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二00八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14209960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兴县二00八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长兴县二00八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长兴县二00八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长兴县二00八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兴县二00八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长兴县二00八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分析一、对试卷评价及试卷质量分析根据成绩统计显示,本次高一期末市统考化学成绩,客观题48分,县均得分30.86,得分率64.29%;主观题共52分,县均得分39.0分,得分率75.0%。县总平均分为69.86,得分率69.86%。本次期末高一化学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当前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从巩固和测试检查学生对高一内容的角度,紧紧抓住“双基”知识,试题实用、灵活,具有较高的评价测试效度。本次考试难度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观题各题平均分及难度统计(样本容量=100)(客观题48分、主观题共52分)题 号1234567891011平均分2.22.72.92.

2、81.82.92.92.82.52.62.3难度系数0.730.900.970.930.600.970.970.930.830.870.77题 号121314151617(1)(2)(3)18(1)平均分2.22.231.12.14.391.791.640.962.750.37难度系数0.730.731.00.370.700.730.900.820.460.340.19题 号(2)(3)(4)19(1)(2)20(1)(2)(3)21平均分0.610.860.915.784.61.184.471.821.541.111.42难度系数0.310.430.460.720.770.590.750.9

3、10.770.560.24题 号(1)(2)(3)22(1)(2)(3)2324平均分0.290.220.917.571.871.923.782.521.96难度系数0.150.110.460.950.990.960.950.510.39二、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及其原因分析题序主 要 错 误原因分析17涉及三个方程式的书写:(1)制氯气,少数同学写成MnO2+4HCl=MnCl4+2H2反应条件绝大多数同学未写。(2)与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写成与稀硝酸反应的或者写成Cu+2HNO3=Cu(NO3)2+H2。(3)Al3+ +4OH- =AlO2- +2H2O 没有约简,也有同学写成化学方程式。要加强

4、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训练。18错误率最高,平均得分为2.75分(即34%),电解质概念不清。概念辩析需要强化,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导电与不导电,导电与绝缘体;19氨水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问题很大,有的同学外加通电的条件,有的同学没有用可逆符号,答案是千奇百怪。氨水写成铵水。 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和装置,在教学中应花时间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总结;20典型错误有:Fe3+ + Fe =2 Fe2+ Fe(OH)2+O2+H2O= Fe(OH)3+ H2要加强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训练。21(1)没有审清题意,没有配平,没说明反应条件,误写成NH4Cl+Ca(OH)2NH3+CaCl2+H2

5、O,NH4HCO3NH3+H2O+CO2,NH4Cl+NaOHNH3+NaCl+H2O,NH4ClNH3+HCl,(2)很多同学没有审清题意,对氨气的制法没有全面掌握,很多同学写成了N2+3H22NH3 以及NH4NO3+NaOHNH3+NaNO3+H2O(3)选3的同学很多,题目所给的条件是加热,如用浓氨水加到CaO中则不需要加热。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和装置,在教学中应花时间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总结。22(2)写成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而该题的要求是得出的结论(3)答成布条由红色变成无色,湿的氯气有漂白性,没有更深层次的分析是HClO的作用本题为实验题,由于对反应原理不清楚,分析不完整。针对

6、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从答卷情况上看,学生该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23(1)方程式书写错误,物质的质量当物质的量来计算,盐酸和氢氧化钠合在一起与Al反应。(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没有考虑,只考虑了盐酸的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在本次考试只有1/3以上的同学写对,化学计算是建立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应加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加强化学计算和实际生产应用的联系。区别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准确找出计算题中的题眼及关键字,关注小数点及数量关系。24(1)小数点位置弄错,10和100没有乘,算出的二氧化硫的

7、物质的量0.375mol、37.5mol、3750mol的都有;(2)“至少”两个字没有理解,考虑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生成亚硫酸氢钠的约占50%。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据对高一年级的教学调研,以及本次高一期末考试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以下几点建议和要求,以供参考: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课改”中蕴涵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把它变成大家具体的教学操作行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只有认真学习、自觉积极地投身到这场课程改革之中,才能逐步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应试”痕迹的陈旧观念和行为。为此我们努力构建学习型团体,加强学习,用先进的理念武装人,

