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41971119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对 称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以对称物体和图形为内容的学习研究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积极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感悟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对称”现象的感受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使他们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审美水平。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对称的意义,并能观察、判定生活实践中和建筑物中对称与不对称的物体或图形。对建筑艺术中的对称作用有一定体会。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与实物,使研究气氛更具有趣味性。应对实验一制作相应课件。 2制做好各小组的四叶风车。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了解

2、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的难点是分析对称现象的意义。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主要是通过美丽的图片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六幅图分别是:(自左至右,自上至下)天安门、河北赵州桥、西安大雁塔、天坛、人民大会堂。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对称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初步向学生解释一下“对称”的概念,最好用实例说明。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准备好实验活动的物品。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解释一些“对称现象”。进一步明确学习目

3、标。 活动过程: 本课分四个环节分别为: 第一个环节是实验一“认识对称图形”初步认识对称现象,通过动手实验感知对称的概念,让他们体会出“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东西的特点。 教学中可以将小组内同学分成三个小小组对三个图形分别进行实验,然后交流,启发印证“思考问题”栏目的结论。 第二个环节是实验二“验证对称图形”是通过用第一个环节的结论验证六幅图中哪个是对称图形。仍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再次印证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东西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可以再引进一些事例进行练习。但教师要注意的是本课只讲授 “轴对称”不涉及其它对称形式。 第三

4、个环节是实验三“研究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通过对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的建筑分析来研究对称的作用。建议以小组讨论形式来进行。可以让参观过天坛祈年殿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再用以上结论研究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建筑,对称在这里所起的作用。 第四个环节是实验四“进一步研究对称的作用”是对称作用的延伸。教学中可以先安排小实验活动,制作一个四叶风车进行实验。让学生感悟对称作用不仅是建筑物艺术之美,还有一定科学道理和作用。对六幅图让学生逐一展开讨论,有的若能通过实验或亲身体验,会有更好的效果。 (4)探索发现 这一栏目分三段对课题研究做了相

5、应的结论,教学中要让学生自我梳理总结,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所学内容的延伸。要使学生明白对称是一种美,同时不对称也是一种美,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让学认真观察这两幅图,可以提出哪个更美的问题,在讨论中不一定形成统一结论。同时也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逐步形成辩证思维的方法。 2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尽可能采用课件和让学生的体验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3)要注意进行安全教育。 (4)本课建议用1课时。五、背景资料 1什么是对称? 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

6、关系。如人体、船、飞机的左右两边,在外观上都是对称的。 2对称的几种形式 (1)镜象对称性或左右对称性 (2)转动对称性 (3)平移对称性 3对称形式的意义 不同对称形式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庄严肃穆、坚固耐久、和谐优美。对称在很多方面来看不仅是感觉方面的,闹钟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稳定。 对称还是自然界的一种生物现象。不少植物、动物都有自己的对称形式。比如人体都是以鼻尖、肚脐眼的连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形体,眼、耳、鼻、手、脚。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双耳的对称能使所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确定声源的位置;双手、双脚的对称能保持人体的平衡。 4建筑

7、艺术离不开对称。凡庄重、严肃、正式的建筑物往往具有很高的对称性,体现出一种对称美。清代帝陵很注重对称美。以主陵孝陵为中心的神道,成为整个陵区布局的中轴线,其它各陵均以孝陵为中心向两侧排布。每一座帝陵都有一条与地球经线平行的中轴线,中轴线的两旁都是成对的建筑,彼此呼应。紫禁城的古建筑群更是注重对称原则。通过紫禁城的核心位置,贯穿着一条中轴线;从外城永定门开始,经过内城正阳门,然后进入宫廷广场的大明门(清朝改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又改为中华门),穿过广场,便是皇城上的承天门(即现在的天安门)。承天门内有端门,端门以内迎面而来的才是紫禁城正面的午门,又叫五凤楼。在这条中轴线的东西两侧,所有建筑都采用了

8、更加严格的的对称排列形式。其中,只有代表皇权统治中心的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及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才端端正正地布置在正中央。 2.溶解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以“溶解的快与慢中的一种情况及溶解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体验研究事物的“基本功”,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溶解快与慢的道理及应用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并进行熟悉实验操作的演练工作。 2

9、关于“探索延伸”栏目三个问题,教师最好能围绕其内容制作视频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效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的难点是实验的观察与结论的推导。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导语开始进入本课学习探索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 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科学课有关溶解的知识。归纳出加快溶解的方法: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进一步研究加快溶解的有关知识。以此导入新课。 (2)探索课题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观察研究溶解的快与慢中的一种情况

