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实施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1963073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431.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县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某县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某县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某县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实施方案(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知识水坝(豆丁网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双击删除)目 录第一章 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地点11.3开发任务及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11.4项目总投资21.5主要效益指标21.6编制依据3第二章 项目区现状与项目建设必要性42.1治理范围42.2社会经济状况42.3基础设施状况52.4农业生产状况92.5水资源状况102.6项目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第三章 项目规划设计及其可行性123.1开发任务123.2总体建设目标123.3工程规划设计13第四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304.1编制原则和依据314.2投资概算334.3资金筹措方案第五章 综合效

2、益分析365.1经济效益365.2社会效益365.3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及生态效益36第六章 实施措施376.1组织机构设置376.2实施管理376.3运行管理与维护38第一章 项目提要1.1项目名称某县2010年度某地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2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拟定车岗镇罗坝、洞表村等二个行政村,合计面积0.65万亩。1.3开发任务及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该项目改造中低产田面积共0.65万亩,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水利、农业和科技措施。1.3.1水利措施1)排灌站一座。2)修建拦河坝4座。3)排灌渠系工程:开挖疏浚田间渠道65.5km。衬砌渠道26.79km,其中新建砖砌灌溉渠道23条,长10.08 km

3、;新建机耕路配渠道18条,长16.71km。新建灌排水涵管0.7km。新建渠系建筑物渡槽1座。4)其他水利措施:山塘加固一座,山塘扩容10座。1.3.2农业措施(1)改良土壤0.65万亩;(2)新建机耕路12.8km;1.3.3科技推广措施1、科技培训650人次;2、购买仪器3台(套);3、农业科技推广技术3项,应用面积0.65万亩;1.4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7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300万元,省、市、县地方配套3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240万元,市财政配套30万元,县财政配套30万元),自筹150万元。项目总投资中,水利设施投资515.0万元,占总投资的68.7%;农业措施投资180万元

4、,占总投资的24%;科技推广措施30万元,占总投资的4.0%(占财政投资的5.0%);项目管理费用19万元,占总投资的2.5%(占财政投资的3.2%),项目管护费用6万元,占总投资的0.8%(占财政投资的1.0%)。1.5主要效益指标1.5.1增产效益项目实施后,可使项目区内水稻亩产增加75公斤,总产增加48.75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7.5万元,农民收入增加总额105万元。1.5.2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效益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实施后,改善灌溉面积0.65万亩、改善排涝面积0.3万亩,农田灌溉保证率提高到90,农田排涝达到十年一遇2

5、4小时暴雨三日排至耐淹水深的标准。1.5.3节水效益项目区全面推广水稻“薄、浅、湿、晒”节水型灌溉制度,灌溉渠道进行防渗衬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年节约水量共计65万m3。1.6编制依据1、广东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0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通知(粤财农综 200960号文);2、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粤农综200527号);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 2005239 号文: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规定 ( 试行 ) 的通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29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5、国家农业综

6、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200613号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农办2008183号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7、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指南;8、云浮市新兴县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规划;9、云浮市新兴县农业综合开发水资源条件鉴定意见。10、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国发办2008183号)第二章 项目区现状与项目建设必要性2.1治理范围2.1.1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具体落实在云浮市新兴县车岗镇,位于新兴县

7、东南面,东面与高要市,南与云城区,西与国营良洞迳林场,北与新城镇相邻,开发治理涉及罗坝、洞表村等二个行政村,合计面积0.65万亩。项目区的地理位置见附图:云浮市新兴县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2.1.2水文气象车岗镇地处亚热带,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mm,雨量多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易成洪涝灾害。10月至次年3月雨量稀少,常出现春旱。春旱和夏季洪涝是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车岗镇属西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850mm。项目区内有众多小山溪汇入洞表河,汇聚新兴江。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所在区

8、域属丘陵、河谷地带平原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耕地面积较为开阔。地质构造主要有花岗岩、砂岩、石灰岩等,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土和耕地土,土质为粘壤土。植被以亚热带、热带科属为主,森林覆盖率50.3%。2.2社会经济状况车岗镇位于新兴县东南部,地处云城区、高要市交汇点,总面积96km2,全镇管辖19个村委会,人口2.87万人。镇内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畜牧水产、水果等。该镇是新兴县的主要粮产区之一。2008年车岗镇社会总产值达4.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2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16亿元,农业总产值2.11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972元。项目区涉及罗坝、洞表村等二个行政村,有农户1012户,总人口42

