,导致张力不平衡。 * 涂好胶之后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让粘网胶固化,再在四边涂上补边剂。然后卸下来的网框必须粘贴好完整的标签。以便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作辨认。 四、对的的晒版措施 1 、印刷图案最大应是网版内径的 70% ,否则会浮现套印困难以及四边图象变形。(在张力平衡的一般状况下如此,如物殊织物印刷除外。) 2 、对的的上浆措施: * 上浆要尽量缓慢,上浆器的边尽量选钝边,钝边角度与网版为 90 直角,这个角度出来的网版平整度最佳,并且不会太薄。 * 缓慢上浆的目的是为了让感光剂充

22、足填满丝网的孔,太快上浆会将空气挤压到网孔里面导致沙眼的浮现。 * 对精密的网版在第一次上好浆干透后,必须在贴片面再以锐利的角度再刮一到三次感光浆,以保证网版的平整性。 * 一般网版的印刷面的感光乳剂层都要比油墨层要厚,来作为油墨的介质层。 * 清洗过的网版必须密封解决,以免再粘上灰尘。 * 上好感光浆的网版必须尽快曝光,如暂不能用时须用黑色胶纸遮盖密封保管,避免受灰尘粘染及再次受潮或预先曝光等问题而影响晒版效果。 3 、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 * 曝光局限性的网版始终不会硬化,在显影的过程中,刮墨面上的感光乳会被冲洗掉。 感光乳剂层粗糙、模糊不清是曝光局限性的确切标志。冲洗不充足,某些溶解的感

23、光乳剂粘在网版的通孔区域,在干燥之后,留下仅仅能看得见的碎渣,浮现不平整现象阻碍油墨的流动性而浮现锯齿。 * 曝光局限性的网版耐溶剂和耐印刷油墨以及抗磨损性能很差。并且感光浆没充足曝光的网版很难脱膜。 * 如何计算对的晒版时间 取一种闲置的网版,上好感光浆后,分段作曝光测试,以得出最佳的晒版时间。 1 、记录好光源的使用时间,以便按精确的时间来更换光源。2 、定期清洗橡胶皮、玻璃、灯罩、反射罩。 3 、定期打扫网房、检修拉网机器、晒版机器等设备。UV光固化的基本知识发布日期:-2-19什么是UVUV是英文UltravioletRays的缩写,即紫外光线.紫外线(UV)是肉眼看不见的,是可见紫色

24、光以外的一段电磁辐射,波长在10400nm的范畴.一般按其性质的不同又细为几下几段: a真空紫外线(VacuumUV),波长为10-200nmb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90nmc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90-320nmd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nme可见光(Visiblelight),波长为400-760nm紫外线(UV)用于工业生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是长波UV(UV-A)。注:nm即纳米什么叫纳米?纳米是英文namometer(缩写:nm)的译名,是一种度量单位,一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亦是十亿分之一米,约相称于45个原子串在一起的长度。1 UV

25、光油的常用问题及对策 2 光固油墨的故障和对策 3 UV 凸字水晶透明(七彩)光油制作工艺 4 丝 印 局部UV 上光 UV 光油的常用问题及对策 1、光泽不好,亮度不够,UV光油除规定有特定的哑光,平光等效果外,一般规定UV光油的光泽度越高越好2、 印刷品表面无法进行UV光油的印刷3、印刷品上光后表面发粘、干燥不好4、 表面涂布不匀,有条纹及桔皮现象5、 UV涂层有针孔现象6、 印刷品表面有火山口、鱼眼现象7、 UV光油附着力不好8、 上光膜层韧性不佳基本原理:目前纸张用的UV涂料一般由具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酸树脂,活性单体,光引起剂及消泡、流平等相应助剂构成。通过胶印、丝印等印刷工艺后,在通

26、过紫外光的作用下,产生的游离基团与不饱和双键发生自由基聚合而使UV光油迅速固化,在印刷品上形成一层光滑、致密的膜层。特点: 无环境污染,涂料所需紫外线由专门的高压水银灯提供,该能量是冷光能,减少火灾危险,改善作业环境。由于UV光油的不挥发份不小于99%,很少或者不具有低分子有机分子有机挥发物(VCD),因此在光固化过程中,很少有溶剂甚至无溶剂挥发。节省场地和能源,由于UV光油在固化过程中,不需要一般油性光油的干燥烘道等辅助设备,并且紫外线固化机的体积较少,有效运用率高,因此大大节省场地和能源,减少前期设备投资。生产效率高,由于光固反映在瞬间即可完毕,因此UV光油在印刷固化后,可以直接叠放或者进