8、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细致的学习,准确领会其要求,不拘泥于的教材,灵活应用各种课程资源。2.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高一新生的化学基础相当的薄弱,要知识无系统,要化学方程式只少量,要实验只听说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好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工作,不然学生认为化学最难。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凭空发展不了学生的能力,因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把握好方向,不要一味地追求难、偏、怪;要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归类

9、和运用,确保基础题不丢分。3. 重视实验教学。努力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化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由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讲清原理、操作过程及方法、注意点等。4. 加强对学生解题规范性、条理性的培养。学生在解题中所暴露出来的基本功不扎实、概念和原理不清晰、文字表达不规范、化学式表达不到位、逻辑性混乱等问题。要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备课、突出重点、精讲精练、讲究方法、规范养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长兴县二00八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

10、(理科)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对试卷评价及试卷质量分析根据成绩统计显示,本次高二期末市统考化学成绩,客观题54分,县均得分45.12,得分率83.56%;主观题共46分,县均得分32.13分,得分率69.85%;县总平均分为77.25,得分率77.25%。本次期末高二化学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当前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从巩固和测试检查学生对高二内容的角度,紧紧抓住“双基”知识,试题实用、灵活,具有较高的评价测试效度。但在题目难度、梯度上,尚欠缺。主观题各题平均分及难度统计(样本容量=100)(客观题48分、主观题共52分)题 号1234567891011平均分2.672.912.402.192.552.4

11、62.612.492.882.582.85难度系数0.890.970.800.730.850.820.870.830.960.860.95题 号1213141516171819(1)(2)(3)平均分1.862.971.922.912.312.522.042.410.750.720.94难度系数0.620.990.640.970.770.840.680.800.750.720.94题 号20(1)(2)(3)21(1)(2)(3)22(1)(2)平均分4.211.830.801.585.552.431.501.623.771.740.50难度系数0.840.920.400.790.790.81

12、0.750.810.630.870.50题 号(3)23(1)(2)(3)(4)24(1)(2)(3)(4)平均分1.536.331.641.541.611.547.191.022.831.520.90难度系数0.510.790.820.770.810.770.650.510.710.660.90题 号(5)25(1)(2)平均分0.922.672.050.62难度系数0.460.450.510.31二、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及其原因分析题序主 要 错 误原因分析19第一空与第二空错误较多。原因是学生对烷烃的命名没有完全掌握及对键线式不理解。学生的有机化学学习往往难以入门,基础、细节掌握不到位,有机

13、物的结构简式书写不规范,有机反应的条件不够重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基础复习,如键线式的理解,加聚产物的书写及有机物结构简式的规范性。防止学生出现无谓的失分。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多加练习。对于有机推断题的解答,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有机物的知识体系帮学生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可从有机物的官能团性质,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的条件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等不同角度去复习,不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20第二空错误较多。主要是n漏写及中括号位置不对。原因是烯烃加聚不理解及粗心。21第1小题中的A回答H2O较多。第2小题中的苯甲酸铵漏写羰基边上的O的也有少数。原因是有机物没注意及书写不规范。22第2小题名称答错

14、。少数学生答成结构简式。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酯的命名。第3小题的两空失分最多。主要是物质推断错误。反应类型答成复分解的较多。该题得分较低,说明学生的能力欠缺。23除杂试剂选择的错误少于第二步操作的选择。操作中对分液操作和盐析操作学生答错的较多。另在本题中第二问除杂操作设计中两次回答b未出现d。致使学生思维定势,认为最后一问为剩下的最后一个选项d过滤,使小题第二问错误很多。加强有机实验的教学。对于分液、盐析、蒸馏等基本操作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做,形成切身的感受,建立直观印象。认识实验仪器,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攻克实验的难点。对于像酯类合成这样的重点实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并能在书本实

