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活垃圾问题调研汇报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42235219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乡村生活垃圾问题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村生活垃圾问题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村生活垃圾问题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乡村生活垃圾问题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生活垃圾问题调研汇报(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乡村生活垃圾问题调研汇报 伴随经济迅猛增加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污染开始侵蚀农村,因垃圾问题而引发的投诉在逐年攀升。从县河至关垭子,从水坪至向坝,从康家岭至丰溪,从工业园区到洛河,公路旁、河两岸成堆的垃圾随地可见,垃圾问题已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环境问题,处理好农村垃圾问题,是根治农村脏、乱、差,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问题。多年来,笔者正确垃圾问题作了一定的调查了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结合目前全县农村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我县农村垃圾处理的现实状况我县有37万人,天天垃圾的产生量约为185吨,除城区在鄂坪九湾子建有一

2、处垃圾填埋场,天天收运垃圾约30吨左右外,农村产生的垃圾,除305省道和乡镇所在地的部分垃圾在开始转运集中堆放外,其它大量垃圾随意乱丢乱倒。乡镇的垃圾处理多数就是垃圾转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从有些人居住的地方转移到无人居住的地方,找一个偏辟的地方堆放而已,没有建规范的垃圾填埋场,没有达成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目标。多年来,我县经过实施“百里长廊”建设和“竹房城镇带”农村环境连片整改、新农村建设等工程,305省道沿线的乡镇垃圾收运系统的硬件建设,垃圾车、垃圾池、垃圾桶等已基础配置,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就全县而言还存在不少问题,除城镇居民区稍好一点外,绝大多数乡镇的垃圾集中

3、搜集处理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应付检验而已,少数乡镇几乎没有一个村的垃圾进行了处理,甚至连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垃圾也还是四处乱倒,臭水沟里四处全部是垃圾,环境卫生情况极差。生活垃圾日集月累,致使往日人欢鱼跃的清澈池塘成了臭气熏天、蚊蝇满天飞的水中垃圾场;全县沿路、沿溪、沿住宅周围地带成堆的垃圾比比皆是。除了烂菜皮之类的生活垃圾外,多数是包装袋、塑料袋,还有破鞋子、农药瓶等白色垃圾,一经雨水冲刷污水横流,浸蚀土壤,污染水源,洪水带走最多的浪渣是垃圾,洪水过后溪流两岸滩林挂满“彩旗”(白色污染),这和漂亮的村居形象形成猛烈反差。(一)镇、村领导虽对垃圾处理工作引发一定重视,但工作力度显著不足。乡镇、村领

4、导尤其是关键领导虽对农村垃圾、污水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危害性和目前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的主要性和紧迫性有了充足的认识并已引发重视,相当部分乡镇还主动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大多数乡镇、村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工作尚停留在设想上、形式上,而对农村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管理、投入力度显著不足,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未将该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大部分镇、村缺乏管理监督考评的长期有效机制时冷时热。(二)农村垃圾量急剧增加,村民对垃圾处理的紧迫性虽有一定认识,但自觉性、主动性不够。伴随农民生活条件的不停改进,下山脱贫移民逐步增加,城市生活方法不停地向农村传输的影响,农村垃圾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郊、关键河流和关键交通要道边的垃圾

5、量每十二个月全部以1020%的速度在增加,但因为传统形成的垃圾随意乱倒乱堆的不良习惯影响,农户是“各扫门前雪,不论她人瓦上霜”只要自己的庭院清洁卫生,垃圾随意堆放在公共场所或几不论的地方;有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此麻木不仁,睁只眼,闭只眼,不扯皮没投诉,上级组织没追究就不过问,对“脏、乱、差”给农村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大多数农民对垃圾集中搜集处理的自觉性、自律性显著不够,主动参加的主动性显著不高。以环境保护局联络村郭家梁子为例。郭家梁子是经典的城郊村,西和中峰镇西沟村、长岭村相连并共拥一条小河沟,该村有7个村民小组,372户,1586人,其中1组、6组在305省道沿线,村内有两条乡

6、村路,一条小河沟。按常规垃圾产生量算,天天产生垃圾约1586斤,每个月约24吨;以前,在开展文明卫生县城时,城关镇、村组为处理公路沿线的垃圾问题,曾和城区环卫部门联络,把1组、6组的沿线住户垃圾请环卫工人清运,并签署清运协议,其它农户则自行处理,于是小河沟、山边、路旁等公共地段成了垃圾场。后因沿线住户不交垃圾清运费,村组又无钱垫付,环卫工人也不再清运,累积的垃圾只是在迎接检验时在暂时清运或掩埋。(三)农村垃圾的收运已经有一定基础,但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为我县乡镇所属村庄分布分散且部分村庄位置偏远,现在,在305省道沿线及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垃圾,乡镇政府已开始组织专员、配置垃圾车、建设垃圾池和垃