9、49人,劳动力1450人,年人均收入12000元。2.3基础设施状况2.3.1水利设施现状(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属平原丘陵地区,新兴江二级支流洞表河从西往东流过项目区,项目区内还有众多小山溪流经过。项目区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是用水陂引山溪水和山塘供水。项目区内有库容2000 m3以上山塘36座,其中库容20000 m3以上山塘9座,据车岗站水利站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统计这些山塘总库容约为125.5万m3。项目区内洞表河上有水陂4座。现目区内山塘主要是七八十年代修建,建设标准较低,经过清淤、加固后均可利用;项目区内小型水陂淤积严重,多处出现破损,需重新修建。2.3.2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内共有田间

10、灌渠38km,田间工程配套率仅达3%左右。其中罗坝有支渠总长5.5km,斗农渠总长15km。洞表村有支渠总长4.5km,斗农渠总长13km。排渠罗坝有支渠总长20km,洞表村有支渠总长15km,排水进新兴江支流洞表河。项目区内田间工程的存在年久老化失修,串灌、漫灌现象严重,渠道渗漏相当严重,使用效率低的现象,局部地势较高农田不能实现引水灌溉。总的说来,由于各项水利工程建设较早,运行时间长,且受当时设计、施工条件的限制,设施配套不全,渠道基本是土渠,标准低,险段多,渗漏大,渠系水利用系数低于50,抵御干旱的能力不强。近年虽然投入资金整治,但由于资金有限,对工程只能修补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业稳

11、产高产的要求。项目区灌排系统现状详见表1,表2。序号单元灌溉面积 (亩)可供水量 (万m3)抗旱天数(天)灌溉泵站水库、山塘(万m3)堰坝(座)灌溉渠系工程合计 (kw/台/座)可利用 (kw/台/座)支 渠田间渠系(斗农渠系)长度 (km)已衬砌长度(km)长度 (km)已衬砌长度(km)合计6500120120125.541028罗坝4500704075.325.515洞表村2000508050.224.513表1 项 目 区 灌 溉 系 统 现 状 表说明:1.单元划分:以项目区的村委会(居委会)为单元,若项目由两个以上的镇组成的,则以项目镇为单元。 2.可供水量:指抗旱时水工程分配给灌

12、区的水量(或流量),再由灌区分配给项目区的水量(或流量);利用河网水源的可按选用灌溉泵站在抗旱时能提供给项目区的水量或流量。 3.水库、山塘及堰坝供水是指抗旱期间可供给项目区的引水量(或流量)。表2 项 目 区 排 水 系 统 现 状 表序号单元汇水面积 (km2)现有排水流量(m3/s)排水达到的标准 (年)排涝闸排涝泵站排水渠系(km)渍害田情况容泄区情况合计m3/s孔/座可利用m3/s孔/座合计m3/skw/台可利用m3/skw/台面积 (亩)地下水位深(米)排水干道河流位置 水位(米)合计7.010510/s45/4510/s25/25新兴江罗坝4.55.55.5/s25/2515/1

13、5201600.5新兴江2.5洞表村2.54.54.5/s20/2010/10151300.3新兴江4.5说明:1.单元划分:自流水排入河道或干道以一个出口处为单元,机埠抽排以泵站(座)为单元。2.汇水面积:暴雨经流汇入项目区的集水面积(包括项目区自身面积和客水面积)。 3.现有排水流量:项目区现有排水工程能排出的水流量。 4.排水达到的标准:项目区现有达到的排涝标准。 5.河流位置指河流属哪一级支流或干流,水位指排水干道或河流的最高、正常、最低水位,容泄区指与项目区排水有关联的排水干道、河流、(不一定在项目区范围内也要填写说明)。排水渠系一般指排水的支、斗、农渠系。2.3.2交通与道路现状项

14、目区各行政村通往镇的道路全部硬底化,并与省道S324相通,陆路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区现有的机耕路20km,路面狭窄、凹凸不平,对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发展生产十分不利。2.3.3电力和通讯状况镇内电力充裕,各类供电设施齐全,可满足全区工业和居民生活需求。镇内通信网络建设非常发达,电话、互联网信号覆盖全镇,信息交流非常快捷。2.4农业生产状况2.4.1项目区农业用地现状车岗镇农用地总面积1880.4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91.7。其中耕地168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2,包括水田1221.7公顷,旱地458.7公顷;林地835.2公顷,森林覆盖率58.1。 2.4.2农业生产情况车岗镇是我县的

