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显淑语文三下教学计划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42015904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冯显淑语文三下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冯显淑语文三下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冯显淑语文三下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冯显淑语文三下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显淑语文三下教学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冯显淑 一、 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装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

2、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术课文。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

3、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14、培养学生自觉、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善于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结构与三年级上册基本相同,共有课文篇,其中精读课文篇,略读课文篇。此外,教材还编排有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

4、;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在这一册教材中,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

5、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替安排两次。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相同。三、教学重点1、抓好落实字词读写教学,巩固所学字词的认读和书写;指导学生用钢笔规范书写。2、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3、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把阅读和说话结合起来,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相互促进,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4、掌握所学课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全方位地提高语文能力。5、培养学生自觉、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善于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四、教学难点1、引发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并且习作思路得到开启,进而使他们能够

6、顺利突破“习作”这个难点。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培养学生自觉、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善于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五、学情分析三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4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26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有一定的语文素养,能按要求认真预习课文,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有质疑问难的主动性,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能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了批注式阅读法,并抓住关键词语来初步感受句子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

7、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个性、能力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另外,在写作练笔方面要加强练习。六、教学进度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时11燕子 2古诗两首 523荷花4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

8、535 翠鸟 6燕子专列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548路旁的橡树 语文园地二 9寓言两则5510惊弓之鸟 11画杨桃12想别人没想到的56语文园地三13和时间赛跑14检阅5715争吵16绝招语文园地四5817可贵的沉默 18她是我的朋友 19七颗钻石5919七颗钻石 20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五 510期中考试 21太阳 22月球之谜511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果园机器人 语文园地六 51225太阳是大家的 26一面五星红旗 27卖木雕的少年513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 29古诗两首51430西门豹 31女娲补天 32夸父追日515语文园地八 归类复习516 总 复 习517期末考

9、试、学期结束工作5七、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并解读大纲和教材,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2、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3、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

10、投入情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4、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5、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6、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

11、赶上。7、结合班级特色方案(“金话筒”中队,以“诗歌、美文朗诵”为特色)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并利用中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项的阅读训练。8、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1)每课前给出具体的预习要求。预习要求:1、生字组词;2、熟读课文;3、解释老师勾出来的词语。4、写每自然段的意思,主要内容。5、提出不理解的问题。(2)分单元指导预习。即,每个单元第一篇课文利用在校时间,老师指导预习,后面的课文在家预习。并交给学生进行单元整体性地预习。(3)每节课前检查预习情况,并按要求评星定格,定期给予相应的奖惩。9、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习惯。(1)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

12、考、质疑问难。课堂上启发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时老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提出有思考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思考。(2)教方法、搭梯子,指导学生质疑。 围绕课题质疑;在初读中质疑;在细读中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问题:对课文的重点段质疑。对不懂的词句质疑。对词语的选择运用质疑。对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对标点符号质疑。对修辞方法运用质疑。对时代背景质疑。对人物的行为质疑。对朗读处理质疑。(3)采用“疏、引、拨”, 引导学生释疑。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的,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答案需要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提分成几个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4)定期对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进行检测:比如,给出文段,让孩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自己解读文本,解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