10、及溶解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3个实验杯、一把直尺、盛水器具、细线、铁架台等。 准备糖块和食用油、食用醋等。 做好小组实验分工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课是通过实验、观察研究溶解的快与慢中的一种情况及溶解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本课安排了两项实验 实验一是通过“糖块放在什么位置上溶解得快”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糖块放在水杯的液体中位置不同而溶解得快与慢的不同,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可安排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装配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的装配要求学生按步骤顺序进行,

11、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去完成。提醒学生准备好后先不要放入水中。 教师设问:将三块糖分别放杯中,一块糖吊在水的表面,一块糖吊在水的中间,一块糖放在杯底,哪块糖溶解得块呢?在学生提出自己看法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实验。 按教材要求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实验,要求认真观察实验情况。 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进一步探讨为什么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得最快,而在杯底溶解得最慢? 这一步骤可以以小组形式组织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播放视频课件,辅导学生完成这一步骤的教学活动。 研究“冰糖块快些溶解在水里” 的问题。启发学生结合上学期科学课有关溶解的知识一并进行思考。 实验二 是通过“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有些液

12、体可以溶解在水里的情况。 在教学活动中,将油与醋对比进行实验,解决“思考问题”栏目的问题。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两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引伸到由于许多的物质能溶解到水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帮助。这实际也是新内容,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教师举一些事例安排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又一个提升, 教师要做一些启发,或引导学生学习小资料内容,来思考为什么寒冷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的道理。 此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酌情考虑解决。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实验后的油、糖、醋都要做废

13、物处理。 (3)本课建议用1课时。 五、背景资料 1溶液: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 2对比实验:客观事物之间具有复杂的联系,在探究某种事物的原因时,往往会发现可能有多种因素与这种事物有关联,究竟哪种因素有关系,哪种因素没有关系,必须通过实验一个个地确定。实验的方法就是进行单因素比较,看有某种因素存在与没有某种因素存在是不是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要进行单因素比较,则必须控制其他可能有影响的因素,使这些因素完全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对比实验。 3物质的溶解可分为两

14、类。一类是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如蔗糖溶于水等。这一类物质溶解后,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可以把溶质与溶剂分离开。还有另一类完全不同意义的溶解。如锌溶于稀硫酸、大理石溶于盐酸等,在这样的溶解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用简单的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质提纯出来。 3.“静电”小实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静电”小实验的活动。引起学生对静电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答案的意识。 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其中原因的意愿。 3通过活动,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静电相吸、相斥的科学道理。 二、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按教材内容准备好所需器材

15、,并逐一对三个小实验亲自演示几次,以便指导学生的分组实验。注意安全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材中的三个小实验都验证了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摩擦而产生了静电。 2在干燥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摩擦起电的现象。 3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静电是不同种类的电荷;相互排斥的物体所带的静电是同一种类型的电荷。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引言”:教师还可以自行设计静电实验,引发学生的质疑及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启发学生谈谈亲身感到周边静电的存在,锻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其中原因的意识。 3“探索活动”: 通过三个小实验,用身边物品验证生活中静电的存在,并了解产生静电的基本条件及静电相吸、相斥的科学道理。

16、 4“探索发现”: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巩固本课的重点: 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必在干燥条件下产生;异性电荷互相吸引、同性电荷互相排斥三个科学道理。 5“探索延伸”: (1)指导学生做好“静电”干扰收音机的实验,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 (2)了解静电对人类的“利”与“弊”,学会“防静电”和“放静电”的方法。 6提示: “贴”在墙上报纸的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报纸和墙壁都需在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如:报纸在阳光下晒一下,在阳光照射的墙壁上)若用铅笔摩擦报纸效果不佳,可改用干燥的塑料尺。 小资料: 摩擦起电:物体经过摩擦以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任何两种物

17、体摩擦,都可以起电。 “电子论”认为:任何物体都由原子构成。原子由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绕核转动的电子所组成。由于正负电量相等,在通常情况下,原子不显电性整个物体也是中性的。原子核里正电数量很难改变,而核外电子的数目却不难改变。物体失去一个电子,它就带正电,得到额外的电子它就带负电。 如果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其中必定有一个失去电子,另一个得到额外电子。 让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靠近,在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火花,同时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放电现象。 4.手上的触觉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手上的触觉”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自己手上的触觉感知多方信息的学习研究兴趣。增强对人体感觉器官的了解