15、验基础上掌握该类实验的变式。加强实验习题的专题训练。不回避重点,对基础实验要做变式,融会贯通。让学生多见、多看。对于实验原理、步骤、仪器要重点把握,加强训练。熟能生巧,对于难点要重点攻克,力求人人过关。加强化学专用术语、名词的书写。针对试卷中学生出现“碎石片”、“碎磁片”等不科学、不规范的化学用语,一方面教师自身要科学规范的运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该方面的要求和训练。可以让学生专门写写,回答一下来加深印象。24(1)学生对合成与提纯的操作顺序不熟悉,顺序弄错的很多。(2)加入的试剂(浓硫酸)学生大多知道,另一物质沸石学生回答不出或表述不正确。有“防暴石”、“碎石片”、“碎磁片”、“纸片”等五花八

16、门的名词。乙酸过量原因不能回答。(3)水的作用是该题差错最多的小题。学生认为是“降温”、“稀释”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大多知道。(4)大多学生能正确回答。(5)有机副产物许多学生对于醚的结构,不能正确回答。25(1) 绝大多数同学能答出一组C4H8与C3H6O。主要错误为学生审题不清。A为烃B为含氧衍生物;A的氢原子数为8个,B的碳原子数为3个且电子数相等。而写成C5H8和C4H6OC7H8和C3H8O3C5H8和C3H6O2未经过验算,不是电子数不等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为2。还有些同学连H个数小于等于2n+2都不熟悉,随意些H原子个数。(2) 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同样未考虑上面的所有条件。B的碳原

17、子个数3个又未考虑。而只凑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分析。适当归纳总结一些技巧:相对分子质量相等4C=3O;1CH4=1O;质子数,电子数相等4C=3O;1CH2=1O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根据本次高二期末考试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要求,以供参考:1. 重视课程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课改”中蕴涵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把它变成大家具体的教学操作行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只有认真学习、自觉积极地投身到这场课程改革之中,才能逐步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应试”痕迹的陈旧观念和行为。后年就是新课程

18、改革的第一年高考,因此,觉得今后几年的命题会和课程改革接轨,我们应该研究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的方向和它的模式,及时关注各个渠道的信息,广泛交流。尤其是对一些开放性的试题,一定是备受命题者的亲睐,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应该引起重视。 2.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吃透教材。课堂教学要突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且实将双基落到实处,学生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凭空发展不了学生的能力,因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采取的最主要的策略应是改善课堂结构,在45分内达到“夯实基础与滚

19、动提高”的最佳结合、最好效果。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重视实验教学。挤出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实验上,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实验问题的解题能力。中学化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由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年高考化学试题十分重视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但是考生在实验试题上的答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这里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就是考生在学习化学时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重视不够,动手实验的机会太少,而在实验操作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更显不足。4. 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和解题规范性、条理性的培养。学生在解题中所所暴露出来的审题模糊,题

20、意不理解、基本功不扎实、文字表达不规范、概念和原理不清晰、化学式用语表达不到位、单位换算的混乱等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备课、突出重点、精讲精练、讲究方法、规范养成,加强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要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对学生学法指导、知识与能力转化的途径与方法、答题技巧等方面进行研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长兴县二00八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对试卷评价及试卷质量分析根据成绩统计显示,本次高三期末市统考化学成绩,主观题共60分,县均得分33.32分,得分率57.45%。主观题各题平均分及难度统计(样本容量=100)(客观题42分、主观题共58分)题 号15(1)

21、(2)(3)(4)16(1)(2)(3)17(1)平均分5.381.641.621.860.263.441.51.880.066.220.91难度系数0.600.820.810.620.130.430.750.470.030.690.91题 号(2)(3)(4)18(1)(2)(3)(4)19(1)(2)平均分2.481.251.584.141.171.480.720.774.380.831.57难度系数0.830.630.530.520.590.740.360.390.730.830.79题 号(3)20(1)(2)(3)(4)(5)21(1)(2)(3)平均分1.984.810.680.6