27、入下道工艺,加快了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优良的耐化学性,由于UV光油经紫外线光固后,形成交错的网状构造,因此具有很强的耐磨性及耐化学性。观质量提高、成本下降,由于UV光油的特殊性,固化后可以形成致密亮光(或哑光)的膜层,对印刷品有着良好的装饰及保护作用,与以往的复膜相比,成本仅为复膜的1/4-1/3左右。常用问题及对策: 光泽不好,亮度不够,UV光油除规定有特定的哑光,平光等效果外,一般规定UV光油的光泽度越高越好。重要因素: A UV光油自身粘度太少,以致印刷涂层太薄 B 乙醇、甲苯等非反映溶剂稀释过度 C 光固树脂自身的光泽度不够 D 纸张吸取性太强 E 网纹辊太细导致传送光油量太少 F

28、刮刀和网版目数选择不当 解决措施:A 选用高光泽的丙烯酸光固树脂 B 合适提高光油粘度 C 严格控制乙醇、甲苯的加入量 D 对于渗入性较强的纸张,可先涂一层底胶或者选择致密性好的纸品 E 合适增长网纹辊的直径 F 减少刮刀的硬度 G 印刷时,也可以选择较低目数的网版,以增长涂层的厚度。 印刷品表面无法进行UV光油的印刷 重要因素: A UV光油粘度小,涂层太薄B 印刷品表面有油污C 油墨表面玻璃化,与光油亲和性不当D 油墨表面含防粘性材料(如硅油、喷粉)太多E 涂布网纹辊太细 解决措施:A 对要进行上光的印刷品采用必要的清洁措施 B 合适调节光油粘度 C 调配光油中助剂的种类和用量,可加入少量

29、润湿剂 D 可用2的碱溶液擦拭印刷品的表面. 印刷品上光后表面发粘、干燥不好重要因素:A 紫外光功率不够 B 紫外灯管老化,强度削弱 C UV光油引起剂选择不当 D 乙醇、甲苯等溶剂加入量过大 E 机器走纸速度过快 F UV光油自身光固性能欠佳解决措施:A 及时检修设备和更换灯管 B 加入一定量的光引起剂和光敏剂,如三元胺等以加快光固速皮度 C 调节印刷工艺 表面涂布不匀,有条纹及桔皮现象重要因素:A UV光油粘度过高 B 压力大小不均匀 C 涂布量过大 D UV光油的流平性差 E 纸张不平整,吸取性太强 F UV光油表面和平性差解决措施: A 减少UV光油粘度 B 减少涂布量,呀暗暗里调节均

30、匀 C 可加入少量流平剂 D 对印刷品表面进行电晕解决,以增长UV光油对表面的亲和力 UV涂层有针孔现象重要因素:A 涂层太薄 B 网纹辊太细 C 乙醇、甲苯非反映型稀释剂加入量过大 D 印刷品表面有粉尘解决措施:A 加强作业环境的清洁 B 可加入少量的流平主机助剂、润湿助剂 C 选择专用的UV稀释剂稀释、避免体系组分不相容 D 印刷时设法增长涂层厚度 印刷品表面有火山口、鱼眼现象 重要因素:A 印刷品表面不干净,有也许有油污 B UV光油的流平性差 C 光油的消泡剂选择不当,消泡性能过于强烈 解决措施: A 清洁印刷品表面 B 合理选用消泡、流平助剂 UV光油附着力不好 重要因素: A 印刷

31、品油墨表面晶化与光油无法亲和、润湿 B 印刷品油墨中的辅料选择不合适 C UV光油自身的附着力不够 D 光固化条件未合理掌握,固化 时间过短或者过长 E 对于非极性或低极性基材(如PE、PP、PET、OPP、BOPP等)未解决直接印刷UV光油 解决措施: A 印刷油墨应选择含蜡较低的型号 B 选择柔韧性好、附着力佳的光固树脂和活性单体 C 掌握合理的固化时间,固化时间太短,UV光油表面固化而底层固化不彻底导致附着力减少;固化时间太长,UV光油过度接受紫外线照射会引起 聚和后固化,使上光膜层脆裂,导致附着力不佳。 上光膜层韧性不佳 重要因素: A UV光油自身树脂、活性单体选择不当 B 上光涂层太厚 C 固化工艺掌握不当 解决措施: A 选择韧性较好的光固树脂和活性单体,控制单体的用量,减少交联和密度 B 在印刷中,选用网目数较大的网版印刷,以减少涂层厚度 C 掌握合理的固化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