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与断层识别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201587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褶皱与断层识别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褶皱与断层识别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褶皱与断层识别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褶皱与断层识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褶皱与断层识别(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褶皱:岩层受力的挤压而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几乎在任何沉积岩 区都能见到的一种极普通的构造地质现象, 只是其规模大小不同而已 大者长达 几十千米, 甚至几百千 米,小者在标本上就能观察到,甚至在显微镜下可见。不过, 在野外视野所及者,几百米、几千米的规模 居多。真正特大的褶皱,在距离较短的 剖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长距离的剖面穿越,或通过填绘地 质图以后才能分 析出来,而本书所谈的褶皱,主要是指视野范围之内能观察到的褶皱。研究褶皱的基本要点,不外乎褶皱的形态、产状、类型、形成的方式以及分布 的特点。 褶皱的基本形态,只有两种:背斜和向斜。背斜的标志是岩层向上弯曲、核心部位是老岩层

2、,两侧为新岩层。向斜的标志是岩层向下弯曲,核心部位为新地层,两侧翼部为老地层。如果岩层被侵蚀风化,在地表暴露出来 (以平面图形式表示的 话)时,从中心到两侧,岩层的排列,由老到新,对称出现,是为背斜。 相反,从 中心向两侧的岩层,自新到老,对称出现,则为向斜。认识背斜和向斜构造以后,就可以按照褶皱要素 核部、翼部、转折端、轴 向、倾伏等进行具体的描述 了。例如某背斜构造, 核部由志留系地层构成, 两侧由 泥盆系至石炭系地层构成, 轴向东北, 向西南倾伏。 然后,再将观察的褶皱进行分类,最常用的褶皱分类是根据褶皱轴面的产状分为:直立褶皱、歪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一般说来,这些褶皱

3、的形态都反映了岩层受力程度的不同。或者说,从 直立褶皱到翻卷褶皱, 受力越来越强,因两侧受力的程度不同,轴面向受力较弱的一侧倾斜。另一种褶皱形态分类,根据岩层弯曲的形态而定,也是野外观察剖面时常用的,有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状褶皱、扇形褶皱及挠曲。以上所说的褶皱形态,可以说是 “小型 ”的褶皱,即站在褶皱岩层的面前,一 眼看去,就清晰能辨。而实际 上,还有 “大型”的褶皱,在野外地质旅行,穿越长 剖面时才能辨认的,它们大多是 “非单个 ”褶皱,而是由 一系列褶皱复合组成。通 过剖面示意图最能说明此种类型 基本上有两类。一是复背斜和复向斜, 也就是在它们的两翼被一系列次一级褶皱所复杂化, 或 者

4、说,大的褶皱轮廓是背斜, 但在翼部尚包含若干小的背斜和向斜。 反过来, 大的 褶皱轮廓是向斜,而在其翼部则尚有次级的背斜和向 斜。此类复式的背 斜和向斜,常见于 “地槽区 ”,如我国的秦岭、天山、内蒙中部、喜马拉雅山等地均有所见。二是隔挡式褶皱和隔槽式褶皱:一个平行褶皱群内,如果背斜呈紧密褶皱,而向斜呈开阔平缓的褶皱,称为隔挡式褶皱, 如四川东部的褶皱群。 而隔槽式褶皱, 则是一系列相间排列的开阔背斜褶皱被一系列紧密 向斜所隔开。在褶皱形态的观察基础上,进一步就是研究形成褶皱的机理,可在地质旅行告一段落以后作详细的解剖 如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压 肩作用等,此处不作进一步论

5、述。 怎样研究褶皱?在地质旅行或踏勘剖面时,认识褶皱以后,如何进一步作具体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基本上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褶皱形态的研究:其中包括查明褶皱的位置、产状、规模、形态和分布特点,探讨褶皱形成的方式和形成的时代,了解褶皱与矿产的关系等等。在这里, 需要观察的要点有: 查明地层的层序并追索标志层。 根据地层内所含 的化石特征以及岩石性质等 标志, 确定组成褶皱构造的层序关系。 进而查明其层序 是正常还是倒转。再观察这些地层的对称排列及其 重复关系,确定背斜或向斜的所 在位置。在观察地层层序及其排列关系时,必须抓住某个岩性特征显目、 厚度不大、 展布稳定的岩层作为了解褶皱的标志层。褶

6、皱的产状也可根据标志层予以确定。这些产状,主要是测定褶皱枢纽和轴面的产状,此两者是正确判断褶皱产状和真实形态的前提。其次是观察褶皱出露的形态, 也就是从褶皱在地面出露的形态作纵横方面的观 察,经过多方分析, 恢复其 真实面貌。再次,对褶皱内部的小构造研究也应注意。所谓小构造,指小褶皱、小断裂面、线理等等。它们分布于主褶皱的不同部位,各自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主褶皱的某些特 征,这些内部构造,由于规模较小,易于观察,因此,以小比大,通过对褶皱内部 小构造的研究能进一步了解和阐明主褶皱的某些特征(2 )节理: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

