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新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1978356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枣庄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新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枣庄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新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枣庄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新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枣庄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新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庄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新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枣庄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新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继续推进全市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的评选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评选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三至六年级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教学)。二、评选办法1.本次评选以单元整组备课为教案提交形式。从教材中单元整体编写意图出发,设计单元整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每一个课例在单元整组教学中教学价值,设计整组课例教案。2.本次评选采用教研组集体参赛形式。各学校成立相应年级教研组,合理分工,采用“集体研讨分工备课执教观课二次教研修议教案整组统筹”的步骤确定单元整组教学目标,制定课例目标及课型设计,形成单元整组教案参评。3.

2、层层评选,推荐参评。以区(市)教研室、市直小学为单位,进行层层评选,按照活动计划,三至六各年级各单元分别推荐一组优秀教案参评。以电子稿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见附件2:教学进度安排表)统一发送到市教研室zzfjl2004邮箱中。4.市评审组以公平、公正、择优的方式进行评选,并适时公示。公示邮箱为:zzxyjy2012 三、体例说明1. 加强单元整组备课。为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编写教案要注意各个学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课标、教材、实际学情统筹安排,进一步修订课程纲要,确定单元目标。按照下列版块写出单元备课。(1)单元教学目标。依据每一册课程纲

3、要、结合教材解读、学情实际拟定。要注意紧扣学段目标,突出学段、单元训练重点。 (2)学情分析。要注重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要注重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品质,分别确定学习重点及难点。(3)单元教学整体设计。要注意把握教材文本的文体特点,正确把握每一个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设计侧重不同角度,又相互配合实现整组目标的课例教学,统筹课时安排,写出总体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要围绕“语文读写能力”写出单元目标,教学过程中,每一篇课文担负不同的又层层推进的教学目标,体现出“学练用”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2.创新设计课例教学。(1) 教案设计要充分落实新课标理念,基于课标凸显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

4、评价的一致性。教学过程要紧扣教学目标展开、实施扎实有效,教学评价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2) 教学方式要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指导与反馈,要预设学生在自学生字词、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品味、写作方法及课后习题的解决、问题的质疑等方面的内容,不同单元、不同课型,应有各自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教学重点突出解决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3) 教案设计要体现开放性,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每课教案的设计,应注重便教利学,教学资源的择取符合地方学校教学实际,适合不同教师的需要

5、。(4)创新课型设计。可以侧重阅读感悟、读写结合、对比阅读、精读与略读结合、指向课外大阅读等不同教学取向,设计不同课型,使各课例教学既呈现个性化,又具有相互配合、协调共进的特点。3. 每课教案的栏目:(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紧扣每一单元的目标来拟定,突出课标、教材、基本学情的把握;教学目标还应从基础性目标到发展性目标排列,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等。(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的叙写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本身,“学习难点”则主要针对学生情况及其最近发展区。(3)前置学习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提出要求和建议。自学包括自学目标、知识梳理、问题思考、自学检测

6、、相关资料搜集等内容。高年级自学程序大致为:首先自学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大致完成本节课知识结构;其次,结合单元目标,阅读学习目标,思考课后习题;再次精读教材;最后对特别有感受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上旁注。中年级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酌情降低自学要求,符合学段学情实际。(4)教学课时。根据单元整组教学统筹安排每课例课时,一般为1至2课时。(5)教学过程。中、高段教学要体现文体的不同。叙事性的故事类教学、散文美文类教学、说明文教学、小议论文教学、诗歌教学、古诗教学等设计教案要符合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体现不同文体的教学特点。 观照课后题的落实。可以作为

7、教学基本任务来设计,这样可以保障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落实。精心设计板书。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既要突出教学的重点、体现课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显现出新颖、美观、精当、实用的特点。中、高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为:认识实践总结。具体呈现形式如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指向陈述性知识。导入新课。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根据授课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社会与生活实际素材或拓展深化已有知识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教师应注意,教学风格可以不同,但是

8、要服务于教学目的。检测性双基教学。教师采用听写、提问、板演、交流等方式全面检测学生基础知识,以了解学生自学的各方面情况。可采用小组互相检查、小组竞赛等方式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注意发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错误的理解予以纠正。同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体事件、形象、情感、基调等建立初步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尤其是中段阅读教学应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扎实落实。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抓住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教学。

9、教师针对学生在交流反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落实到本体性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通过同伴互助和师生交流的方式解疑,精心设计问题组织教学,突破重难点。应注重语文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及与学过知识的联系;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以生为本,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认知、感受、内化、实践的学习过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对学生所提较为集中的问题,教师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从字词、写作方法、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延展落实“发展性”教学内容。语文课不应该追求教师“教过”,而是应该

10、追求学生“学会”。 教学一篇课文除去必须落实的基础性教学内容之外,“发展性”教学内容必须集中,明确。本部分必须注重问题设计的整体性、合理性、层次性、深刻性,以及学生对问题研讨的主动、深入,做到突出主干,删除枝蔓,简化课堂。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反思总结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树”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教师进行课堂读写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本部分限定时间由学生完成,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与应变技巧,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由“小老师”进行点评与讲解。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并回扣课本基础知