18、及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人体科学及善于思索的科学态度。 2通过活动,学会用不同实验方法了解人体触觉器官的触觉差别,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活动,体验手上的触觉,并感受手上触觉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前准备教师课前按教材要求要准确实验器材,为各小组三种砂纸,尤其是为每小组准备4个带有凸起的硬卡纸,并要对每个实验亲自做12次,以便指导分组实验的各个步骤。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验手上的触觉并感受触觉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引言”及“课题”部分:老师可以做如下的导言(供参考) “在学习、生活、劳动中,我们经常使用不同的触

19、觉,几乎对触觉习以为常了,想象一下: 如果你全身的皮肤失去了感觉,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当你触到东西或东西碰到你的身体,你却感觉不到时,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想拿起东西,你怎样判断是紧握着东西,还是什么都没握? 如果感受不到水对你的抚摸,你怎么会游泳呢? 如果没有脚落地的感觉,是不是走起路来觉得很奇怪呢? 如果没有感到椅子,坐着也会不舒服吧! 如果与人握手或被别人轻拍你的后背,你感觉不到,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手碰到灼热的炉火,而你又感觉不到,那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故? 如果” 可见人的触觉对人的学习、生活、劳动有多么重要! 2“探索活动”: 实验一:用手指和手掌体验触觉 按照实验程序体验触觉113

20、各部位触觉的敏感程度,并做好记录。(每位同学要按17页的表提前画好并要认真填写,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二:辨别同类物体之间的差别 按照实验程序体验粗砂纸、中砂纸、细砂纸触摸辨别的正确率,并能解答“思考问题”栏中的问题。 实验三:体验用手阅读 体验盲人用的“盲文”阅读的方法,看用哪个手指触摸“盲点”最准确。 3“探索发现”: 学习和了解人体触觉器官的一些知识。 4“探索延伸”: 了解6种人民币的盲文。 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以下有趣的游戏,增强有关触觉方面的感受。 人的触觉是重要的感觉之一,它是十分敏感的,它可以传递很多信息。做以下的实验,看看你是否得到同样的结论。 实验程序: 按下表在纸上

21、画触觉“观察”表 物体1物体2物体3物体4物体5物体6物体7物体8触摸猜想结果验证把手伸进盒子里,感觉里面的东西。拿起其中一样物品,仔细感觉。如:笔帽、海绵块、橡皮、电池、瓶盖在表中“猜想”一栏中写出猜想的物品名称。 其它同学依次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并记在表中。 打开盒盖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把验证结果记在表中。 统计小组触觉正确率,验证我们的“触觉是十分敏感的,触觉可以传递很多息”的正确结论。5.小降落伞的实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以“制作小降落伞与降落伞留空时间”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培

22、养学生动手制作与实验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了解降落伞留空时间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降落伞在防灾救灾、国防以及航空航天上的重要作用。 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 2制作三个演示用降落伞,熟悉制作过程,并进行投放实验操作的演练工作,做好实验的基本数据记录,以便在教学中使用。 3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做好分工。 4选择好安全可靠的投放操作地点。 5关于“探索发现”栏目教学活动中的演示实验或视频课件,教师要根据可行情况进行准备。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动手制作与实

23、验能力。 教学的难点是小降落伞投放的实验操作。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2008年5月12日午后,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大地震为背景导人新课。教师可以从简要介绍地震情景和空降兵在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讲起,引到降落伞的作用并提出问题,降落伞为什么能飘浮在空中拖拉重物慢慢地降落到地面?进而提出降落伞留空时间的问题。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降落伞留空时间长短的研究”。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伞面:2条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手帕、1条边长25厘米的正方形手帕、面料要一样。 伞绳:12

24、段40厘米长的细棉线。 重物:曲别针、3块橡皮泥。 其它物品:胶带、学生用剪刀。 其中伞面可以用软纸代替,但要求纸的规格一样。 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活动只能在校内操场上进行,不允许在校外、在道路上玩小降落伞。建议课后收回小降落伞。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小降落伞的制作与对比投放实验研究小降落伞留空时问长短不一的现象。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主要由实验器材制作与两项实验展开活动。 制作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制作要求学生按三个步骤顺序进行,掌握结扣后的四条伞线绳一样长是很关键的部位,提醒学生认真仔细的去完成。 制作完成后,进行投放实验。并对“思考问题”栏目进行适当讨论而自然得

