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预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4211668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8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预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 单元教材分析单元主题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课时13单元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 会认本单元的生字,读准字音,明白字的意思。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能够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阅读 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引导学生能主动积累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篇。 3、习作 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写日记。 4、口语交际 教学时创设多种情境,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5、综合性 学习 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

2、力和掌握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单元重点完成生字的认读和书写的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会观察和思考的方法,感悟文章的内在情谊。单元难点1、进行口语交际。 2、绘画、写话。 单元学情分析本组教材安排了玲玲的画.蜜蜂引路寓言二则和丑小鸭四篇课文,是在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美丽动人的童话,有流传千古的寓言,有常见的生活小事,有发人深省的名人轶事。读完整组课文,掩卷细思,丰富的内容告诉我们,“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3、;要是肯动脑筋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课题 25、玲玲的画 第 1 课时 学材分析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学情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玲玲的画这篇文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既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要把课文读好。学习目标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

4、的句子。导学策略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谈话激趣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合作学习(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4)全班交流。三、

5、整体感知、初步了解。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

6、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练习写字。小组中进行交流。学生练写。板书设计: 25、玲玲的画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教学反思课题 25、玲玲的画 第 2 课时 学材分析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情分析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

7、、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导学策略教学准备挂图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一、游戏激趣、复习生字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2、解决问题: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你觉得这

8、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 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四、

9、训练表达,渗透思想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五、做一做:完成课后练习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学生开火车读。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学生回答。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做一做板书

10、设计: 25玲玲的画 坏事 变 好事 动脑筋教学反思课题 26、蜜蜂引路 第 1 课时 学材分析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学情分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导学策略教学准备生词卡片、投影片。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

11、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二)自学生字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2认清字形。引:左右结构,左边是“弓”,右边是“1”。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艹”,中间是“日”,卜边是“大”。斯:左右结构,左边是“其”,右边是“斤”。派: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共6笔。谈: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炎”。敲:左右结构,左边是“高”,右边不要写成“支”。讶: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右边是“牙”。导:上下结构,上边是“巳”,下边是“寸”。3理解词语的意思。谈天:聊天,闲谈。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向导:

12、带路的人。(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四)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猜一猜说一说自由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默读课文想一想讨论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板书设计:20 蜜蜂引路yn s pi tn qio jng do引路莫斯科派人谈天敲门惊讶向导教学反思课题 26、蜜蜂引路 第 2 课时 学材分析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情分析只要肯动脑筋,

13、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导学策略教学准备小黑板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一)复习导入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2)老师小结。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3

14、)老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3学习第三自然段。(4)老师小结。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4)老师小结。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5总结全文。(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3)老师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

15、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由读课文精读课文学生甲: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1922年。地点:莫斯科 ,学生乙:找还知道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默读课文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图表表示。(2)小组汇报。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间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学习第四自然段。(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16、?(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 20 蜜蜂引路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教学反思课题 27、寓言两则 第 1 课时 学材分析好焦急禾苗长得太慢;“好”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好辛苦从中午一直拔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好”结果“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枯死了;好愚蠢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学情分析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17、: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导学策略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切入举偶1、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2、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对话平台:学习揠苗助长1.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18、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5、游戏巩固识字。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朗读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讨论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2、你还知道什么寓言?

19、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观察谈话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游戏巩固识字。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如: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

20、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教学反思课题 27、寓言两则 第 2 课时 学材分析真痛苦种田太无味、干活太劳累;真幸运野兔撞树桩,啥力也不费;真敢想每天捡一只,野兔肥又美;真耐心日出桩

21、边等,日落茫然归;真伤悲野兔没再来,农田尽荒废;真愚蠢死守旧经验,丝毫不知变。学情分析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学习目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导学策略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2、启发交流: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3启发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

22、一件什么事?研读1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2结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3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拓展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

23、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2、教师示范书写。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启发交流: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A、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B、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讨论交流观察教学反思课题 28、丑小鸭 第 1 课时 学材分析这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一篇童话。学情分析运用所学方法理解词句段的意思,感受依据问题、分段阅读、把握意思、准确回答问题的方法学习目标1.学习“堆、等、钻、剩、特、瘦、除、

24、咬、越”9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把握其基本意思。导学策略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一、 课前预习。二、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上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完成了吗?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故事是根据安徒生爷爷写的同名童话改编的,叫丑小鸭。(板书课题:4丑小鸭)三、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读准字音,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多读几遍生字的字音。2.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读音。堆(du),注意和方言区别,不要读成di。等(dng)和剩(s

25、hng)都是后鼻音,不要读成dn和shn。瘦(shu)和除(ch)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su和c。钻(zun)是平舌音,不要把u读丢了。3.。学生读时,教师可相机提醒学生,读长句子时,在句中可以稍微停顿一下,停顿时,不要读破词语,“的”字前面一般不要停顿。4.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是否读通了文中的句子。5.教师范读课文,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6.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7.讨论上述问题四、课堂作业。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童话故事,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学习童话故事的,拣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跟家里的人或同学讲一讲。谁能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借助拼音

26、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指名读课文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按已往老师教给的朗读长句子的方法和要求读通文中的长句子,并给自然段标序号。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小声地跟着读(课文主要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出生以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带的词,读一读。2.熟读课文。教学反思达标情况分析: 课题 28、丑小鸭 第 2 课时 学材分析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面对艰难曲折的生活环境和前程,他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出世以后,他就被人看不起,哥哥、姐姐咬,公鸡啄,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可怜的丑小