15、主要粮产区之一,镇内主要农产品有稻谷、蔬菜、水产品、水果等。车岗镇现有“二大农业基地”,分别是禽畜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车岗镇农民立足和发挥现有的资源条件,走特色农业的路子。项目区大部分耕地实行一年三熟(早稻+晚稻+冬旱作物)的耕作制度,农作物种植以双季水稻为主,水稻生产已全面推广良种,冬旱作物以蔬菜和甜玉米为主。2.4.3农业机械化程度项目区所涉及的2个行政村共有农业机械25台,主要是手扶拖拉机台。项目区内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仅限于机械犁耙田。水稻机票收割主要是外省机主,而且应用面积还不大,机械犁耙田约占可应用面积的42%。95%以上的水稻用人工收割。车岗镇设有农机服务站,有较健全的农机

16、服务体系。2.4.4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车岗镇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完善,设有农业办公室,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水利会、畜牧兽医站、农机站。每个行政村都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配备有一名以上农务员,从事农业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农技服务网络健全,可为全镇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员的保证。2.5水资源状况2.5.1水资源概述项目区位于西江丘陵山地农业区,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带范围,气候湿润。虽降雨量较大,但年际分配不均匀。项目区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是引洞表河河水、引山塘水。车岗镇洞表河自西向东经过项目区,集雨面积为25km2,常年径流量丰富。项目区内有库容2000 m3以上山塘36座,其中

17、库容20000 m3以上山塘9座,据车岗站水利站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统计这些山塘建设初期总库容约为125.5万m3。通过水量平衡计算,项目区内水资源量完全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项目区的灌溉水量的供需平衡分析详见第三章。2.6项目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6.1主要制约因素分析(1)垌内机耕路少与狭窄,且高低不平,分布不合理,农民田间作业不方便,难于机械化生产。因此,耕作不便是当地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2)项目区是我县三大旱区之一,很多农田存在靠天吃水的情况,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3)项目区农田基本排灌设施差。项目区缺乏完善的田间排灌渠系,灌溉制度不科学,引水灌溉渠道没有衬

18、砌,经常受到破坏,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既严重浪费了水资源,又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4)项目区灌溉系统不科学,山塘河流没有渠道连接,农业用水紧张时期水源供水压力较大,局部经常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2.6.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车岗镇是新兴县的主要粮产区之一。虽然项目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一定的基础,骨干水利设施基本完善,但现有的水利设施布局不甚合理,工程标准低,灌排系统配套不完善,建设年代久远,渠道大多为土渠,渠系建筑物老化,渗漏大,垌内机耕路少与狭窄,农民田间作业不方便。因此,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对项目区实行综合治理,推动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必

19、要的。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原貌见附图。第三章 项目规划设计及其可行性3.1开发任务该项目的治理方针是以治水修路改土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标准农田。具体开发任务为改造中低产田面积0.65万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利措施、农业措施和科技推广措施。水利措施包括排灌站一座,山塘加固一座,山塘清淤十座,建拦河坝4座,衬砌渠26.79km,开挖疏浚渠道65.5km,新建渠系建筑物1座,铺设灌排水涵管0.7km。农业措施包括改良土壤0.65万亩、修建机耕路12.8公里。科技推广措施包括健全科技服务体系1个,推广优质水稻良种4个,推广农业技术3项,举办科技培训班培训650人次

20、。3.2总体建设目标针对项目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设标准,及按省农发办的具体要求,总体建设目标是:通过水利、农业、科技推广等综合治理措施,要求明显改善项目区的生产条件,明显增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奠定基础。具体要求是:项目区内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90%,农田排涝达到十年一遇一日暴雨稻田三日、菜地一日排至耐淹水深的标准,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实施灌排分开,改进灌水方法,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实施田间工程园田化建设,将0.65万亩农田建设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农田片;通过秸秆回田,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0.1%以上;

21、完善田间道路,满足中、小型农业机械的耕作要求。3.3工程规划设计项目的总体规划思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一是加强引水设施建设,完善斗、农渠灌排渠系和渠道建筑物,建设节水灌溉渠道;二是对适合园田化建设,地理条件较差的农田改善灌排条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三是完善机耕道路,提高机械耕作水平;四是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工程规划设计包括水利、农业和科技推广等措施的规划设计。各项工程的规划设计标准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3.3.1水利工程规划土地治理项目的水利工程规划包括灌溉系统规划设计、排水系统规划设计。3.3.1.1灌溉系统规划设计项目区的灌溉系统规划设