22、30.941.371.194.951.360.972.62难度系数0.660.480.340.320.470.690.600.620.680.490.66二、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及其原因分析题序主 要 错 误原因分析15(1)D为氧元素不清楚,核素表示为18O, 质子数未标出,结构示意图写成286 的错误;(2)氢化物的电子式,氢负离子的电子式错误;(3)NH4+对水电离的促进写成抑制;(4)NH4+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写成:NH4+H2O = NH3+ +OH-;(5)离子方程式:产物缺少OH-,配平错误。加强元素周期的知识的教学,把基础118号元素及主要主族元素加强训练,明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主要

23、特性。基础的化学用语、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加强训练,做好过关练习,达到90%以上的学生能拿到分数。氧化反应的产物不会分析,及氧化还原的离子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及技巧不掌握。16(1)平衡常数表达错误, 写成:K = C X( C ) C ( D ) / C 3( A ) C ( B )(2)错答为:n ( D ) 2 mol对化学知识在新教材出现的内容,需加强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例如:平衡常数、焓变等知识。化学平衡中的等效平衡知识的应用及有关常规的习题加强训练,建立解题的基本模式。17是有机试题,是有机综合推断题,考查知识点相对比较多,也比较综合,要求较高,主要错误如下:(1)反

24、应类型写成消去反应,主要原因可能是受上一空格的影响,导致审题不清而错。(2)同分异构体没有按要求来书写,要求对位二取代,写成邻间位取代的比较多,部分学生对官能团要求相同的条件没有看清楚,而写成其他形式的同分异构体。(3)方程式的书写总体不错,但个别的学生书写并不是很规范,如:温度700C,条件浓硫酸,加热,气体符号等都没有写。强化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多接触和练习有机综合练习题,特别是有机综合信息题。综合分析学生的典型错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规范学生的书写要求,特别是学生在书写结构简式时,注意两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个数,防止学生因漏写氢原子而失分。特别强化高考常考的同分异构体这个点,让

25、学生了解各类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8(1)部分学生不能推断出A、B、C、D、E等物质,可能是因为综合能力欠缺的缘故。(2)CO32-的水解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如写成:CO32- + 2H2O = H2CO3 + OH- 等。(3)HCl与氢氧化钡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如状态不写,热量太小,算错等。(4)计算Al(OH)3 沉淀错误较多,可能是计算能力不足的缘故。此题综合要求较高,平时教学过程中,可多强化有关无机推断的此类题型,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规范化学用语,如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的书写,以减少学生在解此类题时失分的情况出现。适当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9(1)答成“排尽装

26、置中的空气”者较多,原因在于受以前做过类似答案的影响。(2)答成“3Cu+8HNO3=3 Cu( NO3 )2+2NO+4H2O”原因在于审题不清,把浓硝酸看成稀硝酸。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配平,化学用语基本功不扎实。(3)漏掉“什么利用率高”这一原因,分析不够彻底。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实验的开出率,不能出现只讲实验不做实验的局面,因为很多实验操作要点和主要仪器的使用和名称,只有亲自动手接触才能体验深刻、记得牢。加强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及分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尽量做到答在要点上,语言简略生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常见实验仪器

27、的形状和名称!20(1)大多错误在于不知道答什么,少部分同学答成“FeSO4+(NH4)2 SO4=(NH4)2Fe SO4”,不知道晶体中带结晶水,更多原因在于不知道利用溶解度比较来分析。(2)答成“布什漏斗”“漏斗”等答案,原因在于知道有“布氏漏斗”但不知道叫什么名称,错误更多的答成“胶头滴管”“容量瓶”“铁架台”“移液管”等,原因在于未做过该实验,不清楚实验原理。(3)答成“控制溶液的体积”者较多,未答到点子上。(4)答成“除去晶体表面杂质”较多,不清楚晶体表面上应该除去水。(5)答成“只加KSCN溶液”者较多,原因在于认为认为如没有Fe3+离子就一定存在Fe2+,不清楚Fe2+离子鉴定