7、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 (眼睛能看清楚的 )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 缝称为节理,只要你一上山, 接触石头,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节理的名称, 根据分类的不同原则而异, 通用的名称是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 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 走 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前三种最为常见。其次, 节理的分类还可以节理的走向与区域褶皱主要方向、 断层的主要走向或 其他线形构造的延伸方向等 关系而进行,可划分为 纵节理:

8、两者的关系大致平 行。横节理:二者大致垂直。斜节理:二者大致斜交。 如果褶皱轴延伸稳定,不发生倾伏的话,则走向节理相当于纵节理,倾向节理 相当于横节理在认识节理的形态及其名称以后,也可以适当地作些力学分析研究,如节理与 褶皱的关系, 节理的形态与受力的关系等。不过,此类问题的深入研讨,已属专题 性质,非地质旅行时所要了解的范畴了。 一般野外调查应选择节理比较密集 (数十条在一起 )的地方作为观察点。而对 节理的记录要求,大致有下列 各项内容:节理群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节理与褶皱或断层的关系:如在褶皱的轴部、翼部、断层的上盘或下盘等等。节理所在的岩层时代或层位、岩石的性质、岩层的产状要素。节理的产

9、状要素。节理面及 充填物的特征。节理的力学性质及旋向。节理组、系归属及相互关系。节理密度统计(条/米) 。备注。(3 )断层:断层与节理同属断裂构造,而断层往往是节理的进一步发育所致。或者说,当节理发生位移,两壁有所错动时,即称为断层。断层是野外常见的一种重要地质现象。 地质旅行时遇到断层,应如何研究呢?首先要确定断层的几何要素,其内容包括下列各点: 断层面。 所谓断层面, 就是两部分岩块沿着滑动方向所产生的破裂 面。断层面的空间位置也像地层的层面一样,是由其走向和倾向而确定的。但断层 面并非一个平整的面,往往是一个曲面,特别是向地下沿伸 的那一部分,产状可以 有较大的变化。此外,断层面不是单

10、独存在的,往往是有好几个平行地排列着,构 成所谓断层带,又由于断层带上两壁岩层的位移错动,使岩石发生破碎,因此又称为断层破碎带。其宽度达几米、甚至几十米。一般情况下,断层的规模愈大,断层 带的宽度也愈大。 断盘。 断层面两侧相对移动的岩块称为断盘。 由于断层面两壁发生相对移动, 所以断盘就有上升盘和下降盘之分。在野外识别时,按其位于断层面之上者称上盘;位于断层面之下者称下盘。当断层面垂直时,就无上盘或下盘之分。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相交之线,称断层线。 位移。 这是断层面两侧岩块相对移动的泛称。 在野外观察断层时, 位移的方 向是必须当场解决的问题之 一。特别遇到开矿时,一旦遇到矿脉 (或矿层

11、 )中断, 往往是断层位移所致,需要立即追查。追查的办法是 运用两侧岩层的层序关系来判 断或抚摸断层面上的擦痕等来确定。在地质旅行时, 如何注意断层?怎样研究断层?观察什么内容?此类问题必须熟练掌握, 现分述如下: 先讨论断层的标志及两盘相对位移问题。 构造 (线)不连续。各种地质体,诸如地层、矿层、矿脉、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等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分布方向。一旦断层发生,它们就会突然中断、错开,即造成构造 (线)的不连续现象,这是判断断层现象的直接标志。 地层的重复或缺失。这是很重要的断层证据。虽然褶皱构造也有地层的重复现象,但它是对称性的重复;而断层的地层重复却是单向性的。 至于地层的缺失,

12、凡沉积间断或不整合构造也可造成,但这两类地层缺 失都是区域性的,而断层造成 的地层缺失则是局部性的。 关键的问题,旅行者应对区域内的地层系统及其 分布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可以在旅行准备时查阅地层表、剖面、地层柱状图之类)。利用地层的重复或缺失不仅是判断断层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判断断层两盘相对 动向的重要方法,借此还可 以确定断层的性质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基本上有六种情况,如图所示。 断层面 (带)上的构造特征。这是识别断层的直观证据,即在眼前“方寸”之地内所能见到的若干构造现象,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断层擦痕:就是断层两侧 岩块相互滑动和磨擦时留下的痕迹,由一系列彼此平行而 且较为均匀

13、的细密线条组 成,或为一系列相间排列的擦脊与擦槽构成。 在坚脆岩石的断层擦痕的表面,往 往平滑明亮,发光如镜。并常覆以炭质、硅质、铁质或碳酸盐质的薄膜。有时,也在断层的擦面上见到不规则的阶梯状断口,其上覆以纤维状的矿物(如方解石之类 ) 晶体。断层擦痕对于决定两盘位移方向颇有用处,如用手抚摸时, 感到光滑的方向乃 是对盘活动位移的方向。 或 自粗而细,自深而浅的方向乃示对盘活动位移的方向。 或者利用阶梯状断口,阶梯形陡坡之倾向指示对盘 相对滑动的动向。构造岩:当断层两壁相对移动之时,岩石发生破碎,在强大的压力下,矿物出现定向排列,并有重结晶作用。也就是说,由于动力作用而发生变质,形成一系列 新

