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方式

上传人:ch****o 文档编号:14196981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方式(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新的教育理念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并且从中领悟科学的本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为: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假设、引导探究、修正探究方案、实施探究并验证结论、交流与评价、提出新问题。“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发端,要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有合适的情景。所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就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

2、学生联系和思考,启动学生的意义建构。探究教学按情景的类型分,可分为:现实情景、科学史情景、实验情景。本文以展示情景和提出问题为例进行阐述。一、 展示现实情景,启迪学生探究认知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新的学习内容能否与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系统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其实,在生活和生产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太多太多,学生之所以缺乏感性体验,只不过学生熟视无睹,没有认真的观察和分析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探究。(1)从现实的生活中去寻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

3、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经验和有关学习资料,积极地从活动中去寻找问题、发现意义与探求答案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其最本质与最核心的东西却是共同的,以下归纳的探究中学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教育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能力。为此,我们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进行了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教法与教材的统一

4、、目标与活动的统一,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去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探究。“探究”与传统教学中的“静听”的方法相对立,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它的特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的情景内化为清晰、确定、和谐的情境。 一、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具备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可自主选择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师生间树立平等的意识;创建相互尊重的氛围;(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

5、性;(3)打破原有模式的束缚;引导学生积极思维;(4)及时发现学生思维及方法中的闪光点;(5)准确把握学生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加速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使其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例如,我们在完成氧气性质的实验后,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硫与氧气反应这个实验从环保角度看有何缺点?(2)设计一个实验或寻找一些事实证明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3)改进此实验,使其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画出所需仪器及设备,写出详细步骤并由教师进行指导。经过实验统计(参加人数为80人,每4人一组)得出以下结果: 表1 项 目方

6、法简 单一 般合 理所占比例 约占30% 约占 55% 约占 15% 方法评价 能解决部分问题但缺少创新 方法比较可行,能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思维角度独特,能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实验效果 有一定作用 效果较好,学生感觉良好 不仅考虑到减少污染还考虑到回收 这次活动从问题的提出- 假设材料收集- 讨论验证假说-修改再验证,直到问题的解决。学生是此次活动的主体,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教学”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

7、悦情绪下,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迸发智慧和灵感,有益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酸、碱、盐、氧化物”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如何面对所有学生,使学生人人都有任务,同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层次性,尽可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就这一章的教学目标针对初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分步进行,第一步为感知阶段,由于“酸、碱、盐、氧化物”一章主要是学习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8、及条件和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涉及的物质种类多而杂,且颜色、状态是前几章所少见。因此在第一阶段应为以后学习新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应以“明确”为特点。可以给学生准备三酸(H2SO4、HCL 、HNO3)、两碱(NaOH 、Ca(OH)2)、八种盐(NaCl、CaCO3、BaCl2、Ba(NO3)2 、Na2CO3、 AgNO3、FeCl3、CuSO4)、四种金属(Mg 、Al、Cu、 Zn)、两种氧化物(CuO 、锈钉)和两种指示剂(石蕊、酚酞),用一个课时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实验,并初步识记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相关物理性质,课下寻找相关资料。为下一步实施“试验探究教学”做好知识的铺垫。第二

9、阶段为尝试阶段。“酸、碱、盐、氧化物”一章,主要是通过学习、归纳三种重要的酸推导出酸的通性;通过两种重要的碱推导出碱的通性;又通过多种重要的盐推导出盐的通性。因此在这一阶段,应组织学生探讨具体物质的性质,引导他们去感知每一种重要物质的性质。具体操作:利用教师前几章所教知识和所给物品,尝试回忆,以H2SO4 为切入点。用两课时寻找实验的可能性。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与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酸的性质,同时学会归纳、分析、整理,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要及时、准确地做出评论,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第三阶段:为理论感

