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创意闯关(RETC)竞赛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210773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器人创意闯关(RETC)竞赛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器人创意闯关(RETC)竞赛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器人创意闯关(RETC)竞赛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机器人创意闯关(RETC)竞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创意闯关(RETC)竞赛(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十一届 学生竞赛项目信息科技类机器人创意闯关(RTEC)竞赛一、竞赛目标(一)培养青少年在科学基础知识、机械、电子方面的创意思维,增加他们对物理、能量转换、再生能源及机械电子设计的认识与应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二)参赛队伍以积木零件、各类生活用品搭建不同的关卡,并把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设计巧妙地加入其中,展开研究和动手设计及搭建机关组件的神奇旅程,尝试在关卡设计上应用不同的力学及智能、机械原理。(三)RTEC释义:“R”,ROBOT机器人;“T”,Thought思想、想法;“E”,Educate训练、培养;“C”,Cooperate合作、互助。二、参赛范围(一)参赛组别: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2、。(二)参赛人数:不超过4人/团队。(三)指导教师:1人。(四)每人限参加一个赛项。三、竞赛评审(一)评审原则:作品采取现场制作现场评分。(二)制作时长:3小时。(三)作品限制:限制面积为180厘米60厘米(长宽),高度不限,但须能稳固陈列于会场提供的展示桌上。(四)关卡数量:小学组须设立5个关卡以上;初中组和高中组须设立7个关卡以上。关卡须包含智能关卡、科学原理关卡、绿色能源关卡、地方特色关卡。1智能关卡(机器人技术应用)机器人技术应用是指在作品中应用机器人技术实现关卡的动作或传递,从而提高参赛作品的智能化及自动化程度。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必须至少有3个关卡使用了机器人技术。(1)部件要求:

3、从硬件上来说,机器人技术所应用的必需部件为控制器(如单片机、主板),此外还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执行器(如直流电机、舵机)、传动件(如齿轮)。不同关卡之间可以共享一个控制器,也可以使用各自独立的控制器。从非硬件方面来说,机器人技术是指机器人的控制思想、方法及原理,以及实现这些技术的程序及控制软件。(2)应用方式: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分为直接式和分散式两种方式。直接式是指在关卡中直接应用机器人个体,如智能车、仿生六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间接式是指在关卡中将机器人关键部件通过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能够智能或自动完成某些作业任务的功能物件,如自动供球器、自动门闸等。(3)得分总则:至少

4、有3个关卡必须进行了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否则当弃权处理。每个关卡不限定机器人的应用方式。关于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作品得分由数量分及顺畅度决定。(4)规则详解:数量分:每个有效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关卡得5单位分。数量分累计不超过15单位分。应用有效性:在直接式应用中,相同类型的机器人无论数量多少都被列为同一个机器人,不重复得分。换句话说,“相同类型的直接式应用只有一个有效,可以得分。而其它的均无效,不能得分”。直接式应用的有效性最终由裁判进行判定。直接式应用中的机器人类型划分如下表所示:序号类型举例说明备注1轮式机器人四轮车、三轮车2飞行器式机器人直升机、螺旋桨飞机飞行器可以飞行,也可以使用轮子进行滑

5、行,但特征部位必须能够动作,如螺旋桨旋转。3履带式机器人坦克车4遥控机器人凡使用了遥控方式控制的机器人均为遥控机器人当遥控机器人用在第一关时,可以人工进行手动遥控;当遥控机器人用在中间环节时,禁止手动操作。5船式机器人螺旋桨推进船船体可以在水中游动,也可以使用轮子进行滑行,但特征部位必须能够动作,如螺旋桨旋转。6仿生多足类机器狗7仿生双足类创意小金刚8仿生扑翼类机器鸟9仿生蛇类机器蛇,机械虫10仿生鱼类机器鱼在间接式中,机器人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主要由裁判进行判定,主要根据传感器种类及机器人功能来判断。与直接式相似,“相同类型的间接式应用中只有一个有效,能够得分。而其它的均为无效,不得分”。间接式

