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悬挑脚手架搭设方案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41974398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综合楼悬挑脚手架搭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综合楼悬挑脚手架搭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综合楼悬挑脚手架搭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综合楼悬挑脚手架搭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楼悬挑脚手架搭设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综合楼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六月十二日综合楼工程脚手架搭设方案综合楼工程位于沈阳市区,建筑面积11888,其中半地下室1859,地面以上10029,为框架结构半地下一层地面六层建筑物。室外地面标高-1.5m。1-5层建筑层高为3.6m,6层建筑层高为4.2m,建筑总高度27.15m。横轴线间距以6.0m为主,间少量4.8m;纵轴线间距为3.07.5m。平屋面。挂瓦坡屋檐悬挑长度1.05m。施工季节为夏季及秋季,跨雨季。本方案中凡未标注单位的数量均为mm。一、 采用规范本方案依据下列规范编制: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适用于外架)JGJ166

2、-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适用于内架)DGTJ08-2002-2006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适用于外架悬挑部分)凡本方案未载明的,例如构造斜杆及剪刀撑的设置等,均须遵循上述规范(规程)的规定。二、 材料钢管:采用48mm,壁厚3.5mm的脚手架钢管。管材须为现行国家标准GB/T13793-92直缝电焊钢管或GB/T3092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中的 3号普通钢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钢管不得严重锈蚀、弯曲、变形。应刷油漆做防腐处理。连墙预埋件设置详图脚手架连接件:扣件式脚手架采用标准型的回转扣件、直角扣件和对接

3、扣件,品质应符合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3.2节 的各项规定。不得采用严重锈蚀或螺纹已被咬口的扣件。碗扣式脚手架的各种零件其品质应符合JGJ166-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第3节的各项规定。连墙件:在轴线部位采用钢管在柱根部扣接;在跨中部位与钢管埋件扣接。连墙预埋件:采用脚手架钢管焊在楼(屋)面混凝土板的钢筋网下层,锚固长度120,60出露长度80。如果无法确保垂直,可以稍向房屋内侧倾斜,不得倾向外侧。脚手板:采用3m长木脚手板。木脚手板应采用厚度50的杉木或松木制作,两端应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

4、计规范(GB 500052003)中II级材质的规定。三、 内脚手架室内采用碗扣式满堂内脚手架,兼作为模板支架。所有立杆间距均2m,纵横向在距地面30高处设一道扫地杆,以上每隔1500设一道横杆(根据实际调整)。操作层的搁栅间距400,满铺脚手板,用14号铅丝两端扎牢。脚手架在纵横向都应该构造成为几何不变体系,为此,在每个架设区域四个角部的双向各一排内设与地面夹角为4560的通高斜杆。当单向达到或超过8排时,应在中部加设一道或若干道斜杆,使相邻斜杆间不设斜杆的脚手架不超过5排。相邻两排斜杆的倾斜方向应相反。立杆应设可调底座。内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撑架使用时可采用立杆支撑楼板、横杆支撑梁的梁板合支方

5、法。当梁的荷载超过横杆的设计承载力时,可采取独立支撑的方法,并与楼板支撑连成一体(如下图所示)砌筑脚手架采用将钢管放在钢筋凳上的搭设方法,钢管与钢筋凳用铅丝扎牢,钢管间距400,上满铺脚手板,用铅丝四角扎牢。四、 外脚手架步距:在五层及以下为1.80m;在六层及以上为1.40m立杆纵距:1.50m里杆距墙面距离:0.2m立杆横距:1.05m横向水平杆间距1.50m,脚手板对接平铺,接头处必须以250且300间距设两根横向水平杆,使每块脚手板除中部搭在横向水平杆上以外,两个板端也都支在横向水平杆上。脚手板端与横向水平杆间应以铅丝扎牢。搭设方式:本工程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总高度29m。以606020

6、0木方作为立杆底座,置于混凝土散水上。南立面雨棚处立杆底座置于雨棚上。脚手架在六层(局部5层)以上须挑出以避让挑檐,该部位局部为三排架,脚手架搭设方式见附图1(按6层部位表示,5层部位可参照)。该图只是顶部挑出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中对扣件未作标示,并不表示各架杆之间可以不做扣接。附图2与此类似,不赘述。本工程局部为五层,因此,位于第3和第14轴线处的顶层脚手架可以坐落的屋面上,以避免形成悬挑架。主体工程拟由东向西分为三个作业段实行流水作业。因此,脚手架将分段搭设,逐步实现完全交圈。斜道:落地设置,为不运料斜道,采用一字形布置,设在外杆的外侧。6层以上增设挑出斜道,搭设方式见附图2。斜道宽1m,