22、计主要是灌溉渠系规划设计,灌溉水源有水陂引洞表河水、项目区内山塘系统、新建提水泵站一座。为充分利用灌溉水源,项目区内山塘通过水陂、渠道与河流相连,形成“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在非灌溉季节利用水陂、渠道引洞表河水充灌山塘,而在农业用水紧张时期,可利用河水和山塘同时灌田,减少水源压力,提高用水保证率。项目区内采用“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充分发挥了山塘的调蓄作用,提高了山塘的复蓄次数,扩大了灌溉水源。为充分利用水资源,在项目区下游杯中塘旁边修建提水泵站一座。(一)灌溉设计标准(1)设计灌溉保证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属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带范围,气候湿润,年降雨量较大,

23、灌溉水源较稳定,作物种类以水稻为主,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0%。(2)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渠系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通过采取对灌溉渠系进行防渗处理,平整土地和改进灌水方法等措施后,将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5。(3)灌溉水质标准灌溉水质标准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二)水资源平衡分析(1)农田灌溉需水量分析项目区地处粤西丘陵山地农业气候区,查广东省一年三熟灌溉定额,新兴站点一年三熟90保证率,土质粘壤土的年净灌溉定额为469m3/亩。 项目区灌溉需水量分析项目区6500亩按一年三熟耕作制度计算灌溉蓄水量,则净灌溉需水量:6500469/10000304

24、.9万m3,根据广东省一年三熟灌溉定额附表11-(2)各计算点枯水年典型年灌水、降雨时段分配表(灌水量时段分配)计算得到的每月灌溉需水量见表3.1。该片6500亩农田土地治理完成后,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75,则总年毛灌溉需水量:304.9/0.75406.5(万m3)。干旱典型年各月总需水量见表3.1。(2)可供水量分析项目区水源地来水量的设计保证率为灌溉设计保证率P=90。从广东省水文图集中的图十九“广东省19561979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图二十“广东省19561979年年径流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查取车岗镇多年平均径流深=850mm和年径流变差系数Cv=0.35;取Cs/C

25、v=2.0,从皮尔逊型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中查出P=90%的模比系数K850.59,则项目区水源集雨区域的设计年径流深为: 项目区山塘系统各月净供水量项目区集雨面积25.0km2,兴利库容125.5万m3,则项目区水源点山塘系统集水区域设计频率来水量: 取水点输水损失初步估计5%,供到项目区净供水量:。山塘水量损失取水库蓄水量的15%,则水库可提供到项目区净供水量为:。根据广东省一些集雨面积较大的水文站资料分析,基流约占年径流的715,这里取10% 。枯水年各月降雨分配由广东省水文资源中查得,利用加权水文比拟法,求得枯水年中各月项目区内山塘系统来水情况及净供水量情况,成果见表3.1。项目区水土

26、资源平衡分析计算见表3.1。从表3.1水量平衡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利用水陂引洞表河水、引项目区内山塘系统山塘水能满足灌溉需水量要求。表3.1 项目区6500亩农田水量平衡计算分析(P90,一年三熟,粘壤土) 单位:(万m3)项 目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合计灌溉需水量灌水月分配比例(%)17.6 11.9 7.8 18.5 17.6 1.7 7.6 10.2 3.6 3.5 100.0 灌水定额(m3/亩)82.5 55.8 0.0 0.0 36.6 86.8 82.5 8.0 35.6 47.8 16.9 16.4 569.0 净灌溉水量53.7 36.3

27、0.0 0.0 23.8 56.4 53.7 5.2 23.2 31.1 11.0 10.7 304.9 毛灌溉水量71.5 48.4 0.0 0.0 31.7 75.2 71.5 6.9 30.9 41.5 14.6 14.2 406.5 供水量各月降雨量百分比(%)17.4 17.9 13.2 17.0 14.6 8.2 1.7 0.0 0.1 0.7 2.0 7.2 100.0 降雨径流量158.5 163.1 120.3 154.9 133.0 74.7 15.5 0.0 0.9 6.4 18.2 65.6 911.2 基流量8.4 8.4 8.4 8.4 8.4 8.4 8.4 8.

28、4 8.4 8.4 8.4 8.4 101.2 山塘系统来水量167.0 171.5 128.7 163.3 141.5 83.2 23.9 8.4 9.3 14.8 26.7 74.0 1012.4 净供水量71.5 48.4 0.0 0.0 31.7 75.2 71.5 6.9 30.9 41.5 14.6 14.2 406.5 山塘系统补蓄水量95.4 123.2 128.7 163.3 109.8 8.0 -47.6 1.5 -21.5 -26.6 12.0 59.8 605.9 月末山塘系统蓄水量 120.7 125.5 125.5 125.5 125.5 125.5 77.9 79

