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4214703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爱好,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提议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成上述目标,老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怎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激发学生阅读的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不过,学生的爱好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老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了解得差不多

2、,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能够加深了解的问题。(二)当学生思索碰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索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发争论的问题,以激发她们探讨的爱好。(四)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她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爱好,就能主动主动地学习。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效率,顺利地达成目标有着主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碰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成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下

3、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是学生对周总理不太熟悉;二是大家自发地聚集到长安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她们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校一位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搜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足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很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它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未来搜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三、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老

4、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降低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爱好的作用等等。老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通常来说,应在难点处、迷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位老师在讲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何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老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索,想措施处理。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主要的。四、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家庭环境不一样、经历不一样、

5、学习基础不一样,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针对不一样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等等。五、创设民主友好的学习气氛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老师应是一名和学生平等的参加者,并起着主动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相互问答、相互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老师在教课时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一样想法。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参加。有位年轻老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她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马上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一样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全部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立即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正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个亲子知情。总而言之,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爱好,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提议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