7、坡度为1:3。斜道的脚手板采用搭接,以下面板头压住上面板头,板头的凸棱处用三角木垫顺,沿脚手板长度每隔250-300设一道20-30宽的防滑木条。斜道两侧须设栏杆。斜道以及龙门架的位置见附图3“外脚手架平面布置图”。连墙件:按房屋结构,每楼层在每个外轴线柱根及两柱间的楼板上设一个连墙件;转角处柱根在两个方向均须设置;檐口处的连墙件设置在屋面板上,密度加倍,即在每两个柱间设5个连墙件(含位于柱轴线与屋面板相交处的连墙件)。连墙预埋件的布设位置详见附图4、5、6、7、8。底层洞口处理剪刀撑:沿架体外侧立面的全高和全长连续设置倾角为45的剪刀撑。剪刀撑两斜杆交点的间距6m。横向斜撑:横向斜撑应在同一

8、节间由底至顶连续布置。在脚手架的端部及拐角处必须设置横向斜支撑。横向斜支撑的间距6m时,须在其间增设斜向横支撑,使斜向横支撑的间距6m。其他各层洞口处理洞口处理:脚手架洞口宽度为3m,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60,洞口桁架(图中ABCD部分)下的两侧设双立杆,里外立杆之间以及里外下弦杆之间设横向斜撑,如图中剖面示意。洞口开设在底层时,副杆高度高于洞口两步跨距,如“底层洞口处理”图中所示;洞口开设在其他楼层时,副杆高度高于洞口一步跨距,如“其他各层洞口处理”图中所示。洞口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该扣件应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扫地杆:在立杆根部

9、60高度范围内设置扫地杆。安全防护:在上下两道纵向横杆之间设两道栏杆。在步距1.80m的脚手架处,上栏杆上皮高度为1200;在步距1.40m的脚手架处,上栏杆上皮高度为1000;中栏杆在上栏杆与脚手板下的纵向横杆间居中设置。脚手架外侧满挂防护密目网并兜过架体底部,悬挑脚手架的底部另设小眼网。五、 兼模板支架的内脚手架计算本工程中内脚手架用于室内,而室内净空4.0m,所以,一般作业时脚手架的负荷不大。内脚手架在使用中的最大负荷出现在其作为模板支架时。由于混凝土浇筑并振捣时的荷载远大于浇筑前的作业荷载,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并振捣时梁板支架处不会出现其他荷载,所以,只须对其在施工荷载下的受力状况进行验算

10、即可。在梁板合支状态下荷载状况是:脚手杆自重Q0= 0.038 kN/m梁板模板自重标准值Q1= 0.75 kN/m2(取最大值,按定型钢模板考虑)新浇筑混凝土自重(包括钢筋)标准值 Q2=25 kN/m3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3=2.0kN/m2脚手架操作层均布施工荷载标准值Q4=3.0kN/m2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K1=1.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K2=1.4脚手架立杆间距按L=2.0m计算,并使梁模板处于跨中区。最不利荷载出现在六层混凝土蜂巢空心楼面处。其边跨为WKL10,350850,板厚100。其跨中主肋梁WKL5交汇处,梁断面为350600,肋间板600600厚100,次肋梁

11、L16断面为250600。经计算折算厚度Hz,在一个脚手架跨间的4范围内,边跨处为0.411m,跨中处为0.422m,跨中处比边跨处更为不利(计算过程略)。所以,取跨中区验算。模板面积折算系数取3.0;集中荷载化为线荷载取换算系数2.0(推算过程略)。新浇混凝土重量为Q2r= Q2Hz=10.55 kN/m固定荷载Qg= Q0+ Q13.0L+ Q2 r = 15.1kN/m可变荷载QL= (Q3 + Q4)L= 10.0kN/m荷载强度Q=1.2Qg+1.4 QL=32.1 kN/m支座反力V=QL4=16.1 kN(Pc=V=16.1 kN)(下碗扣抗剪强度设计值Qb=60 kN)=0.2

12、7 很安全跨中弯矩Mmax=2.0QL28= 32.1kN-mMmax/W=0.321 kN-cm/5.08cm3=0.0632 kN/cm2 =0.632N/mm2 ,远小于钢材的强度设计值205 N/mm2,满足强度要求。立杆稳定性验算:立杆长细比=L0/i=150cm/1.58cm=95,直线差值求得稳定性系数=0.617Af=0.6174.89cm2205 N/mm2=0.617489mm2205 N/mm2=61.85KN (Pc=16.1 kN),满足立杆稳定性要求。由于跨中弯矩应力值远小于横杆的强度设计值,所以省略挠度验算。计算表明,所设计的内脚手架能够满足六层混凝土蜂巢空心楼面