10、知阶段。经过第二阶段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对单一的酸、碱、盐的性质获得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并总结酸的通性、中和反应及条件。第四阶段:应用和创新阶段。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已经较深刻了,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活化,可开始对物质进行离子鉴别练习(Cl-、CO3 2-SO 2-4 等)和复杂除杂实验、物质的合成。通过这一训练途径,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实践证明,“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掘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开展分层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正确理解分层的含义并在教学中体现

11、所谓分层,并非简单的依据学生成绩将学生分为A、B、C 层,而是通过调查、综合分析,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已有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及兴趣等各方面的差异,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准确的定位,A 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没有良好习惯的养成),B层(学科成绩中等,学习兴趣不稳定,智力水平一般),C 层(学习成绩好、意志力强、学习兴趣浓)。层次的划分不向学生公布,只是作为教师在提问、练习、作业中给予不同评价的依据。 (2)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设标,教师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明确那些知识是哪些学生应掌握的和应了解的,针对学生情况,为学生确定不同的知识

12、目标和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分三层,第一层的学生只要求能掌握本节的要点,如定理、性质、简单的解题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第二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点及应用的思维方法,并能完成一些复杂的应用;第三层学生能够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体系相融合,可以灵活应用,并有一些创新思维。进行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反馈。按照不同标准分层测试,结果按很好、较好、再努力三等,使每名学生都能有所得。半年以后,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学生相比,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证明设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四、积极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13、,在落实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化学教学。例如:分子与原子、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课件的制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课件的使用。课件的使用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避免了实验的重复,减少了有毒实验对学生身体的侵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微观世界宏观化,同时方便了人们获取更新的信息。以上是我们在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在进行这一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探究式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也更能够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它激发了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受教育者从被动接

14、受知识到主动探求知识,对最终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在学到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也是通过几种药品:氧化铜、木炭、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稀盐酸等之间的比较和装置(制氧气、氢气)的选择来设计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和装置。用探究性教学改变了原教材的编排顺序,使教学更紧凑,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讨论甚至争论。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学生时代的争论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教育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必要的集体学习和良好的讨论气氛对学习者的信心和学习效果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不仅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设计

15、实验,把生活、社会实际问题与已有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使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传输为主动积极地构建知识,在讨论和争论中提高学习素质。 学生实验课上,在完成了规定的实验后,也让学生进行一些探究性实验。如:“实验五”时,让学生设计一个用二种固体加热制取一种密度比空气轻的,易溶于水的气体的装置。“实验六”时,让学生思考怎样用干燥的氢气还原氧化铜,从而更严密、科学地证实此反应中有水生成。“实验七”时,让学生鉴别两块外表相似的石头:一块是大理石,一块是花岗石(主要成分SiO2)。“实验八、九”时,让学生鉴别一些溶液:HCl和H2SO4;NaOH和Ca(OH)2;NaCl、CaC

16、l2和HCl等。从限制条件题设计鉴别方案:只用酚酞试液鉴别三瓶无色溶液:H2O、NaOH、HCl;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四种无色溶液:Na2SO4、BaCl2、Na2CO3、HCl。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感悟到化学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素质。在“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中,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试管中的气体,许多学生的实验没有产生爆鸣现象。经过老师的启发和他们自己认真地分析,应用“爆炸极限”概念,讨论出了改进方法:向试管内挤进一些空气,让其在爆炸极限内爆炸,终于听到了尖锐的爆鸣声。教室内顿时雀跃欢呼,实验成功了。 渗透探究性教学,对老师自己也是一个促进,迫使自己不断地学习、充电,经常地阅读有关报刊、杂志,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化学新知,发展新动向,同时也要了解一些相关学科知识。近年的试题在朝着开放性、发展性、综合性方向发展,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乐趣,更深层次的把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以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和人类发展意识的S.T.S题,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更具有深刻的意义。综合性试题中学科的交叉、渗透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究性教学,正是适应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探究性教学的深入,研究型学习也已在初中开展,我们又将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