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2.2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199699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2.2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2.2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2.2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2.2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2.2.2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精品资料课时训练13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1.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因为它()热稳定性差增加甜味产生二氧化碳提供钠离子A.B.C.D.解析:NaHCO3热稳定性差,加热可以分解产生CO2,使面包松软可口。答案:B2.欲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Na2CO3,可()A.滴加饱和石灰水B.滴加NaOH溶液C.滴加盐酸D.通入CO2解析:Na2CO3+H2O+CO22NaHCO3。答案:D3.向0.1 molL-1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A.Na+、CB.Na+、HCC.HC、CD.Na+、OH-解析:此题中CO2是过量的,向

2、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发生的反应为NaOH+CO2NaHCO3,因此溶液中的溶质主要为NaHCO3,主要离子为Na+、HC。答案:B4.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变化趋势是()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解析: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过程为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所以HC浓度的变化趋势为先变大后减小。答案:C5.在10 mL 0.01 molL-1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 mL 0.0

3、5 molL-1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A.1.344 mLB.2.240 mLC.0.672 mLD.0 mL解析:Na2CO3的物质的量n1=1010-3 L0.01 molL-1=110-4 mol,HCl的物质的量n2=1.210-3 L0.05 molL-1=610-5 mol。将盐酸逐滴加入到Na2CO3溶液中时,开始发生的反应为HCl+Na2CO3NaHCO3+NaCl,由于n2n1,此反应中盐酸的量不足,故无法进行后续反应HCl+NaHCO3NaCl+CO2+H2O,所以不会有CO2放出。答案:D6.“NaCl+CO2+NH3+H2ONaHCO3+

4、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解析:反应中有NaHCO3析出,是因为NaHCO3的溶解度小,析出NaHCO3以后,溶液是饱和的NaHCO3和NH4Cl的混合液,其中NH4Cl可作氮肥,这一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7.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B.Na2O2、Na2CO3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解析:Na2O2与NaHCO3的混合物受热分解时

5、,首先是NaHCO3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2 mol1 mol1 mol1 mol产生的CO2与H2O均可与Na2O2反应,由于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而NaOH又可与CO2反应生成H2O,故可以认为是CO2先与Na2O2反应,CO2耗尽后H2O才开始反应。而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生成的1 mol CO2恰好与1 mol Na2O2完全反应生成Na2CO3,H2O不会再与Na2O2反应,故最终固体产物只有Na2CO3。答案:A8.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

6、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B.C.D.解析:2NaHCO3Na2CO3+CO2+H2Om(减少)28410662x(w1-w2)解得x=,将其代入下式可得:w(Na2CO3)=,A项正确。答案:A9.在两支干燥的试管里分别放入约占试管容积的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分别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装配仪器,烧杯里盛有澄清的石灰水,分别进行加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实验现象:盛碳酸氢钠的试管口处有水珠出现,导气管口有连续的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盛碳酸钠的试管内,除刚加热时因空气受热而从导气管口逸出几个气泡外,没有其他变化。说明:Na2CO3受热,NaHCO3受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气泡浑

7、浊不分解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10.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为了测定其溶液的成分,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当加入35 mL盐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mL。(3)溶液中所含的物质有,其物质的量之比为。解析:由图像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及产生的V(CO2)可知,此溶液的溶质可能是NaOH、Na2CO3。OA段H+先与OH-反应生成H2O,再与C反应生成HC。AB段发生反应H+HCCO2+H2O,产生的n(

8、CO2)=n(H+)=(35-25) mL10-3LmL-11 molL-1=0.01 mol,则V(CO2)=224 mL。由H+CHC,HC+H+H2O+CO2,则n(C)=nAB(H+)=(45-25) mL10-3LmL-11 molL-1=0.02 mol,n(OH-)=25-(45-25)mL10-3LmL-11 molL-1=0.005 mol,所以n(NaOH)n(Na2CO3)=n(OH-)n(C)=0.005 mol0.02 mol=14。答案:(1)H+OH-H2O,C+H+HC(2)224(3)NaOH、Na2CO31411.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

9、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1)只根据图、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实验相比,实验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A.比复杂B.比安全C.比操作简便D.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不行(3)若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解析:(1)Na2CO3、NaHCO3均能与HCl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但NaHCO3比等质量Na2CO3反应快,且产生CO2量多,因此实验能鉴别Na2CO3和NaHCO3。(2)NaHCO3受热发生分解反应

10、2NaHCO3Na2CO3+CO2+H2O,但Na2CO3受热不易分解。(3)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试管A,然后预热试管B,因此试管B中盛放NaHCO3,更能说明稳定性Na2CO3大于NaHCO3。答案:(1)(2)2NaHCO3Na2CO3+CO2+H2OD(3)NaHCO31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a.增大N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答案:(1)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化肥(或电解液或炸药等)(2)NH3+CO2+H2O+NaClNH4Cl+NaHCO3(3)CO2(4)过滤(5)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6)a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