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 祖晓梅读书笔记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42119318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跨文化交际 祖晓梅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跨文化交际 祖晓梅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跨文化交际 祖晓梅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 祖晓梅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 祖晓梅读书笔记(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跨文化交际 祖晓梅读书笔记2019.8.141、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专业课程内容应该涵盖:1)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的语言学描述2) 作为语言的汉语要素教学: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篇章及其 综合教学3)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技能教学:听力、口语、阅读、协助机器综 合教学4) 语言教学原理、世界第二语言教学法发展与沿革、当今第二语言 教学法发展趋势5) 汉语的本质特点与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法:历史、现状与创新6) 汉语教材的编写、选用与灵活处理7) 语言测试原理及汉语成绩测试试卷设计与分析8) 汉语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组织与管理教材特点1) 力求理论联系实际2) 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思考题、讨论题

2、、调查问卷、教学方法3) 注重学习者个人体验: 教学讨论、试验实践、批判性阅读能力4) 适应不同专业方向学位攻读者教材系列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要素教学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技能教学3) 跨文化交际4) 第二语言习得5)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与点评6) 中华文化与传播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概论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一、本节学习重点1、讨论重点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2、跨文化交际学的历史、理论基础、内容和研究方法3、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关系二、影响跨文化交流的因素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3、人口的流动4、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三、跨文化交际的定义1、跨文化交际是指那些

3、文化观念和符号系统的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 的人们之间的交流2、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流动性的和象征性的过程,涉及来自不同文化背 景的人们之间的意义归因3、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4、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符号性交流的过程,有 效的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在交互的情境中给不同的个体创造共享的意义。四、跨文化交际定义的几个重点1、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2、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3、是一种动态过程4、是一种双向的互动5、其目标是创建共享的意义(美国 社会语言学家 Tannen YouJustDontUnderstand )五、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面对

4、面的交际:非语言、双向、互动vs 大众传媒2、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深层文化、行为方式、习俗3、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 语言、交际风格、非语言行为、思维模式、 社会准则、价值观4、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well-meaningclash )5、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文化休克、焦虑管理理论)6、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收获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学一、定义跨文化交际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指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与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文化如何影响人类行

5、为的平行研究和对比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 研究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交往的,特别是面对面的交 往。二、跨文化交际学历史1、跨文化交际学兴起美国 二战后 “马歇尔计划” 目的国 “外交事务学院” Theforeignserviceinstitute ,2、创立1) 1959年霍尔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标志着 跨文化交际学诞生2) 霍尔的五个贡献:侧重微观研究,非语言交际的界定和研究; 强调信息交流中非语言的无意识层面;对于跨文化交际中差异采 取的接受和非价值判断的态度;采用注重学员参与的体验式跨文 化交际训练法。3、确立1) 20 世纪 70 年代:课程

6、、专著、协会、期刊创建2) 课程:美国 匹茨堡 1966 开课 到200 所大学开课3) 专著:跨文化交际读本跨文化交际引论美国文化模式4) 1974 年 跨文化交际学4、成熟1) 理论模式的诞生和研究方法的探索跨文化交际理论跨文化交际手册2)gudykunst:不确定性的减少理论,文化身份的协商理论,面子协商理论,归因理论,跨文化交际网络理论,跨文化 交际的适应理论,文化尺度理论等。3)两种学派(bennnett)三、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基础1、对跨文化交际学影响最大的学科有: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 社会学和传播学2、人类学的贡献是:文化的定义(意义的系统+生活方式)、文化和 语言的关系(萨

7、丕尔-沃尔夫假说)、文化相对主义态度。3、心理学贡献是:跨文化心理学的主观文化、文化适应性问题4、语言学的贡献是:社会变量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语用学 礼貌原 则和面子策略等5、社会学的贡献是:社会心理学的团体感知、刻板印象四、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内容1、文化与交际:基本概念、研究核心2、价值观与文化模式:价值观 kluckhon 与 strodtbeck 价值取向理论、Hofstede文化尺度理论、霍尔的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理论等3、语言交际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寓意和语用的文化差异、教学、翻译等4、非语言交际 跨文化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5、文化身份/认同 重要

8、内容 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协商6、文化适应 文化休克 旅居者及移民文化适应研究7、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文化相对主义态度和视角8、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教育领域、商务领域9、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交际能力策略、有效性、意识10、跨文化交际训练:认知型训练和体验型训练 关键事件( criticalincident)、文化敏感器(culturalsensitizer )五、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内容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方法人类学观察访谈心理学量化分析语言学话语分析传播学实证主义特殊文化研究客位(etic)/主位(emic)代表做美国文化模式菊与刀2、特殊文化研究方法vs 一般特殊一般从系统内部的角度来研究

9、行为从系统外部考察一种文化考察并比较多种文化分析者发现文化模式分析者创建文化模式标准被认为是相对的、具有特殊性标准被认为具有普遍性的3、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1)20 世纪 80 年底引入中国 胡文仲引领2)1995 年哈工大 文化交际研讨会 成立学会3) 研究领域集中在对外教学及语言与文化研究方面,特别是英语教学领域包括:语言与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中西习俗比 较、中西经营管理模式比较、国民性研究、价值观研究4) 代表作: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 与英美人交往指南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胡文仲跨文化交 际学概论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一、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1、 国际

10、汉语概貌:全球汉语学习人数 4000 万 来华留学生 201335 万 孔子学院 120 个国家 全球每年需要 1 万名 80 所高校 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2、汉语教师的五大困难:语言障碍、生活困难、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不了解当地习俗和习惯、教学理念和方式不同二、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1、 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2、 建立敏锐的跨文化意识3、提高文化适应的能力4、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5、提高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汉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中学vs 师道尊严)6、掌握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方法和策略三、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 跨文化交际的能力1)四个要素:ks2a跨文化交际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 态度(attitude)跨文化意识(awareness)2、 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能力四、第四节第二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