27、鸭,只能离家出走,但仍然摆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谁能想到,原来他不是丑小鸭,竟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呢?学情分析学生们充盈着童真童趣的心理更会产生许多令人惊异的感想。学习目标运用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暖烘烘”、“特别”、“洁白”、“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等词句的意思。感受依据问题,分段阅读,把握意思,准确回答问题的方法。导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一、交待阅读方法。1.指名学生朗读课后练习题1。2.启发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练习题1中的三个问题,看图读课文,一段一段

28、地把课文读懂。二、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1)个问题,阅读12自然段。2.分段阅读。(1)阅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一般)边读边看图,找一找从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很特别。(讨论后归纳)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抓住“特别”来说)。3.连段阅读,回答问题(1)。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如下几个要点来回答:(1)时间;(2)事件(鸭妈妈孵小鸭);(3)丑小鸭显得很特别。三、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2)个问题阅读36自然段。2.阅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看图

29、。3.分段阅读46自然段。(1)回顾学法怎样围绕问题来分段阅读课文: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读,结合图画一句句地弄清各自然段的基本意思,再把几个自然段连起来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2)试着运用这一方法阅读46自然段,边读边填写下表,展开讨论。 季节丑小鸭遇到的困难(3)检查自学、讨论情况,重点检查学生对第五自然段第二、三句话的理解情况:从这二句话中可看出些什么?(丑小鸭非常孤单;丑小鸭羡慕美丽的天鹅,希望像天鹅那样过上欢乐的日子。)(4)连段阅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2)中的第二个小问题。1.指名学生朗读课后练习题1。2.启发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练习题1中的三个问题,看图读课文,一段一段地把

30、课文读懂。1.围绕问题(1),看第一幅图,读课文,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12自然段)。“暖烘烘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太阳暖烘烘的”这样的感觉吗?“太阳暖烘烘的”这种感觉一般产生在什么时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孩子出世。”用我们平常的话说,这句话应该怎么说?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春天,鸭妈妈在孵小鸭。)1.围绕问题(2),看第二、三幅图,读课文,大致划出写这一问题(其中有两个小问题)的段落(36自然段,其中写第一个小问题的是第三自然段,写第二个小问题的是第四至六自然段)。边思考,然后讨论。(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2)“除了鸭妈

31、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疼爱”是什么意思?“欺负”呢?联系自己平时的观察,同小鸭在一起的可能有谁?他们谁欺负丑小鸭?是怎么欺负的?(咬、啄、讨厌)还可能怎么欺负?谁疼爱丑小鸭?从哪里看出来?(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试着用“除了都”说一句话。(3)“孤单”是什么意思?丑小鸭为什么感到孤单?(4)试着用“因为所以”说话。教学反思 课题 28、丑小鸭 第 3 课时 学材分析当他们读得声情并茂的时候,当他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的美好心灵产生共鸣的时候,自然会感悟到文章的真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学情分析要鼓励学生多元感悟学习目标1、了解丑小鸭自出世后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后竟意外发现自己

32、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一故事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导学策略教学准备挂图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一、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3)个问题阅读第七自然段。1.围绕问题(3),看第四幅图,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第七自然段)。2.阅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2)采用引读的方法分句理解课文。老师问学生答: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湖水怎样?丑小鸭发觉了什么?怎样漂亮?这个漂亮的影子原来是谁的影子? 3.用自己的话回答第3个问题。二、全文教学总结

33、。1.读全文,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主要就课文的思想内容说,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要无限拔高。)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讨论:应带着什么语气读?2.试读,指名读,读读评评,直到读出感情为止。四、综合练习。1.课后练习题2、3、4。2.练讲这一童话故事。阅读第七自然段。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讨论(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2)采用引读的方法分句理解课文。(第二年春天)(湖面上)(湖水很清像镜面)(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丑小鸭)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板书设计:4丑小鸭 教学反思课题 语文园地七 第 1 课时 学材

34、分析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 学情分析可结合查字典选择字义,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学习目标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2、认读新词,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导学策略教学准备投影片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一、我的发现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还,走向原来的地方。掉转。旋转、环绕。答复、答报。量词、指事件的次数。回族,我

35、国少数民族名。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6、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7、教师小结: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二、读读认认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5、扩展练习: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三、课堂练习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花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火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2、字、音连线

36、:zo gu sho chn h tng汤壶灶锅勺铲小组交流集体查字典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句:“回”是掉转的意思。句:“回”是回族的意思。句: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2、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先查字典,再选择字义。教学反思课题 语文园地七 第 2 课时 学材分析这一部分包括“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这次展示台,设计了两方面的展示内容:一是“填字游戏”的展示;一是谜语展示。学情分析提醒学生在课前做好有关的准备,鼓励学生展示其他方面的本领。学习目标1、完成“展示台”中的填字游戏,谜语展示。2、画画、写话。3、积累成语,

37、了解成语的意思。导学策略教学准备词语卡片投影片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一、复习导入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二、读读背背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2、小组合作: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3、全班交流: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成语的意思。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三、巩固练习:填空()()协力()()成城()()不林人外()()博采()()()()益善()学()问读书()()()()自见二、展示台1、完成“填字游戏”。投影出示填字游戏。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指名读成语,看

38、是否正确。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2、猜谜语二、画画、写话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指名认读。词卡认读想想这些成语意思。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填字游戏把词语补充完整指名读成语(新世纪我能行)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小组互猜谜语。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教学反思课题语文园地七 第 3 课时 学材分析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自我保护”。教材给出四幅图,提示了故事的开头。交际的关键是先看懂图意,再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该怎么办。学情分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学习目标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导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导 学 流 程 设 计教 师 预 设学 生 活 动一、出示教学挂图二、续编故事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三、全班展示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2 、评选故事大王。四、讨论交流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学生各抒己见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