13、的施工要求,因此也能够满足其他部位的施工要求。六、 外脚手架计算外脚手架的设计满足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构造要求。由于该构造要求是偏于安全的构造要求,所以,一般性验算可以省略。本工程中脚手架受力最不利的部位是在顶层檐口悬出处,该处悬出造成的最不利受力部件及须验算项目是:1、 最上面一个连墙件(位于屋面的连墙件)所在高度处的外侧立杆(以下称为“承压立杆”)的受压稳定性2、 上述立杆在连墙件高度与其相接的斜杆(以下称为“承压斜杆”)的受压稳定性3、 最上面一个连墙件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荷载计算:每个立杆分担的迎风面积:Af=(顶层层高的一半+屋面以上悬高)立杆

14、纵距=(2.1m+5.4m)1.5m=7.5m1.5m=11.25基本风压的取值依据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取为Wo=0.65kN/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为z=1.1挡风系数按密目安全网取为=0.8风荷载体型系数s=1.3=1.04水平风荷载标准值Wk= 0.7zsWo=0.52 kN/风荷载Pf=WkAf=5.85kN计算承压立杆所受压力时采用的作用力臂为Hf=5.4m-7.5m/2=1.65m风荷载引起的压力P1=PfHf/立杆横距=5.851.51.05=8.36kN三层脚手板的自重P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承压立杆所承担的脚手板面积立杆纵距=0.35kN/(1.05m/2)31.5m=0.87 k

15、N两层按装修脚手架考虑的施工均布活荷载引起的压力P3=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承压立杆所承担的施工均布活荷载面积立杆纵距=2.0kN/ (1.05m/2)21.5m=3.15 kN立杆自重P4=立杆自重标准值上部立杆长度=0.038 kN/m5.4m=0.21 kN承压立杆所分担的横杆及挡脚板、栏杆重P5=0.038 kN/m(1.05m/2)4+1.5m9+ 0.14 kN/m1.53=0.59 kN +0.63 kN =1.22kN承压立杆轴向力的设计值N=1.2(P2+ P4+ P5)+0.851.4(P1+ P3)=16.46 kN承压立杆长细比=L0/i=180cm/1.58cm=114

16、,取稳定性系数=0.4N(A)=16.46 kN(0.44.89cm2)=8.42 kN/cm2 =84.2N/mm2计算值小于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 N/mm2,承压立杆的稳定性能够满足要求。计算承压斜杆所受的压力和连墙杆的拉力时,以上述承压立杆轴向力的设计值N=16.46 kN作为外荷载值。由步距1.8m,立杆纵距1.05m计算求得斜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因此:承压斜杆的压力为Ny=N/Sin60=19.01kN连墙杆的拉力为Np= N/tg60=9.50 kN取承压斜杆的自由段长度为Ly=1.8m/ Sin60=2.08m其长细比=L0/i=208cm/1.58cm=132,取稳定

17、性系数=0.38Ny(A)=19.01 kN(0.384.89cm2)=10.23 kN/cm2 =102.3N/mm2计算值小于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 N/mm2,承压斜杆的稳定性能够满足要求。连墙杆的拉力+约束双排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约束力=9.5kN+5kN=14.5 kN,直角扣件及旋转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为8 kN,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成为结构安全性的制约条件。所以,仅用一个连墙扣件支撑挑出不能满足安全性要求。为此,特设置三道斜杆以支撑挑出。三道斜杆构造成一个挑出桁架,使斜杆作用区间的高度增加为一个层高即3.6m,此时,斜杆桁架与水平面的角度改变为:Arctg(1.053.6)=

18、73.74连墙杆的拉力成为Np= N/tg73.74=4.80 kN4.80kN+5kN= 9.8kN,依旧大于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设计值8 kN达23%,无法在极端条件下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屋面处的连墙杆在与连墙预埋件连接处,须设置两个防滑扣件;在与脚手架的连接处,须有两处以上可靠连接。如此,脚手架能够满足施工安全要求。七、 附图附图1 脚手架顶端挑出示意图附图2 脚手架顶端挑出斜道示意图附图3 脚手架平面布置图(略)附图4 一层地面连墙预埋件布置图(略)附图5 二层地面连墙预埋件布置图(略)附图6 三、四、五层地面连墙预埋件布置图(略)附图7六层地面连墙预埋件布置图(略)附图8 屋面板连墙预埋件布置图(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