25、出“小降落伞平稳落地,并在空中停留了一会”的结论。证明了空气对小降落伞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作用,使小降落伞平稳落地。 实验一 是进行“降落伞伞面大小不同,降落快与慢”的实验。 严格要求学生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让每个同学都进行实验后,组织各小组研究这个实验所证明的问题。 实验一是全课的实验技能的基础训练,教学进程不要太快。 实验二 是进行“降落伞携带重物不同,降落快与慢”的实验。 严格要求学生按实验操作程序进行,让每个同学都进行实验后,组织各小组研究这个实验所证明的问题。 操场上投放实验完成后,进入室内进行总结,自然的进入“探索发现”栏目教学活动阶段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两个实验,

26、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这一栏目中提示的两个问题的研究与落实。 关于“其它原因也会影响小降落伞下降的快慢。比如:风的影响,降落伞的形状、伞绳长短等”。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视频课件组织教学活动。 关于“降落伞降落的快慢对空降兵、跳伞运动等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事例帮助同学理解。不宜让学生自己去查找。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观察四幅图研究降落伞的用途。可以用小组讨论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如果用相关的视频课件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会更好。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投放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

27、心做好组织工作。 (2)要十分注意安全教育。 (3)本课建议用1课时。 五、背景资料 1降落伞是利用空气阻力,依靠相对于空气运动充气展开的可展式气动力减速器,使人或物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航空工具。 平时折叠于包内,通过连接部件与人体或物体相连。使用时展开以增大人体或物体的运动阻力,减低速度,稳定运动姿态,达到安全着陆的目的。 2据说在4000多年前,我国有一个叫虞舜的人,在一次房屋着火的情况下,就借用两个大斗笠从屋顶上平安地跳到地上,以后的宫廷仪式中,也有用降落伞作杂技表演的记录。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懂得并应用了降落伞的原理。 3降落伞的使用范围广,种类多,有投物伞、伞兵伞、救生

28、伞、阻力伞、航弹伞、回收伞等。 4主要部件和功能 降落伞由伞衣、伞绳、伞衣套、引导伞、背带系统、伞包和开伞装置七部分构成。 以国产运-15型降落伞为例: 伞衣面积:21.7平方米 翼展6.02米 翼弦3.6米 水平速度912米/秒 全滑翔状态下的下降速度44.9米/秒 制动50%状态下的下降速度为3.64米/秒。 6.坦克的履带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坦克相关内容的学习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对坦克有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军事知识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与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科技在军事应用方面的知识。 二、课前准备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

29、资料,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 2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做好分工。 3做好安全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坦克履带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实验能力。 教学的难点是做好分组试验的准备和指导。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各 1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1916年英法联军和德军的一次战斗,引出“坦克为什么能够在松软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的问题,进而提出探索主题。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坦克的车轮为什么加装履带”。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每小组准

30、备:2支铅笔(其中一支未削尖),1个图钉和1个螺丝钉,1块小木板,2张白纸,2块橡皮,1把直尺,6个相同砝码,1个沙盘。 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实验活动中注意安全。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实验研究坦克的车轮为什么加装履带。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主要由实验展开活动。 纸上扎孔 实验器材通过试验,让学生了解由于两支铅笔的不同,试验结果也不同,懂得由于铅笔尖和纸接触面不同,笔尖压力不同,尖的铅笔容易将白纸扎透。 手按图钉和螺丝钉 让学生知道图钉细尖和螺丝钉的粗尖相比压力更集中,力量更大。 特别提醒学生做试验时用力按图钉和螺丝钉注意安全,别扎到手。 沙盘上支持的作用 让学生观察有

31、直尺和没有直尺试验结果不同。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直尺的作用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不是相当于坦克的履带?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观察两幅图和三个问题,研究物体接触面的问题。可以用小组讨论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2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细心做好分组实验组织工作。 (2)安全教育要十分注意。 (3)本课建议用1课时。 五、背景资料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

32、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为了突破敌方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迫切需要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坦克是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

33、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过去,人们习惯上按照坦克的重量将坦克分为重、中、轻三类,最重的坦克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建造的鼠式坦克。它比现代坦克重三、四倍,达188吨,车长9米,高366米,宽367米,正面装甲厚达200毫米,能爬30度斜坡,跨越45米壕沟,攀登072米的垂直障碍,并能涉2米深的水,有8名乘员。坦克上装有150毫米火