6、应用的有效性最终由裁判进行判定。传感器类型序号类型举例说明1光电式传感器光敏电阻、红外线2电磁式传感器电子罗盘3滚珠式传感器滚珠倾转探测器4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开关5加速度计类加速度计6超声波类超声波传感器(5)3个指定机器人关卡:3个指定关卡分别为遥控控制、红外线控制和接触开关控制。序号关卡类型传感器类型启动方式应用方式1遥控控制使用遥控器通过人工或非人工的方式操作遥控器来启动机器人直接应用或间接应用2红外线控制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变化来启动机器人直接应用或间接应用3接触开关控制接触开关通过接触开关感知外部环境变化来启动机器人直接应用或间接应用三个关卡的顺序和位置并不硬性规定

7、。例如,可以将第一关设为遥控控制关卡,也可以将其它关设为遥控控制关卡。但仅当在第一关时可以人工操作遥控器,在其它关卡处不能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可以通过杠杆等方式来操作遥控器。2科学原理关卡:科学原理应用是指运用势能、动能、杠杆原理、力学原理、化学原理、物理原理等科学知识设计多个关卡。3绿色能源关卡:是指应用水力、风力、磁力、太阳能等能源于作品中。如:使用水力为作品提供动力;使用风力对下一关进行触发等。4地方特色关卡:能表现参赛队伍所在地的地方特色关卡。作品可采用积木式搭建、智能机器人系统(品牌不限)、绿色能源系列产品参与制作,另外组合部件可用生活中物品配备。5特别说明:不能使用具爆炸性、易燃性

8、、有毒有害及破坏场地的配件制作作品,一经发现,马上取消比赛资格。(五)主办单位不提供各组别外接电源,所有参赛者需用绿色能源系统或自备充电电池(1.5v)作为动力。为提倡本活动宗旨及响应环保,鼓励使用金属燃料电池等蓄电池或“绿色能源应用”系统。(六)材料及组装限制:1所有参赛队伍请携带未经组合的智能机器人、积木零配件。2可携带其它未加工的原料,如木板、铝罐、旧衣服等生活用品入场。3所有零组件一律于比赛时间内现场组装,如发现有违反情形,将取消比赛资格。(七)关卡标签:所有关卡皆需以承办单位提供之卷标贴纸注明特性,包含智能关卡、科学原理关卡、绿色能源关卡、地方特色关卡等。请参赛者自行打印使用,将贴纸

9、胶封为防水性更佳。竞赛现场恕不提供关卡贴纸。(八)评分标准:1基本运作方式:移动对象(如球、滚轮等)若半途中有卡住现象,可以用手或其它对象使之前进;若移动对象于进行中掉落,可捡取对象重置于掉落关卡前重新启动(须马上重新启动,不得拖延时间)。2时间限制:各组评分时间为5分钟(包含设计陈述),在4分钟内可以多次重新开始,成绩以表现最佳的一次计分。各组在4分钟内若选择不重新开始,可由失败关卡重新启动,扣分方式请参考“计分标准”。3不同关卡可重复使用相同原理的组件。4计分标准:(1)科学关卡:结合不同科学原理运用为一关。在同一关卡内,结合越多不同的科学原理,得分即越高,如科学原理A+B、A+B+C、A

10、+C、B+C等,若关卡重复使用科学原理,则该关卡不列入计分。关卡数判定由裁判认定。(2)智能关卡:结合智能机器人设计3个关卡,参考智能关卡(机器人技术应用),单个指定智能关卡计5分,顺畅完成不扣分,共计15分。(3)绿色能源运用:如有使用太阳能、风力、水力及磁力等环保能源运用。太阳能、风力、水力以意象表现,如太阳能以过关启动LED照亮太阳能板,但同时启动电池代替电力产生。水力以小固体(如绿豆)代替水(4)关卡创意性:该关卡具高度独特性,且有多重机制。创意性又可分为独创性、多样性及学校所在地方特色等三项。关卡创意度加分由裁判认定。(5)顺畅度(稳定度):失败后选择关卡重头开始,若所有一次成功亦可

11、加10分;失败后,关卡用手或其它对象使之前进则无顺畅度加分。(6)关卡计算:不同关卡需要贴上打印的标签贴纸,以支持评审明确判断关卡。贴纸共分智能关卡、科学关卡、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力、磁力)、地方特色关卡四大项,但最终关卡数由裁判进行判定。(7)扣分:智能机关停止(卡住)一次扣1分;动力组件掉落即移动对象掉落一次扣2分;未设三个机器人应用关卡扣10分,未设运输车关卡扣5分;一道关卡未贴标签扣1分,扣至10分为止;作品超过上述限制者扣10分。五、指定机器人智能及科学原理关卡每队必须建立如下指定机器人智能和科学关卡。指定关卡说明1、机器人智能应用。见:智能关卡(机器人技术应用):必须有3个智能机