14、的岩石,即称为构造岩。构造岩的种类很多,如构造角砾石 (角砾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 )。碎裂岩 (破碎的程度比前者更高,主要是 原岩中的矿物颗粒的破碎,常见于逆断层或平移 断层的断裂带中 ) 。糜棱岩(破碎极细,用显微镜观察 )。更 进一步的破碎即片理 化岩(具有片状构造的构造岩 )。此外,还有牵引构造:是断层带中的一种伴生构造, 它是由于断层两壁发生位 移时使地层造成弧形的弯曲 现象,可以指示断层的位移方向,如图所示。与断层带有关的,还有一种断层的伴生构造, 主要是断层旁侧的节理及拖曳褶 皱。这些节理常与断层斜交, 其锐角所指的方向指示本盘滑动的动向。其他标志,主要是指地貌或水文上的一些特征,

15、不过,此种地质现象只能说明有断层存在,不易说明其两盘的运动方向,诸如三角面山,河流的突然改向,山脊 的突然中断,众多的温泉或泉水的定向分布,小型 的火成岩体的入侵及其伴生的变 质作用、矿化现象及矿脉的定向分布等等均示断层的存在, 特别是从较大 的地貌现 象所反映的断层特征,有时在航空照片甚至卫星照片上都能看到。认识断层的证据、判断断层的存在以后, 就可以进一步将断层进行分类, 这也是野外观察断层时必须解决 的问题。一般最常用的断层分类法, 是根据两盘岩块相对移动的性质而定, 分为三种: 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如果断层面的倾角小于 30,则又称为逆 掩断层。若规模很大的逆断层 (推移数千米

16、以至数十千米者 ),又 称为推覆体。这 是“地槽区”常见的一种构造现象,如阿尔卑斯地区是世界上最闻名的推覆体所在地。比如有下列各类最为普通。边缘,地貌上的表现,是山中如有一共同的上升盘,则不过,野外所见到的断层,往往并非单个出现,而是以组合的形态出现居多, 阶梯断层。此类组合由一系列正断层构成,多见于地壳块断运动上升地块的 脊与山谷的相间排列 (图 4.24) 。 地堑与地垒。两条大致平行的断层,其间有一共同的下降盘,称为地堑;其为地垒。一般形成地堑与地垒的断层多为正断层,也有 逆断层,或为正、逆断层的结合。许多由新生代地 层组成的盆地,多被地堑构造所 控制,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地堑盆地。当然

17、,也有视野所能及的小型 地 堑与地垒构造。后者在地质旅行路线上亦有机会相遇。 叠瓦状构造。由若干条平行排列的逆断层构成,其上盘在剖面上构成一个接一个的叠瓦状(或称覆瓦状)构造,我国四川龙门山地区有此种构造存在。除三者比较常见外,在某些特殊场合还能见到以下几种类型: 环型断层及放射 状断层,多见于火山活动区 的火山锥附近或穹隆构造的周围, 也见于侵入体的周围。 近年来,不少地质学家认为天体撞击地球以后的 陨击坑周围亦有此种断裂构造,有 人认为太湖四周也能见到,故太湖也可能属天体撞击形成的。 旋扭断层,多见于较大的断裂之旁,是一种规模小的弧形断层,好似主断层派 生出来。 还有一种在地质旅行时不易见

18、到而在研究板块构造时大范围内认识的转换断层, 特别在研究海底地质构造 时十分重要,此处不再详述了。关于断层的野外观察,还有一类特大的断层,属于地壳上的深断裂带,也应注意。就目前所知的这些著名 的深断裂带,如西太平洋海沟构成的 “深断裂带 ”,北 起千岛群岛,向南经日本、琉球、我国的台湾至菲律 宾,长达 7000 千米以上。又如 东非大裂谷,南自莫桑比克向北经坦桑尼亚至乌干达以北,长达 6000 千 米。我国东 部郯城(山东)至庐江 (安徽)的大断裂,呈东北方向延伸,长达 2400 千米。还有 一条,自浙江 丽水至广东海丰的大断裂,长度亦可达 500 千米以上。这样巨大而延伸遥远的深而大的断裂,

19、能否在短距离的地质旅行中也能有所认 识呢?可以。 因为如此巨大的断裂,并非一时发育起来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才形成的。 因此,在巨大断裂的两侧 的沉积岩层的特征就明显地反映出差异性。它们的沉积建造,几乎从元古代到古生代这样长的地质历程中 都不相同,其他如火成岩活动、成矿作用等也都反映出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当我们在地质旅行穿越剖面 时,特别要 注意在近距离内,有如上述断层的两侧沉积建造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地质旅行时,除了认识和判断断层的存在、类型、性质等外,还要进一步查清断层发生(或形成 )的时间。其方法是根据地层的年代。 总的来说, 凡被断层切 断的地层,这些断层的发生年代应在被切断的最新地层 之后,在未被切割的最老地 层之前。例如某断层切穿三叠纪地层,而未断及侏罗纪地层,则此断层形成的 时间 应在三叠纪末较妥。断层年代的确定,对于研究区域地质发展史、成矿作用的时期等都十分重要。 而年代问题的确定,主要是 在野外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