34、炮和两挺机枪。轻型坦克只有1020吨,多为水陆两用坦克,装有85毫米口径的火炮,主要是用于空降或陆战队使用。60年代以后,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建坦克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习惯上把在战场上执行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统称为主战坦克。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是助年代以后研制的俄国的T80、美国的MIAI、德国的豹11、英国的挑战者、以色列的梅卡瓦和日本的细式等。这些坦克的战斗全重一般为40-60吨,越野速度3555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72公里每小时,载有34名乘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05125毫米口径火炮,直射距离一般在2000米左右,射速每分钟69发,弹药基数为3960发。火力、机动力

35、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不同类型的穿甲弹对目标的破坏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在2000米距离上能够穿透400毫米厚的装甲,在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60毫米厚的装甲,破甲厚度可达700毫米。除具有较大的破坏威力外,坦克炮的命中精度也很高,2000米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可达80,1500米行进间对活动目标射击能达到60以上。如果再配合使用激光半生动制导炮弹,命中精度还会大大提高

36、。不难看出,坦克炮的命中精度和导弹相差不大,且穿甲、破甲和碎甲威力大大优于导弹,所以各国主战坦克仍以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中国于五十年代引进前苏联T-54A坦克生产技术研制生产了59式中型坦克。从58年生产出第一辆,59年定型生产开始,经过30多年改造和完善,衍生出其改进型系列,在其用途的扩展中又研制出几种变型车,形成了以59式坦克为基型车的一个车族。59式坦克在诞生的年月,其水平与当时服役的如美国M48、日本61式等坦克比较,在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方面还是比较先进的。从防护和机动性方面分析,也优于英国的逊邱伦坦克。 69式坦克于1969年开始研制,1974年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的。69式是中

37、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坦克,装备了大约1000辆,被称为“一代坦克”。69式的研制提高了中国的坦克研制水平,培养了一批坦克研制人才,这对中国坦克的进一步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79式坦克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于八十年代在69-2式基础上改进而衍生出的新型号。其总体布置与前几型坦克基本相同。其主要改进项目是:火炮改为带热护套的105毫米线膛炮,威力大,精度高,身管寿命长且更换方便。其中所配用的钨合金弹芯脱壳穿甲弹可在常规距离上击穿较大厚度的均质或复合装甲。 身管热护套有薄铝板、硅橡胶带及卡箍组成,可减小冷热不均造成的身管弯曲,提高火炮命中率。安装了带计算机的简易火控系统。计算机为数字式。系统反应时间不超

38、过10秒。这种火控系统可用于昼间或夜间短停对运动目标精确瞄准射击,在千余米距离上的首发命中率达80%以上。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二代坦克”的研制,这就是广为人知的80系列坦克。80式坦克使用了6对小直径负重轮和改进的扭杆悬挂、105毫米线膛炮、光点投射式火控、在12150L柴油机基础上使用涡轮增压技术的730马力柴油机,使火力和机动性都有较大提高。80式有80I和80II两种型别,差异是80II使用了瞄准和激光测距合一的炮长瞄准镜并加装了炮塔围栏。80式于88年正式定型装备部队,部队称88式,装备部队的88式可在车体前部披挂复合装甲。 7.叶子能吸尘增湿吗 一、教学目的 1通过

39、对叶子吸附尘埃和增湿为内容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于植物叶子作用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植物净化空气作用的科学体验和认识,形成积极地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达到分析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3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了解植物蒸腾和吸附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二、课前准备1盆叶片比较大的植物(如龟背竹或月季等) 大塑料袋1只(最好是透明的)可以将花套起来。(课前一天用塑料袋将花套上,袋口在植物茎扎紧,放在阳光处,进行蒸腾实验) 分组材料:红色粉笔灰每组一包,16开白纸每组2张,放大镜一只。 2进行安全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植物的蒸腾和吸附活动的

40、观察,理解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难点:建立现象和理论之间的联系对于蒸腾所产生的水珠和植物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判断。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植物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是植物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呢?通过引言初步建立植物和人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 (2)探索课题 本课的探索课题比较专业,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名词。教师应该用尽量简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语言解释探索课题,尽量联系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植物的两种现象有关系。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器材的准备,上面和教材上都有说明。这里重点说明的是教师应该提前做一做蒸腾的实验。虽然这个实验在