12、器人关卡。2、运输车(可用机器人小车设计)。设计一台运输车,该车必须靠承载货物之动作启动。运输车负载该货物后,须爬坡30厘米以上距离,坡度至少10度。备注:(1)货物的大小、重量、形式不限。(2)坡度10度比值:约9厘米/50厘米(高/长)。(3)承载之货物需放置在运输车上。六、作品评审(一)评审委员:聘请资深机器人裁判、大专院校相关科系教授及专家学者组成,并进行机器人竞赛委员认证,以求本竞赛裁判制度趋于完善。(二)评审重点:作品实体运作与设计理念说明(填写报名表时,各队必须自行选举队长,并由其代表解说该作品的设计概念。包含各智能关卡动线设计图、流程图、作品说明书等:须以科学原理分别阐述作品所

13、有关卡的作动方式,如寻轨迹、红外线控制、重心、杠杆原理、超声波、能量转换、气压等)。(三)计分方式:现场审查评分(作品实体运作)85%+书面审查(设计理念说明及视频制作)15%。评分项目权重备注科学关卡401小学组计分方式:同一关卡中运用3项以上科学原理为12分,结合不同科学原理运用为一关;如科学A+B、A+B+C、A+C、B+C等,若关卡重复使用相同科学、智能原理,则该关卡不列入计分。3项科学原理为12分;2项科学原理为8分;1项科学原理为5分。2初中组计分方式:同一关卡中运用3项以上科学原理为8分;2项科学原理为5分;1项科学原理为3分。3高中组计分方式:同一关卡中运用3项以上之科学原理为

14、8分;2项科学、智能原理为5分;1项科学、智能原理为3分。智能关卡15每个指定智能关卡计5分,顺畅完成不扣分,总15分。关卡创意性30独创性:他人没有的设计得10分。多样性:重复相同科学、智能原理关卡,但具创意的表现方式,可于此项得10分。有地方特色得10分。绿色能源应用10鼓励使用绿色能源系统,同时也可用充电的干电池,得10分。说明文件完整15包括作品说明书、各关卡动线设计图、流程表与运行完整影视文件。其中视频资料占5分,总得分最高15分。作品演示流畅+10作品演示一次性成功,在总分基础上再奖励10分。七、注意事项(一)参赛选手应尊重裁判组的决定,评分过程中若对关卡认定有任何疑问,必须立即询

15、问裁判组,恕不受理竞赛后的争议。(二)作品制作期间严禁使用手机通话,违反者将取消竞赛资格(以手机震动启动关卡除外)。(三)评审期间,所有队伍禁止以任何形式影响其它队伍评分,若经检举查证属实,将取消该队参赛资格。(四)未在竞赛时间内参加比赛视为弃权。(五)比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事项由裁判组决定。(六)本规则是实施裁判工作的依据,在竞赛过程中裁判有最终裁定权。(七)本赛项产生“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附件一:智能关卡动线设计图(范例)1.风力10.太阳能9.磁力11.弹力12.地球引力3.轮轴8.单摆2.离心力4.大气压力5.水力6.杠杆7.骨牌附件二:关卡流程图(范例)附件三:RTEC创意作品说明书RTEC创意作品说明书队伍编号学校作品总关卡数作品名称参赛者姓名队长:队员1:队员2:请以科学原理分别阐述作品所有关卡的动作方式,如重心、杠杆原理、能量转换、气压等。若无较相关的原理,请单纯解释动作方式。请以照片及影片(各关卡独立)方式记录各关卡之运作,最后附上该作品整体运作的光盘文件。关卡1关卡名称: 科学原理:动作传输的原理说明:(请贴上关卡照片及影片档) 关卡关卡名称: 智能原理:机器人智能原理说明:(请贴上关卡照片及影片档)附件四:关卡贴纸请自行复制需要的份数和调整大小使用关(关卡数与关卡类别)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