29、.4 57.9 31.2 0.0 25.3 注:项目区内有库容2000 m3以上山塘36座,其中库容20000 m3以上山塘9座,山塘系统总库容为125.5万m3。(三)灌溉渠系规划设计(1)渠道设计流量设计灌水率项目区地处粤西丘陵山地农业气候区,查广东省一年三熟(早稻+晚稻+冬旱作物)灌溉定额,新兴站点一年三熟90保证率、土质粘壤土的年净灌溉定额为469m3/亩。查广东省一年三熟灌水量时段分配表,新兴站一年三熟灌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枯水典型年4月上旬,占全年灌水定额的12.8%,枯水典型年4月上旬每亩农田灌溉水量为:。则设计净灌水率为:(m3/s万亩),治理后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5,则设计毛

30、灌水率为:(m3/s万亩)。确定渠道工作制度干、支渠实行续灌,斗渠、农渠实行集中轮灌,本设计斗渠控制农田年最大灌溉旬灌溉水量5天完成灌溉。推求典型支渠所属斗设计流量根据渠系规划,项目区设置斗、农二级渠道。依据上述设计灌水率、灌溉制度及各级渠道控制的灌溉面积,可计算得到各渠的设计流量。项目区规划建设的灌溉渠道特征如表3.2所示。(2)渠系布置项目区农田分别从洞表河、项目区内山塘引水。6500亩农田渠系设置斗、农二级灌溉渠道,其渠系布置见规划图,规划成果如下: 新建矩形砖砌灌排渠道23条,灌渠长度10.08km,其中:规格wh0.40.4m,长度3860m;规格wh0.50.5m,长度3210 m

31、;规格wh0.60.6m,长度2380 m;规格wh0.80.8m,长度630 m。 新建开挖疏浚灌排渠道65.5km规格wh0.50.5m,长度35000 m;规格wh0.80.8m,长度30500m。 机耕路配渠衬砌渠道18条,渠道长度16.71km,其中:规格wh0.40.4m,长度12300 m;规格wh0.50.5m,长度1050 m;规格wh0.60.6m,长度2500 m;规格wh0.80.8m,长度860 m。 新建灌溉排水涵管700m。 新建渡槽1座、水陂4座。表3.2 项目区灌溉渠道特征表渠道名称长度(m)控制面积(亩)设计流量Q(m3/s)洞表村(2000亩)斗渠Q654

32、03000.028斗渠Q7 13005000.047斗渠Q133002000.019JQ2配渠7605000.047JQ3配渠5905000.047罗坝(4500亩)斗渠Q55704000.037斗渠Q153404000.037斗渠Q185705000.047斗渠Q239105000.047JQ1配渠10508000.075JQ6配渠145013000.121JQ10配渠4106000.056(3)灌溉渠道横断面设计渠渠横断面设计采用水力学公式: A过水断面面积 C谢才系数, R水力半径, n糙率,取0.017湿周渠道坡降渠道横断面设计成果及渠道横断面水力参数计算见表3.3灌溉渠道横断面水力参

33、数计算表。表3.3 灌溉渠道横断面水力参数计算表渠道名称流量Q(m3/s)坡比i底宽(m)水深(m)流速v(m/s)洞表村(2000亩)斗渠Q60.0281/20000.60.130.28斗渠Q70.0471/20000.60.180.33斗渠Q130.0191/20000.40.130.26JQ2配渠0.0471/20000.40.220.34JQ3配渠0.0471/15000.40.20.39罗坝村(4500亩)斗渠Q50.0371/20000.40.190.32斗渠Q150.0371/20000.50.170.32斗渠Q180.0471/15000.80.140.36斗渠Q230.047

34、1/10000.40.180.44JQ1配渠0.0751/15000.50.230.44JQ6配渠0.1211/15000.40.330.50JQ10配渠0.0561/20000.40.240.36(四)排水系统规划设计1.排涝设计标准根据“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试行)规定,项目区的排涝设计标准采用10年一遇24h暴雨产生的径流量,城镇及菜地1d排干,水稻田3d排干。2.排水模数计算(1) 设计暴雨径流查算查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的“广东省年最大24h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附图5)、“广东省年最大24h点雨量变差系数等值线图” (附图6,Cs/Cv=3.5),可知项目区中心点所在最