41、操作上难度不大,但是温度、光照、塑料袋的密封性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出现不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如果在做实验之前,多准备几盆花,提前做一做,掌握一下实验过程可能效果更好。 活动设计 明确后面要进行的活动,清楚活动目标。知道主要进行的两个活动“蒸腾现象”“吸附现象”。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过程 本课的活动过程主要由两组实验构成。 实验一 叶片蒸腾作用的认识 这个实验是一个演示观察实验,由教师在课前提前准备。因为蒸腾作用不是短时间能够发生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可以由教师在课前一天准备出来,也可以布置给部分学生,让他们回家去做一做,试一试,得到亲身体验,效果会更好。(对于实验

42、植物,尽量选择叶片大一些,效果会很清楚。) 实验的关键是袋口一定要扎在花盆以上植物的茎部。这样在分析和讨论的时候,才能避免学生将袋子中的水珠和土壤的蒸发联系到一起。 通过观察叶片和塑料袋,将两者之上的水珠联系起来,形成塑料袋上的水珠是来自于植物的叶片这个认识。建立蒸腾的科学概念。 实验二 叶片吸附作用的认识 在认识了叶片的蒸腾作用可以产生水的认识这一基础上,继续下一组实验:叶片的吸附作用的认识。这个实验难度较低,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学生在做试验时可能很兴奋,一定避免将粉笔灰扬的到处都是。如果做演示实验,为了实验效果的科学性,教师可以选择做多做几次 ,这样,效果会更明显一些,结论更严谨。粉笔灰撒

43、的高度和角度都要确定,这是做对比实验必要的条件。为什么要确定,要让学生明白变量在实验中的影响。 在实验能够明确支撑起“吸附作用”这个认识后,拓展观察范围。运用放大镜这种工具观察室外采集的叶片。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叶片上有很多的尘埃附着(最好是杨树的叶子,叶片又大,而且还有一定的粘性,吸附作用很明显)。加深对于“吸附作用”的认识,同时联系生活实际。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主要是回顾本课的两个实验,通过对两次实验、观察的总结,建立植物的叶片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联系课题,建立植物可以改变空气湿度和洁净度的认识。 (5)探索延伸 本活动希望学生能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从“蒸腾和吸附”这两种植物叶片

44、作用的角度分析不同的植物对空气净化影响不同,生活中应该选择哪种植物来帮助我们净化空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课堂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活动部分是需要在课下完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探究任务,提高他们的能力。如:课下种植,养殖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益。 (2)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时刻不能忘,像撒粉笔灰这种活动,教师的组织和安全提示很重要。 (3)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交流能力很有益。如:“水珠从哪里来的?”“袋子里的水珠和叶片上的水珠有什么关系?”“叶片上的灰尘是哪来的?”等问题,会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

45、 五、背景资料 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成长植物的蒸腾部位主要在叶片。叶片蒸腾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角质层的蒸腾,叫做角质蒸腾;二是通过气孔的蒸腾,叫做气孔蒸腾,气孔蒸腾是植物蒸腾作用的最主要方式。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它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可加速无机盐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速率,可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叶子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植物蒸腾丢失的水量是很大的。据估

46、计1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需消耗四、五百斤水。自养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必须和周围环境发生气体交换。因此,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不可避免地要顺着水势梯度丢失,这是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必然结果。适当地抑制蒸腾作用,不仅可减少水分消耗,而且对植物生长也有利。在高湿度条件下,植物生长比较茂盛。蔬菜等作物生产中,采用喷灌可提高空气湿度,减少蒸腾,一般比土壤灌溉可增产。 蒸腾作用的过程如下: 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植物的其他作用 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研究表明,虎尾兰和吊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

47、能力超强。芦荟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可以吸收1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 常青藤、铁树、菊花、金橘、石榴、半支莲、月季花、山茶、石榴、米兰、雏菊、腊梅、万寿菊等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物。 能杀病菌的植物 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柠檬、蔷薇、石竹、铃兰、紫薇等芳香花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紫薇、茉莉、柠檬等植物,5分钟内就可以杀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蔷薇、石竹、铃兰、紫罗兰、玫瑰、桂花等植物散发的香味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仙人掌等原产于热带干旱地区的多肉植物,其肉质茎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

48、开,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制造氧气,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 虎皮兰、虎尾兰、龙舌兰以及褐毛掌、伽蓝菜、景天、落地生根、栽培凤梨等植物也能在夜间净化空气。 在家居周围栽种爬山虎、葡萄、牵牛花、紫藤、蔷薇等攀援植物,让它们顺墙或顺架攀附,形成一个绿色的凉棚,能够有效地减少阳光辐射,大大降低室内温度。 丁香、茉莉、玫瑰、紫罗兰、薄荷等植物可使人放松、精神愉快,有利于睡眠,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兰花、桂花、腊梅、花叶芋、红背桂等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 8.测量的技巧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探索“特殊的测量方法”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学习研究兴