28、的必要步骤。21(1)反应前O2体积 部分同学空白未做,未了解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单位不写,平时不太重视规范答题。(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计算错误,平时不重视基础计算或依赖计算器进行计算。答成57gmol-1 ,把XY2当成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来计算了。较多同学单位未写,不够重视规范答题。(3)X、Y是什么元素 部分同学空白,不会做或时间来不及。Y写成O元素,不会做或仅凭猜测。计算题难度中等偏易,平时教学应有接触,但从阅卷得分情况来看却并不理想,注重应试能力培训。教育学生最后一题并不一定是难题或最难题,即使是难题也不一定不能得分,因此不能放弃最后一题。重视计算,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技巧,对一些基

29、本计算不能忽视,减少学生依赖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习惯。教育学生重视规范答题,按要求答题。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如本题中XY2为液态,隐含条件即为所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再如生成物密度2.56gL-,可求出生成物的平均摩尔质量,而并非XY2摩尔质量。重视解题技巧的运用如质量守恒、体积守恒、差量法等解题技巧的运用。自选综合第15题(1)错选“D”较多(2)方程式生成物写成“H2O”(3)未配平,生成物“H2O”配成了3。(4)(5)两题未答出要点,特别是第四小题,防止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未答出。加强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重视有机化学基础教学。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充分理解试题的出题意图,抓住重点

30、、要点,逐个击破,答在点子上。自选综合第16题(1)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电解槽”未答出,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以及电解条件未写。空格写成“过滤”特别多,得分较高。中生成物HCl写成Cl2(2)得分较高,但少数同学把生成物写成CH=CH或漏写HCl(3)“形状记忆”写成“超导”“太空”等。对一些工业生产中的设备、原理等进行系统整理,了解设备名称、生产流程、生产原理等。重视实验基础教学,掌握物质的分离、检验等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强化学用语的练习和规范训练。了解工业和化学基础的联系,了解化学新型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1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网络,前期复

31、习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训练,后期复习根据高考的题型进行查漏补缺,不做怪题偏题,免得浪费时间。下阶段高三化学复习,要注重一个加强(加强客观题的训练)、两个突出(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突出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三个转变(全面复习转变为突出重点、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介绍方法转变为选择方法)、四个问题(课堂容量问题、讲练比例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讲评的方式方法问题)。2追求稳定从这几年高考试题来说,高考命题追求的是稳定,这个稳定包括试题难度的稳定,知识内容的稳定以及试题结构的稳定。认真研究命题方向。注意研究0407年考

32、试中心命制的高考题,对理综来讲,从2005年到2007年三年的时间,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还有全国三卷,共有九套题,这代表了考试中心的命题方向,研究这些题对我们备考的学生有很大指导意义,在平时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超纲题,特难题上。3体现学科特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考试题也要体现化学科的价值,应该认识到化学实验是试题的重点和热点内容,我们复习时对实验考试的各种形式一定要训练到位,估计今后的化学实验会与社会热点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比较多,因为这些在新课程教学中都体现了。加强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做实验和听实验是有一定区别的,动手做的实验情景中更能体现学生的实验思维、分析、设计、动手能力,

33、化学的五大块内容绝大多数是以实验为背景的题目,高考稍难题也是实验题,它有很好的区分度,除了多进实验室外,还要进行专门实验题的训练。4. 加强对学生解题规范性、条理性的培养。学生在解题中所暴露出来的基本功不扎实、概念和原理不清晰、文字表达不规范、化学式表达不到位、逻辑性混乱等问题。要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备课、突出重点、精讲精练、讲究方法、规范养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5.针对新课程的首届学生,新高考尚是未知数。但要特别重视实验化学的考查,新的实验内容、原理、方法、仪器,要熟悉、理解及掌握,防止学生出现不曾见过、不懂原理等现象发生,要当心实验题“借壳上市、旧瓶装新酒”。长兴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 史毅华 2009年1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