35、大24h点雨量均值150mm,最大24h点雨量变差系数Cv24h为0.45。当Cv24h0.45,Cs24h3.5Cv24h时,查表5-3 P-频率曲线10年一遇模比系数值表,可知K101.60。因此,项目区中心10年一遇最大24h点雨量为:1501.60240(mm)(2) 排涝模数和排涝流量计算项目区总集雨面积25km2,其中水稻田及水面4.3 km2,旱地2.5km2,村镇、道路2.3km2。取水稻田及水面径流系数取C水面=1.0;暂存水量h=40mm;蒸发量取E=4mm/d3d;旱地径流系数C旱地=0.7;村镇、道路径流系数C村镇=0.7;排涝历时T=386400s;。根据平均排除法计

36、算公式,计算项目区的平均排涝流量为: 项目区范围内的平均排涝模数为:3.排水渠系规划设计(1)排水渠系布置项目区排水渠系布置见规划图,项目区农田排水渠系设截洪沟和田间斗、农二级排水沟道,其规划成果如下: 新建砖砌矩形排水沟道3条,1.1km,其中:规格wh0.50.5m,长度560 m;规格wh0.60.6m,长度540 m。 开挖疏浚排水渠道40.5km。规格wh0.50.5m,长度20000 m;规格wh0.80.8m,长度20500m。 新建排水沟涵525m。(2)典型渠道过流能力复核计算现以罗坝村Q17渠道为例进行渠道过流能力复核,从而说明排水渠道规格的确定方法。该排渠排水区域水稻田面

37、积为400亩,截洪集雨面积为0.15平方公里,则该排渠的排水流量为,Q17渠道规格为0.50.5,安全超高取0.15,坡比取0.001,糙率取0.017;渠道过流流量为0.037m3/s,渠道水深为0.14m,流速为0.4m/s;过流能力为0.0370.0013m3/s。项目区灌排系统规划详见表3.4。灌溉、排水、渠系建筑物等的工程数量、所需投资详见表5“水利工程量和投资概算表”。项目区治理工程的规划布局、灌排渠沟及配套建筑物等工程设计见附图。表3 项 目 区 灌 溉 系 统 规 划 表序号灌溉面积(亩)供水工程渠系工程小型水库、山塘堰坝泵站支 渠田间渠系(斗、农渠系)建筑物利用万m3/座加固

38、增容万m3/座新建万m3/座可利用米/座改建加固米/座新建米/座可利用kW/台改造kW/台新建kW/台总长度km可利用衬砌km规划衬砌km地下管道km总长度km可利用km规划衬砌km地下管道km桥、涵、闸、渡槽等(座)合计6500125.5/3630/1146/415/128.892.126.790.71洞表村200050.2/1312/511/110.70.99.80.20罗坝村450075.3/2318/635/315/118.191.216.990.51说明:表中的灌溉面积由山塘、水库、引水渠和山溪溪水共同控制,其中山塘设计灌溉面积亩,洞表河引水渠设计灌溉面积亩,山溪溪水灌溉面积亩。表4

39、 项 目 区 排 水 系 统 规 划 表序号排水面积km2排水工程降渍工程排水闸排水泵站排水支渠斗渠农渠面积(亩)排水沟管长度(km)可利用孔/座改造孔/座新建孔/座可利用kw/台改造kw/台新建kw/台长度(km)需衬砌长度(km)长度(km)土渠(km)衬砌(km)长度(km)土渠(km)衬砌(km/条)合计26.021.620.50.5620.5420.00.549000.595洞表村0.8 2.06.666.50.166.355.20.152000.235罗坝村1.24.011.414.00.415.1914.80.397000.36说明:表列排水面积为支、斗、农渠控制的农田设计排水面

40、积。表5 水利工程量和投资概算汇总表 工程名称单位规 格数量单价(元)投资额(万元)一、灌溉工程458.611.衬砌渠道m25690369.77规格1m0.40.4m386083.9632.41规格2m0.50.5m2650102.5627.18规格3m0.60.6 m1840125.2323.04规格4m0.80.8m630198.5812.51机耕路配渠1m0.40.4m12300151.63186.50机耕路配渠2m0.50.5m1050166.9517.53机耕路配渠3m0.60.6m2500205.7051.42机耕路配渠4m0.80.8m860222.8719.172.开挖疏浚渠道

41、2500020.77规格1m0.50.5m150004.867.29规格2m0.80.8m1000013.4813.483、排灌站座19.59.54、山塘加固座13.613.615、山塘扩容座101.6116.126、建拦河坝座49.7138.84二、排水工程4160049.861.衬砌渠道m110012.51规格1m0.50.5 m560102.565.74规格2m0.60.6m540125.236.762.开挖疏浚渠道4050037.35规格1m0.50.5m200004.869.72规格2m0.80.8m2050013.4827.63三、渠系建筑物座12.162.16四、灌排水涵管m70