49、趣,感悟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和探讨活动,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通过探讨与体验活动,初步掌握用特殊方装测量圆形铅笔的周长、直径,测量硬币厚度等有关知识和技巧。 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 2为各小组配齐实验用品。并清洗一元硬币。 3课前教师要准备好教师演示用教具,并对几项测量技巧要多次练习,达到能熟练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了相关实验数据,以备教学中查用。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探讨测量方法的思考过程为教学重点内容。 教学的难点是探讨测量铅笔直径的活动。 四、教学要点及建

50、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主要是通过提出测量技巧问题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导入新课。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本课是探讨一些特殊的测量方法,不是算术问题而是物理问题,也是动脑动手问题。这一点教师组织教学活时要引起注意。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配备活动器材: 3根粗一些的尼龙线绳、3支圆铅笔、3把直尺、4把三角板、10枚1元硬币、(其它币值硬币也可以) 做好小组实验分工 进行组织纪律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实验与反复练习研究特殊情况下测量的技巧。

51、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由实验准备与三项实验展开活动。共进行五个项目的测量技巧研究。 实验技术准备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关于学习看准尺,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由此及彼,五个项目的测量技巧研究都涉及看准尺的刻度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读准尺的刻度。 实验一 是通过“借用线绳帮忙的测量”的技巧。共进两个项目测量 第一项测量圆杆铅笔的周长,关键在于“绕5圈则除以5”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好。另一个问题是线绳的始点与终点问题,要让学生认真掌握这个技能。因此多绕几圈则更精确一些。 第二项是用线绳帮忙测量不规则线段的长度,准确程度在于线绳准确地摆在不规则的线段上。(海河) 实验一是全课的

52、实验技能的基础训练,教学进程不要太快。 实验二 是通过“用两把三角板和直尺帮忙测量圆杆铅笔的直径”的技巧。 是游标卡尺的原理。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两人合作完成。 图3的方法要注意尺的始点即是刻度的始点。一般学生用尺刻度始点都不是尺的始点,那么可采用图4的方法,那要注意刻度数值取用问题。 实验三 是通过“用直尺帮忙测量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 的技巧。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两人合作完成。 要注意尺的刻度始点问题。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用尺情况,决定教学拾导方法。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操作完成测量。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启发学生:测量硬币枚数多些好还是少些好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验。 (4)探索发现

53、 这一部分总结了全课的三个实验,又提出“身边事物都有科学知识、要培养自己多动脑、多实践的好习惯”。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5)探索延伸 提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问题,在掌握测量硬币办法后,完成本项活动难度不是很大。可以在小组内研究测量方法,并进行测量活动,最后全班再进行交流。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教学中教师适当时可以提出这些测量方法都是测量的技巧方法,精确度不很高,我们己经有相关工具可以进行精确测量。 (3)本课建议用1课时。 9.反冲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以“研究气体与液体的反冲作用”为内容的学习探

54、讨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研究兴趣,体验实验研究活动的乐趣。 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懂得知识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反冲作用并了解有关反冲作用的知识。 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 2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备齐分组实验的物品,进行熟悉实验操作的演练,制作演示用液体反冲作用实验器材等工作,制作中注意安全,不要扎伤手。 3同时尽可能准备“探索延伸”中的两个事例的视频课件,这样使活动更具有真实性,有助于提高活动效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学习通过实验进行

55、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的难点是实验的操作,对四年级学生存在一定困难。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导语和三幅图片的观察开始进入本课学习,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有条件可以从播放宇宙飞船升空的视频课件导入新课,更能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并引出“反冲作用”一词,并给适当解释。(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反冲作用的基本原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2个玩具气球(其中一个备用)、1台玩具气球打气泵、1根吸管、1个喷嘴(可用圆珠笔管锯成2-3

56、厘米小段即可)、1个皮筋、胶带、1根4-6米细绳和1根0.6米细绳等活实验器材 如课没有气球打气泵,可用打气筒代替,但要两人配合好。推动活塞到底时,另一人要立刻捏紧气球口,当下次推动活塞时,再松气球口,如此往复,直到打好气,应由教师操作完成,为此可不分小组进行实验活动。由全班演示进行活动。绝不可用嘴吹气球。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实验,研究气体和液体的反冲作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本课共进行两类实验活动,即气体和液体的反冲作用研究。 实验一是研究气体反冲作用的实验。 这个项目又分别进行三个实验来完成。 第一个实验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反冲现象,“试一试”把