7、圾桶进行集中清运,其覆盖面较小且清运不够立即,90%以上的村庄垃圾没有清运和处理,由农户自由焚烧和倾倒,部分沟、河、交差地带等处成为垃圾集中投放地,“污水靠蒸发、垃圾等水冲”是农村垃圾问题的现实状况。二、我县农村垃圾处理难的关键原因(一)环境保护意识不足。首先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亟待增强。因为农民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没有形成份类的习惯,处理垃圾极为随意,形成垃圾量大、品种多,有的村即使建了垃圾箱(池),但村民总是就近将垃圾倾倒在路边或河里等,其次部分乡镇人民政府和责任部门,在处理垃圾的问题上,未能意识四处理不妥的严重后果,局限于资金不足等原因,存在简单堆放在偏僻处即算处理的短期行为。(二)资

8、金投入严重不足。一个乡镇按3万人计算,要建使用1020年的小型垃圾填埋场1个,需300万元;垃圾中转1个50万元;垃圾池50个,10万元;环境保护垃圾箱600个,30万元;垃圾车3辆21万元;合计411万元。现在,已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改示范的乡镇,对垃圾处理这块也只有垃圾转运系统资金,没有垃圾处理(垃圾填埋场)资金,开始集中收运的乡镇,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垃圾转移,没有配套的垃圾处理系统,很轻易造成垃圾的第二次污染。(三)村级组织和群众参加管理的机制没有建立。各乡镇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考评奖励等制度还未全方面建立,村级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真

9、正发挥,村级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洁经费筹措机制等全部还未建立或落实,群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还未形成,从而造成垃圾随地可见的现象。三、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的对策(一)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升干部群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广大农村群众是农村垃圾集中搜集处理的主体,所以必需充足激发广大农村群众的主体责任意识和自觉参加意识,充足发动广大农村群众参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充足利用现有的宣传、教育设施,利用广播、电视及报纸等人民群众能常常接触到的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和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让更多的人了解环境保护,支持环境保护,参加环境保护。要邀请专业人士或环境保护部门工作人员,以身边的事为素材,编印宣

10、传材料,进村入户深入细致地宣传垃圾对身体及农业生产的危害性,提升居民村民对垃圾危害性的认识,教育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垃圾分类和有序堆放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洁净家园,从我做起”的新风尚。要规范村民卫生保洁条约,动员群众自觉投身村组卫生保洁工作,广泛开展“环境卫生知识进农家”等活动。(二)建立“户分类、村转运、镇集中处理”的垃圾管理机制。以国家正在组织实施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改示范为契机,办好示范样板,争取扩大示范覆盖面;切实组织农户开展垃圾分类,将能还田堆沤还田,不能还田的有序堆放,使垃圾减量化;主动申报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争取国家、省市的资金扶持,加大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推进力度;

11、深入整合工作力量,创新工作方法,以“打造绿谷”为载体,发动全县上下主动开展“清洁”(清洁乡村)的专题实践活动,明确不一样阶段的工作关键,首先突出处理农村垃圾集中搜集处理问题,依据工作需要从县文明办、县建设局、县水务局、县委督办室、县政府督查室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专题工作督查组,负责对全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和考评;同时深入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在清洁乡村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加大考评力度,督促各乡镇党委政府主动做好本辖区范围内村庄垃圾处理工作。(三)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充足发挥村级组织的自治作用。主动探索建立适合我县农村特点的垃圾分类、搜集、清运、处理等多种长期有效

12、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各乡镇环卫所,把农村垃圾管理纳入公益性岗位或以钱养事的范围,确定专门人员专职抓好日常管理;各乡镇村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卫生多种长期有效管理机制,将农村环卫工作列入干部驻村和年度工作目标考评的关键内容;按标准配置村庄专业保洁员队伍,签署保洁协议,落实保洁责任,实施目标考评;将垃圾规范处理、公共设施维护、保护村庄环境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和农户、企机关签署“门前三包”责任制度,落实农户、企机关门前屋后的保洁责任;发挥村两委和老年人、妇女、青年和计生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成立卫生监督小组,对村级卫生实施监督检验制度,并实施通报制度;建立如最整齐村、最整齐户、整齐星级制等评选激励机制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