11、识。注重教学的开放性,落实读写实践活动。多措并举保障课外阅读的实施,落实课标“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教学建议;加强小练笔活动,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的能力。以上环节为新授课的基本模式。在实际授课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附件1:单元整组教学设计样章(单元备课)附件2:教学进度表附件1单元整组教学设计样章(单元备课)-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借助诗文,掌握读诗文想画面的基本方法。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感受诗文描绘的意境,体会

12、诗人表达的真挚的情感。 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想象的画面描绘出来。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依据预习单完成基础的预习任务。读诗文想画面的基本方法已经初步了解,还需要不断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领悟形成能力。三、单元教学整体设计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及方法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自主预习单“自主预习”课学生依据预习单自主预习,小组合作。1.下发预习单。2.学生自学。3.小组合作探究。4.教师巡视调控。第二课时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和课文的初读感知“预习过关”课依托预习单了解学情,查缺补漏。1.检查预

13、习单的完成情况。2.针对问题,相机指导。第三、四课时古诗两首“方法指导”课借助两首古诗,掌握读诗歌想画面的基本方法。1.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学习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2.把想象的画面描绘出来。第五课时老师,您好!“诵读展示”课运用读诗歌想画面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诗歌。1.运用学习的方法,有感情诵读诗歌。2.拓展诵读赞美老师的诗歌。第六课时但愿人长久“读写结合”课感受、学习作者描写苏轼心理活动的写法。1.感受、学习作者描写苏轼心理活动的写法。2.运用习得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的某种心理活动。第七课时秋天主题诗会 通过整体诵读,积累优美语段。1.诵读诗歌秋天。2.走进王宜振的诗歌世界。第八课时单元

14、总结检测 “回顾提升”课回顾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方法,扎实基础知识,完成作业。 1.采用“以藤串瓜”的方式对本单元文章进行总体回顾。2.布置拓展性读写作业。 (每课教案设计将发到公共邮箱中)附件2: 单 元日 期篇 目交稿时间第一单元929151让我们荡起双桨2学会查“无字词典”3古诗两首4做一片美的叶子9.18第二单元9.169.295北大荒的秋天 6西湖7拉萨的天空10.910.110.7国庆节放假第三单元10.810.208蒲公英9三袋麦子10哪吒闹海 10.23第四单元10.2111.311第八次12卧薪尝胆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1.611.411.8过程性检测第五单元1

15、1.1111.2414“东方之珠”15小露珠 16石榴 11.27第六单元11.2512.817石头书18小稻秧脱险记19航天飞机 12.11第七单元12.912.2220军神 21掌声22金子 12.25第八单元12.912.2223每逢佳节倍思亲24孙中山破陋习 12.25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单 元日期篇目交稿时间第一单元929151老师,您好!2但愿人长久3古诗两首4秋天9.18第二单元9.169.295我给江主席献花6天安门广场7徐悲鸿励志学画8虎门销烟10.910.110.7国庆节放假第三单元

16、10.810.209泉城10九寨沟11田园诗情12桂花雨10.23第四单元10.2111.313开天辟地14普罗米修斯盗火15一路花香11.611.411.8过程性检测第五单元11.1111.2416说勤奋17李时珍夜宿古寺18维生素C的故事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11.27第六单元11.2512.820诚实与信任21珍珠鸟22九色鹿12.11第七单元12.912.2223雾凇24春联25古诗两首12.25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单 元日 期篇 目交稿时间第一单元929151师恩难忘2陶校长的演讲3古诗两首9.18第二单元9.169.29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5装

17、满昆虫的衣袋6变色龙7金蝉脱壳10.910.110.7国庆节放假第三单元10.810.208成语故事9推敲10嫦娥奔月11读书莫放“拦路虎”12伊索寓言10.23第四单元10.2111.313在大海中永生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15艾滋病小斗士11.611.411.8过程性检测第五单元11.1111.2416黄山奇松17黄果树瀑布18莫高窟11.27第六单元11.2512.819天火之谜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1诺贝尔22滴水穿石的启示12.11第七单元12.912.2223林冲棒打洪教头24少年王冕25黄鹤楼送别26清平乐 村居 12.25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单

18、 元日 期篇 目交稿时间第一单元929151我们爱你啊,中国2郑成功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4古诗两首9.18第二单元9.169.295负荆请罪6最后的姿势7船长8爱之链10.910.110.7国庆节放假第三单元10.810.209小草和大树10轮椅上的霍金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10.23第四单元10.2111.312姥姥的剪纸13牛郎织女14安塞腰鼓11.611.411.8过程性检测第五单元11.1111.2415青海高原一株柳16草原17麋鹿11.27第六单元11.2512.818给家乡孩子的信19钱学森20詹天佑21鞋匠的儿子12.11第七单元12.912.2222古诗两首23学与问24大自然的文字25养成读报的习惯12.25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