57、气球充气后,再松手,看到气球向着与喷气方向相反的方向冲出去的现象; 教学中尽多数同学体验一下,然后引导小组讨论思考问题栏目的问题,认识反冲现象。 第二个实验是问题的引伸,带定向纸条的气球运动实验。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反冲现象,定向后反冲现象更明显。教学中首先是装配实验装置,要指导学生按操作程序进行装配。再组织好实验。 第三个实验仍然可按上边步骤进行教学。有两点要注意: 这一实验在研究反冲现象的同时又体现了创造性活动的特点。 如果分组进行实验有困难,改成全班师生合作的演示实验效果也很好。 对于小资料要让学生自学交流中弄清楚,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 实验二是研究液体反冲作用的实验。 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

58、来进行的。但在教学中也力争让学生参与活动。如实验前让学生提出“假说”,实验中让学生多参与操作,实验后让学生讨论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等。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四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教学中要注意第3题,即“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了气体和液体反冲作用来为我们服务”的这一引伸问题。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是为了实践的重要观点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选用两个事例来研究反冲现象的应用。最好以视频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效果才显现。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活动装配实验器材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

59、作。 (2)本课建议用12课时。 五、背景资料 1某个物体向某一方向高速喷射出大量的液体,气体或弹射出一个小物体,从而使物体本身获得一反向速度的现象,叫反冲运动。 2反冲运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物体运动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物体由于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反作用力,都可以产生反冲运动。气球放气时之所以能够反冲,是由于气体的反作用力造成的。当气体在气球壁压力作用下,从气球口喷出时,气体便对气球同时产生了一个反作用力,使得气球向气体喷出的相反方向飞行。 3反冲运动在生产技术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例如,射击炮弹时,炮弹向前飞出,炮身就会后退;在喷气式飞机和火箭中,燃料燃烧后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连续不断地从喷口喷

60、出,喷气式飞机和火箭就会获得巨大的速度,并向和燃料喷出的相反方向飞行;节日时疚的礼花,也是根据这个道理上天的。 10.“王莲”与“牛蒡子”的启示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以“王莲”与“牛蒡子”的启示为内容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的研究兴趣,探究植物对人类发明创造的启示。增强学生对生活周边的科学问题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其中奥秘的意识。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各种植物在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中,形成种种适应生存的形态、结构,人类借鉴了它们的优点,引发的很多发明创造的典型事例。 二、课前准备1教师在课前按教材要准备相应实验材料,并亲自动

61、手制做“仿制王莲叶片”12个,体验制做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以便指导学生的制做活动。 2教师要搜集书刊、报纸、网上有关植物(包括“王莲”与“牛蒡子”)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制成电脑课件,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3进行安全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体验“王莲”叶片的承重能力及在水上的浮力。 2植物形态、结构的特点对人类的发明创造的作用。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引言”、“探索课题”: 以师生收集的图片及文字材料和教师制作的电脑软件引入课题。 2“探索活动”: 了解“水上花王王莲”,观察王莲圆形大叶及叶子背面粗壮的叶脉。 按46页“动手仿制王莲叶片”的制做程序步骤,按图5样子把“叶脉”和“横筋”粘好,

62、晾干后试一试它的承重量及它的浮力,进一步了解王莲大叶片的形态、结构的特征。 结合“思考问题”与“提示”内容谈谈各自的体会与启示。 “牛蒡子与尼龙搭扣” 发现牛蒡子无数微小的钩制发明“尼龙搭扣”是利用牛蒡子独特的结构形态对发明家的启示。 用放大镜观察“尼龙搭扣”的结构及开合的原理,让学生谈谈“尼龙搭扣”的优点及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植物的结构、形态对人类发明创造的启示。 3“探索延伸”: 它给同学们一个“植物形态结构对人类发明创造启示”查阅资料一个专题,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4小资料: 教材第44页是“高大的云杉树”图,它能适应山上长年累月的狂风袭击,树干底部显著粗壮,由下向上形成圆锥形,人类利用它的这一特征设计了电视塔。 有的植物的长叶子,常常卷成圆筒的形状,它们用弯曲的表面增加强度和稳定性,以便抵抗外力的破坏,留心观察大自然的工程师从叶子的结构得到启发,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