42、062.364.37小 计515.003.3.2农业工程规划设计农业工程总投资18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20万元,农民自筹60万元(农民以物折资)。农业工程数量和估算投资详见表6。3.3.2.1土壤改良规划改造的0.65万亩农田,总投资55.0万元,主要是农民以物折资。推广秸杆还田技术措施,使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土壤改良投资详见表6。3.3.2.2机耕路根据项目区道路状况和机耕条件,结合渠系布置,计划新建与村干道连接的田间机耕路12.8公里。田间机耕路设计标准为主路宽4m,两边砌石,面铺15cm厚泥结石路面,详见机耕路结构图。机耕路规划总投资125.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

43、1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5万元。表6 农业工程量和投资概算表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投资(万元)合计财政投资自筹一、改良土壤亩6500725555秸秆还田亩/t6500/1824725555二、机耕路km12.811.91251205小 计180120603.3.3科技推广工程规划设计3.3.3.1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服务体系规划购置小型仪器设备3台(套),总计财政投资2万元。购置电脑设备1套,1.35万元;购置数码相机1台,0.35万元。购置传真机1套,0.3万元;3.3.3.2示范推广1、优良品种推广,投资9.1万元。(1)推广水稻品种、数量、面积 推广杂优水稻“天优998”、“博优

44、998”:推广面积3200亩,购买种子5000公斤,财政补助15元/kg,财政投资7.5万元; 推广常规优质稻品种“丰美占”、“华新占”:推广面积840亩,购买种子2500公斤,财政补助6.4元/kg,财政投资1.6万元。(2)增产增效估计预计推广优良品种可使项目区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配合推广优质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每年可增产水稻48.75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7.5万元。2、农业科技推广,总计财政投资6.9万元,推广优质农作物栽培技术0.65万亩,财政投资4.4万元: 印发技术资料1000份,投入2.4万元; 技术应用推广会2次,投入2.0万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0.35

45、万亩,投资2.5万元:采集土样混合样40个,40个0.06万元/个2.4万元,0.1万元采样费用。注:按广东省土肥总站的要求,平均90亩取一个样本,化验一个样本需要约600元。建高产示范片0.1万亩,规划投入6万元在项目内,除了推广“天优998”、“博优998”、 “丰美占”、“华新占”等经过品种鉴定的优质水稻品种外,与新兴县农业推广总站、广东省社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建设示范田,引进新水稻品种,进行品种试验。示范片租用田片租金0.6万元。示范片所需的种子0.15万公斤,共2.25万元。示范片所需的肥料、农药、农膜等支出3.15万元。增产增效估计推广优质水稻栽培技术0.65万亩,可增加水稻总产4

46、8.75万公斤,增加产值97.5万元。3.3.3.3科技培训(1)新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训班,财政投资0.5万元。培训对象:镇分管农业领导、农业技术人员、农务员、村民代表;培训内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田间试验方法、土壤养分测试技术、肥料配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培训期数3期,培训人数100人(次),投资0.5万元。主要用于:老师讲课费,0.1万元。教材资料费,0.1万元。房租、交通费、办公用品费、食宿费等开支,0.3万元。(2)项目区农业技术讲座,财政投资5.5万元。培训对象:镇内种植大户、农务员、村民代表;培训内容: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农药真伪辨别知识。培训期数3期,培

47、训人数550人(次),投资5.5万元,主要用于:老师讲课费,0.3万元;教材资料费,1.7万元;设备租用费、交通费、办公用品费等开支,1.5万元;组织现场观摩所发生的费用,2万元;科技培训总计财政投资6.0万元。科技推广措施总投资30万元。科技推广工程工程量和总投资见表8。表8 科技推广工程量和投资概算表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总价(万元)1.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个12电脑套11.35数码相机台10.35传真机套10.32.示范推广22优良品种推广个49.1购买杂交水稻“天优998”、 “博优998”kg5000157.5购优质稻品种“丰美占”、 “华新占”kg25006.41.6农业科学技术推

48、广项36.9推广优质农作物栽培技术项24.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12.5建高产示范片0.1万亩6租用田片租金0.6种子0.15万公斤2.25肥料、农药、农膜等支出3.153.科技培训期66新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训班期30.5项目区农业技术讲座期35.5小计303.4工程布局项目区土地治理项目工程规划布置详见规划图。3.5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车岗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较全面细致地阐述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具体思路及其工作措施,符合国家、省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改政策规定和有关政策要求。(1)编制的规划设计方案按照编制大纲的要求,针对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

49、点的原则,达到了明显改善农田灌排条件,增强抵御旱涝灾害能力的规划目标。(2)规划设计方案按照处理好“点和面”关系的原则,既强调了农田骨干工程建设,又抓好基础农田设施的建设。配合调整种植结构、土壤改良和科技推广措施,为建设高产稳产、节水高效标准农田奠定基础。(3)规划设计方案安排了项目区机耕道路的配套建设,以改善耕作条件和区内外的交通状况,使农资、农产品的运输得到充分保障,解决内外交通制约农民机械耕作的瓶颈。(4)工程设计切合实际,实用美观、结构牢固、经济适用,满足工程需要,达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的要求。(5)项目区劳力资源充足,群众积极性较高,自筹资金配套能力强。(6)项目区

50、所在镇政府对该项目的实施十分重视,有保证项目实施的组织机构和人力保障措施,项目立项建设后示范辐射作用强,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4.1编制原则和依据4.1.1基本依据(1)工程量计算根据设计图纸、水电水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DL/T5088-1999)及有关文件规定进行计算。(2)投资概算依据的有关技术规范、建设规程和概算定额文件有: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试行标准; 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指南; 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试行)(2006); 广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

51、程概算定额(试行)(2006); 广东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试行)(2006); 广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2006); 新兴县2009年第一季度建筑材料信息参考价。 (3)水利工程和机耕路工程投资概算采用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2006(V4.0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4.1.2基础价格与费率一、主要材料价格水利和机耕路工程主材价格按新兴县2009年第一季度建筑材料信息参考价公布的价格选取,其他工程措施材料价格按当地市场价计算。二、次要材料价格水利工程次要材料价格按广东省水利厅粤水造价20091号文关于公布广东省地方水利水电工程次要材料预算价格(2009年)的通知公布的材料价格选取。三

52、、人工概算单价人工工资按六类工资区计,单价计算采用的人工工资标准为28.76元/工日。四、机械台班费施工电价按0.73元/度,施工水价按2.1元/立方米,施工风价按0.15元/立方米。五、混凝土材料价参考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定额(试行)附录七“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及材料用量表”计算。六、费率的取费标准其他直接费费率,建筑工程按2%计算,安装工程按2.7%计算。其他直接费计算基础为直接费。现场经费费率土方工程:3%土石方填筑工程:4%混凝土工程:6%钢筋加工安装工程:2%现场经费计算基础:建筑工程为直接费,安装工程为人工费。间接费费率土方工程:3%土石方填筑工程:4%混凝土工程:3%钢筋加工安装

53、工程:3%间接费计算基础:建筑工程为直接工程费,安装工程为人工费。企业利润费率:按7%计算,计算基础为直接工程费+间接费。税金费率:建设项目在市区或县城镇以外,取3.22%,计算基础为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设备运杂费按设备原价的4%7%计算,采购及保管费按设备原价与运杂费之和的0.7%计算。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工程第一至第四部分投资合计数的2%计算。工程勘测设计费:按工程第一至第四部分投资合计数的3.5%计算。4.1.3费用构成总投资由水利工程投资、农业工程投资、科技投资和项目管理费组成,其中水利工程建设费用由建筑工程费、临时工程费、独立费用。机耕路工程建设费用由建筑工程费、独立费用组成

54、。4.2投资概算4.2.1水利措施投资水利措施投资51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425万元,农民自筹90万元。(1)排灌站一座,共计9.5万元;(2)山塘加固一座,山塘扩容十座,共计19.73万元;(3)建拦河坝4座,共计38.84万元;(4)衬砌灌排斗、农渠道26.79km,共计382.28万元;(5)开挖土质排水斗农沟、灌排渠道清淤65.5km,共计58.12万元; (6)渠系建筑物1座,计2.16万元;(7)铺设排灌管道0.7km,共计4.37万元;具体细节见水利工程概算书。4.2.2农业措施投资农业工程措施总投资180万元,其中:(1)修建机耕路12.8公里,投资125万元;(2)土壤改良0.65万亩,投资55万元,主要是自筹资金;机耕路工程投资具体细节见机耕路工程概算书。4.2.3科技措施投资科技措施投资30万元,其中:(1)健全科技服务体系1个,购置仪器设备3台套,共计2万元;(2)示范推广总投资22万元;推广优良水稻品种4个,共计9.1万元;农业科学技术推广3项,共计6.9万元;建设示范片,投入6万元。(3)科技培训4期650人次,共计6万元;4.2.4其它支出项目总投资为750万元,财政资金为600万元:项目管理费,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第29号令)执行,项目管理费共计19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前期规划设计、项目检查验收和参观、学习等费用。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